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4.3 土壤与植物生长 第5课时(课件 28张PPT+视频+学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4.3 土壤与植物生长 第5课时(课件 28张PPT+视频+学案+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20 09:22: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4.3 土壤与植物生长(5)教学设计
课题 4.3土壤与植物生长(5)……物质的运输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浙教版七下第四章第3节《土壤与植物生长》的第5课时,主要内容为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学生已学过根尖的结构及导管、筛管的形状结构与功能;知道根内的导管与茎、叶中的导管都是相通的,教材从观察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来说明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情况;通过观察环剥枝条形成的树瘤等现象,来说明有机物的来源 、运输方向和动力。本节课不仅上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深入,更是后续学习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的基础;所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了解茎的运输功能;了解导管和筛管的特点和功能;知道植物体内的导管和筛管分别是相通的;了解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结构基础;了解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说明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和动力;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探究实践:通过观察环剥枝条形成树瘤的现象,说明有机物的来源、运输方向及途径;态度责任:形成动手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自然界及保护环境的情感。
重点 导管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特点;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点;
难点 导管和筛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1、下列关于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韧皮部内有导管,木质部内有筛管 B. 导管和筛管只存在于植物体的茎中 C. 导管和筛管把营养物质运输到相应部位 D. 导管运输有机养料,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2、下列有关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 B.木质茎能够逐年加粗,是因为形成层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 C.“树怕剥片”的原因是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木质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木质部、形成层和髓导入: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 茎的功能较多,其中运输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茎的主要功能: 1、茎的支持功能: 茎具有支撑植物体的作用,使得叶、花和果实能够在空间中合理分布,有利于光合作用、传粉和种子散布。 2、茎的运输功能: 输导作用则使茎成为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的主要通道;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还可以将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 3、贮藏功能: 贮藏功能使得茎能够贮存大量的营养物质,如甘蔗、莴苣等植物的茎部可以贮存大量糖类等物质; 4、繁殖功能: 繁殖作用则体现在一些植物可以通过茎进行营养繁殖,如嫁接和扦插等 。 探索活动:1)取粗细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若干根,先按表 4.3-1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各组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 2)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个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 中,并用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如图4.3-16所示,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 3)15 min后从每组取出一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 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再从每组取出另一枝条,将枝条纵切,观察纵切面的染色情况。 4)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4.3-1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参考:A树皮不变红;B木质部变红,髓不变红;C木质部变红,树皮和髓不变红。5) 问题讨论: ①若B、C组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而A组树皮未被染 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 水分和无机盐由木质部的导管由下而上运输,且水分和无机盐可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②若将C组枝条进行纵切,纵切面上从基部到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参考:C枝条变色部分是木质部,纵切面从基部到枝条顶端染色越来越浅,说明:①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导管;②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方向是从下向上的。 ③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参考:木质部内的导管能由下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二、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 1、 导管位置:导管位于木质部中; 2、导管的功能: 导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主要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等无机物。3、导管的结构特点: 导管由一些管状死细胞组成,导管细胞只有细胞壁,且细胞上下贯通。 视频:水和无机盐的运输4、导管运输水分、无机盐的途径: 植物体内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入根部的导管;接下来,再进入茎中央的导管,由茎运输到植物体内其他部位,如叶、花、果实、种子等。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途径: 根毛细胞→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各部分 探索活动: 叶主要是由植物的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为植物体内所有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机物在茎中又是怎样运输的呢? 活动: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根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 cm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如图4.3-17所示。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剥部位。每隔一周观察并记录枝条环剥部位的变化。 参考:现象:切口上方的树皮会膨大而形成瘤状物。 原因分析: 树皮的韧皮部有筛管,筛管运输有机物,剥去一圈树皮,则这一部分的筛管被破坏,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过程受阻,于是堆积在切口上方,伤口上方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于是形成了瘤状物。说明: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三、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结构 1、 筛管的位置: 筛管位于韧皮部中。 