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1硅性质、用途】
【题型2二氧化硅结构、性质、用途】
【题型3硅酸盐和硅酸性质、用途】
【题型4工业制晶体硅】
【题型5硅酸盐和硅酸的实验探究】
5.3无机非金属材料限时训练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型1硅性质、用途】
1.(23-24高三上·贵州遵义·阶段练习)下列有关文物主要成分为合金的是
选项 A B C D
文物
玛瑙围棋子 铜制煤油灯 白玉国际象棋 竹笛
A.A B.B C.C D.D
2.(23-24高一下·四川眉山·阶段练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
B.大量含硫化石燃料燃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C.碳纳米材料是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等
D.“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涉及的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3.(23-24高一下·广东广州·阶段练习)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硫 B.铁 C.硅 D.铜
【题型2二氧化硅结构、性质、用途】
4.(23-24高一下·广东·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传统陶瓷和新型陶瓷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碳纳米管和足球烯(C60)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
D.硅氧四面体结构(如上图)中,每个Si结合4个O,每个O结合1个Si
5.(23-24高一下·湖北武汉·期中)下列关于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是以黏土和石灰石作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
B.因SiO2能导电,故SiO2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
C.碳化硅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耐高温半导体材料
D.瓷坩埚及石英坩埚能与氢氟酸接触,也能对苛性碱和碳酸钠进行熔融操作
6.(23-24高一下·重庆·期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过量的铁粉加入稀硝酸中:Fe+4H++=Fe3++NO↑+2H2O
B.稀氨水中通入过量SO2:2NH3 H2O+SO2=2++H2O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OH﹣=H2O+
D.保存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玻璃塞的原因是:SiO2+2OH﹣=+H2O
7.(23-24高一下·山东菏泽·期中)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B.浓硝酸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
C.液溴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并加水液封
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8.(23-24高一下·山西朔州·期中)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题型3硅酸盐和硅酸性质、用途】
9.(23-24高一下·甘肃天水·期中)绚丽精美的甘肃远古彩陶,是黄河文明序章中最辉煌的部分。如图所示为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制彩陶的主要原料为黏土
B.彩陶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陶瓷不耐酸碱侵蚀,易被氧化
D.高温烧制彩陶的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
10.(23-24高一下·山西朔州·期中)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硅酸盐中硅、氧原子之间以离子键形成硅氧四面体结构
B.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C.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和氢氟酸反应,故是两性氧化物
D.“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
11.(23-24高一下·湖南长沙·阶段练习)纵观古今,化学与环境、材料、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玉兔号”月球车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氮化硅或二氧化硅
B.“神舟”系列飞船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D.“神舟”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
12.(23-24高一下·辽宁鞍山·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玻璃、水泥和陶瓷是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B.与过量的混合后通入水中可得到两种常见的酸
C.甲烷和足量氯气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四种有机物时,产生的的物质的量为
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13.(23-24高一下·辽宁·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O溶于稀HNO3:FeO+2H+=Fe2++H2O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CO2+H2O=+H2SiO3↓
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向Na2SO3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氯气:Cl2++H2O=+2+2H+
【题型4工业制晶体硅】
14.(23-24高一下·河南商丘·期中)多晶硅作为单质硅的一种形态,是制造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高纯硅芯片的主要原料。已知第三代工业制取多晶硅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硅可用于制备计算机芯片
B.制取粗硅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粗硅粉碎可以增大与HCl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D.H2与SiHCl3制备多晶硅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二、解答题
15.(14分,每空2分)(23-24高一下·四川广安·阶段练习)高纯硅用于制作光伏电池,如图是一种生产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SiHCl3极易水解
(1)S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能溶于HF的水溶液,生成一种气态含硅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2)电弧炉中生成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整个操作流程都需隔绝空气,原因是 (答出两条即可)。
