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化学平衡(第3课时)限时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辅导资料与习题集(人教版2024年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3化学平衡(第3课时)限时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辅导资料与习题集(人教版2024年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25 10:38:3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1化学平衡的建立、本质、特征】
【题型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题型3化学平衡相关计算】
【题型4化学平衡图像综合应用】
6.2.3化学平衡(第3课时)限时训练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型1化学平衡的建立、本质、特征】
1.(23-24高一下·河南濮阳·期中)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B.化学平衡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C.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最大
D.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2.(23-24高一下·江苏盐城·期中)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通入一定时间后,下列物质中存在的是
A.只有NO2、O2 B.只有N2O5、NO2 C.只有N2O5、O2 D.N2O5、NO2、O2
3.(23-24高一下·辽宁沈阳·阶段练习)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浓度分别为、、。当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为
B.、均为
C.为
D.为,为
4.(23-24高一下·河南洛阳·期中)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的逆反应速率大于t4时刻的正反应速率
B.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t3时刻,在该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达到了最大转化率
D.t4时刻,反应已经停止
【题型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5.(23-24高一下·浙江·期中)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气体密度不变 B.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同时生成
C. 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6.(23-24高一下·广东云浮·期中)已知(红色气体)和(无色气体)存在平衡:(放热反应),将一定量置于恒容容器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气体颜色不再改变是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B.反应过程中,与的浓度比为是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C.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将该气体置于绝热容器中,体系温度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达到了限度
7.(23-24高一下·河北张家口·期中)CO2与H2制备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H2(g)+CO2(g)=CH3OH(g)+H2O(g),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CO2,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H2和C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断开3molH-H的同时断开2molC=O
【题型3化学平衡相关计算】
8.(23-24高一下·河北张家口·期中)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g)和H2O(g),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部分数据见表: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mol L-1 min-1
B.温度升至800℃,则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反应在t1min时未达到平衡
D.反应在t2min时,H2O的转化率约为66.7%
9.(23-24高一下·四川达州·阶段练习)已知:2A(g)+3B(g)2C(g)+zD(g),现将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2 s后,C平衡时的浓度为0.5 mol·L 1,测得v(D)=0.25 mol·L 1·s 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v(C)=0.2 mol·L 1·s 1 B.z=1
C.B的转化率为25% D.在该外界条件,2 s时达到该反应的最大限度
10.(23-24高一下·吉林四平·期中)已知:,某温度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与1 mol B发生该反应,平衡时总压强增加了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c(C)=0.2 mol/L B.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为20%
C.A的转化率为20% D.平衡时C与D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11.(23-24高一下·江西·阶段练习)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后反应达到平衡.经测定,生成了,Q的浓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平衡时体系内气体的总压强与起始时相等
C.内Q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D.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题型4化学平衡图像综合应用】
12.(23-24高一下·河南·阶段练习)一定温度下,在5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气体A、气体B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2s内用气体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C.12s时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与起始时的气体压强之比为13:11
D.4s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13.(23-24高一下·内蒙古·期末)在体积均为2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炭粉和2.8水蒸气,发生反应。甲、乙两容器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时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A点正反应速率B点逆反应速率
B.甲容器中,0~1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C.依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推出两个容器的温度:甲乙
D.乙容器中C点时,的转化率[]约为43%
14.(23-24高一下·福建泉州·期中)时在刚性密闭容器中使与发生反应生成。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和时,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改变时,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C.反应进行的前内,用表示的反应速率
D.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二、解答题
15.(22-23高一下·河南信阳·阶段练习)近年来甲醇用途日益广泛,越来越引起商家的关注,工业上甲醇的合成途径多种多样。现有实验室中模拟甲醇合成反应,在2L密闭容器内以物质的量之比2:5充入CO和H2,400℃时反应:,体系中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5
0.020 0.011 0.008 0.007 0.007
(1)图中表示CH3OH的变化的曲线是 。
(2)用H2表示从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反应在3s时达到平衡,此时H2的转化率为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d.断开4molH-H键的同时断开键
(4)与的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应从 (填A或B)通入,K+移向 (填a、b极),当电路中累计有2mol电子通过时,消耗的氧气体积为(在标准状况下) L。
(5)通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6.(23-24高一下·四川眉山·阶段练习)完成下列问题。
