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4.3土壤与植物生长(1)教学设计
课题 4.3土壤与植物生长(1)……植物的根系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为浙教版七下第四章第3节《土壤与植物生长》的第1课时,主要介绍植物的根系。学生基本上知道植物的根可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等营养物质。在生活经验和实物观察不同植物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现植物根系的不同;明白植物的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明白虽然根的功能基本相同,但根的分布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水和肥等;从而将土壤结构质地与植物生长联系起来,进一步认识到壤土类是农业生产中最理想的土壤类型,并且理解为什么农业上要松土、施肥的道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本节内容也是后续学习根的吸收、茎的运输等内容的基础,所以有着较为重要的基础作用。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直根系和须根系;了解根的主要功能;了解影响根系分布的主要因素; 科学思维:理解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懂得保护土壤的就是保护植物生存环境。探究实践: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根系,区别直根系和须根系;提升观察、比较和归纳能力;态度责任: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 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的土壤性状特点;植物与土壤的相互关系;
难点 土壤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及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活动导入: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玻璃管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①号玻璃管装有土壤浸出液,②号玻璃管装有蒸馏水)。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参考:现象: ①号玻璃器皿(土壤浸出液)中的玉米幼苗生长健壮,叶子颜色鲜绿;②号玻璃器皿(蒸馏水)中的玉米幼苗生长矮小,颜色发黄。 分析:蒸馏水的成分主要是水,而土壤浸出液中除了水之外,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结论:土壤浸出液中的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过渡:一株玉米从发芽到结果,大约需要吸收200kg以上的水以及无机盐。 这些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植物的什么器官吸收的?又是如何在植物体内运输的?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探索活动:取带根的大豆、青菜、水稻和葱的植株各1株。仔细观察它们的根,描述这些根的形态特征并归类。参考:归纳与讲解:一、植物的根系 1、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物质: 大多数陆生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 经科学家统计,植物根的总表面积可达茎和叶总表面积的一百多倍。2、植物的根系: (1)根系:一株植物上所有的根,总称为根系; (2)根系的类型:根据有无明显的主侧根之分,植物的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①直根系: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不发达,短而细; ②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 。 (3)根系的功能:植物通过根系将自己牢牢固定在土壤中,同时组成根系的每条根均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实践活动:观察菜地里、路边、山坡上的植物,先猜测植物的根系,再小心挖出植物,观察植物根的形状,判断其根系的类型。观察后请将植物种回土壤中。参考:科学拓展:干旱地区植物的根系3、根的分布: 植物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植物的种类以及外界环境等密切相关,如土壤的结构、水分、通气状况和肥力。 在缺水地区生长的植物根往往比在水源充足地区生长的植物根更为发达。 在农业上,常利用控水、控肥来调整作物的根系,以达到丰产的目的。二、植物根系的功能 1、根系的主要功能: (1)吸收功能: 根系最主要的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矿物质。 (2)固定支持功能: 自然界中,根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固定土壤上部的植株,防止发生倒伏的情况。 2、根系的其他功能: (1)贮藏功能: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会不断把养分运动到根部,如果地上部制造养分不足的情况下,则会从根部调取养分来保持其正常的生长。 (2)繁殖功能: 萝卜、甘薯等植物的根都具有储藏功能。在繁殖时,只需要完整切下根系的一部分,放入土壤中种植,即可长出新的植株。 (3)呼吸功能: 一些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气体,如气生根等,这些气体对于植物的生长和代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4)输导功能: 根内的维管组织担负着输导功能。由根吸收的无机营养和水分经过维管组织输送给地上部分,地上部分的有机养料经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根的各个部分,供给根生长和生活的需要。 通过对植物根的观察、分析,获知根有不同特征,可分为直根系的须根系并从中理解分类的特征依据学会分类是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通过活动自主获取有用知识,并用于实践内化知识点根的分布只作一般性常识性介绍不必深入,后续植物感应性中会有学习根系的功能只要求学生了解吸收与你固定功能其他的功能作一般性了解,不必深入
课堂练习 1、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C )A.开荒种地 B.围湖造田 C.在沙地上栽种植物 D.建设城市开发区2、关于土壤与农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没有土壤植物不能存活也不能生长B.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土壤,其肥力也不损耗C.土壤中有机质多,就是好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D.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3、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动物,它们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加的原因是( B ) A. 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物 B. 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 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 D. 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4、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土壤性状是( B )①土壤结构 ②土壤肥力 ③土壤的密度 ④水分状况 ⑤通气状况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5、小科想知道“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他分别取等体积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装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并分别标记为A、B、C。如下表所示是他的实验方案。(1)请指出此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 。 (2)根据你修正后的方案,你预计种在 (填字母)盆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参考:(1)没有控制变量,栽培植物的种类不统一,浇水量不同,每天浇水次数不同;(2)C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4.3 土壤与植物生长(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直根系和须根系;