(4)用SiHCl3(沸点33.0℃)与过量H2在1100℃下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图(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 ;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 。
②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题型5硅酸盐和硅酸的实验探究】
16.(15分,除备注外,每空2分)(23-24高一下·四川绵阳·阶段练习)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的性质,下图中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验证含氧酸的酸性:。
①仪器X名称 ,写出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装置A中试剂是 。打开a,关闭b,滴入浓硫酸并加热。能说明酸性的实验现象是 。
(2)验证的相关性质。
①打开b,关闭a,一段时间后,盛装溶液装置中的现象是 ,说明具有 性。
②通入的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现将其取出并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滴加氯水后出现了沉淀,说明具有 性;另一份滴加氨水后也出现了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1硅性质、用途】
【题型2二氧化硅结构、性质、用途】
【题型3硅酸盐和硅酸性质、用途】
【题型4工业制晶体硅】
【题型5硅酸盐和硅酸的实验探究】
5.3无机非金属材料限时训练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型1硅性质、用途】
1.(23-24高三上·贵州遵义·阶段练习)下列有关文物主要成分为合金的是
选项 A B C D
文物
玛瑙围棋子 铜制煤油灯 白玉国际象棋 竹笛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玛瑙为非金属材料,A项不选;
B.铜制品属于合金,B项选;
C.玉石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类物质,为非金属材料,C项不选;
D.竹为天然植物材料,D项不选;
答案选B。
2.(23-24高一下·四川眉山·阶段练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
B.大量含硫化石燃料燃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C.碳纳米材料是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等
D.“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涉及的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答案】B
【详解】A.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单质,A错误;
B.化石燃料如燃煤,大量燃烧生成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B正确;
C.碳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是一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C错误;
D.焰色反应体现的是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答案选B。
3.(23-24高一下·广东广州·阶段练习)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硫 B.铁 C.硅 D.铜
【答案】A
【详解】A.硫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亚硫酸钠属于盐,由此可知,硫元素可实现这一系列转化,故A正确;
B.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但四氧化三铁与水不反应,故B错误;
C.硅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但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故C错误;
D.铜与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水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题型2二氧化硅结构、性质、用途】
4.(23-24高一下·广东·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传统陶瓷和新型陶瓷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碳纳米管和足球烯(C60)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
D.硅氧四面体结构(如上图)中,每个Si结合4个O,每个O结合1个Si
【答案】C
【详解】A.晶体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故A错误;
B.传统陶瓷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新型陶瓷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物、硅酸盐和氮化物等,故B错误;
C.碳纳米管和足球烯(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故C正确;
D.硅氧四面体结构(如上图)中,每个Si结合4个O,每个O结合2个Si,故D错误;
答案选C。
5.(23-24高一下·湖北武汉·期中)下列关于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是以黏土和石灰石作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
B.因SiO2能导电,故SiO2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
C.碳化硅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耐高温半导体材料
D.瓷坩埚及石英坩埚能与氢氟酸接触,也能对苛性碱和碳酸钠进行熔融操作
【答案】C
【详解】A.陶瓷是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故A错误;
B.SiO2不导电,因SiO2具有优良光学特性,故SiO2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故B错误;
C.碳化硅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耐高温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
D.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瓷坩埚及石英坩埚不能对苛性碱和碳酸钠进行熔融操作,故D错误;
选C。
6.(23-24高一下·重庆·期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过量的铁粉加入稀硝酸中:Fe+4H++=Fe3++NO↑+2H2O
B.稀氨水中通入过量SO2:2NH3 H2O+SO2=2++H2O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OH﹣=H2O+
D.保存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玻璃塞的原因是:SiO2+2OH﹣=+H2O
【答案】D
【详解】A.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8H++2=3Fe2++2NO↑+4H2O,故A错误;
B.向稀氨水中通入过量的SO2生成亚硫酸氢铵和水,离子方程式为:NH3 H2O+SO2=+,故B错误;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根离子和一水合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H2O+NH3 H2O,故C错误;
