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大单元复习试题 (原卷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大单元复习试题 (原卷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25 10:49:11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天津真题面对面·专练
1.(2024天津25题)下面是李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展示的课件。它反映出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局势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形势
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关系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变化
2.(2023天津2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而建立的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3.(2023天津23题)参与研制和生产“空中客车”飞机的除法国企业外,还有德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企业。这种现象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 )
A.政治多极化 B.文明多元化
C.社会信息化 D.经济全球化
4.[2024天津28(3)题,6分]材料 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仅靠一个村社或者民族或者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适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摘编自牟成文《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有哪些。中国为解决这些挑战提出了什么理念?(6分)
5.[2024天津28(3)题,4分]科技改变生活,引领社会新风尚。
今天的世界,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线上办公、线上学习、线上购物等,这充分运用了哪一现代科技?身在其中,你如何利用这一现代科技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4分)
中考考向点对点·通练
命题点1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1.(2024南开区三模)日内瓦是欧洲国家瑞士的第二大城市,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众多国际组织的总部云集于此,包括1920—1946年的国际联盟,以及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等。下列国际组织的总部(不包括办事处)也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是 (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2024部分区一模)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影响很大。哪个成员国或地区不执行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小组的决定,就会受到相应制裁。这一机制 ( )
A.协调了世界经济秩序 B.解决了地区军事冲突
C.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D.缓和了两极对峙局面
3.(2024广东)1945—1993年,全球飞机航班乘客人次从900万增至11.71亿。1983—1993年,全球空运货物总量也增加了近3倍。这一现象反映的是该时期 ( )
A.社会信息化 B.世界多极化
C.文化多样化 D.经济全球化
4.(2024西青区二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后,已经成为151个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公共平台,截至2024年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由此可见 ( )
A.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B.和平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D.我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
5.【创新情境】(2024滨海新区结课)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根据下面的卡片内容,可知该组织是 ( )
成立时间:1945年10月 总部:美国纽约 首要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6.(2024宁夏)自1948年联合国发起维和行动以来,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共有71次。截至2023年9月,联合国仍在进行的维和行动有12项,轨迹覆盖了非洲、亚洲、美洲和欧洲。该材料旨在强调联合国 ( )
A.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B.助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快速发展 D.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7.(2024南开区二模)关于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都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都是区域性国际组织
C.都制止了国际军事侵略 D.都以解决贸易争端为目的
命题点2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8.(2024西青区一模)近年来,美国以“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为名,把大量先进武器部署亚太地区,将军舰派到我国南海进行挑衅,并以各种名目公开无端指责中国。美国的这些行为说明 ( )
A.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B.冷战局面已经结束
C.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9.(2024河西区一模)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就国际格局做出了“一超多强”的判断。在变局中,美国“一超”的地位动摇了,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对“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10.(2024河东区期末))对下面的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主题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殖民体系的瓦解 B.世界格局的演变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霸权主义的衰败
11.(2024和平区一模)“霸权主义”“多极化方向”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搜集资料时的用词。由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
A.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D.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12.(2024河北区一模)1965年,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些变化 ( )
A.破坏了美苏政治力量对比平衡 B.瓦解了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C.促进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构建 D.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13.(2024河北)下表所述内容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
中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加强与各国的政治对话和平等合作,与西方等国建立不同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对发展中国家,中国也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合作
日本 冷战结束后,日本加紧谋求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大国地位,不断强化同美国的同盟关系,还力图构建美、日、欧三极的世界结构
美国 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它应该在全球发挥“领导作用”,1992年美国总统提出了美国主导世界新秩序的战略;“9·11”事件后,美国积极建立和维护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全球反恐合作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B.世界经济全球化历程
C.冷战后的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大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命题点3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14.(2024滨海新区结课)“互联网+”是一个新的发展潮流,“+”可以指各行各业。为“互联网+”提供技术支持的是 ( )
A.生物工程技术 B.空间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原子能技术
15.(2024部分区一模)“今天, 积累知识的速度是空前的、爆炸性的……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呈现的特点是 (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样化 D.社会信息化
16.(2024苏州)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AI)领域的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某AI领域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这启示我们 ( )
A.必须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发展人工智能要趋利避害
C.技术创新必然威胁人类社会 D.应立即停止发展人工智能
17.(2024武清区一模)据《时代》周刊统计,到2014年,共有6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抗击非洲埃博拉疫情提供了援助;世界银行动员了近10亿美元的资金向西非疫区提供紧急援助。材料主要说明面临人类问题需要 ( )
A.国际合作来应对 B.发展经济来应对
C.靠大国主导解决 D.科技手段来解决
素养提升综合练·优练
1.(2024河北区二模)观察下表,可以看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
联合国的宗旨 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加强国际合作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A.意味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解决了人口、资源等人类面临的问题
C.标志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 D.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和平、合作主张
