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哟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乃哟乃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23: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乃哟乃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与《夏天的阳光》,感受体验歌曲朝气蓬勃、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随歌曲的旋律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1教育网
2、能力目标: 听唱法学唱歌曲《乃哟乃》,学习边打拍边唱的方法,用稍快而不拖拉的速度演唱歌曲,使歌曲的演唱达快乐的效果。
3、情感目标: 通过自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
教学重点:用稍快而不拖拉的速度演唱歌曲,使歌曲的演唱达快乐的效果。
教学难点:通过听辨活动引导学生能初步辨别音的高低。
教学方法:讲授法、听唱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 小练习:音高听辨:用几组音距效远的两音组成听辨。
二、新课学习:
1、 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
1) 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情绪是“高兴”还是“悲伤”
2) 复听时,提示学生用轻声合着节奏拍手。
2、 欣赏歌曲《夏天的阳光》
1) 完整地聆听全曲,选择动作为“走路?跳舞?”
2) 复听时,提示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 教师范唱歌曲《乃哟乃》;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 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 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乃哟乃》。动作创编(要求自创与教师的民族舞动引导相结合)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四、课后反思:通过学习了《乃哟乃》这首歌曲,这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旋律中只用do、mi、sol三个音,而且每个乐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sol、mi、do顺序,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由于歌曲乐句的长短不同,形成了(2+2+3+3+3)有变化句式结构,旋律简单而不单调,简短旋律欢快热烈,表现了土家族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