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4 21:05:05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先自主阅读,再同伴交流:
从单元导读页中了解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活动一:明确单元任务(读单元页)
活动一:明确单元任务(读目录)
说一说:
从本单元目录中,读懂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阅读这些文本,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学习写作品梗概。
运用所学策略,阅读外国名著,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精读引领课
第 1 课时
外国名著推荐会
跟着鲁滨逊
去漂流
伴着尼尔斯
去旅行
随着汤姆·
索亚去历险
拓展阅读开视野
外国名著我推荐
外国名著推荐会
活动一:明确单元任务(单元任务群)
活动一:明确第一课学习任务
跟着鲁滨逊去漂流
通过对比阅读,感受人物特点,了解故事梗概的形式。
学习提示:
1.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2.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并对印象深刻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喜欢阅读原著。
活动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字词过关检测)
学习要求:
1.借助预学单,2人对学,交流预习。1.2题互批,错误自主订正。
2.小组认读第五课词语表中词语,正音正读,难写的字多写几遍,准备听写。
3.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求助其他组同学或老师,最终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学习提示:
●自主默读梗概部分,边读边思:这篇梗概写了鲁滨逊的哪些事?尝试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在对应的内容旁边做批注;再借助流程图进行梳理。
●自主学习后,同伴交流,补充完善。
活动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具体要求:
1.小组派代表分享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2.其他同学补充或评价,但不重复别人发言。
展示交流
汇报重点:
1.这篇梗概写了鲁滨逊的哪些事?列出的小标题。
2.小组交流后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
活动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流落荒岛
建房定居





活动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驯养牲畜、种植粮食


救“星期五”


回到英国
鲁滨逊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他自己建造
房屋定居下来,驯养牲畜和培育庄稼,还救了野人“星期五”,最终返回了英国。
● 根据全班交流结果,把小标题完整梳理在流程图中。
● 借助流程图,尝试简要总结梗概的主要内容。
活动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建房定居
驯养种植
救“星期五”
回到英国
●自主默读节选部分,借助表格,梳理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遇到的困难 克服困难的办法 主要内容
活动三: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节选部分在小说中的位置
●小组交流,把阅读所获梳理在表格中。
鲁滨逊遇到的困难 克服困难的办法 主要内容
没法估算日子 用刀在木杆上刻痕记录时间 鲁滨逊流落荒岛,用刀在木杆上刻痕记录时间,从船上收罗了很多东西,建处所,并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进行理性思考。
缺乏物资 从船上收罗了很多东西 没有住的地方 砍木材、加工、打桩,建处所 恐惧、沮丧 记录遇到的幸与不幸,尽可能安慰自己 活动三: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节选部分在小说中的位置
●根据概括的内容,找到节选与梗概相对应的部分。
读了这个片段,通过节选的主要内容,我们能推断出它在小说的开头。
活动三: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节选部分在小说中的位置
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及星级( ) 自评 互评
能概括主要内容
能推断出节选部分的位置
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阅读梗概,我们了解了整本书的内容;通过阅读节选部分,我们知道了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了解了节选部分在整本小说中的位置。那么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共12张PPT)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精读引领课
第 2 课时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把握了梗概的主要内容,了解了节选部分在小说中的位置。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本节课我们继续跟着鲁滨逊去漂流,感受他的精神。
自学提示
●默读节选部分,体会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他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画出鲁滨逊心态变化的句子,并作批注。
●借助表格,按提示简要梳理自学所得。
活动一:抓人物心态变化,品评人物特点
遇到的困难克服和困难的办法 心态变化 人物特点
住处:
食物: 安全:
合作探究
●借助表格内容,交流人物心态变化,品评人物特点。
●交流表达规范:从“……”体会到,鲁滨逊从开始的……到后来……。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的人。
活动一:抓人物心态变化,品评人物特点
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 心态变化 人物特点
住处:
食物: 安全: 选择安全、方便的好地方;搭起帐篷
搬运食物;打猎;圈养山羊;种植粮食
插下柳桩;分开养羊;防御野人;救下并教化“星期五”
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 自评 互评
能完整梳理出困难
能体会出心态变化
能品评出人物特点
忧伤
展示分享。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
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活动一:抓人物心态变化,品评人物特点
忧伤、悲观、绝望……
坏 处 好 处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和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我被单独剔出来,与世隔绝,受尽苦难。 但是,我也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人员都已丧命。
我被从人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但是,我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既没有挨饿,也没有奄奄待毙。
我没有衣服穿。 但是,我身处热带,即使有衣服也不用穿。
我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抗拒人或者野兽的侵袭。 但是,在这里我看不见会伤害我的野兽,在非洲海岸上,我却看见过。要是我的船在那儿倾覆,那怎么办呢?
