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教学课件: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教学课件: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05 18:0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现代诗歌名句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回答》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食指《相信未来》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
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丽拉!
——徐志摩《沙扬丽拉》中国现代诗五首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以后中国新诗的发展脉络及相关知识;了解五首现代诗歌表现出的不同形式、情感和思想;?
2、通过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揣摩诗歌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的风格;?
3、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形式美、情感美,感受美的熏陶。重点:
1、吟诵诗歌,品味语言;?
2、把握意象,体验情感。(一)中国现代诗歌以及诗派
  1.新诗、新月诗派、朦胧诗派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新月社成立于1928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主要成员包括胡适、梁实秋。因为它拥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有才华、有成就的诗人,又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了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具有结构美;“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绘画美 有色彩的词语
动作性很强的词语
构筑一幅幅动态的画面
音乐美 ? 押韵 音节和谐 节奏感强 回环复沓
建筑美 音节匀称
诗句整齐新诗的“三美”理论 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代表诗人有舒婷、顾城、北岛等一群青年诗人。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二)字音
漪沦(yīlún) 羹(gēng) 翡翠(fěicuì)
罗绮(qǐ) 青荇(xìng) 水藻(zǎo)
漫溯(sù) 斑斓(bānlán) 絮聒(xùguō)
泥垢(gòu) 暴戾(lì) 泥泞(nìng)
饥馑(jǐn) 棱(léng)角
笙箫(shēngxiāo) 后裔(yì) 啃啮(niè) 憔悴(qiáocuì)(三)解读诗歌【整体预知】(一)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代表作:《红烛》《死水》。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遭到被国民党暗杀。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
他的诗,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诗句音节和谐、整饬。《死水》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作者简介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然而,当时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
《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写作背景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发现(流露无边的愤怒与憎恨之情)1. “死水”有何象征意义?诗人怎样表现“死水”的腐朽?答: 《死水》反复摹写一沟令人绝望的死水,以此来象征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达了作者希望这种丑恶的事物、腐朽的社会早日灭亡的愿望。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鲜明的色彩描写以及讥讽的笔触,逐步深入地写出了“死水”的丑恶。例如,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作比,从色彩光泽上静态描写死水,用虚假的美来反衬真实的丑。以美写丑,丑更丑,诗人用这种独特的方法,更鲜明地表现出死水的腐臭本质,同时也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嘲讽意味。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翡翠
桃花
罗绮
云霞
绿酒
白沫1.节奏:每行四拍,音节抑扬顿挫
2.韵脚相协,韵律感强。词藻华丽
以丑为美
(反讽)每节四句,每行九字
节与节、行与行匀称整齐【整体预知】(二)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被誉为新月诗派的台柱。诗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作者简介 徐志摩曾经说过:“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然而徐志摩在匆匆的人生里历经了三段感情,交错于三个不同类型女子(原配夫人张幼仪、美丽少女林徽因、再配夫人陆小曼)的生命之间,她们共同创造了诗人徐志摩。其中在1920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邂逅了才情洋溢的少女林徽因。2. “三美”是新月诗派的艺术主张,请以《再别康桥》为例子进行分析。答:? 绘画美
多选用有色彩的意象,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
多选用动作强的词语,画出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和流动美——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诉说……音乐美
诗歌的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A.?押韵 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
诗节匀称、诗句整齐:
——全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外观的美感。 【整体预知】(三) 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七七事变”以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涨;而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好河山的国土大片丢失。《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正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一个满怀正义和激愤之情的诗人艾青所唱出的一支深沉而激越的歌。
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艾青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怎样表现中国的苦难?答: 全诗开篇以雪为开头,为全诗塑造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先以自然之景烘托和渲染了祖国的痛苦和人民的灾难,接着以风的狂暴、肆虐更加具体的表现了其为人民所带来的苦痛。紧接着诗人把镜头对准北方农夫、“我”,又接着摹写南方少妇,年老的母亲,最后由对具体身份的对象的摹写转到对整个失去土地的垦殖者的刻画。诗人通过这一组组意象,一幅幅画面,逼真地体现了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全诗分作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作为中心句,贯穿其中,间隔反复,多角度地透视了战争给中国大地带来的沉重灾难。【整体预知】(四)  舒婷(1952-今),原名龚佩瑜,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作者简介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相互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作于1977年3月27日)4.分析《双桅船》中“岸”“风”“风暴”“灯”“双桅船”各象征什么?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 “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的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连在一起。“双桅”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互区别的心理。全诗表达了诗人在追求理想和“靠岸”中既感到矛盾,又对两者执着追求的复杂情感。【整体预知】(五)  食指是诗人郭路生的笔名。60年代中后期,食指诗歌的出现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现代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第一次复兴,其诗直接影响和推动了稍后出现以北岛、舒婷、顾城为代表的“朦胧诗”的现代诗歌创作潮流。
《热爱生命》写于1979年,诗人郭路生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此诗被看作是他的名作《相信未来》的姐妹篇。作者简介5.《热爱生命》以形象的语言表达对生命的感悟,试举例赏析。答: (1)善用比喻,通过视觉形象,把抽象的事理和自然现象融合起来,使事理表现得形象而诗意。比如诗歌开头以“攀附的葛藤”来形容自己的人生,形象地写出了无法主宰个人命运的无助;又如把自己坎坷的人生路比作“荒草野径”,形象地写出了人生的曲折和艰辛。
(2)善用“通感”,此处的“通感”指把人生中遭遇的复杂的苦痛以感官感受表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更直接地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例如通过“我”赤着双脚走在坚硬的顽石棱角上,走在丛生的荆棘上,让读者非常容易理解“我”在人生中遭遇的挫折和苦难;又如为了表现世态炎凉,诗人写了在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和夏天毒日头的灼热。这些感觉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特别容易使人们产生共鸣。 
本课所选的诗歌的作者大都是充满理想色彩的现当代诗人,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可以激励我们去追逐自己的理想。闻一多、徐志摩等是中国现代诗坛上的著名诗人。他们的诗歌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闻一多从他个人理想实现的层面来看,他的一生就是一种飞蛾扑火式的拥抱理想、渴求光明的生命现象。慨然抗暴的行为是他执着地追求理想的最好证明。 徐志摩曾公开宣布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诗描摹了理想的、精神的生活的范式。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他们虽然承受着时代的痛苦,但他们心中依然闪烁着理想的光芒。现实中,有一部分人往往抱怨上天的不公,埋怨自己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好时候,哀叹自己是灰土里深埋的夜明珠。那么,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物理尺度永远都无法丈量,肉眼永远都无法感知,而我们的心志,我们的信念,却能缩小它们的里程。[适用话题]
材料可以用在“追求理想”“伟大的志向” “生命的意义”等有关理想价值的话题或材料作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