丰收锣鼓
1教学目标
1:聆听、感受和体验《丰收锣鼓》中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逐步增加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学生通过听、唱、画、舞等多种实践方式参与欣赏,并在聆听作品分析的基础上,能哼唱主题旋律,逐步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情感
3:通过欣赏《丰收锣鼓》了解曲作者;能从乐曲的情绪、速度等音乐形象上进行简单的分析,知道《丰收锣鼓》是有多段旋律和锣鼓部分组成。
2学情分析
五年级上册的孩子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他们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也能随着乐曲声哼唱短小的音乐主题或者主题片段,能够通过律动或者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打击乐器:锣、鼓、镲等乐器在一、二年级开始就有所接触,三四年级对这类乐器已是熟知,对吹管乐器:笛子、唢呐、芦笙,拉弦乐器:二胡、京胡,弹拨乐器琵琶、阮等乐器的音色和演奏姿势在二至四年级都已经有所涉及……通过前面四年的音乐学习和经验积累,孩子们对不同民族乐器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对乐曲的曲式结构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他们的注意能力比起中低段的孩子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虽然《丰收锣鼓》乐曲比较长,但只要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情境创设,孩子们还是很愿意去感受和体验这首乐曲带给他们的魅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听辨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
教学难点:在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实践中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听辨引子导入
1、初听引子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音乐,仔细听,这样的音乐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
初听引子
生:热闹的、喜庆的、丰收的……(隆重的)
师:你们都很有音乐家的想法,他们正在庆祝丰收呢
师:到底是哪些乐器的演奏让我们感受到这番热闹、丰收的画面呢?
生:鼓……
2、复听引子
师:你们的耳朵真敏锐。伸出手,(师做打鼓的动作)那让我们随着鼓声一起感受一下这丰收的喜悦。仔细听,鼓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刚开始慢,后来快起来了……有强有弱……
3、揭题
师:是啊,鼓声由慢变快,时强时弱,丰收的好消息很快传了开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听的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板书——《丰收锣鼓》)刚才这段锣鼓的音乐就是《丰收锣鼓》的引子。(板书——引子》
活动2【讲授】(一)聆听主题A——画出“丰收”之喜悦
1、初听主题a
师:金秋时刻,农场上的人们个个都在忙着丰收,此时他们的心情怎样?
生:开心的、欢快的、激动的……
(1)用“bang”模唱主题a
师:究竟是怎么的音乐节奏让你感受到这份欢快、热烈呢?(出示a主题曲谱)
师:你听
2/4 3 5 6 │5653 235 │ 3 5 6 │5653 235 │……
师:把速度放慢,请你们跟着琴声用”bang”来小声地哼唱。(1唱)
师:曲子中用了什么特殊的节奏?
师:对,切分节奏,把强拍也移到后面去了,我们来试一试(手提示清唱两小乐句),仔细找一找,出现几次节分节奏?
生:四次
师:跟着琴一起来(2唱)
师:现在加快点速度,看看能不能跟上(3唱)
师:非常好,唱出了切分节奏强拍的感觉
(2)分组模唱主题a
师:其实这段旋律中还藏着一个秘密,谁发现了?(PPT框框圈出一样的旋律)
师:对啊,你很会发现,前一句和后一句是一样的。我们来分分组唱一唱,一二两组唱前面的,三四两组唱后面重复的,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一起唱。我们还可以变化力度来试一试
(4唱、5唱)
师:你们的歌声让我感受到:农场上的人们你追我赶的丰收着,喜悦着。
2、复听主题A
师:我也想用我的方式表现这份喜悦。(播放主题A,师画图谱)
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刚才我们唱的这段音乐在这里出现了几次?
生:2次
师:这两次一样的音乐我们称它为小a主题(板书——a)
师:除了聆听到2次a主题外,还听到了什么音乐?
生:画花的音乐
师:很会听音乐,也很会观察,那我们称花朵的音乐为小b主题。(板书——b)那么小b主题也出现了2次。
用“啦”模唱主题b
师:我们用“啦”来唱一唱小b主题。(师出示b主题曲谱)
生跟琴唱
师:小b主题的音乐情绪用哪个词形容更合适? 欢快热烈 抒情婉转
师:是啊,如花朵般盛开,(师手指图谱)更加抒情婉转了,旋律的来回起伏,带给我们另一番感受。
3、再听主题A 师生共同画图谱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次去感受下这丰收的场面吧!