D.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硅酸钠为粘合剂,将玻璃塞与瓶塞黏在一起,所以保存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不用玻璃塞,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H2O,故D正确;
故选D。
7.(23-24高一下·山东菏泽·期中)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B.浓硝酸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
C.液溴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并加水液封
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答案】C
【详解】A.氢氟酸能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瓶保存,氢氟酸通常保存在塑料瓶中,故A正确;
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置于阴凉处,故B正确;
C.不能用橡胶塞,液溴的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故C错误;
D.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氢氧化钠溶液可腐蚀玻璃瓶,保存时应用橡胶塞,故D正确;
答案选C。
8.(23-24高一下·山西朔州·期中)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碳酸酸性强于硅酸,则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会生成H2SiO3,A符合题意;
B.S与O2点燃生成SO2,但SO2与BaCl2溶液不能发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NH3与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NO,C不符合题意;
D.FeS2与O2煅烧生成SO2,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型3硅酸盐和硅酸性质、用途】
9.(23-24高一下·甘肃天水·期中)绚丽精美的甘肃远古彩陶,是黄河文明序章中最辉煌的部分。如图所示为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制彩陶的主要原料为黏土
B.彩陶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陶瓷不耐酸碱侵蚀,易被氧化
D.高温烧制彩陶的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A
【详解】A.彩陶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和二氧化硅,其主要原料为黏土,故A正确;
B.彩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和二氧化硅,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彩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硅酸盐材料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耐酸碱腐蚀,抗氧化等优点,故C错误;
D.高温烧制彩陶的过程二氧化硅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0.(23-24高一下·山西朔州·期中)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硅酸盐中硅、氧原子之间以离子键形成硅氧四面体结构
B.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C.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和氢氟酸反应,故是两性氧化物
D.“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
【答案】D
【详解】A.硅酸盐中硅、氧原子之间以共价键形成硅氧四面体结构,故A错误;
B.水晶项链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是硅酸盐制品,故B错误;
C.SiO2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能和氢氟酸反应,是二氧化硅的一个特性,故C错误;
D.硅具有半导体特性,广泛应用于制造手机芯片,故D正确;
故选D。
11.(23-24高一下·湖南长沙·阶段练习)纵观古今,化学与环境、材料、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玉兔号”月球车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氮化硅或二氧化硅
B.“神舟”系列飞船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D.“神舟”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
【答案】A
【详解】A.二氧化硅不导电性、能对光线进行全反射,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作太阳能电池,A 错误;
B.碳纤维材料、光导纤维性能优良,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
C.秦始皇兵马俑是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的陶制品,C正确;
D.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有氮化硼等,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D正确;
故选A。
12.(23-24高一下·辽宁鞍山·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玻璃、水泥和陶瓷是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B.与过量的混合后通入水中可得到两种常见的酸
C.甲烷和足量氯气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四种有机物时,产生的的物质的量为
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答案】D
【详解】A.玻璃、水泥和陶瓷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
B.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将亚硫酸氧化为硫酸,最后得到硫酸和硝酸两种常见的酸,故B正确;
C.1mol甲烷和足量氯气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四种有机物时,每种氯代物物质的量都是0.25mol,含有的Cl分别为0.25mol、0.5mol、0.75mol、1mol,因此Cl总共有2.5mol,因此总共需要2.5mol Cl2,则产生的HCl的物质的量为2.5mol,故C正确;
D.常温下,铁片在浓硫酸中会钝化,不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故D错误;
故选D。
13.(23-24高一下·辽宁·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O溶于稀HNO3:FeO+2H+=Fe2++H2O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CO2+H2O=+H2SiO3↓
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向Na2SO3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氯气:Cl2++H2O=+2+2H+
