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上的家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牧场上的家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22: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牧场上的家
1教学目标
1,能哼唱《回家》的主题旋律,并能为旋律填上歌词,能听辨萨克斯管的音色特点。
2,能听辨出演奏《可爱的家》的主奏乐器,并背唱主题旋律。
3,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并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伴奏。
4,能按三拍子指挥图示指挥全班演唱《牧场上的家》。
2学情分析
1.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四年级有进步,学生基本上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唱而且认识到了气息的作用,演唱时也能满怀感情。
2.有一部分学生乐感不错,能够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基本的视谱都不会。在这节课中以听带学,再多听的基础上,用“lu”“lv”进行模唱,然后逐步递进。
3.在学习中我重点强调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注意弱起拍的节奏等。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和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听。
3重点难点
1,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的学唱。
2,哼唱《回家》、《可爱的家》的主题旋律。
3,学会用三拍子进行指挥。
4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唱,抒发学生内心对牧场、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 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3.初步掌握弱起拍、连音线、渐强,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风格。
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弱起拍、渐强、一音多字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牧场上的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谈话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语文学得怎么样?要求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
有句诗是这样写道的:“天苍苍,野茫茫”那下一句是什么呢?
生: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看来你们都读过,没难到你们啊,那你们知道这首诗是描写什么吗?
生:(大草原)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恭喜,答对!
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就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
勃的草原全景图。“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草原去感受感受如何
第一站内蒙古大草原
课件出示——听背景音乐欣赏草原图片
师:聆听着音乐,欣赏着美景
聆听音乐,音乐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可以从节奏、旋律上判断
生:节奏舒展,旋律优美
师:你们回答的真好,这首歌叫《草原上》,描绘辽阔、浩瀚、一望无边的
草原,抒发牧民对家乡无比热爱和赞美的情感,这是三年级上册的歌
曲,到了草原上,不会唱点草原上的歌可不行,那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
学唱一下吧!
(学唱草原上)
师:出示课件,学唱歌谱,用LU音模唱,体会草原辽阔无边的意境(完毕)
师:师范唱第一段,学生用第二段歌词直接填进去。完毕师点评
师:好,刚刚我们去感受了第一站内蒙古大草原的美景,同样也感受到内蒙
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热赞和赞美之情。那同学们想不想去国外看看的国外
的大草原是怎样的啊?好,让我们进入第二站去看看大洋彼岸美洲大陆
上的大草原,看看美国人民是怎么描绘自己的草原自己的家乡的。
要求:发声用统一高位的发声方法演唱练声曲,感受优美、流畅的旋律,用歌声表达美丽辽阔的草原情境。
设计意图:
选用了《草原上》为练声曲,悠长、宽广、舒展的旋律,将学生带进美丽、辽阔的草原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以及形象化的语言启发,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演唱状态、正确的演唱方法、优美的演唱声音表现草原情境。
二、歌曲学唱
(一)感受歌曲——引情
1.欣赏牧场景色,聆听《牧场上的家》。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意境。什么节拍的?,找难点?
3.律动,教师拿沙蛋伴奏,教学生划拍打节拍,
体会歌曲优美而又有荡漾感的旋律。
要求:欣赏牧场景色,聆听歌曲,感受优美而又有荡漾感的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牧场图片,唤起学生对美丽牧场的向往和憧憬。通过聆听歌曲,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熟悉旋律,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学唱歌曲——入情
1.借助小草图形谱,了解歌曲节拍、弱起小节、连音线。
2.体会歌曲弱起拍的演唱。
3.复习、感受连音线。
4.演唱歌谱、歌词。
5.借助线条图形谱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
6.演唱第二乐段歌词,并用渐强表现歌曲意境。
7.演唱全曲,指导学生正确掌握气口、咬字、一字多音、一音多字。
8,通过两首歌曲的比较,得出牧场上的家是三拍子的歌曲,有弱起小节,
有连音线等难点问题。
要求:分段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渐强表现歌曲意境。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弱起小节的歌曲,3/4拍,因此我设计了小草图形谱,了解歌曲的结构、节拍,借助线条图形谱、教师的范唱等方法,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如“气球慢慢变大”指导学生表现渐强,表达歌曲情感。
(三)演唱歌曲——动情
1.完整演唱歌曲。
2.歌曲艺术处理。
3.情感启发。
①第一乐段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乐段曲调更加优美而又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抒发了人们对牧场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②引导学生找歌词中的关键词“那儿”,表明作者在演唱此歌时不在牧场,表达思乡的情怀。
4.情感升华。师生合作演唱全曲。
要求:优美、平稳地演唱第一乐段,优美、抒情、自豪地演唱第二乐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歌词中的关键词“那儿”,表明作者不在牧场,表达思乡的情怀;用歌声表达牧场美丽景象,以及对牧场家园的赞美,以此来达到情感的升华。
三、拓展部分
1.介绍牧场上的家,介绍美国乡村音乐
2.聆听美国乡村音乐乐队asleepatthewheel歌曲
3.小结。可以去搜索一下美国乡村音乐来听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草原的音乐风格,介绍美国乡村音乐,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让他更加的了解和热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