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学 习 仿 写
八年级(下) 第一单元 写作
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
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 茅盾
仿写就是仿照经典篇章的立意、构思、写法和选材方面来进行临摹,的一种写法,就像我们练字的临帖一样,这些经典篇章往往有精密的思维、精彩的构思、精致的写法和精练的语言。
任务一 由形到神仿其“纹”
1、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2、模仿范文的构思写法
活动:细读揣摩,发现本单元课文在写法或结构上可供借鉴的地方。
课文 可借鉴的地方
《社戏》 用诗意的笔法写出仙境般的平桥村自然风光,字里行间满是孩童时期最纯粹的喜乐。
《回延安》
《安塞腰鼓》
《灯笼》
以信天游的形式,结合比兴的手法,叙事并抒情
以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来表层次,多用短句
双线写法;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用典引诗增文采
灯 笼
2话说灯笼
11挑灯看剑
8族姊远嫁
6村头挂灯
3祖父夜行
5灯学母爱
7元宵张灯
9朱红描字
10献帝愁灯
叙事线索
亲情
离情
伤情
喜情
幽情
豪情
对家乡生活的怀念
对家国天下的担当
情感线索
【示例1】
心动点:
课文以“灯笼”为明线,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景象,融入日常生活、艺术表演、年节景象和历史文化,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结尾处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课文一方面叙事,另一方面抒情,有关“灯笼”的叙事组成一个序列,所抒发的情感又成为一条线索。“事”与“情”交织在一起,并行而下。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示例2】
抒情短句构建文章,展现层次结构
句式相同或相似
内容层层递进
紧扣主题词
由物到人到精神
心动点:
以散文为例:
散文
双线并行明构思
紧扣主题明褒贬
抒情中心结构清
物人转换主题深
模仿写法巧借鉴
小 结
任务二 撷章摘句仿佳句
1、模仿范文的精彩句
2、模仿范文的经典段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一)仿写首尾句
盼望着,盼望着,雪花来了,寒假的脚步近了。
我与老师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笑容。
沟通,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生活和学习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追求的脚步是无止境的。
烟花像刚绽放的花儿,从上到下都是美的,她盛开着。
烟花像大宝石,耀眼夺目,亮着、闪着。
烟花像炸开的银河,有光一样的速度和激情,她领着我们去欢呼。
仿照经典篇章中的经典句段,在句式不变、修辞不变、意境不变的基础上,巧妙化用,形成熟悉的陌生化。
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二)仿写精彩句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活动:细读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鼓的场景片段,分析场景描写之巧思,并进行仿写。
巧思一:
比喻排比壮气势,喻前本后突喻体
【示例】
仿写句:
阳光一样,是灿烂的笑脸;
麦浪一样,是起伏的蜷发;
箭弓一样,是强健的身躯;
鼓点一样,是欢快的脚步;
弹珠一样,是猛烈的弹跳。
这腰鼓,
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
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使困倦的世界即变得亢奋了。
【示例】
巧思二:
侧面映衬层次多,反义对比更鲜明
这秋风,
使青涩的果实立即变成熟了,
使翠绿的叶子立即变金黄了,
使炎热的天气即变得凉爽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
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示例】
诗意联想增文采,夸张反复抒情怀
巧思三: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吴伯萧《灯笼》
问题:你知道下列语段中用了哪些“文学联想”或“历史景象”?有何作用?
