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咯哒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咯咯哒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05 23:1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咯 咯 哒
教学内容
1.聆听 《公鸡 母鸡》2.聆听《我的小鸡》
3.表演 《母鸡叫咯咯》4.表演《下蛋啰》
教学要求
1.欣赏乐曲《我的小鸡》,引导学生通过自编动作表现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2.听唱法学习歌曲《下蛋啰》,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人们报喜的意图。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通过为《下蛋啰》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认铃鼓并学习其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2.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录音机、课本、琴、打击乐器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歌
2. 发生练习
二、欣赏聆听《公鸡母鸡》
1.初听:乐曲描写的是什么????????生: 鸡。
2.讲讲你了解的鸡的知识
3.再听分辨公鸡、母鸡的叫声。
4.再听乐曲开始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
5.复听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画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6.听乐曲,分别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认识铃鼓,并在教师的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
怎样奏出长音?
3.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适?选一首让大家唱,并由几个
学生用铃鼓伴奏。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歌
2. 发生练习
二、新歌教授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母鸡为什么叫咯咯?
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向人们报喜的意图。
2.自由作动作,表演歌曲。??????????????????
3.听音乐按节奏读词。
4.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5.师生接唱。
6.完整演唱。
7.处理歌曲情绪
想一想怎样有表情唱出。??力度记号运用
8.边唱边创作动作表现歌曲。
三、创编与活动
1.介绍响板
响板:也称舞板,打击乐器的一种,原是西班牙的一种小型的木制乐器,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南部和拉丁美洲国家。
响板是将两片贝壳形状的木片用细绳固定而成。
演奏时:A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上,用右手拍击。
B将细绳套在中指上,与其他手指的力量撞击两片木片。
可一只手演奏,也可双手同时演奏两个响板。(现在乐队中使用的响板已加装了木柄,用手摇动即可。)
2.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3.分小组讨论响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
4.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四、欣赏
1.完整地聆听童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小鸡的可爱处有哪些?
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音乐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3.部分内容进行跟唱
4.分组表演。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歌
2. 发生练习
二、新歌教学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下蛋喽》,
2.再听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3.用铃鼓为歌曲伴奏。
4.听歌曲读歌词
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
5.用听唱法尽快学会歌曲。
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
6.分角色演唱。
7.创编动作。
8.边唱歌边表演。
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