2、筛管的功能: 筛管属于输导组织;筛管主要负责运输有机物。 3、筛管的结构特点: 筛管由一些管状活细胞所组成,相邻的两个细胞之间有“筛孔”。 4、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的途径: 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一小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 实践证明,植物体内的筛管都是相通的;有机物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 筛管运输有机物的途径: 叶内筛管→茎内筛管→根、花、果实、种子内各部分思考讨论:1)割裂橡胶树的树皮,胶乳就会流出来,如图4.3-18所示。人们就是这样来采集胶乳的。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附视频)参考:胶乳是橡胶树的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内的筛管运输。割裂橡胶树的树皮时,筛管被破坏,于是里面的胶乳就流出来了。2)任意毁坏树皮会给树木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参考:树皮有保护自身、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部分。树皮中的韧皮部里有筛管,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就是通过筛管运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中去的。如果树皮被毁坏,树木可能会受到伤害,生长速度减缓,甚至死亡。 5、导管和筛管比较: 前一课时学习了茎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本课时学习茎的功能中的运输功能通过实验完成水分和无机盐由导管运输的知识点实验时间较长,可事先准备好课堂中观察,使学生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而其他部位都不变色,认识到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再介绍与导管的运输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了解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方向是向上认识到植物体内的导管是相通的通过活动分析来认识有机物的运输特点了解筛管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教学中通过活动来突破难点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来突出重点,内化所学,活用所学知识点通过归纳、比较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内化所学知识点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植物的根中没有导管和筛管B. 韧皮部内有导管,木质部内有筛管C. 导管运输有机养料,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D. 通过导管和筛管可以把营养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器官2、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C )A. 土壤水分→导管→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B. 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C. 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D.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3、“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往上运输的现象是( B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成红色B.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C.纵切变色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成红色D.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成红色4、将带叶枝条插入水中,一段时间内,叶仍正常生活,是因为( A )A.木质部将水运输到了叶片 B.韧皮部有输导水的作用C.叶中贮存有大量的有机物 D.水,无机盐,有机物可以自由流动5、植物茎中的导管可将根吸收的水运送到植物地上部分的各结构。若将植物茎倒置,水分是否依然能向高处输送?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某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切取稍稍萎蔫、不带叶片的青菜茎 14 段,分成 A、B 两等份(用杆秤称量时通过切割调整两 组质量相等)。将 A、B 两组青菜茎分别插入 150g 水中(如图:其中 A 正立,B 倒置;水用 保鲜袋密封,以防直接蒸发),置于温度为 15℃左右的环境中。约 14.5 小时后观察到两组个 别青菜茎上方切面 均有水滴出现,取出 A、B,称得青菜茎与保鲜袋中的剩余水量见表,并观察到两组青菜茎 都整条变硬挺,且程度相似。(1)稍稍萎蔫的青菜茎插入水中后变硬挺,说明细胞内的水分含量____(选填“增加”“不 变”或“减少”)。 (2)通过实验可知,导管的结构中________(选填“具有”或“没有”)控制水分单向流动的结构。(3)若在 30℃左右的环境中,用带叶片的青菜茎代替以上材料进行相似的实验(A 组叶片 暴露于空气中,B 组叶片浸入水中),实验后最有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选填“A 组袋内的水 比 B 组少”“B 组袋内的水比 A 组少”或“A、B 两组袋内的水基本相等”)。参考:(1)增加 (2)没有 (3)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4.3土壤与植物生长(4)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茎的运输功能;
2、了解导管和筛管的特点和功能;
3、知道植物体内的导管和筛管分别是相通的;
4、了解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结构基础;
5、了解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一、知识点梳理:
1、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 运输的。
2、水分和无机盐被 吸收后,会进入根部 。由于根和茎中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最后,它们就能进入到 中央的导管。
3、水分和无机盐在茎 的导管中能 地向枝端运输。
4、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小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转送到 、 、果实、种子等部位去。
5、有机物的运输实验: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厘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 。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剥部位。一两个月后,切口 方的树皮将膨大而形成枝瘤。这一现象表明有机物是通过树皮 运输的。
6、树皮里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可见,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 向 运输的。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根中没有导管和筛管
B. 韧皮部内有导管,木质部内有筛管
C. 导管运输有机养料,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 通过导管和筛管可以把营养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器官
例题2、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
A. 土壤水分→导管→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 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C. 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例题3、“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往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成红色
B.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C.纵切变色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成红色
D.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成红色
例题4、将带叶枝条插入水中,一段时间内,叶仍正常生活,是因为(  )