(1)CH4、CH3OH(甲醇)、CO等都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经测得CH3OH和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开始到2min时,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
②达到平衡时(10min), H2的转化率为 。
③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v正(CO2)=3 v逆(H2)
D.CH3OH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④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填序号)。
A.选用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保持CO量不变,通入更多的H2 D.充入适量氦气
(2)已知:CO的结构可表示为C≡O,CH3OH的结构可表示为,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根据键能计算生成1mol CH3OH(g)时 (填“吸收”或“放出”) kJ的热量
化学键 C≡O H—H C—H C—O O—H
键能(kJ mol 1) 1072 436 413 343 465
(3)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是电解质为KOH溶液的甲醇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醇从 口(用图中字母表示)通入。
②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有2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理论上需O2(标况下)的体积为 L。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1化学平衡的建立、本质、特征】
【题型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题型3化学平衡相关计算】
【题型4化学平衡图像综合应用】
6.2.3化学平衡(第3课时)限时训练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型1化学平衡的建立、本质、特征】
1.(23-24高一下·河南濮阳·期中)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B.化学平衡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C.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最大
D.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答案】B
【详解】A.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快慢与反应的现象无直接关系,如酸碱中和反应基本瞬间完成,速率很快但是没有明显现象,A项错误;
B.化学平衡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它是一个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B项正确;
C.化学反应进行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在减小,逆反应速率在增大,C项错误;
D.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项错误;
故选B。
2.(23-24高一下·江苏盐城·期中)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通入一定时间后,下列物质中存在的是
A.只有NO2、O2 B.只有N2O5、NO2 C.只有N2O5、O2 D.N2O5、NO2、O2
【答案】D
【详解】向反应的平衡体系中通入,可逆反应继续进行,当达到新平衡时, N2O5、NO2、O2中都应含有,故选D。
3.(23-24高一下·辽宁沈阳·阶段练习)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浓度分别为、、。当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为
B.、均为
C.为
D.为,为
【答案】D
【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
【详解】
平衡时的值应在两种极端情况之间,不能等于极值;
A.应该小于,不会等于,故A不选;
B.由题干数据可知,若SO2为0.1mol/L,则O2为0.05mol/L,故B不选;
C.应该小于,不会等于,故C不选;
D.为,为,都在极值之间,且符合S元素守恒,故D选;
答案选D。
4.(23-24高一下·河南洛阳·期中)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的逆反应速率大于t4时刻的正反应速率
B.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t3时刻,在该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达到了最大转化率
D.t4时刻,反应已经停止
【答案】B
【详解】A.t4时刻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大于t1时刻逆反应速率,A错误;
B.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正向进行,B正确;
C.t3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正向进行,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没有达到最大转化率,C错误;
D.t4是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没有停止,D错误;
故选B。
【题型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5.(23-24高一下·浙江·期中)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气体密度不变 B.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同时生成
C. 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答案】D
【详解】A.密度,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体积也不变,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气体密度不变无法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A不符合要求;
B.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同时生成,只表示正反应情况,无法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B不符合要求;
C.根据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无法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C不符合要求;
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气体系数和不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在变,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说明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符合要求;
故选D。
6.(23-24高一下·广东云浮·期中)已知(红色气体)和(无色气体)存在平衡:(放热反应),将一定量置于恒容容器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气体颜色不再改变是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B.反应过程中,与的浓度比为是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C.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将该气体置于绝热容器中,体系温度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达到了限度
【答案】B
【详解】A.NO2为红棕色气体,当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NO2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
B.反应过程中,与的浓度比为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是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B错误;
C.容器体积和气体质量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正确;
D.该反应在恒容绝热容器中进行,当体系温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放出和吸收的热量相等,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故选B。
7.(23-24高一下·河北张家口·期中)CO2与H2制备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H2(g)+CO2(g)=CH3OH(g)+H2O(g),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CO2,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H2和C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断开3molH-H的同时断开2molC=O
【答案】B
【详解】A.体系内混合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恒容体积不变,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判断化学平衡,A不符合题意;