没有人可以同我说话,或者宽慰我。 但是,船漂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我取出了很多必需品,有些甚至够我用上一辈子。
活动一:抓人物心态变化,品评人物特点
忧伤、悲观、绝望 积极乐观、勇于探索……
从“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很快就习惯了”“有什么必要介意呢”等语句中,可以感受到鲁滨逊能够面对现实、理智应对各种问题的心态。
从他坚持刻字记录时间、到船上收罗各种东西、克服困难建造住所,可以体会到鲁滨逊是个聪明能干、不畏艰难、顽强不屈的人。
展示分享。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
活动一:抓人物心态变化,品评人物特点
活动二:梗概、节选对比读,发现规律悟方法
自主对比阅读两个片段,用双气泡图梳理异同。
活动二:梗概、节选对比读,发现规律悟方法
自主对比阅读两个片段,用双气泡图梳理异同。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概述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无细节
简要了解全貌
详述
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
梗概
节选
活动二:梗概、节选对比读,发现规律悟方法
学习提示:回顾课文梗概部分,结合双气泡图,自主梳理总结写梗概的方法,再同伴交流。
梗概:通过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关键情节,对小说原著进行概括性介绍。
方法:1.通读原文,把握文本线索、主要情节、人物特点;
2.串联主要情节,形成整体;
3.语言概括,不用细节描写。
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 自评 互评
说出梗概的特点
写梗概的方法
●自主阅读丛书中《大风暴》,在文中圈画关键语句,体会其中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做好批注。
●借助导读单进行阅读梳理,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三:运用方法,拓展阅读
课后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聚焦人物撰写推荐词,争做“最佳推荐小达人”。
课后拓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一、学习目标
1.会写“惧、凄”等15个字,会写“流落、凄凉”等23个词语。
2.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3.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并对印象深刻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喜欢阅读原著。
二、拓展资源
丛书:《大风暴》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同学们,学校将要举行“外国名著推荐会”活动,请同学们推荐一本最喜爱的外国名著,争做“最佳推荐小达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外国名著推荐会”第一站——跟着鲁滨逊去漂流,去体验主人公的艰辛与欢乐。
活动一:明确单元任务
(一)阅读单元页
1.出示单元页,提出学习要求
先自主阅读,再同伴交流:
从单元导读页中了解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人文主题:外国文学名著
弄懂三个语文要素:阅读方面( 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②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写作方面(学习写作品梗概。)
(二)阅读目录,明确各部分学习重点
1.指导学生阅读目录。
(1)出示目录和学习要求。
先自主阅读,再同伴交流:
从本单元目录中,读懂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2.学生发言,总结梳理。
明确单元任务
1.课件出示单元任务群,明确本单元总任务和子任务,点名本课任务:跟着鲁滨逊去漂流。
2.课件出示并齐读,明确本课任务目标:
(1)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2)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并对印象深刻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活动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字词过关检测
1.出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学习。
学习要求:
(1)借助预学单,两人对学,交流预习。1.2题互批,错误自主订正。
(2)小组认读第五课词语表中词语,正音正读,难写的字多写几遍,准备听写。
(3)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求助其他组同学或老师,最终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2.检查反馈,抽查小组4号学生。
(二)了解课文结构
1.提出学习要求,出示学习支架,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2.展示交流。
(1)出示交流要求和汇报重点。
学习要求:小组派代表分享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或评价,但不重复别人发言。
汇报重点:这篇梗概写了鲁滨逊的哪些事?列出的小标题;小组交流后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
(2)学生交流分享,相机板书。
(3)默读课文,找到跟小标题对应的段落,把小标题写在空白处。
(4)借助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根据全班交流结果,把小标题完整梳理在流程图中,然后借助流程图,尝试简要总结梗概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他自己建造房屋定居下来,驯养牲畜和培育庄稼,还救了野人“星期五”,最终返回了英国。
