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炼--等时圆问题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精炼--等时圆问题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4 17:1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精炼--等时圆问题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甲图中质点从竖直面内的圆环上,沿三个不同的光滑弦1、2、3上端由静止开始滑到环的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乙图中质点从竖直面内的圆环上最高点,沿三个不同的光滑弦4、5、6由静止开始滑到下端所用的时间分别为、、,则(  )
A., B.,
C., D.,
2.如图所示,OA、OB为两条不同的光滑轨道,端点O、A、B都在竖直圆周上,OC竖直直径。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从A、B两点沿两条轨道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两小球到达O点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沿BO轨道运动的小球先到达O点
B.两个小球重力的冲量不相同
C.两小球的动量变化率相同
D.沿AO轨道运动小球的动量变化率大
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一个光滑绝缘圆环,圆心为O,光滑绝缘轻杆AC是圆环的直径,光滑绝缘轻杆AB是圆环的弦,AC、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45°和60°,圆环所在空间有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穿在杆AB、AC上,分别从B、C点沿BA、CA由静止下滑到A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不考虑两小球间的影响,则(  )

A.小球一定都带负电
B.圆周上C点电势一定最高
C.电场强度方向一定由C指向A
D.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大小
4.如图所示,有直角三角形光滑轨道框架,其中AB竖直。,光滑圆弧轨道CB为的外接圆上的一部分。小球1、2分别沿轨道AB、AC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B、C点对应的时间分别为、,小球3沿轨道CB从C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小球4在圆弧轨道CB上某一点(对应的圆心角很小)由静止开始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则下列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从竖直圆上的A到圆周上的C、D两点有两条光滑的直轨道,BC是圆的竖直直径,AD是圆的倾斜直径,AD与BC夹角为。让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1、2同时从A点由静止释放,分别沿AC、AD滑行到圆上的C、D两点。,,则在运动过程中,1、2两球重力的冲量大小之比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OA、OB是竖直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位于同一圆周上,OB为圆的直径。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两个滑环都从O点无初速释放,用t1、t2分别表B示滑环到达A、B所用的时间,则( )
A. B. C. D.无法比较t1、t2的大小
7.如图所示,圆1和圆2外切,它们的圆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有三块光滑的板,它们的一端搭在墙上,另一端搭在圆2上,三块板都通过两圆的切点,在圆上,在圆内,在圆外。从、、三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它们都沿光滑板运动,则最先到达圆2上的球是(  )
A.从处释放的球 B.从处释放的球
C.从处释放的球 D.从、、三处释放的球同时到达
8.如图所示,是一个倾角为的传送带,上方离传送带表面距离为的处为原料输入口,为避免粉尘飞扬,在与传送带间建立一直线光滑管道,使原料无初速度地从处以最短的时间到达传送带上,则最理想管道做好后,原料从处到达传送带的时间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其直径水平且与另一圆的底部相切于O点,O点恰好是下半圆的顶点,它们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现有两条光滑直轨道AOB、COD,轨道与竖直直径的夹角关系为,现让一小物块先后从这两条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MA、MB、NA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M、N、A、B、C位于同一圆周上、C、A两点分别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O点为圆心。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3个滑环分别从M点和N点无初速度释放,、依次表示滑环从M点到达B点和A点所用的时间,表示滑环从N点到达A点所用的时间,则(  )

