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质量评估(二)(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质量评估(二)(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4 20:47:32

文档简介

期末质量评估(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亚洲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C.亚洲隔巴拿马运河与非洲相邻
D.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影响最广的大洲,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B )
①东部地区 ②西部地区 ③南部地区 ④中部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缅甸是东南亚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其柚木出口到中国选择公路运输,公路主要为盘山公路。图为“缅甸及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3~5题。
3.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 D )
A.旅游 B.发电 C.养殖 D.河运
4.采用盘山方式修建公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植被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缅甸的地势特征为( C )
A.周高中低 B.中高周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6.(威海中考)从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图(如图)中,可以推测日本( A )
①资源短缺 ②海运便利 ③海外销售基地广布 ④劳动力多且价格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我国古代盛产的青瓷远销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区。如图为青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青瓷销售人员在四地的所见所闻可信的是( C )
A.甲地多身着白色长袍的白种人
B.乙处见到宽阔的恒河三角洲
C.丙处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丁处眺望到大片热带雨林
(连云港中考)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该国柑橘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每年4~5月柑橘花盛开之时,形成“柑橘花海岸”。如图为该国“柑橘花海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柑橘花海岸”沿    分布( B )
A.黑海 B.地中海 C.红海 D.波斯湾
9.能反映“柑橘花海岸”气候特征的示意图是( D )
A B C D
绘制地理“知识树”可以帮助我们建构知识体系,拓展地理思维,提升动手能力。读世界某地区“知识树”,完成10~12题。
10.根据“知识树”的信息判断该地区为( B )
A.非洲南部 B.欧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美洲中部
11.有利于该地区优质牧草生长的气候特征是( D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D.全年温和湿润
12.有关该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B.工业发达
C.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大 D.旅游业发达
13.关于下图中四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D )
A.甲国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图中虚线是北回归线
B.乙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不利于农业发展
C.丙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D.丁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14.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
B.领土大部分位于亚洲,属亚洲国家
C.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广大
D.是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国家
雅万高铁是印度尼西亚第一条高铁,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我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典范工程。如图是雅万高铁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影响雅万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 )
A.城市 B.资金 C.河流 D.地形
16.雅万高铁桥梁多的主要原因是( B )
A.保护耕地 B.跨越河湖 C.保护大象 D.增强舒适
17.印度为“金砖国家”成员国之一,也是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在经济方面的优势是( C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人口众多,资源消费量大 ③消费市场广阔 ④人均粮食产量较少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因软件开发闻名被称为印度“硅谷”的城市是( B )
A.孟买 B.班加罗尔 C.加尔各答 D.新德里
19.“世界石油宝库”位于( D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西亚
20.近年来由于国际粮价高涨,人口又飞速增长,西亚许多国家在海外租用农田,主要原因是( A )
A.西亚地区水源和耕地极度缺乏
B.便于本地区的粮食出口,赚收外汇
C.国内缺乏足够的劳动力
D.帮助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就业机会及改善农业技术
21.(牡丹江中考)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全球粮食危机加剧,非洲部分地区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非洲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C )
①农业生产水平落后 ②人口增长过慢 ③常受旱灾威胁
④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广安中考)澳大利亚的墨累河-达令河流域是混合农业区。读图,完成22~23题。
22.冬小麦在秋末冬初播种,第二年夏初收获。墨累河流域冬小麦的收获时间为( D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3.导致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 )
A.河湖位置 B.地形和风向 C.过度用水 D.跨流域调水
(南充中考)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已圆满落成。如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下列关于我国秦岭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纬度位置最高 B.位于昆仑站的西北部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建站时间选在5~8月
25.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南极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是( A )
A.大力开采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B.严禁滥捕滥猎企鹅等极地动物
C.加强国际合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D.产生的垃圾打包带回站内处理或带出极地地区
二、非选择题(填空题每空2分,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50分)