A.木质部将水运输到了叶片 B.韧皮部有输导水的作用
C.叶中贮存有大量的有机物 D.水,无机盐,有机物可以自由流动
例题5、植物茎中的导管可将根吸收的水运送到植物地上部分的各结构。若将植物茎倒置,水分是否依然能向高处输送?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某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切取稍稍萎蔫、不带叶片的青菜茎 14 段,分成 A、B 两等份(用杆秤称量时通过切割调整两 组质量相等)。将 A、B 两组青菜茎分别插入 150g 水中(如图:其中 A 正立,B 倒置;水用 保鲜袋密封,以防直接蒸发),置于温度为 15℃左右的环境中。约 14.5 小时后观察到两组个 别青菜茎上方切面 均有水滴出现,取出 A、B,称得青菜茎与保鲜袋中的剩余水量见表,并观察到两组青菜茎 都整条变硬挺,且程度相似。
(1)稍稍萎蔫的青菜茎插入水中后变硬挺,说明细胞内的水分含量____(选填“增加”“不 变”或“减少”)。
(2)通过实验可知,导管的结构中________(选填“具有”或“没有”)控制水分单向流动的结构。
(3)若在 30℃左右的环境中,用带叶片的青菜茎代替以上材料进行相似的实验(A 组叶片 暴露于空气中,B 组叶片浸入水中),实验后最有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选填“A 组袋内的水 比 B 组少”“B 组袋内的水比 A 组少”或“A、B 两组袋内的水基本相等”)。
三、课后练习:
1、菟丝子是一种寄生生物,能缠绕在其他绿色植物的茎上,并将其茎分化形成的吸器伸入其他植物体内吸取现成的营养。菟丝子获取有机物的部位是植物体的(  )
A.韧皮部的筛管 B.木质部的筛管 C.韧皮部的导管 D.木质部的导管
2、植物体中,运输水、无机盐和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及它们运输方向分别是( )
A. 导管,从下向上;筛管,从上向下 B. 筛管,从上向下;导管,从下向上
C. 导管,从上向下;筛管,从下向上 D. 筛管,从下向上;导管,从上向下
3、在热带种植的橡胶树必须通过割皮才能获得橡胶制品的原料——白色乳汁状的液体,这种乳白色的液体流出来的部位是 ( )
A. 外树皮 B. 木质部 C. 韧皮部 D. 导管
4、我们吃的番薯是长在地下的块根,其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来源于叶的光合作用,把有机物从叶输送到地下块根的结构是( )
A. 筛管 B. 形成层 C. 导管 D. 气孔
5、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也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这些电流大多是生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猜猜看,下列可能与植物产生电流有关的是(  )
A.吸收水分 B.吸收无机盐 C.吸收二氧化碳 D.放出氧气
6、取一小枝条,把它放在水里剪断,然后将切口一端迅速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并在阳光下光照几小时,再将切口往上的一段做横切,其横切面如图所示,在图中出现红色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所示的“蓝色妖姬”是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时,开始用染料浇灌花卉,让花像吸水一样,将色剂吸入开出蓝色花朵。下列关于“蓝色妖姬”的制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横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其韧皮部变蓝,本质部不变蓝
B.在染料中添加适量葡萄糖以确保营养,可以使花朵娇艳欲滴
C.纵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木质部自下而上蓝色逐渐变浅
D.浇灌时使用染料的浓度越高越好,根本不用担心植株“烧苗”
8、邻家枣树长的很茂盛,但结枣很少,农技师将树皮环隔了半周,第二年,枣树上结满果实,关于其中的奥秘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隔断了树皮中的导管 B.割断了树皮中的筛管
C.割断了树皮中的形成层 D.割断了树皮中的导管和筛管
9、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 根细胞液的深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深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 根系吸水对水往高处运输没有影响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0、如图所示,对一植物的侧枝枝条树皮进行环割处理,一段时间后该枝条的切口处出现一个瘤状物,该瘤状物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堆积引起的,瘤状物在切口的________(“上”或“下”)方。
11、科研人员在研究植物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途径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甲:将柳茎一段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剥离分开,在两者之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则不插入蜡纸,在柳树根部施予含放射性42K的无机盐溶液,5 h后测定42K在柳茎各部分的分布(如图)。
实验结果A: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含有大量的42K,而韧皮部几乎没有42K。
实验结果B:在实验枝条上韧皮部和木质部没被剥离的部分,以及对照实验中,韧皮部都有较多的42K。
(1)试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上述研究结果作出解释。
解释结果A:      ;
解释结果B:      。
实验乙:将棉花一段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其间插入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叶片施用含32P的无机盐溶液。1 h后测定含32P的无机盐的分布,结果有蜡纸隔开的韧皮部含大量32P,而木质部没有32P。
(2)试根据实验乙的结果得出结论:         。
12、如图所示为植物体的部分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   区。
(2)②是   ,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根、茎、叶的   往下输送。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小宇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做任何处理,分别把下端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温暖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 。
(2)枝条带有叶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枝条和乙枝条的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枝条的横切面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____________被染成红色,在茎的木质部中,只有_________是上下相通的。这个实验说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_____运输的。
14、小科在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科学,他发现有些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 ),那么什么情况下月季在茎折断后还能成活?经查阅资料后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 断后成活与否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小科为了验证猜想,将生理状况相似的 20 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处理位置如图乙、图丙;其中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方法 A 处韧皮部环割 B 处韧皮部环割 A 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 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处理
(1)第五组月季不作处理是为了作为   ;
(2)开始实验几天后,第四组和第二组月季开始相继死亡,其原因分别是: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 茎 2、 根尖 导管 茎
3、 木质部 自下而上 4、 茎 根
5、 木质部 上 自上而下 6、 韧皮部的筛管 筛管 下
二、例题讲解:
例题1、D
解析:植物根中有导管,且根内的导管与茎叶中导管相通;木本植物的导管位于木质部,作用是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内有筛管,作用是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位于植物的各个器官内。植物体细胞的营养都是靠导管和筛管运输的。