A. B. C. D.
11.如图所示,1、2、3、4四小球均由静止开始沿着光滑的斜面从顶端运动到底端,其运动时间分别为,已知竖直固定的圆环的半径为r,O为圆心,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水平底端的长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解答题
12.如图在设计三角形的屋顶时,使雨水尽快地从屋顶流下,并认为雨水是从静止开始由屋顶无摩擦地流动,试分析:在屋顶宽度(2L) 一定的条件下,屋顶的倾角应该多大?雨水流下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13.滑滑梯是小朋友们爱玩的游戏。有两部直滑梯AB和AC,A、B、C在竖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且A为圆周的最高点,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圆周半径为R。在圆周所在的竖直平面内有一位置P,距离A点为R,且与A等高。各滑梯的摩擦均不计,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如果小朋友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C滑下,试通过计算说明两次沿滑梯运动的时间关系;
(2)若设计一部上端在P点,下端在圆周上某点的直滑梯,则小朋友沿此滑梯由静止滑下时,在滑梯上运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如图甲、乙所示,质点沿竖直面内圆环上的任意一条光滑弦从上端由静止滑到底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为
位移为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联立解得下滑时间
相当于沿竖直直径自由下落的时间,有
故选A。
2.D
A.设轨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对小球研究,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将重力沿轨道方向和垂直轨道方向正交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由图中的直角三角形可知,小球的位移为
由于小球下落过程中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下落时间为
所以下落时间与无关,故两小球一起到达,故A错误;
B.下落时间相同,重力相同,由
可得两个小球重力的冲量相同,故B错误;
CD.小球的末速度为
由于A点下落的大,即 大,故从A点下落的末速度大,根据
可知沿AO轨道运动小球的动量变化率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D
ABC.小球分别从B、C点沿BA、CA由静止下滑到A点的时间相等,圆环为等时圆,A点为等效最低点,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一定沿CA方向,电场方向未知,故ABC错误;
D.当电场方向水平、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水平向左时,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4.C
设AB为2R,小球1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
解得
设,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C为2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则有
解得
同理可知小球3的位移为,加速度为
则有
解得
小球4的运动可看作是摆长为R的单摆运动,则时间为
综上分析可知
=
故选C。
5.D
根据题意可知,小球沿运动的加速度为
则有
解得
设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连接,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得
小球沿运动的加速度为
则有
解得
在运动过程中,1、2两球重力的冲量大小之比为
故选D。
6.C
如图所示
以O点为最高点,取合适的直径做等时圆,由图可知,从O到C、B时间相等,比较图示位移
可得
故选C。
7.B
假设经过切点的板两端点分别在圆1、圆2上,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圆1的半径为,圆2的半径为,则圆内轨道的长度为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下滑时小球的加速度为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
解得
可知当板的端点在圆上时,小球沿不同板下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相同。由题意可知,在圆上,在圆内,在圆外,可知从处释放的球下滑的时间最短,B正确。
故选B。
8.D
如图所示
以处为圆的最高点作圆与传送带相切于点,设圆的半径为,从处建立一管道到圆周上,管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原料下滑的加速度为
管道长度为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可知从处建立任一管道到圆周上,原料下滑的时间相等,故在与传送带间建立一管道,原料从处到传送带上所用时间最短;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可得
联立可得
故选D。
9.BD
AB.小物块下滑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
可得
由于从A到B下落的高度差大于从C到D的高度差,故有
故A错误,B正确;
CD.以AOB轨道的物块为研究对象,根据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同理COD轨道
两式相比且:
所以,故D正确,C错误。
故选BD。
10.BC
设M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圆周的直径为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滑环的加速度为
滑杆的长度为
s=dcosα
则根据

可见,时间t与α无关,故有
以M点为最高点,取合适的竖直直径作圆,如图所示

从M点滑到A、D时间相同,则从M点滑到B点时间大于A点,即
故选BC。
11.BC
1号小球的加速度为
位移为
运动时间为
2号小球的加速度为
位移为
运动时间为
3号小球的加速度为
位移为
运动时间为
4号小球的加速度为
位移为
运动时间为

故选BC。
12.45°,
如图所示,通过屋顶作直线AC与水平线BC相垂直;并以L为半径、O为圆心画一个圆与AC、BC相切;然后,画倾角不同的屋顶A1B、A2B、A3B……从图可以看出:在不同倾角的屋顶中,只有A2B是圆的弦,而其余均为圆的割线;根据“等时圆”规律,雨水沿A2B运动的时间最短,且最短时间为
屋顶的倾角满足
tan α==1
可得
α=45°
13.(1);(2)
(1)设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小朋友沿AB下滑时的加速度
由运动学公式有
由几何关系知
解得
由上式可知,沿滑梯运动的时间t与滑梯和水平面间的夹角无关,同理可知

(2)画出以P点为最高点、半径为r与题图中圆外切的圆,如图
设切点为D,根据第(1)问的结论,当小朋友沿滑梯PD下滑时,在滑梯上运动的时间最短,由几何关系知
解得
结合第(1)问的结论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