2、了解根的主要功能;
3、了解影响根系分布的要主要因素;
4、了解植物生长与土壤的关系。
一、知识点梳理:
1、 是陆地植物生存的场所,绝大部分植物固着在其中中,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植物扎根在土壤中,从土壤中不断吸收 。
2、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长和进行呼吸,需要适宜的土壤 、水分和 条件。植物的根系对 起着重要的作用。
3、土壤 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植物生长的温度一般在 。在这个范围内,温度升高生长 ,温度降低生长 。
4、水是生命的基础,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水,一般植物的含水量在 ,有的蔬菜含水量高达 90%以上。土壤水是陆生植物 的主要来源。有的植物根系十分发达,深深地扎根在土壤中吸取水分。土壤中的 必须溶于土壤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土壤水的有效利用和调节,是保证 和 的重要环节。
5、土壤的质地和结构与植物关系密切。土壤颗粒过细,土质密实,保水保肥能力 ,但通气透水困难,不利于根系向深层扩展,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只宜栽种 植物。土壤颗粒过粗,土质过于疏松,通气 透水 ,水分常向下层渗漏到根系之下而不能吸收,宜栽种 植物。具有 的土壤,水分、空气和肥力等都能得到协调,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6、农业生产中通常采用 的方法补充土壤中损失的无机盐;。施用 肥,秸秆 ,可补充土壤中有机肥的含量。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开荒种地 B.围湖造田 C.在沙地上栽种植物 D.建设城市开发区
例题2、关于土壤与农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土壤植物不能存活也不能生长
B.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土壤,其肥力也不损耗
C.土壤中有机质多,就是好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
D.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
例题3、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动物,它们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加的原因是( )
A. 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物 B. 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 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 D. 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
例题4、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土壤性状是( )
①土壤结构 ②土壤肥力 ③土壤的密度 ④水分状况 ⑤通气状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例题5、小科想知道“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他分别取等体积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装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并分别标记为A、B、C。如下表所示是他的实验方案。
花盆 植物名称 放置地点 浇水量(mL) 每天浇水次数
A 郁金香 窗台 200 1
B 小雏菊 窗台 100 2
C 小锥菊 窗台 200 l
(1)请指出此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 。
(2)根据你修正后的方案,你预计种在 (填字母)盆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三、课后练习:
1、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原因是( )
A.缺少肥料不利于光合作用 B.缺少水分,不利于呼吸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不利于光合作用 D.缺少氧气,不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2、下列土壤模型中,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的是 ( )
3、下列都与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有关的因素是( )
①土壤结构 ②土壤肥力 ③光照强度 ④水分状况 ⑤通气状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4、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A. 提高土壤中的水分 B. 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C. 给植物提供食物 D. 增加土壤中钾肥的含量
5、水涝地里的植物出现了萎蔫现象,原因是( )
A.植物的蒸腾作用过于旺盛 B.土壤中养分过少
C.土壤中的温度太低 D.土壤中氧气不足
6、《地镜图》中曾记载利用植物找矿的方法:“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山有宝玉,木旁枝皆下垂。”据此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 利用植物找矿是依据根的生长 B. 证明植物根吸收矿物质元素能力强
C. 说明不同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质不同 D. 土壤中某种元素少,植物就会多吸收
7、大多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 )
A. 雨水 B. 河湖水 C. 地下水 D. 土壤水
8、下列环境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 草原的缓坡 B. 裸土平原 C. 草原平原 D. 裸土缓坡
9、关于土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B. 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
C. 土壤肥力就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提供养分D. 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10、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 )
A. 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 B. 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
C. 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 D. 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
11、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 )
A. 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B. 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
C. 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D. 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
