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22:5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新设计
1、对音响的分析
歌曲范唱时长为1分11秒,一段歌词,吐字咬字清晰,音色清新甜美,适宜学生聆听、学唱使用。
2、对歌曲的分析
歌曲为4/4拍,中速,柔和、甜美的情绪,共16小节,短小精悍,每4小节一个乐句,共四个乐句,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
3、对歌词的分析
歌词拟人化,叙事性强,带有生物科普知识。它告诉孩子们,冬天小动物是在睡眠中度过寒冬的,等到来年会有“春风姑娘把你们来唤醒”。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在表演和创编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呈现“甜美的梦”。
3、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准确演唱其中的变化音。
3学情分析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欣赏能力和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对柔和、甜美的歌曲也比较喜欢,他们有能力把握和表现好歌曲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接触过听辨法、听唱法、合作法等教学方法,能够参与到音乐表演和创编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
3、知识与技能方面
学生在小学中段接触过4/4拍歌曲,知道4/4拍特点及指挥手势,部分学生在初次聆听时能分析出歌曲的拍子。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十六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及变化音的准确演唱。
5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导入
教师操作:播放八音盒版《天空之城》为背景音乐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提出问题: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预设答案:雪花
提出问题:你们喜欢雪花吗?
预设答案:喜欢
提出问题:在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做些什么留住这美好的瞬间呢?
预设答案:打雪仗、堆雪人
活动2【讲授】讲授
1、初听歌曲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漫天飞雪的冬季,你们瞧雪花正悄悄的来到我们的身边。
教师操作:播放音乐《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提出问题:歌曲是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的呢?
预设答案:柔和、甜美地
2、复听歌曲
师:我们来听一听,这么甜美的歌曲是几拍子的?如果你听出来了,请划拍子告诉我。
学生活动:聆听歌曲,划出4/4拍指挥手势
【设计意图】采用听辨法,体会歌曲情绪,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节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揭示课题,教师范唱
师:这首歌曲有一个童话般的名字叫《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提出问题:雪花把冬天甜美的梦带给了谁?请你们在老师的歌声中寻找答案
预设答案:小动物们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梦带给这些小动物们呢?
预设答案:冬天小动物们要冬眠
【设计意图】从歌词中理解歌名的含义,知道小动物冬眠的科普知识。
(五)学唱歌曲
1、模唱歌曲
提出问题:这么美妙的歌曲,我们用la来哼唱一下旋律。边唱边思考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教师操作:慢速弹奏,学生看书哼唱全曲
预设答案:四个乐句
【设计意图】聆听两遍及教师范唱过后,学生对歌曲的旋律熟悉了一些,完整模唱,整体感受。
2、第二、三、四乐句对比学唱
(1)师:这首歌曲很奇妙,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乐句的歌谱,再唱一唱
提出问题:对比这两个乐句有怎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预设答案:音符相似,节奏不同
师:刚才你们唱的是3454323-老师唱的是34543#23-
提出问题:变化音的加入让音乐在原本的音上怎么样?
预设答案:音升高了
师:我们再来演唱第三乐句,感受升记号
(2)师:接下来,我们唱一唱歌曲最后一个乐句
提出问题:边唱边思考,这句有什么特点?
预设答案:与第二乐句相比,节奏相同,旋律相似
(3)师:作曲家根据一条旋律,层层递进的改编出了两条相似旋律,创作了该曲,你们也可以模仿这样的形式进行创作。带着你轻快、甜美的声音,我们连起来唱一唱这三句歌谱。
学生活动:跟琴演唱二、三、四乐句歌谱
师:第二乐句与第三乐句接紧凑一些。
教师操作:课件出示弱起节奏讲解
(4)师生互动:老师给这么美的旋律加入词,请有节奏的朗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5)师:我们把生动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结合起来演唱。
学生活动:跟琴加歌词演唱二、三、四乐句。
【设计意图】二、三、四乐句的节奏和旋律有着共同特点,通过对比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歌曲,并为歌曲的创作积累素材。
3、第一乐句的学唱
(1)提出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雪花,你会怎么形容呢?
预设答案:晶莹剔透、活泼可爱。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晶莹剔透的雪花吧。
学生活动:用la哼唱第一乐句,再填歌词。
(2)提出问题:第一乐句出现了什么变音记号?
预设答案:升记号和下滑音记号。
提出问题:变音记号的加入,旋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预设答案:营造了甜美的梦境。
(3)师:带着甜美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抓住雪花“晶莹剔透、活泼可爱”的特点,启发学生演唱。将知识寓于情境之中,感受变音记号带来的色彩变化。
4、歌曲处理
(1)提出问题:雪花唱着欢乐的歌,跳着优美的舞,从天空中飘落而下,给小动物说什么了?
预设答案:睡吧睡吧……
提出问题:用怎样的语气哄小动物们进入梦乡呢?
预设答案:轻柔的
师:带着这样轻柔的声音来唱唱这一句。
(2)提出问题:第二乐句的节奏是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构成,那第三乐句有着怎样的特点?