【答案】D
【详解】A.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3Fe3++NO↑+5H2O,故A错误;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2CO2+2H2O=H2SiO3↓+,故B错误;
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为:SO2+H2O+Ca2++3ClO-=CaSO4↓+2HClO+Cl-,故C错误;
D.向Na2SO3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硫酸钠,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2H+,故D正确;
故选D。
【题型4工业制晶体硅】
14.(23-24高一下·河南商丘·期中)多晶硅作为单质硅的一种形态,是制造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高纯硅芯片的主要原料。已知第三代工业制取多晶硅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硅可用于制备计算机芯片
B.制取粗硅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粗硅粉碎可以增大与HCl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D.H2与SiHCl3制备多晶硅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B
【详解】A.单质硅是制备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故A正确;
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故B错误;
C.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
D.,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B。
二、解答题
15.(14分,每空2分)(23-24高一下·四川广安·阶段练习)高纯硅用于制作光伏电池,如图是一种生产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SiHCl3极易水解
(1)S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能溶于HF的水溶液,生成一种气态含硅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2)电弧炉中生成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整个操作流程都需隔绝空气,原因是 (答出两条即可)。
(4)用SiHCl3(沸点33.0℃)与过量H2在1100℃下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图(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 ;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 。
②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第三周期第IA族 SiF4
(2)
(3)防止氢气爆炸;防止硅被氧化;防止三氯硅烷水解
(4) 浓硫酸 使得SiHCl3变为气体和氢气混合后进入石英管中反应
【分析】电弧炉中二氧化硅、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和粗硅,,进入流化床粗硅转化为SiHCl3,SiHCl3在还原炉中和氢气生成高纯硅。
【详解】(1)Si是14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ⅣA族;石英砂的主要成分为SiO2,其能溶于HF的水溶液,反应产生SiF4气体和H2O;
(2)电弧炉中二氧化硅、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和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上述流程以及相关信息可知SiHCl3极易水解,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气,而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水蒸气,因此整个操作流程都需隔绝空气,原因是防止氢气与氧气反应而发生爆炸、防止硅被氧化、防止SiHCl3发生水解;
(4)①SiHCl3空气中易自燃,遇水易水解;故装置B为干燥氢气的装置,试剂是浓硫酸;装置C需要加热,目的是使得SiHCl3变为气体和氢气混合后进入石英管中反应;
②装置D中,SiHCl3与氢气反应生成单质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5硅酸盐和硅酸的实验探究】
16.(15分,除备注外,每空2分)(23-24高一下·四川绵阳·阶段练习)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的性质,下图中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验证含氧酸的酸性:。
①仪器X名称 ,写出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装置A中试剂是 。打开a,关闭b,滴入浓硫酸并加热。能说明酸性的实验现象是 。
(2)验证的相关性质。
①打开b,关闭a,一段时间后,盛装溶液装置中的现象是 ,说明具有 性。
②通入的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现将其取出并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滴加氯水后出现了沉淀,说明具有 性;另一份滴加氨水后也出现了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
【答案】(1) 圆底烧瓶(1分) 品红溶液(或酸性溶液、溴水) A中溶液不褪色,盛装硅酸钠溶液的试管有白色沉淀(浑浊)
(2) 出现淡黄色沉淀 氧化 还原
【分析】X为圆底烧瓶,其中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SO2,如果打开a,关闭b,验证含氧酸酸性:,碳酸氢钠溶液中生成CO2,为了保证SO2已经完全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A中应装品红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O2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胶状沉淀;如果打开b,关闭a,则H2S溶液中会生成淡黄色沉淀,BaCl2溶液应该无明显现象,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详解】(1)①X为圆底烧瓶,铜和热的浓硫酸反应,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价,作还原剂,产物为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由分析可知,装置A的试剂为:品红溶液(或酸性溶液、溴水);说明酸性的实验现象是A中溶液不褪色,盛装硅酸钠溶液的试管有白色沉淀;
(2)①打开b,关闭a,则H2S溶液中SO2与之反应会生成淡黄色单质硫沉淀,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②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若将混合后的溶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滴加氯水后出现了沉淀,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水氧化为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另一份滴加氨水后也出现了沉淀,因为氨水与SO2反应会生成亚硫酸铵,再与Ba2+生成亚硫酸钡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