B.体系内混合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平均摩尔质量增大,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H2和CO2的体积比始终保持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
D.断裂3molH-H键的同时需要断裂2molC=O键,都是正反应方向,不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题型3化学平衡相关计算】
8.(23-24高一下·河北张家口·期中)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g)和H2O(g),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部分数据见表: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mol L-1 min-1
B.温度升至800℃,则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反应在t1min时未达到平衡
D.反应在t2min时,H2O的转化率约为66.7%
【答案】D
【详解】A.t1min时,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则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mol L-1 min-1,A错误;
B.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B错误;
C.t1min时,H2O的物质的量为,t1和t2min时H2O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在t1min时达到平衡,C错误;
D.根据表格数据,反应在t2min时,H2O的转化率为,D正确;
答案选D。
9.(23-24高一下·四川达州·阶段练习)已知:2A(g)+3B(g)2C(g)+zD(g),现将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2 s后,C平衡时的浓度为0.5 mol·L 1,测得v(D)=0.25 mol·L 1·s 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v(C)=0.2 mol·L 1·s 1 B.z=1
C.B的转化率为25% D.在该外界条件,2 s时达到该反应的最大限度
【答案】D
【分析】2s后C平衡时的浓度为0.5 mol·L 1,根据三段式有: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故A项错误;
B.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此可知,z=2,故B项错误;
C.B的转化率为:,故C项错误;
D.在该外界条件,2 s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达到该反应的最大限度,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10.(23-24高一下·吉林四平·期中)已知:,某温度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与1 mol B发生该反应,平衡时总压强增加了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c(C)=0.2 mol/L B.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为20%
C.A的转化率为20% D.平衡时C与D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A
【分析】假设平衡时A(g)物质的量变化了x,根据题意可知:
,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x)mol+(1-x)mol+x mol+2x mol=2 mol+2 mol×20%,解答x=0.4 mol。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平衡时n(C)=x mol=0.4 mol,由于容器的容积是2 L,故平衡时C物质的浓度c(C)==0.2 mol/L,A正确;
B.根据上述计算可知平衡时n(B)=(1-x mol)=1 mol-0.4 mol=0.6 mol,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n(总)=2 mol+2 mol×20%=2.4 mol,则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为×100%=25%,B错误;
C.反应开始时A的物质的量是1 mol,反应消耗A的物质的量是0.4 mol,则A的转化率为,C错误;
D.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C(g)与D(g)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因此平衡时C(g)与D(g)的化学反应速率不相等,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1.(23-24高一下·江西·阶段练习)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后反应达到平衡.经测定,生成了,Q的浓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平衡时体系内气体的总压强与起始时相等
C.内Q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D.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答案】C
【详解】A.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了,Q的浓度为,即生成了×5L=,所以,故A正确;
B.,,平衡时体系内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即与起始时相等,所以总压强与起始时相等,故B正确;
C.内Q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恒温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Q的浓度增加至不变,则内Q的平均反应速率与20min内Q的平均反应速率不等,即不为,故C错误;
D.平衡时生成了,则消耗了,所以的转化率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题型4化学平衡图像综合应用】
12.(23-24高一下·河南·阶段练习)一定温度下,在5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气体A、气体B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2s内用气体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C.12s时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与起始时的气体压强之比为13:11
D.4s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答案】B
【分析】12s是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可知其反应达到平衡,12s时,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1.6mol-0.4mol=1.2mol,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1.0mol-0.6mol=0.4mol,C生成了1.2mol,根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
B.2s内用气体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故B正确;
C.体积相同,温度相同,装置内压强之比就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前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2.6mol,12s时,12s时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与起始时的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11:13,故C错误;
D.4s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13.(23-24高一下·内蒙古·期末)在体积均为2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炭粉和2.8水蒸气,发生反应。甲、乙两容器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时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A点正反应速率B点逆反应速率
B.甲容器中,0~1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C.依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推出两个容器的温度:甲乙
D.乙容器中C点时,的转化率[]约为43%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A点没有达到平衡状态,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B点处于平衡状态,B点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A错误;
B.甲容器中,0~1min内,△c(CO)=0.75mol/L=△c(H2),则,B错误;
C.由图可知,甲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快,先达到平衡,反应速率快,所以甲容器中的温度比乙容器中的温度高,C错误;
D.根据方程式可知,乙容器中C点时生成1.2 mol CO,则同时消耗1.2 molH2O ,故H2O的转化率为,D正确;
故选D。