辛弃疾挑灯看剑、霍去病封狼居胥、飞将军策马扬鞭、裴太师督师平叛、李节度雪夜破蔡、蒙将军北逐狄戎、
李太白萧萧“马鸣”
借古喻今,充满豪情,表达宏愿:作抗日的“马前卒”。
【学到的技巧】
适当引用古诗句表达情感,引起读者的相似联想,增加语言的典雅美;
可整句引用、可摘取化用;
引用前后可适当的叙述、描写或议论、抒情,进一步表现写作的意图。
【欣赏】
24年春晚王菲的《世界赠予我的》火爆全网,不仅是王菲空灵的声线总是能如细流般淌入心底,更有歌词写满浪漫、感动和感恩,似一瓢若水 ,润物无声。有网友据此仿写《赠与》:
父母赠予我生命,也赠予我呵护
赠我满满的爱意,也赠予我快乐
赠我一片绿荫,又悄悄氤氲的年轮,听蝉鸣。
赠我一个拥抱,又渐行渐远的背影,孤独行。
世界赠予我繁星,也赠予我月明
赠我一次绽放,也赠了我凋零
赠我湍急奔流,也赠予险峰阻遏
赠我一树繁花,也赠予吐幽深谷
世界赠予我枯萎,也赠予我常青
世界赠予我月落,也赠予我日升
赠我一块布,又缝缝补补,搭窝棚
赠我一场梦,又随光消融,游市井
世界赠予我平静,也赠予我汹涌
世界赠予我愁苦,也赠予我憧憬
赠我一场空,又涂涂抹抹,绘浮生
赠我一条路,又未告往处,且徐行
时间赠予我芳华,也赠予我白发
赠予我长长一生,也赠予我刹那
赠予我漫漫长路,又渐渐抵达的终点
赠予我雄心壮志,又慢慢远去的心愿
时间赠予我消亡,也赠予我新生
赠予我阴暗墙角,也赠予我满天星光
赠予我弱小身躯,也赠予我化茧成蝶
赠予我遗憾离场,也赠予我坦然释怀
(三)仿写经典段
安塞腰鼓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活动:运用《安塞腰鼓》场面描写的方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语文课堂
【示例1】
一上起课来,就清醒了,投入了,振奋了。十个老师和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同学,如园丁在百花园中修枝剪叶,浇水施肥、且歌且舞。星星一样是渴望的眼晴;树林一样,是高举的小手;阳光一样,是灿烂的笑容;擂鼓一样,是朗朗的书声;电石一样,是碰撞的思维。教室里上演一场多么快乐、多么鲜活、多么灵动的演出呀———语文课堂。
课间跳绳
【示例2】
一跳起来,他们就舒展了,明晰了,沉醉了。千百个跳动的学生,如千百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你的面前。阳光一样,是灿烂的笑脸;麦浪一样,是起伏的双臂:箭弓一样,是强健的俯卧撑;鼓点一样,是欢快的脚步:弹珠一样,是猛烈的弹跳。汾口镇中操场上,律动着多么优美,多么灵动,多么欢乐的青春舞蹈啊!
校音乐会
【示例3】
民乐奏响。银铃一样,是清脆的琴声;珍珠一样,是跳动的音符;流水一样,是娴熟的指法;柳絮一样,是飞扬的笑意。
小号轩昂,将军沙场秋点兵;古筝悠扬平林新月人归后;琵琶语凝,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曲终了,“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才触一时醒”,那乐声仿佛还缭绕在厅中,萦绕在心中。
任务三 全真模拟改例文
活动:仿照《白杨礼赞》的构思修改习作《喇叭花礼赞》,要求:
1、结构上,试着用语言标志(词句)文章的结构。
2、内容上,试着从形到神、从物到人抓住特征改写。
3、可全文修改添加;可局部仿用化用改写;可列提纲
喇叭花礼赞
这株喇叭花在无人关注的时候开放在了我们的栅栏上,它脚下是堆乱石堆和瓦砾。家里还没来得及收拾这堆,没想到它竟然开放在这灰色的乱石堆里。
乐于向高处攀登,这就是喇叭花的本色。它的花瓣与其它花不一样,它是连在一起的,而一般的花花瓣都有分开。如果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从正面看,它花瓣的条纹组合起来就像一个 五角星,花的中间有几根细长的花蕊,花蕊有四根,是金 黄色的末端还带着一点细细的花粉,那翠绿欲滴 的茂盛的叶片和一条条茎蔓相连在一起。
条条绿波,道道青浪,正伸出纤弱的手,紧紧地缠绕住竹竿不断地向上攀登。一阵风吹来,她又随着微风,快乐地摇晃着身子。春天到来时,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喇叭花就在你身边开放,
在小土堆、田边、花盆中,都能看到喇
叭花美丽的身姿。它既不计较环境的好
坏,也不计较土壤的肥脊,它那坚强的
根,只要有土壤,就拼命地向下生长;它
那细嫩的茎,只要有依靠,就不断向上攀爬。
我喜欢喇叭花!喜爱它的美丽灿烂,更喜爱它那旺盛的生命力!
篇章写法
咏物赞人
经典句段
借物抒情
仿写
小 结
任务四 学以致用写己文
分层写作:
1、《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提示:
① 找出所选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
手法的。
② 想想你要描写一个怎样的场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才能收到
最好的效果。
2、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① 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
节,贯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② 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呈现精彩的细
节。
③ 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
表现力。
仿写,是一种再创造!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善学者,得鱼忘箜;不善学者,刻舟求剑。”可见,模仿不是日的,在模仿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再提高才是目的。
01
创作从模仿开始,曹文轩讲过: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不要一根筋的想到去创造,去创新。在中学生这个阶段,我以为模仿是非常重要的,模仿不是抄袭。就像学画那样,学画的时候是从素描开始,不能一出手就是名画。
02
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