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5 16: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1.本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按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道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民国成立 D、改革开放

2、祖国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新疆和平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 C、云南和平解放 D、青海和平解放
3、2016年3月31日上午,中韩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36具志愿军烈士遗骸乘解放军空军专机回国。让我们又想起六十多年前,那场令人难忘的战争,当时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
A、林彪 B、彭德怀 C、刘伯承 D、朱德
4、“他伸开两条胳膊,向敌人的火力猛扑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用胸膛堵住了正在喷火舌的敌人机枪口,最后壮烈牺牲。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上述文字描述的战斗英雄是
A、毛岸英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5、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建设成就
A、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 B、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C、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D、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4年 D、1982年

7、右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8、在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领导干部他面对严重自然灾害,以强烈的责任心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兰考人民服务,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雷锋 D、焦裕禄
9、观看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漫画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历史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10、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11、下列各项,属于右图所示的会议内容的是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两次转折事件的相同点
A、都纠正党内的左倾错误 B、都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C、都以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D、都促进了党事业的发展
1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村经济改革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私营企业改革 B、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C、国有企业改革 D、政府机构改革
14、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5、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 B、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
C、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 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一副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材料三: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20世纪50年代末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指出的“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相关?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一中指出的“今岁”分田是指党和国家在农村推行的什么政策?该政策首先在哪里实行?该政策实行产生了怎样的作用?(3分)

(3)材料二反映国家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改变?(2分)

(4)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怎样的问题?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分)

(5)建国后党和国家不断调整农村政策,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10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老人”是谁?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2分)

(2)材料中“春天”的到来与党的哪次重要会议召开密切相关?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
决策?请列举四个材料中所提及的神话般崛起的“座座城”?(6分)

(3)“一九九二年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该历史事件对我国的社
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南通市实验中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B B C B C B D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C C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第16题
(1)土地改革(1分); 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安徽凤阳小岗村(1分);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1分)
(3)农业合作化或引导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1分); 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1分)
(4)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1分) 1958年国家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
(5)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至关重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1分,言之有理即可)
第17题
(1)邓小平(1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改革开放(1分);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4分,写出任意四个)
(3)邓小平92年南方讲话(1分); 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