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
历史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尧舜禹通过“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而依次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2.“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后逐渐演化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种华夏认同观念( )
A.扩大了战争规模 B.产生了阶级分化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巩固了分封制度
3.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政权并立 B.艺术精湛 C.民族融合 D.商业繁荣
4.下列材料分别是四位皇帝的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
②告诫军机处切勿泄密
③引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
④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5.古代中国丞相制度诞生之初,丞相地位非常崇高。拜相时,皇帝甚至要施大礼。然而因为诸多原因,明太祖朱元璋把丞相制度给废除了。明朝废除丞相( )
A.得到朝臣大力支持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推动六部成为中枢 D.改变了制度初衷
6.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 中就社会转型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顺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照这个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政治改革———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政治改革——洋务运动
C.政治改革———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D.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改革
7.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如图①处所示道路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8.1926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这次北伐主要是为了( )
A.讨伐满清王朝 B.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消灭资产阶级 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9.1945年4至6月,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 )
A.资本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共产主义国家
10.基于单元主题整合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如图学习笔记,归纳的学习主题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文明起源与经济发展
11.建筑是民族和文明的个性体现,阿拉伯的艺术以伊斯兰教建筑最具特色。下列建筑集中反映阿拉伯文化特点的是( )
A.罗马大竞技场 B.雅典卫城
C.麦加大清真寺 D.圣索菲亚大教堂
12.“拿破仑的军队每到一处就宣扬解放农奴,取消封建特权,唤起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意识……”材料中反映了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A.损伤了资产阶级利益 B.强化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
C.损害了欧洲人民的利益 D.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13.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第一架发电机;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以内燃机为动力,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特点?( )
A.科学和生产紧密结合 B.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
C.是以电为核心的科技革命 D.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14.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这一规定旨在(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C.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 D.解决国际贸易中的争端
15.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此时的日本( )
A.有一百多个小国 B.基本实现了统一
C.正式改称日本国 D.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6.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兴衰示意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武则天是如何完善科举制度的?
(3)材料二: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对巩固统治的作用。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二: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座的四周,嵌有10幅巨型浮雕,高2米,总长度为40余米,概括了从1840年到1949年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是其中两幅。
材料三: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如识。分别说出“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两个历史事件被列入浮雕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GDP总量世界排名呈现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到1962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国已由25个发展到105个,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在初期,其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老殖民主义,以后逐渐转向新殖民主义。进入70年代后,不结盟运动又发展为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另外,从1970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反映出不结盟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的愿望。
——摘编自王助民《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分化。在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中,美国正在推行一种与多极化相冲突的全球战略,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目前,世界格局的结构还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其中还充满变数,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它的最大威胁。
——摘编自方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材料三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对世界有哪些影响?(答2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结构的特点及其成因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面对当前世界变局时,提出了什么“中国方案”?
答案解析部分
1.D
2.C
3.D
4.A
5.B
6.B
7.D
8.D
9.B
10.C
11.C
12.D
13.B
14.A
15.A
16.(1)标志: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
(2)完善:创立殿试制度。
(3)作用: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7.(1)历史事件: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胜利渡长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
(3)总体趋势:上升。主要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4)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18.(1)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等。(回答2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
(2)特点:不平衡和不稳定,充满变数。(回答“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意思相近也可)成因: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威胁。(意思相近即可)
(3)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