例题2、C
解析:植物体内的导管是相通的,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当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便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及其他器官,其途径是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故C符合题意。
例题3、B
解析:水和无机盐都是通过导管运输的,茎的木质部有导管,所以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说明水分是从下向上运输的。故B符合题意。
例题4、A
解析: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因此,将折断的带叶枝条插入水中,在一段时间内,叶仍正常生活,这是因为导管将水分运输到了叶片,叶片还能进行生命活动。故A符合题意。
例题5、(1)增加 (2)没有 (3)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
解析:(1)稍稍萎蔫的青菜茎插入水中后变硬挺,说明细胞内的水分含量增加;(2)由表中数据可知,A、B两组青菜茎吸收水分质量相差不多,所以导管的结构中没有控制水分单向流动的结构;(3)用带叶片的青菜茎进行相似的实验,A给叶片暴露于空气中进行蒸腾作用,从而拉动水分在青菜茎中的运输,使得袋内的水分减少较多,B组叶片浸入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袋内的水分减少较少,所以A组袋内的水分比B组少。
三、课后练习:
1、A 2、A 3、C 4、A 5、B 6、C 7、C 8、B 9、B
10、有机物;上
11、(1)根部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木质部由下向上运输的 无机盐离子在茎中能从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2)叶片所吸收的无机盐离子是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的;
12、(1)根毛 (2)气孔(3)筛管
13、(1)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促进水分的运输 (3)木质部 (4)导管 (5)相同 (6)木质部 导管 木质部的导管自下向上
14、(1)对照组(2)第四组月季死亡原因是所有叶片缺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第二组月季死亡原因是有机物不能输送到根,根缺少营养而死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8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

4.3 土壤与植物生长
第四章
“第5课时”
我们生活的大地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茎的运输功能;了解导管和筛管的特点及功能;了解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结构基础;了解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说明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和动力;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环剥枝条形成树瘤的现象,说明有机物的来源、运输方向及途径;
态度责任:形成动手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自然界及保护环境的情感。
探究新知
1、下列关于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韧皮部内有导管,木质部内有筛管
B. 导管和筛管只存在于植物体的茎中
C. 导管和筛管把营养物质运输到相应部位
D. 导管运输有机养料,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2、下列有关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
B.木质茎能够逐年加粗,是因为形成层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
C.“树怕剥片”的原因是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木质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木质部、形成层和髓
C
D
新知导入
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
茎的功能较多,其中运输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一、茎的主要功能:
1、茎的支持功能:
茎具有支撑植物体的作用,使得叶、花和果
实能够在空间中合理分布,有利于光合作用、传
粉和种子散布。
2、茎的运输功能:
输导作用则使茎成为水分、无机盐、有机
物的主要通道;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通
过导管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还可以将叶
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3、贮藏功能:
贮藏功能使得茎能够贮存大量的营养物质,
如甘蔗、莴苣等植物的茎部可以贮存大量糖类
等物质;
4、繁殖功能:
繁殖作用则体现在一些植物可以通过茎进
行营养繁殖,如嫁接和扦插等 。
探索活动
1)取粗细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若干根,先按表 4.3-1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各组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
2)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个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 中,并用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如图4.3-16所示,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
3)15 min后从每组取出一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 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再从每组取出另一枝条,将枝条纵切,观察纵切面的染色情况。
4)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4.3-1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探索活动
树皮不变红
木质部变红,髓不变红
木质部变红色,树皮和髓都不变红
5) 问题讨论:
①若B、C组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而A组树皮未被染 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若将C组枝条进行纵切,纵切面上从基部到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③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水分和无机盐由木质部的导管由下而上运输,且水分和无机盐可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C枝条变色部分是木质部,纵切面从基部到枝条顶端染色越来越浅,说明:①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导管;②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方向是从下向上的。
结论:木质部内的导管能由下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探究新知
二、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
1、 导管位置:
导管位于木质部中;
2、导管的功能:
导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主要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等无机物。3、导管的结构特点:
导管由一些管状死细胞组成,导管细胞只有细胞壁,且细胞上下贯通。
视频: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4、导管运输水分、无机盐的途径:
植物体内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入根部的导管;接下来,再进入茎中央的导管,由茎运输到植物体内其他部位,如叶、花、果实、种子等。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途径:
根毛细胞→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各部分
水分、无机盐
探究新知
探索活动
叶主要是由植物的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为植物体内所有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机物在茎中又是怎样运输的呢?