26.“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广州某中学学生小飞在暑期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分析,逐步加深了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如图表示网络模拟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小飞开展的“环游世界”网络模拟旅游线路经过的大洲有亚洲、 非洲 和大洋洲。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分析,小飞发现传统民居的特点和气候密切相关,图中D地区对应的传统民居应是 乙 (甲/乙/丙)图,其对应的气候资料图是 ③ (填数字符号)。
(2)小飞发现前往E地区的旅行团常选择11月-次年2月,请简要分析原因。
E地区位于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11月-次年2月属凉季,凉爽舒适。
(3)小飞发现C、D两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对本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差异,C区域,依靠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D区域,依靠出口当地的能源矿产增加财政收入,很多国家成为富裕国家。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C、D两区域中选一区域,就未来经济良好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C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努力改变过分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对产品进行深加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利用当地特色景观发展旅游。
27.读甲、乙两个工业大国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甲、乙两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请分析甲国海上航运条件不佳的主要原因 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濒临的海洋封冻期较长,发展海上航运条件不足 。
(2)A 乌拉尔 山脉是亚、欧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甲国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该国铁路却沿南部修建,试分析原因: 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南部人口和城市集中 。(至少2点)
(3)甲国较乙国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矿产资源丰富 ;甲国工业区大多分布在 欧 洲部分;乙国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
(4)在发展大规模粮食生产方面,两国都存在明显的自然制约因素,甲国是 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乙国是 国土狭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
(5)近年来,由于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严重,以及地面下沉等原因,日本已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包括将一些污染较多的工业移往海外。这样做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有: 促进别国工业发展;增加了就业;污染了环境 。
28.美国、巴西、澳大利亚都是所在大洲具有代表性及影响力的国家。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读图,同时穿越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重要纬线是 南回归线 。
(2)图甲所示国家生活着许多古老的动物,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 (选择填空)。
A.独占一块大陆,相对孤立
B.地广人稀,畜牧业发达
C.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D.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自流盆地
(3)图甲所示国家,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图丙所示国家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 西 部和南部。
(4)图丙所示国家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如图所示,实现了农业的 专业化 (专业化/机械化),并形成了农业带;甲、丙两国都为发达国家,农牧业都很发达,通过科学技术实现了高度 机械化 (专业化/机械化)。
(5)世界水流量最大的河流 亚马孙河 流经巴西北部,该国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雨林能够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如 调节全球气候 (1点),但是近年来遭受严重破坏。请分析热带雨林大面积破坏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 水土流失加剧、影响全球气候 。期末质量评估(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C.亚洲隔巴拿马运河与非洲相邻
D.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影响最广的大洲,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
①东部地区 ②西部地区 ③南部地区 ④中部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缅甸是东南亚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其柚木出口到中国选择公路运输,公路主要为盘山公路。图为“缅甸及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3~5题。
3.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   )
A.旅游 B.发电 C.养殖 D.河运
4.采用盘山方式修建公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植被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缅甸的地势特征为(   )
A.周高中低 B.中高周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6.(威海中考)从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图(如图)中,可以推测日本(   )
①资源短缺 ②海运便利 ③海外销售基地广布 ④劳动力多且价格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我国古代盛产的青瓷远销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区。如图为青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青瓷销售人员在四地的所见所闻可信的是(   )
A.甲地多身着白色长袍的白种人
B.乙处见到宽阔的恒河三角洲
C.丙处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丁处眺望到大片热带雨林
(连云港中考)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该国柑橘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每年4~5月柑橘花盛开之时,形成“柑橘花海岸”。如图为该国“柑橘花海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柑橘花海岸”沿    分布(   )
A.黑海 B.地中海 C.红海 D.波斯湾
9.能反映“柑橘花海岸”气候特征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绘制地理“知识树”可以帮助我们建构知识体系,拓展地理思维,提升动手能力。读世界某地区“知识树”,完成10~12题。
10.根据“知识树”的信息判断该地区为(   )
A.非洲南部 B.欧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美洲中部
11.有利于该地区优质牧草生长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D.全年温和湿润
12.有关该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B.工业发达
C.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大 D.旅游业发达