12、取两份相同的土壤,将其中的一份加强热。然后用两只花盆分别装入这两份土壤,再在两份土壤中放入一些相同的经过灭菌的树叶,种上相同的植物,每天浇适量的灭菌后的水,再用塑料膜将其覆盖好,观察比较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研究的是什么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A. 土壤温度 B. 土壤中的腐殖质 C. 土壤中的微生物、小动物 D. 土壤的水分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如图是某中学生物实验小组从野外挖回的菜豆和小麦的植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是菜豆,图1中1是 根,2是 根,菜豆的根系属于 根系。
(2)图2是小麦,图2中的3是 根,小麦的根系属于 。
14、小李把一碟鱼的内脏埋进菜园的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而翻开泥土,鱼的内脏不见了。请分析回答:
(1)土壤中的 将鱼的内脏 ,所以过一段时间后鱼的内脏就不见了。
(2)鱼的内脏分解生成的 和 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 的原料,所以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
(3)这种现象说明 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5、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度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地上种植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少,B坡的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
减少_______的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___________污染。
(3)防止我国大量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土壤 水分、养料和空气
2、温度 通气 保持土壤
3、温度 0~35℃ 加快 减缓
4、60%~80% 生命活动所需水分 营养物质 农业生产 改良土壤
5、强 浅根 好 快 深根 团粒结构
6、施肥 有机 还田
二、例题讲解:
例题1、C
解析:A、开荒种地扩大耕地会破坏植被和食物链,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不利环境的保护,A错误;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破坏植被和食物链,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不利环境的保护,B错误;C、在沙地上栽种植,能有效的防风固沙,保护草原和农田,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C正确;D、建设城市开发区,毁坏植被,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利环境的保护,D错误;故C符合题意。
例题2、D
解析: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土壤的肥力特性,使它与气候一样,成为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农业。在合理的经营管理下,土壤肥力不仅不会因利用而耗损,反而会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所以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引起土壤肥力减退。解题易错点是认为土壤中有机质的多少是好土壤的标志。其实,土壤中的肥力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要。故D符合题意。
例题3、B
解析: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储存在土壤中。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如,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所以B符合题意。
例题4、B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如果土壤的空隙较大,其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强,在这样的土壤中水就不易保留,有机质也容易流失。如果土壤的空隙很小,其通气性能差,但其保水性能较强。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应当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所以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土壤性状①土壤结构,影响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②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富含无机盐;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故B符合题意。
例题5、(1)没有控制变量,栽培植物的种类不统一,浇水量不同,每天浇水次数不同;(2)C
解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 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 变量。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小明想知道 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所以实验变量是土壤性状,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所以此设计方案的不合 理之处:栽培植物的种类不统一,浇水量不同,每天浇水次数不同;(2)在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三中土壤中,壤土类土壤具有保水、保肥、通气、透光的特性,适合种植粮食和植物,所以 C花盆内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三、课后练习:
1、D 2、D 3、B 4、B 5、D 6、C 7、D 8、D
9、C 10、C 11、C 12、
13、(1)主;侧;直;(2)不定根;须根系。
14、(1)微生物 分解了 (2)水 无机盐 有机物 (3)微生物
15、(1)水土 (2)空气 (3)退耕 还林 还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6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
下
4.3 土壤与植物生长
第四章
“第1课时”
我们生活的大地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直根系和须根系;了解根的主要功能;了解影响根系分布的主要因素;
科学思维:理解植物分布受多因素影响,懂得保护土壤的就是保护植物生存环境。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根系,区别直根系和须根系;提升观察、比较和归纳能力;
态度责任: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
问题讨论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玻璃管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①号玻璃管装有土壤浸出液,②号玻璃管装有蒸馏水)。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现象:
①号玻璃器皿(土壤浸出液)中的玉米幼苗生长健壮,叶子颜色鲜绿;②号玻璃器皿(蒸馏水)中的玉米幼苗生长矮小,颜色发黄。
分析:
蒸馏水的成分主要是水,而土壤浸出液中除了水之外,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结论:
土壤浸出液中的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解决问题
新知导入
一株玉米从发芽到结果,大约需要吸收200kg以上的水以及无机盐。
这些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植物的什么器官吸收的?又是如何在植物体内运输的?