活动三: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节选部分在小说中的位置
(一)自主默读节选部分,借助表格,梳理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小组交流,把阅读所获梳理在表格中。
鲁滨逊遇到的困难 克服困难的办法 主要内容
没法估算日子 用刀在木杆上刻痕记录时间 鲁滨逊流落荒岛,用刀在木杆上刻痕记录时间,从船上收罗了很多东西,建处所,并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进行理性思考。
缺乏物资 从船上收罗了很多东西
没有住的地方 砍木材、加工、打桩,建处所
恐惧、沮丧 记录遇到的幸和不幸,尽可能安慰自己
(二)根据概括的内容,找到节选与梗概相对应的部分。
1.读了这个片段,通过节选的主要内容,我能推断出它在小说的开头。
2.出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评 价 标 准
评价指标及星级( ) 自评 互评
能概括主要内容
能推断出节选部分的位置
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阅读梗概,我们了解了整本书的内容;通过阅读节选部分,我们知道了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了解了节选部分在整本小说中的位置。那么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把握了梗概的主要内容,了解了节选部分在小说中的位置。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本节课我们继续跟着鲁滨逊去漂流,感受他的精神。
活动一:抓人物心态变化,品评人物特点
(一)自学
1.自学提示
(1)默读节选部分,体会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他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画出鲁滨逊心态变化的句子,并作批注。
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 心态变化 人物特点
住处:选择安全、方便的好地方;搭起帐篷
食物:搬运食物;打猎;圈养山羊;种植粮食
安全:插下柳桩;分开养羊;防御野人;救下并教化“星期五”
(2)借助表格,按提示简要梳理自学所得。
2.合作交流
(1)出示合作探究要求:
●借助表格内容,交流人物心态变化,品评人物特点。
●交流表达规范:从“……”体会到,鲁滨逊从开始的……到后来……。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的人。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时,补充完善表格内容。
(4)全班分享,借助评价表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 自评 互评
能完整梳理出困难
能体会出心态变化
能品评出人物特点
① 体会下面句子,并有感情朗读。
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可以体会到此时鲁滨逊:忧伤、悲观、绝望……
② 对比阅读,体会人物心情变化。
坏 处 好 处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和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我被单独剔出来,与世隔绝,受尽苦难。 但是,我也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人员都已丧命。
我被从人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但是,我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既没有挨饿,也没有奄奄待毙。
我没有衣服穿。 但是,我身处热带,即使有衣服也不用穿。
我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抗拒人或者野兽的侵袭。 但是,在这里我看不见会伤害我的野兽,在非洲海岸上,我却看见过。要是我的船在那儿倾覆,那怎么办呢?
没有人可以同我说话,或者宽慰我。 但是,船漂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我取出了很多必需品,有些甚至够我用上一辈子。
概括总结:鲁滨逊的心情从忧伤、悲观、绝望到后来的积极乐观、勇于探索……
③再次品读写鲁滨逊心态变化的句子,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着作出评价。
——从“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很快就习惯了”“有什么必要介意呢”等语句中,可以感受到鲁滨逊能够面对现实、理智应对各种问题的心态。
——从他坚持刻字记录时间、到船上收罗各种东西、克服困难建造住所,可以体会到鲁滨逊是个聪明能干、不畏艰难、顽强不屈的人。
……
活动二:梗概、节选对比读,发现规律悟方法
(一)自主对比阅读课文中节选和梗概相对应的两个片段,用双气泡图梳理异同。
(二) 策略梳理
1.学习提示:回顾课文梗概部分,结合双气泡图,自主梳理总结写梗概的方法,再同伴交流。
2.交流总结。
梗概:通过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关键情节,对小说原著进行概括性介绍。
方法:(1)通读原文,把握文本线索、主要情节、人物特点;
(2)串联主要情节,形成整体;
(3)语言概括,不用细节描写。
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 自评 互评
说出梗概的特点
写梗概的方法
活动三:运用方法,拓展阅读
(一)出示阅读要求
1.自主阅读丛书中《大风暴》,在文中圈画关键语句,体会其中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做好批注。
2.借助导读单进行阅读梳理,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二)全班汇报交流。
课后拓展:
课后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聚焦人物撰写推荐词,争做“最佳推荐小达人”。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