预设答案:第三乐句出现了附点四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长短不一的时值组合,像摇摇篮的感觉,使旋律更富有推动性了。
师:跟着伴奏完整演唱。
【设计意图】启发式的提问,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力度、情绪、旋律的变化特点。
活动3【活动】活动
1、二声部的创编
(1)师:老师把歌曲的第一乐句做了改编,谁愿意跟我合作一下。
教师操作:出示改编歌谱,学生演唱第一声部,教师加入编配的第二声部。
提出问题:老师做了怎样的改编?
预设答案:加入了第二声部,改编成了合唱。
(2)师:你们也来试一试。
学生活动:学唱第二声部歌谱并填词。
(3)师:二声部的加入,像雪花闪着晶莹剔透的光芒,情绪应该轻快、跳跃一些,我们跟着音乐演唱歌曲第二声部。
教师操作:播放音乐,全班唱第二声部。
(4)学生分组合作,互换声部。
(5)加入二声部,完整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二声部的加入使音乐变得更加富有层次感,将简单的歌曲变成了合唱的形式。
2、动物创编
提出问题:寒冷的冬天很多动物会去冬眠,等到来年的春天再出来活动。除了歌中唱到的四种小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要冬眠呢?试着把他们编入我们的歌中。
预设答案:青蛇、乌龟、松鼠、蜗牛
学生活动:跟着伴奏,四位同学演唱各自创编的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实践,培养创新精神,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
3、间奏编创
(1)提出问题:雪花告诉了小动物们冬天来啦,小动物们听到了吗?
预设答案:没有
提出问题:间奏是小动物们的回答,我们一起猜猜小动物们怎样回答的?
预设答案:告诉小青蛙(呱!),告诉小甲虫(哎?),告诉小刺猬(咦?)告诉小狗熊。
(2)师:同桌合作,一问一答,并加入问答动作。
(3)师:请同学们自己为三、四乐句加入动作表演。
(4)学生活动:跟着伴奏,表演创编的歌曲。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间、小组间的讨论创编,让学生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4、尾声创编
师:你们听!小动物们都睡着了,打起了呼噜声,我们轻轻的唱一唱。
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歌谱。
学生活动:演唱歌谱并填词。
【设计意图】尾声创编,感受情境的完整性,品味音乐带来的无穷想象。
5、表演歌曲
师:同学们把一首简单的歌曲唱成了合唱,像小小合唱团一样,就叫雪花合唱团好吗?现在雪花合唱团开始演出啦!
教师操作:报幕、指挥,播放歌曲伴奏。
学生活动:第一乐句二声部演唱、第二乐句一问一答、第三、四乐句动作加入、音乐停止后演唱尾声。
【设计意图】合唱团表演的方式进行展示,教师报幕、指挥,与学生共同融入到歌曲表演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快乐。
(七)课堂小结
师:美丽神奇的雪花带来了歌声,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一个梦幻的冬天。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不仅是小动物的,也是你们的,愿你们梦想成真!
六、学习评价方式
本课教学中常用到听辨、提问等方式,利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手段,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
七、教学设计特点
(一)注重音乐本体,突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特点,学生在音乐中感知体验、创造表现。
(二)学生唱会、唱好的基础上,进行了二度创作,加入不同创编的音乐实践活动,一首简单的歌曲以合唱的形式呈现。
(三)关注学生,设计有效教学环节,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分析、理解和体验。
附教材:
活动4【活动】教学反思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是一首比较富有童真童趣的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内容中涉及到附点节奏、弱起小节和升记号三个主要的乐理知识点,旋律朗朗上口,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将目光聚集到了如何将课堂上得更加有趣,即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掌握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握了整个教学流程的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各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设计自然,每一环节的设计都有意义和作用。
学生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方法、恰当的情绪演唱。教学过程的问题设计注重激趣性和引导性,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导入的过程中,使用了音乐《天空之城》的八音盒版,音乐中八音盒的音色让学生感受到了雪花晶莹剔透的形象,创设了生动的情境,接着继续创设情境,用简单有趣的谜语引导学生进入冬天的情境中。
通过完整聆听和教师的范唱后,进行二、三、四乐句的节奏和旋律的对比学习,通过对比,不仅能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歌曲,并为歌曲的创作积累素材。在整首歌曲的学唱过程中,不仅启发式的解决了歌曲处理的问题,而且循序渐进的解决了歌曲学唱中的重难点教学。
最后拓展部分,加入了二声部、歌词、间奏、尾声的创编,把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将情境和歌曲串联起来,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把歌曲改编成为一首生动的合唱,并以合唱团表演的方式进行展示,教师报幕、指挥,与学生共同融入到歌曲表演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快乐。
这节课较顺利的按照自己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上完了,学生的氛围也比较活跃,尤其是一起为歌曲加入动作,以及创编新歌曲的环节,学生给予了正面积极的反馈,让我看到了五年级孩子非常可爱的一面,这一点让我十分欣喜。
在教学环节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歌曲的情感可以处理的更生动一些,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该更加丰富。歌曲的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应该继续挖掘教材,把握教材,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更好的掌握知识。
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是一次非常好的自我锤炼,我会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