探索活动
取带根的大豆、青菜、水稻和葱的植株各1株。仔细观察它们的根,描述这些根的形态特征并归类。
有一条比较粗壮的根,从该根侧部又长出一些小根。
每条根的粗细都基本相似,很像一把胡须。
直根系
须根系
一、植物的根系
1、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物质:
大多数陆生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
经科学家统计,植物根的总表面积可达茎和叶总表面积的一百多倍。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2、植物的根系:
(1)根系:一株植物上所有的根,总称为根系;
(2)根系的类型:根据有无明显的主侧根之分,植物的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①直根系: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不发达,短而细;
②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 。
(3)根系的功能:植物通过根系将自己牢牢固定在土壤中,同时组成根系的每条根均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实践活动
观察菜地里、路边、山坡上的植物,先猜测植物的根系,再小心挖出植物,观察植物根的形状,判断其根系的类型。观察后请将植物种回土壤中。
须根系
直根系
须根系
直根系
科学拓展
探究新知
3、根的分布:
植物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植物的种类以及外界环境等密切相关,如土壤的结构、水分、通气状况和肥力。
在缺水地区生长的植物根往往比在水源充足地区生长的植物根更为发达。
在农业上,常利用控水、控肥来调整作物的根系,以达到丰产的目的。
生长在雨林中的浅根系植物
生长在沙漠中的深根系植物
探究新知
二、植物根系的功能
1、根系的主要功能:
(1)吸收功能:
根系最主要的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矿物质。
(2)固定支持功能:
自然界中,根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固定土壤上部的植株,防止发生倒伏的情况。
探究新知
蕃薯的根 雪莲果的根 萝卜的根
常见的贮藏根
2、根系的其他功能:
(1)贮藏功能: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会不断把养分运动到根部,如果地上部制造养分不足的情况下,则会从根部调取养分来保持其正常的生长。
探究新知
(2)繁殖功能:
萝卜、甘薯等植物的根都具有储藏功能。在繁殖时,只需要完整切下根系的一部分,放入土壤中种植,即可长出新的植株。
甘薯用根繁殖新植株
甜菜用根繁殖新植株
铃兰用根繁殖新植株
探究新知
(3)呼吸功能:
一些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气体,如气生根等,这些气体对于植物的生长和代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石斛的气生根
玉米的气生根
榕树的气生根
探究新知
(4)输导功能:
根内的维管组织担负着输导功能。由根吸收的无机营养和水分经过维管组织输送给地上部分,地上部分的有机养料经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根的各个部分,供给根生长和生活的需要。
探究新知
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植物生长环境
(点击图片播放)
课堂练习
1、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开荒种地
B.围湖造田
C.在沙地上栽种植物
D.建设城市开发区
C
课堂练习
2、关于土壤与农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土壤植物不能存活也不能生长
B.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土壤,其肥力也不损耗
C.土壤中有机质多,就是好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
D.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
D
课堂练习
3、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动物,它们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加的原因是( )
A. 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物
B. 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 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
D. 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
B
课堂练习
4、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土壤性状是( )
①土壤结构 ②土壤肥力 ③土壤的密度
④水分状况 ⑤通气状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B
课堂练习
5、小科想知道“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他分别取等体积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装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并分别标记为A、B、C。如下表所示是他的实验方案。
(1)请指出此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
。
(2)根据你修正后的方案,你预计种在 (填字母)盆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C
没有控制变量,栽培植物的种类不统一,浇水量不同,每天浇水次数不同
课堂总结
4.3 土壤与植物生长(1)
……植物的根系
1、植物根系的主要功能:
吸收、固定、支持、贮藏、繁殖、呼吸等
2、根系的分类:
(1)直根系:有主根和侧根之分
(2)须根系:不定根
3、根系分布的影响因素:
土壤结构、水分、通气情况、土壤肥力等
4、促进植物生长:及时控水、合理施肥
分层作业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预习“根的吸水和失水”相关内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