2.【→创新情境】(2024成都)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下面展示的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该变化进行演讲比赛的部分题目。据此可知,这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 ( )
《“一超多强”的格局会改变吗?》 《中国:东方巨龙的腾飞》 《欧洲与美国:盟友不再?》 《第三世界的崛起》
A.走向整体的世界 B.互利共赢的世界
C.迈向多极化的世界 D.文化多样性的世界
3.【→创新情境】(2024武汉)学校谈古论今社团围绕“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开展探究学习,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他们探究的是 ( )
领域 相关资料
政策 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
科技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
生活 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电子商务、智慧城市
A.从国际组织看世界多极化 B.从跨国公司看经济全球化
C.从创新驱动看社会信息化 D.从区域特色看文化多样化
4.(2023红桥区三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能为下图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趋势依次提供例证的是 ( )
A.苏联成立马歇尔计划实施飞机的发明
B.欧盟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互联网的应用
C.不结盟运动开展欧共体成立计算机的发明
D.北约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电话的发明
5.(2024西青区一模)(16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回首往事,我们寻求借鉴,汲取智慧,展望未来。我们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积极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归纳从13、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了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摘编自王钰《世界经济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20世纪50—70年代,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8%,法国工业生产每年增长5.7%,意大利平均每年增长7.9%。到70年代的中后期,扩展成九国的欧洲共同体经济贸易发展势头较好,1979年,欧共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产生的影响。(2分)
材料四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摘编自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国家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如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给出你的建议。(4分)
6.(2024红桥区一模)(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导致冷战的出现……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苏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写出冷战的双方。在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材料二 美苏两霸,一个已经解体,另一个相对衰落,而其他力量中心却在上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伴随着不同力量的“解体、衰落、上升”,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变化: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4分)
材料三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四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编自新华网
(3)材料三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四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目的有何不同?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6分)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天津真题面对面·专练
1.(2024天津25题)下面是李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展示的课件。它反映出 ( D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局势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形势
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关系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变化
2.(2023天津21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而建立的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 B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3.(2023天津23题)参与研制和生产“空中客车”飞机的除法国企业外,还有德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企业。这种现象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 D )
A.政治多极化 B.文明多元化
C.社会信息化 D.经济全球化
4.[2024天津28(3)题,6分]材料 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仅靠一个村社或者民族或者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适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摘编自牟成文《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有哪些。中国为解决这些挑战提出了什么理念?(6分)
【答案】共同挑战:网络安全问题;生态与人口问题;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等。(4分)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分)
5.[2024天津28(3)题,4分]科技改变生活,引领社会新风尚。
今天的世界,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线上办公、线上学习、线上购物等,这充分运用了哪一现代科技?身在其中,你如何利用这一现代科技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4分)
【答案】科技:计算机网络技术(或互联网、信息技术)。(2分)做法:围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学习、自主自律态度等方面作答即可得分。(2分)
中考考向点对点·通练
命题点1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1.(2024南开区三模)日内瓦是欧洲国家瑞士的第二大城市,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众多国际组织的总部云集于此,包括1920—1946年的国际联盟,以及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等。下列国际组织的总部(不包括办事处)也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是 ( B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2024部分区一模)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影响很大。哪个成员国或地区不执行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小组的决定,就会受到相应制裁。这一机制 ( A )
A.协调了世界经济秩序 B.解决了地区军事冲突
C.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D.缓和了两极对峙局面
3.(2024广东)1945—1993年,全球飞机航班乘客人次从900万增至11.71亿。1983—1993年,全球空运货物总量也增加了近3倍。这一现象反映的是该时期 ( D )
A.社会信息化 B.世界多极化
C.文化多样化 D.经济全球化
4.(2024西青区二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后,已经成为151个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公共平台,截至2024年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由此可见 ( D )
A.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B.和平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D.我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
5.【创新情境】(2024滨海新区结课)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根据下面的卡片内容,可知该组织是 ( B )
成立时间:1945年10月 总部:美国纽约 首要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6.(2024宁夏)自1948年联合国发起维和行动以来,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共有71次。截至2023年9月,联合国仍在进行的维和行动有12项,轨迹覆盖了非洲、亚洲、美洲和欧洲。该材料旨在强调联合国 ( A )
A.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B.助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快速发展 D.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7.(2024南开区二模)关于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A.都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都是区域性国际组织
C.都制止了国际军事侵略 D.都以解决贸易争端为目的
命题点2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8.(2024西青区一模)近年来,美国以“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为名,把大量先进武器部署亚太地区,将军舰派到我国南海进行挑衅,并以各种名目公开无端指责中国。美国的这些行为说明 ( A )
A.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B.冷战局面已经结束
