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精炼--挂件和刹车问题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做竖直上抛的物体,取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的图像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先后两次经过窗口下沿M的时间间隔为t1,先后两次经过窗口上沿N的时间间隔为t2。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可视为质点,运动过程中未碰到障碍物,则窗口上、下沿之间的高度差为( )
A. B. C. D.
3.物体A、B由同一高度竖直上抛,已知两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为2:1,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与质量有关
B.两物体由抛出到返回出发点的时间之比为2∶1
C.两物体抛出的初速度之比为
D.如果两物体抛出的初速度加倍,则上升的最大高度也加倍
4.通过几年火星探究发现,火星大气经人类改造后,火星有可能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已知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九分之一,某高中男同学在校运会上的跳高纪录为1.8m。把地球和火星均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忽略地球和火星的自转及空气阻力,假设该同学离地时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在火星上他跳高的纪录约为( )
A.6m B.5m C.4m D.3m
5.某景区景点喷泉喷出的水柱高约,如图所示,小明了解到喷泉专用泵额定电压为,正常工作时输入电流为,泵输出的机械功率占输入功率的75%,则此喷泉( )
A.出水流量约为
B.电机绕组的电阻是
C.任意时刻空中水的质量约为
D.喷管的横截面积约为
6.在跳水训练中,某运动员(可看作质点)时刻从距水面1m高度处竖直向上起跳,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g取,则( )
A.时刻运动员进入水面 B.时刻运动员到达最高点
C.运动员在最高点时距水面 D.运动员入水速度为
7.宇航员登上某半径为R的球形未知天体,在该天体表面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B.该星球质量为
C.该星球的近地面环绕卫星运行周期为
D.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所需时间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同一位置的三个小球斜上抛,沿三条不同的路径运动最终落在1、2、3点,三条路径的最高点是等高的,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路径3抛出的小球落地的速率最大
B.沿路径1抛出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C.三个小球抛出的初速度竖直分量相等
D.三个小球抛出的初速度水平分量相等
二、多选题
9.时,将小球从地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时,将小球从地面上方某处静止释放,最终两球同时落地。、在内的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抛出时的速率为
B.小球释放的高度为
C.时,、之间的距离为
D.从时刻开始到落地,相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0.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刻在物体上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恒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该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动能随物体上升高度的变化规律分别为如图所示的图线A和图线B,当时物体上升高度为h0(h0未知),此时将外力撤走,经过一段时间物体落地,取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物体所受的恒力与重力的比值为
C.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5m D.整个过程物体运动的总时间为
11.小明参加校运动会铅球比赛。从抛出铅球瞬间开始计时,铅球在空中飞行的速率ⅴ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时刻铅球刚好落入沙坑。铅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比赛成绩为
B.小明的比赛成绩为
C.铅球运动过程中离地的最大高度为
D.铅球运动过程中离地的最大高度为
12.除夕夜23点59分广西万炮齐鸣,各式礼花冲上夜空,把天空照耀得五彩缤纷,年味十足。假设某种型号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以初速度 v 沿竖直方向射出,到达最高点时炸开,炸开产生的每个小块抛出的速度 v大小相等、方向不同,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忽略一切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至炸开前瞬间,上升的最大高度
B.炸开后向任意方向飞出的小块均做非匀变速运动
C.以最高点为坐标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炸开后水平向右飞出的一小块,其落地前的运动轨迹方程为
D.大量小块落地前会形成一个随时间不断扩大的球面
13.如图,质量为的同学在练习跳球。他将篮球从离地面高为的位置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接着在篮球正下方竖直举起手臂并准备沿竖直方向起跳,在篮球抛出后的时刻恰好跳离地面,此时手指尖离地面高为。不计空气阻力,取,已知篮球到达最高点时,该同学的手指尖恰好触碰到篮球,则( )
A.起跳过程,地面对该同学的冲量为
B.起跳过程,合外力对该同学的冲量为
C.触碰到篮球时该同学的速度为0
D.触碰到篮球时该同学的速度为
三、实验题
14.某同学利用手机研究乒乓球与球台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的情况。他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乒乓球,同时用手机记录下乒乓球与台面碰撞的声音随时间(单位:s)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他根据图像记录了碰撞次序及相应碰撞时刻,如下表所示。
碰撞次序 1 2 3 4 5
碰撞时刻/s 1.12 1.58 2.00 2.40 2.78
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以上信息可得:第3次碰撞后乒乓球的弹起高度约为 m(保留2位有效数字),第3次碰撞后的动能是本次碰撞前动能的 倍(保留2位有效数字)。由于存在空气阻力,前面计算的第3次碰撞后的弹起高度 (选填“高于”或“低于”)实际弹起高度。
四、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在小球经过路径上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测两次通过A点的时间差为,两次通过B点的时间差为,求:
(1)A、B两点的高度差h;
(2)小球在上升过程中从A运动到B阶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16.如图,两工人在安装一园林石牌时,通过绳子对石牌同时施加大小相等、方向与竖直方向成的力T,使石牌恰好离开水平地面并保持静止,然后突然一起发力把石牌拉起准备安装到预设位置,当石牌运动到离地面处时,两条绳子同时断裂,石牌继续上升后自由下落,已知石牌质量,取重力加速度,,。忽略空气阻力,求:
(1)T的大小;
(2)从绳断裂到石牌恰好接触地面的时间。
参考答案
1.D
做竖直上抛的物体,取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为正,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均为向下的g不变,则v-t图像的斜率为负值不变,则图像为D。
故选D。
2.C