13.关于下图中四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图中虚线是北回归线
B.乙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不利于农业发展
C.丙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D.丁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14.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
B.领土大部分位于亚洲,属亚洲国家
C.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广大
D.是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国家
雅万高铁是印度尼西亚第一条高铁,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我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典范工程。如图是雅万高铁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影响雅万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 B.资金 C.河流 D.地形
16.雅万高铁桥梁多的主要原因是(   )
A.保护耕地 B.跨越河湖 C.保护大象 D.增强舒适
17.印度为“金砖国家”成员国之一,也是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在经济方面的优势是(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人口众多,资源消费量大 ③消费市场广阔 ④人均粮食产量较少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因软件开发闻名被称为印度“硅谷”的城市是(   )
A.孟买 B.班加罗尔 C.加尔各答 D.新德里
19.“世界石油宝库”位于(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西亚
20.近年来由于国际粮价高涨,人口又飞速增长,西亚许多国家在海外租用农田,主要原因是(   )
A.西亚地区水源和耕地极度缺乏
B.便于本地区的粮食出口,赚收外汇
C.国内缺乏足够的劳动力
D.帮助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就业机会及改善农业技术
21.(牡丹江中考)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全球粮食危机加剧,非洲部分地区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非洲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业生产水平落后 ②人口增长过慢 ③常受旱灾威胁
④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广安中考)澳大利亚的墨累河-达令河流域是混合农业区。读图,完成22~23题。
22.冬小麦在秋末冬初播种,第二年夏初收获。墨累河流域冬小麦的收获时间为(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3.导致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湖位置 B.地形和风向 C.过度用水 D.跨流域调水
(南充中考)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已圆满落成。如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下列关于我国秦岭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纬度位置最高 B.位于昆仑站的西北部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建站时间选在5~8月
25.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南极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是(   )
A.大力开采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B.严禁滥捕滥猎企鹅等极地动物
C.加强国际合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D.产生的垃圾打包带回站内处理或带出极地地区
二、非选择题(填空题每空2分,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50分)
26.“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广州某中学学生小飞在暑期开展了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分析,逐步加深了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如图表示网络模拟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小飞开展的“环游世界”网络模拟旅游线路经过的大洲有亚洲、 和大洋洲。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分析,小飞发现传统民居的特点和气候密切相关,图中D地区对应的传统民居应是 (甲/乙/丙)图,其对应的气候资料图是 (填数字符号)。
(2)小飞发现前往E地区的旅行团常选择11月-次年2月,请简要分析原因。
(3)小飞发现C、D两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对本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差异,C区域,依靠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D区域,依靠出口当地的能源矿产增加财政收入,很多国家成为富裕国家。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C、D两区域中选一区域,就未来经济良好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27.读甲、乙两个工业大国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甲、乙两国都有漫长的海岸线,请分析甲国海上航运条件不佳的主要原因 。
(2)A 山脉是亚、欧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甲国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该国铁路却沿南部修建,试分析原因: 。(至少2点)
(3)甲国较乙国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甲国工业区大多分布在 洲部分;乙国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 。
(4)在发展大规模粮食生产方面,两国都存在明显的自然制约因素,甲国是 ,乙国是 。
(5)近年来,由于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严重,以及地面下沉等原因,日本已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包括将一些污染较多的工业移往海外。这样做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有: 。
28.美国、巴西、澳大利亚都是所在大洲具有代表性及影响力的国家。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读图,同时穿越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重要纬线是 。
(2)图甲所示国家生活着许多古老的动物,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A.独占一块大陆,相对孤立
B.地广人稀,畜牧业发达
C.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D.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自流盆地
(3)图甲所示国家,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 ”;图丙所示国家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 部和南部。
(4)图丙所示国家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如图所示,实现了农业的 (专业化/机械化),并形成了农业带;甲、丙两国都为发达国家,农牧业都很发达,通过科学技术实现了高度 (专业化/机械化)。
(5)世界水流量最大的河流 流经巴西北部,该国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雨林能够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如 (1点),但是近年来遭受严重破坏。请分析热带雨林大面积破坏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