活动: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根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 cm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如图4.3-17所示。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剥部位。每隔一周观察并记录枝条环剥部位的变化。
现象:切口上方的树皮会膨大而形成瘤状物。
原因分析:
树皮的韧皮部有筛管,筛管运输有机物,剥去一圈树皮,则这一部分的筛管被破坏,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过程受阻,于是堆积在切口上方,伤口上方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于是形成了瘤状物。
说明: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下而上运输有机物。
三、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结构
1、 筛管的位置:
筛管位于韧皮部中。
2、筛管的功能:
筛管属于输导组织;筛管主要负责运输有机物。
3、筛管的结构特点:
筛管由一些管状活细胞所组成,相邻的两个细胞之间有“筛孔”。且植物体内的筛管都是相通的。
探究新知
4、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的途径:
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一小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
实践证明,植物体内的筛管都是相通的;有机物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
筛管运输有机物的途径:
叶内筛管→茎内筛管→根、花、果实、种子内各部分
树瘤的成因示意图
思考讨论
1)割裂橡胶树的树皮,胶乳就会流出来,如图4.3-18所示。人们就是这样来采集胶乳的。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2)任意毁坏树皮会给树木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
胶乳是橡胶树的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内的筛管运输。割裂橡胶树的树皮时,筛管被破坏,于是里面的胶乳就流出来了。
树皮有保护自身、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部分。树皮中的韧皮部里有筛管,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就是通过筛管运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中去的。如果树皮被毁坏,树木可能会受到伤害,生长速度减缓,甚至死亡。
视频:
从橡胶树的树皮中采集胶乳
(点击图片播放)
探究新知
5、导管和筛管比较:
导管 筛管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根中没有导管和筛管
B. 韧皮部内有导管,木质部内有筛管
C. 导管运输有机养料,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 通过导管和筛管可以把营养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器官
D
课堂练习
2、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
A. 土壤水分→导管→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 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C. 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
课堂练习
3、“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往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成红色
B.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C.纵切变色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成红色
D.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成红色
B
课堂练习
4、将带叶枝条插入水中,一段时间内,叶仍正常生活,是因为
(   )
A.木质部将水运输到了叶片
B.韧皮部有输导水的作用
C.叶中贮存有大量的有机物
D.水,无机盐,有机物可以自由流动
A
课堂练习
5、植物茎中的导管可将根吸收的水运送到植物地上部分的各结构。若将植物茎倒置,水分是否依然能向高处输送?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某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切取稍稍萎蔫、不带叶片的青菜茎 14 段,分成 A、B 两等份(用杆秤称量时通过切割调整两 组质量相等)。将 A、B 两组青菜茎分别插入 150g 水中(如图:其中 A 正立,B 倒置;水用 保鲜袋密封,以防直接蒸发),置于温度为 15℃左右的环境中。约 14.5 小时后观察到两组个 别青菜茎上方切面 均有水滴出现,取出 A、B,称得青菜茎与保鲜袋中的剩余水量见表,并观察到两组青菜茎 都整条变硬挺,且程度相似。
(1)增加 (2)没有 (3)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
课堂练习
(1)稍稍萎蔫的青菜茎插入水中后变硬挺,说明细胞内的水分含量____(选填“增加”“不 变”或“减少”)。
(2)通过实验可知,导管的结构中________(选填“具有”或“没有”)控制水分单向流动的结构。
(3)若在 30℃左右的环境中,用带叶片的青菜茎代替以上材料进行相似的实验(A 组叶片 暴露于空气中,B 组叶片浸入水中),实验后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选填“A 组袋内的水 比 B 组少”“B 组袋内的水比 A 组少”或“A、B 两组袋内的水基本相等”)。
增加
没有
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
课堂总结
4.3 土壤与植物生长(5)
……物质的运输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结构基础(疏导组织):导管
运输方向:由下向上(根茎叶内导管相通、主要根吸收)
2、有机物的运输:
结构基础(疏导组织):筛管
运输方向:由上向下(根、茎、叶内韧皮部筛管相通、主要叶制造)
分层作业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预习“4.3土壤与植物生长”全部相关内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2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