设小球所到最高点到窗口上沿N的距离为h,窗口上、下沿之间的高度差为H,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有
解得
故选C。
3.C
A.两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可知
故两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与质量无关,A错误;
B.物体A、B由同一高度竖直上抛,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成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则时间之比为,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两者从上抛到落回抛出点所用时间之比为,B错误;
C.由B中分析可知,两物体抛出的初速度之比为,C正确;
D.由速度位移公式可知
两物体抛出的初速度加倍,则上升的最大高度变为原来的4倍,D错误。
故选C。
4.C
根据
可得
解得
把跳高看作竖直上抛运动,由
可得
则在火星上他跳高的纪录为
故在火星上他跳高的纪录为4m。
故选C。
5.D
A.由喷泉喷出的水柱高约,可知水喷出喷口的速度为
设极短时间内有质量为的水喷出喷口,则由能量守恒
解得
这些水的体积为
则出水流量约为
故A错误;
B.设电机绕组的电阻为r,由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电机绕组的电阻
故B错误;
C.水从喷出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
又由
任意时刻空中水的质量约为
故C错误;
D.设喷管的横截面积为S,则
解得喷管的横截面积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6.C
【分析】根据题中运动员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分析运动员的运动情况是先在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再竖直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最后进入水面做匀减速运动。本题考查速度与时间图象问题,图中图象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再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进行求解。
A.由于运动员t=0时刻从距水面1m高度处竖直向上起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员t1时刻速度为0,刚好到达最高点,故A错误;
B.运动员时刻速度为0,刚好到达最高点,时刻运动员刚好进入水面,之后做减速,故B错误;
C.运动员时刻到达最高点,速度与时间围成的图像为运动员上升的最大高度,之间为下降高度,则有
假设每个方格的时间为,则有
解得
由运动员在之间做自由落体,则运动员在最高点时距水面高度
故C正确;
D.运动员在之间做自由落体,则运动员入水速度
故D错误。
故选C。
7.A
A.根据
可知该未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故A正确;
B.根据
可得星球质量为
故B错误;
C.近地环绕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星球的近地面环绕卫星运行周期为
故C错误;
D.由运动学公式可知,小球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时间
故D错误。
故选A。
8.C
C.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初速度分解为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和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三个小球上升高度相同,根据
可知三个小球沿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C正确;
B.根据
由对称性可知,三个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B错误;
D.由于沿路径1抛出的小球水平位移最大,而运动时间相等,可知沿路径1抛出的小球水平分速度最大,D错误;
D.根据对称性可得在落地点竖直分速度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可知沿路径1抛出的小球落地的速率最大,A错误。
故选C。
9.AC
A.图像可知,小球经过0.6s到达最高点,因此抛出时的速率满足
故A正确;
B.两球同时落地,则小球b落地的时间为
tb=1.2s–0.3s=0.9s
则小球b释放的高度为
故B错误;
C.t=0.6s时,a到达最高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此时ab之间的距离为1.8m,故C正确;
D.从t=0.3s时刻开始到落地,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a相对b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C。
10.AB
A.由图知,重力势能
联立得
故A正确;
B.根据
得
故B正确;
C.根据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故C错误;
D.取向上为正方向,根据
得外力撤走后运动时间为
整个过程物体运动的总时间为
故D错误。
故选AB。
11.BD
AB.由图可知,从某一高度将铅球击出,阻力不计,铅球速度变小,时刻排球处于最高点,速度方向水平,小明的比赛成绩为
故A错误,B正确;
CD.铅球落地的竖直方向分速度为
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铅球运动过程中离地的最大高度为
故D正确,C错误。
故选BD。
12.AD
A.忽略空气阻力,礼花弹上升过程机械能守恒
解得
A正确;
B.忽略一切空气阻力,炸开后飞出的小块均只受重力,做匀变速运动,B错误;
C.以最高点为坐标原点,以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小块平抛运动
联立可得
C错误;
D.设某小块的抛出速度为v,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将v沿水平方向(x轴)和竖直方向(y轴,向下为正方向)正交分解。由抛体运动的研究可知质点的位置坐标为
联立以上两式,消去即得
这是一个以坐标为圆心、以vt为半径的圆的方程式。可见,只要初速度v相同,无论初速度方向怎样,各发光质点均落在一个圆上(在空间形成一个球面,其球心在不断下降,“礼花”球一面扩大,一面下落),如图所示
D正确。
故选AD。
13.BD
CD.篮球到达最高点时,运动的时间为
同学运动的时间为
篮球到达最高点时,该同学的手指尖恰好触碰到篮球,则
其中
,
解得
触碰到篮球时该同学的速度为
故C错误,D正确;
A.起跳过程,根据动量定理
解得地面对该同学的冲量为
故A错误;
B.根据动量定理,起跳过程,合外力对该同学的冲量为
故B正确。
故选BD。
14. 0.20 0.91 高于
[1]由表可知第三次碰撞到第四次碰撞用时为0.4s,则碰撞后弹起的时间为0.2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可得
[2]第三次碰撞后的速度为
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第三次碰撞前的速度等于第二次碰撞后的速度,即
则第3次碰撞后的动能是本次碰撞前动能比为
由题意可知,,代入解得
[3]由于存在空气阻力,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向下的阻力和重力,乒乓球的动能转化为内能和重力势能,能达到的最高点低于理论高度,所以前面计算的第3次碰撞后的弹起高度高于实际弹起的高度。
15.(1);(2)
(1)分析可得小球两次经过A点和两次经过B点所用的时间分别是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A和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B所用时间和的两倍,即
,
A、B两点的高度差h为
(2)设小球通过A、B点的速度分别为,则
,
由于小球在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其平均速度为
16.(1);(2)
(1)石牌恰好离开水平地面并保持静止,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解得
(2)设两条绳子同时断裂时,重物的速度为,石牌继续上升后自由下落,则有
解得
该阶段所用时间为
石牌自由下落过程,有
解得
则从绳断裂到石牌恰好接触地面的时间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