14.(23-24高一下·福建泉州·期中)时在刚性密闭容器中使与发生反应生成。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和时,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改变时,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C.反应进行的前内,用表示的反应速率
D.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答案】B
【分析】根据图1可知,到达平衡时,X 和 Y 的浓度能够分别减少了 0.3 mol / L 、0.1 mol / L ,而 Z 的浓度增加了 0.2 mol / L ,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3X ( g ) + Y ( g ) 2Z ( g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由于该反应是:3X ( g ) + Y ( g ) 2Z ( g ) ,正反应 ( 3 + 1 > 2 ) 是体积减小的,即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压强会有变化。若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改变时,则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处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
B.根据图2, T 2 先达到平衡状态,可知 T 1 < T 2 ,说明升高温度 Y 的含量降低,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增大,故B错误;
C.根据到达 4 min 时,X 的 Δc = 0.3 mol / L 、 Δt = 4 min ,则用 X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 = 0.3 mol / L ÷ 4 min = 0.075 mol ( L min ) 1 ,故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3 X ( g ) + Y ( g ) 2 Z ( g ) ,故D正确;
故选B。
二、解答题
15.(22-23高一下·河南信阳·阶段练习)近年来甲醇用途日益广泛,越来越引起商家的关注,工业上甲醇的合成途径多种多样。现有实验室中模拟甲醇合成反应,在2L密闭容器内以物质的量之比2:5充入CO和H2,400℃时反应:,体系中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5
0.020 0.011 0.008 0.007 0.007
(1)图中表示CH3OH的变化的曲线是 。
(2)用H2表示从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反应在3s时达到平衡,此时H2的转化率为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d.断开4molH-H键的同时断开键
(4)与的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应从 (填A或B)通入,K+移向 (填a、b极),当电路中累计有2mol电子通过时,消耗的氧气体积为(在标准状况下) L。
(5)通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答案】(1)b
(2) 0.006 mol L-1 s-1 52%
(3)bc
(4) A b 11.2L
(5)
【详解】(1)CH3OH是产物,随反应进行物质的量增大,平衡时CH3OH物质的量为CO物质的量的变化量 n(CO),图表中CO的物质的量0~3s变化=0.02mol-0.007mol=0.013mol,所以CH3OH在0~3s浓度变化量为0.0065mol/L,图象中只有b符合,故答案为:b;
(2)0~2s内CO物质的量的变化=0.02mol-0.008mol=0.012mol,(CO)==0.003mol·L-1·s-1,(H2)=2(CO)=0.006mol·L-1·s-1;CO和H2物质的量之比2:5,即开始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3s内CO反应了0.013mol,氢气反应了0.026mol,转化率为,故答案为:0.006mol·L-1·s-1;52%;
(3)a.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但互相不一定相等,故a不选;
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选;
c.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达到平衡状态,故c选;
d.断开4molH-H键表示正反应,断开4molC-H键表示逆反应,但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选;
答案选:bc;
(4)电子由a流向b,说明a为负极,b为正极,CH3OH与O2的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CH3OH从A通入,B通入氧气;原电池中阳离子(K+)向正极移动,即b极;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通过2mol电子,消耗0.5mol氧气,即标准状况下11.2L;故答案为:A;b;11.2L。
(5)CH3OH从A通入,B通入氧气;电解质溶液为强碱,由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CH3OH-6e-+8OH-=C+6H2O。
16.(23-24高一下·四川眉山·阶段练习)完成下列问题。
(1)CH4、CH3OH(甲醇)、CO等都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经测得CH3OH和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开始到2min时,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
②达到平衡时(10min), H2的转化率为 。
③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v正(CO2)=3 v逆(H2)
D.CH3OH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④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填序号)。
A.选用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保持CO量不变,通入更多的H2 D.充入适量氦气
(2)已知:CO的结构可表示为C≡O,CH3OH的结构可表示为,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根据键能计算生成1mol CH3OH(g)时 (填“吸收”或“放出”) kJ的热量
化学键 C≡O H—H C—H C—O O—H
键能(kJ mol 1) 1072 436 413 343 465
(3)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是电解质为KOH溶液的甲醇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醇从 口(用图中字母表示)通入。
②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有2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理论上需O2(标况下)的体积为 L。
【答案】(1) 0.125mol·L 1·min 1 75% BDE AC
(2) 放出 103
(3) d CH3OH+8OH-—6e-=+6H2O 11.2
【详解】(1)①反应开始到2min时,CO2物质的量变化0.5mol,则;
②达到平衡时(10min), 转化0.75mol,则H2的转化2.25mol,其转化率:;
③A.反应进行至某时刻,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恰好为1:1,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A错误;
B.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B正确;
C.v正(CO2)=3 v逆(H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即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C错误;
D.反应过程中,CH3OH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大,当混合气体中CH3OH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D正确;
E.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断变化,根据可知,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子反应中不断变化,当其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应达平衡状态,E正确;
答案选BDE;
④A.选用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
B.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B错误;
C.保持CO量不变,通入更多的H2,反应物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
D.恒容条件下充入适量氦气,各反应物气体浓度不变,速率不变,D错误;
答案选AC;
(2)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则,即反应放出热量103kJ;
(3)燃料电池中从a极移向b极,说明b极为负极,a极为正极:
①燃料电池中燃料从电池负极端通入,则甲醇从d口通入;
②b极为负极,甲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
③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有2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理论上需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对应标况下体积11.2L。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