师:在曲子的后面我们还会听到很多锣鼓的音乐.(板书——锣鼓)
4、小结A主题
师:这部分音乐就是《丰收锣鼓》的A主题音乐。(板书——A)
活动3【讲授】(二)聆听主题B——奏响“庆丰收”之准备
1、学唱“丰收之歌”
师:忙碌中的人们正“准备着庆祝丰收”,他们唱起了“丰收之歌”。(出示丰收之歌歌谱,师范唱)
今年好收成,大家拉起来
今年好收成,大家吹起来,
今年好收成,大家弹起来,嗨
生学唱
2、视频欣赏主题B 模拟主奏乐器
师:那他们究竟拉起什么?吹起什么?又弹起什么?来准备庆丰收呢?
师:在画面中,你看的最清楚的是拉起了什么?
生:二胡。
师:二胡怎么拉?(师演示二胡演奏姿势,也可请生演示)
师:吹了什么?
生:笛子……唢呐……
师:怎么吹?(师演示笛子、唢呐演奏姿势)
师:弹了什么?
生:琵琶
师:是啊,还有阮。(边说边演示)
3、复听主题B,找丰收之歌
师:“丰收之歌”什么时候出现?你听出来了就唱唱。
师:琵琶弹完一句前奏后就唱起了“丰收之歌”。
4、再听主题B 分组表演
师:现在我们来分分组,一、二组是以二胡为代表拉弦乐器组,三、四组是以笛子为代表的吹管乐器组,老师就来担任以琵琶为代表的弹拨乐器组,“丰收之歌”大家一起来。
师:准备好了吗?我们跟着音乐来
师生互动
师评价:你们出色的表现让老师都以为是真正的民族乐团在表演呢。
5、小结
师:刚才这段音乐和主题A相比,音乐节奏变得相对舒展了还是紧凑的?
师:对,更加舒展了些,人们正在有条不紊的“准备着庆祝丰收”呢。
师:这就是《丰收锣鼓》的音乐主题B。(板书——B)
活动4【讲授】(三)聆听再现主题A’——舞出“庆丰收”之欢腾
师过渡语:你听,远处“庆丰收”表演队已经慢慢向我们靠近了
1、初听主题A’
师:在这段音乐中有没有听到熟悉的主题音乐?它的速度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在哪里变的最明显?
生:又听到了a和b的主题音乐
师:速度呢?
生:更快了
师:在哪里特别明显?
生:最后,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了
师:速度变的越来越快了,情绪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有
师:变的更加怎么样了?
生:更欢快、更激烈……
师:是啊,更快、更热烈、更欢腾了
锣鼓处加节奏
师:这么热闹的场面怎能少的了锣鼓镲的加入?让我们也敲起锣和镲、打起鼓加入到他们的“庆丰队吧”。(师出示旋律)
师生共同合作(分发乐器镲、锣乐器)
2、复听主题A’
师:人们敲击了锣和鼓、唱起了“丰收歌”,还想用怎样的方式来庆丰收?
生:舞……
师:看来和老师的想法是不谋而合,老师还带来了红绸,
师:你想在音乐的哪里舞起来?
生:我想在速度变的最快的地方来舞
师:你想怎么舞?(师分发红绸)来,试一试?还想怎么舞?
请个别生展示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舞一舞
师:现在“庆丰队”的表演即将开始,请同学们注意了:当a和b再现的时候你伸出手来画一画,当器乐队锣镲队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一起演奏,锣鼓音乐的时候随着音乐自己敲击鼓点,最后是舞蹈队出场。
3、小结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乐曲的最后一部分音乐,和第一部分音乐像但是不一样,我们称为A’。(板书——A’)
活动5【讲授】(四)完整聆听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完整地来听一听《丰收锣鼓》。
师:乐曲的开始是引子部分+画出丰收之喜悦A主题+奏响庆丰收之准备B+?) +舞出丰收之欢腾A’
师评价:你们的表现太精彩了,你们的歌、你们的舞我感受到农场上的那份收成、那份喜悦、那份热情。
师:如此振奋人心有喜庆的音乐又是谁创作的?
师: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丰收锣鼓》背后的两位作曲家
活动6【活动】介绍作曲家
师: 一位是被人尊称为“鼓王”的演奏家——蔡惠泉
另一位是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奠基人、后被音乐界评为“民族音乐大师”“国乐泰斗”——彭修文,一生中创作和改编了400余部民族管弦乐曲,相信在以后的课堂上会进一步去接触他们的更多作品,感受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魅力。老师希望你们今后努力学习,把更多的民族音乐推向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