C.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9.(2024河西区一模)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就国际格局做出了“一超多强”的判断。在变局中,美国“一超”的地位动摇了,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对“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10.(2024河东区期末))对下面的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主题解读最准确的是 ( B )
A.殖民体系的瓦解 B.世界格局的演变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霸权主义的衰败
11.(2024和平区一模)“霸权主义”“多极化方向”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搜集资料时的用词。由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D )
A.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D.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12.(2024河北区一模)1965年,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些变化 ( C )
A.破坏了美苏政治力量对比平衡 B.瓦解了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C.促进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构建 D.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13.(2024河北)下表所述内容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D )
中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加强与各国的政治对话和平等合作,与西方等国建立不同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对发展中国家,中国也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合作
日本 冷战结束后,日本加紧谋求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大国地位,不断强化同美国的同盟关系,还力图构建美、日、欧三极的世界结构
美国 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它应该在全球发挥“领导作用”,1992年美国总统提出了美国主导世界新秩序的战略;“9·11”事件后,美国积极建立和维护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全球反恐合作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B.世界经济全球化历程
C.冷战后的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大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命题点3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14.(2024滨海新区结课)“互联网+”是一个新的发展潮流,“+”可以指各行各业。为“互联网+”提供技术支持的是 ( C )
A.生物工程技术 B.空间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原子能技术
15.(2024部分区一模)“今天, 积累知识的速度是空前的、爆炸性的……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呈现的特点是 ( D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样化 D.社会信息化
16.(2024苏州)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AI)领域的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某AI领域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让人工智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威胁。这启示我们 ( B )
A.必须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发展人工智能要趋利避害
C.技术创新必然威胁人类社会 D.应立即停止发展人工智能
17.(2024武清区一模)据《时代》周刊统计,到2014年,共有6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抗击非洲埃博拉疫情提供了援助;世界银行动员了近10亿美元的资金向西非疫区提供紧急援助。材料主要说明面临人类问题需要 ( A )
A.国际合作来应对 B.发展经济来应对
C.靠大国主导解决 D.科技手段来解决
素养提升综合练·优练
1.(2024河北区二模)观察下表,可以看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D )
联合国的宗旨 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加强国际合作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A.意味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解决了人口、资源等人类面临的问题
C.标志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 D.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和平、合作主张
2.【→创新情境】(2024成都)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下面展示的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该变化进行演讲比赛的部分题目。据此可知,这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 ( C )
《“一超多强”的格局会改变吗?》 《中国:东方巨龙的腾飞》 《欧洲与美国:盟友不再?》 《第三世界的崛起》
A.走向整体的世界 B.互利共赢的世界
C.迈向多极化的世界 D.文化多样性的世界
3.【→创新情境】(2024武汉)学校谈古论今社团围绕“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开展探究学习,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他们探究的是 ( C )
领域 相关资料
政策 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
科技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
生活 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电子商务、智慧城市
A.从国际组织看世界多极化 B.从跨国公司看经济全球化
C.从创新驱动看社会信息化 D.从区域特色看文化多样化
4.(2023红桥区三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能为下图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趋势依次提供例证的是 ( B )
A.苏联成立马歇尔计划实施飞机的发明
B.欧盟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互联网的应用
C.不结盟运动开展欧共体成立计算机的发明
D.北约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电话的发明
5.(2024西青区一模)(16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回首往事,我们寻求借鉴,汲取智慧,展望未来。我们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积极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归纳从13、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变化:由贸易的边缘地位到逐步改善,再到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2分)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殖民掠夺;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4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了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摘编自王钰《世界经济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原因:国家统一;较早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4分)
材料三 20世纪50—70年代,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8%,法国工业生产每年增长5.7%,意大利平均每年增长7.9%。到70年代的中后期,扩展成九国的欧洲共同体经济贸易发展势头较好,1979年,欧共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产生的影响。(2分)
【答案】影响: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冲击了两极格局;挑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
材料四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摘编自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国家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如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给出你的建议。(4分)
【答案】建议:大力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等。(答出两点即可,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分)
6.(2024红桥区一模)(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导致冷战的出现……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苏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写出冷战的双方。在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答案】原因: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2分)双方: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2分)措施:马歇尔计划。(2分)
材料二 美苏两霸,一个已经解体,另一个相对衰落,而其他力量中心却在上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伴随着不同力量的“解体、衰落、上升”,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案】变化: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4分)
材料三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四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编自新华网
(3)材料三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四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目的有何不同?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6分)
【答案】区别:“世界新秩序”目的在于称霸;“人类命运共同体”目的在于合作共赢。(4分)认识:世界各国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侵犯,互惠互利;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