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微专题(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25 11:26:06

文档简介

微专题(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考向1 定量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1.(2024西青区一模)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 g氧气,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1.8 g水。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 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2.(2024河西区一模节选)物质R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取一定质量的R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二氧化碳和3.6 g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R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8.0 g
B.所取R的质量最小值为1.6 g
C.R可能是乙醇
D.若R为CO和H2的混合物,分子个数比为1∶1
3.(2024和平区期中)一定质量的纯净物R在32 g氧气中充分燃烧,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22 g二氧化碳和18 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填序号,多选)。
①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8 g
②R中只含有碳、氢元素
③R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④R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⑤R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⑥R最可能的化学式是C3H8
考向2 定量判断化学方程式中未知化学式
1.(2024青海)《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Fe2O3+3CO2Fe+3X,X的化学式为 ( )
A.H2O B.CO C.Fe3O4 D.CO2
2. (2024西青区二模)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硫黄、木炭粉和硝酸钾混合制作而成,其反应原理为S+2KNO3+3C ==3CO2↑+K2S+X,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X的化学式为NO
B.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为+2
C.参加反应的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6∶101∶18
D.该反应涉及的元素种类有4种
3.(2023河东区一模)已知:Cu+4HNO3(浓)===Cu(NO3)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化学式为NO
B.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无影响
C.铜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2
D.消耗的铜和生成的水质量比为1∶2
考向3 密闭容器中的反应数据分析
1.(2023红桥区三模)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 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中一定含氧元素
B.甲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气体
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的质量是16 g
D.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是88∶54
2.(2024龙东地区)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
C.物质丙可能为单质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2024河北)当前,氨气(NH3)的能源化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工业上常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该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有两处被墨迹遮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为8 g
B.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6 g
C.氨气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D.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比为4∶1
考向4 物质质量、质量比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2023河北区二模)在化学反应A+3B==2C+2D中,已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14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的质量为44 g,又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9 B.18 C.36 D.44
2.(2023滨海新区一模)在化学反应 2A+B2C+D中,已知A与D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2∶1,将12 g A在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20 g C,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D的质量比为 ( )
A.1∶3 B.2∶3 C.7∶3 D.11∶3
3.(2023红桥区二模)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2 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CH3OH+xO2mCO2+nCO+8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全转化为生成物时,生成水的质量为1.8 g。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
A.3.3 g B.4.4 g C.1.1 g D.6.6 g
考向5 微观反应示意图
1. (2024和平区三模)如图是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尿素是复合肥料
B.丁的化学式为H2O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9∶22
2. (2023南开区三模)载人航天器中处理二氧化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3.(2024滨海新区期末)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是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4. (2024红桥区三模节选)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 变化。
(2)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3)新方法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 g碳元素,当生成醋酸质量最多时,消耗CO2的质量是 g。
5.(2024西青区二模)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
(2)图2中B、C 属于同种元素,因为 相同。
(3)图2中A、B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图2中D 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9 时,则表示该粒子的符号为 。
(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示意图如图3,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丙和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微专题(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考向1 定量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1.(2024西青区一模)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 g氧气,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1.8 g水。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C )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 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2.(2024河西区一模节选)物质R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取一定质量的R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二氧化碳和3.6 g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CD (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R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8.0 g
B.所取R的质量最小值为1.6 g
C.R可能是乙醇
D.若R为CO和H2的混合物,分子个数比为1∶1
3.(2024和平区期中)一定质量的纯净物R在32 g氧气中充分燃烧,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22 g二氧化碳和18 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②④ (填序号,多选)。
①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8 g
②R中只含有碳、氢元素
③R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④R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⑤R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⑥R最可能的化学式是C3H8
考向2 定量判断化学方程式中未知化学式
1.(2024青海)《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Fe2O3+3CO2Fe+3X,X的化学式为 ( D )
A.H2O B.CO C.Fe3O4 D.CO2
2.【证据推理】(2024西青区二模)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硫黄、木炭粉和硝酸钾混合制作而成,其反应原理为S+2KNO3+3C ==3CO2↑+K2S+X,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C )
A.X的化学式为NO
B.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为+2
C.参加反应的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6∶101∶18
D.该反应涉及的元素种类有4种
3.(2023河东区一模)已知:Cu+4HNO3(浓)===Cu(NO3)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C )
A.X的化学式为NO
B.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无影响
C.铜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2
D.消耗的铜和生成的水质量比为1∶2
考向3 密闭容器中的反应数据分析
1.(2023红桥区三模)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 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甲物质中一定含氧元素
B.甲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气体
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的质量是16 g
D.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是88∶54
2.(2024龙东地区)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A.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
C.物质丙可能为单质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2024河北)当前,氨气(NH3)的能源化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工业上常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该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有两处被墨迹遮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为8 g
B.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6 g
C.氨气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D.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比为4∶1
考向4 物质质量、质量比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2023河北区二模)在化学反应A+3B==2C+2D中,已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14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的质量为44 g,又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B )
A.9 B.18 C.36 D.44
2.(2023滨海新区一模)在化学反应 2A+B2C+D中,已知A与D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2∶1,将12 g A在足量的B中燃烧,生成20 g C,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D的质量比为 ( D )
A.1∶3 B.2∶3 C.7∶3 D.11∶3
3.(2023红桥区二模)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2 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CH3OH+xO2mCO2+nCO+8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全转化为生成物时,生成水的质量为1.8 g。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C )
A.3.3 g B.4.4 g C.1.1 g D.6.6 g
考向5 微观反应示意图
1.【科学思维】(2024和平区三模)如图是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尿素是复合肥料
B.丁的化学式为H2O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9∶22
2.【模型意识】(2023南开区三模)载人航天器中处理二氧化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3.(2024滨海新区期末)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D )
A.甲物质是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4.【创新实践】(2024红桥区三模节选)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 化学 变化。
(2)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C2H4O2(或CH3COOH或醋酸分子) 。
(3)新方法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O2+CH4CH3COOH ;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 g碳元素,当生成醋酸质量最多时,消耗CO2的质量是 33 g。
5.(2024西青区二模)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原子 。
(2)图2中B、C 属于同种元素,因为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相同。
(3)图2中A、B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
(4)图2中D 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9 时,则表示该粒子的符号为 K+ 。
(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示意图如图3,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丙和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