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天津真题面对面·专练
1.(2024天津1题)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最可信的依据是 ( B )
A.文字记载 B.考古发现 C.专家推测 D.民间传说
2.(2023天津1题)根据考古发现,远古农耕时代的河姆渡人最有可能吃到的是 ( B )
A.粟 B.水稻 C.葡萄 D.甘薯
中考考向点对点·通练
命题点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1.(2023河东区二模)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2024河北区二模)考古学家在某一早期人类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头骨化石,头骨具有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等特征;遗址中还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用火痕迹。该早期人类是 ( B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2024红桥区一模)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 )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4.【创设情境】(2023红桥区三模)如图为某同学筹备的中国境内某早期人类专刊的部分素材,以下选项中还能放到此专刊里的是 ( B )
A.磨制的骨针 B.打制的石锤
C.炭化稻粒 D.彩绘陶盆
5.(2024河北区一模)若以“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的证据来源应该是 ( D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命题点2 原始农耕生活
6.【创新情境】(2024河西区一模)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片段: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有可能最早食用米饭的是 ( C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7.(2024烟台)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 C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8.【史料信度】(2024部分区一模)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的最可信的史料是( C )
A.北京人的打制石器 B.神农氏画像石刻
C.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 D.汉代的耧车模型
9.【→【史料实证】】(2024湖南)如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该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 ( B )
A.种植技术 B.制陶技术
C.凿井技术 D.纺织技术
10.【创设情境】(2023红桥区一模)某校举办“文物图片展”,如图为猪纹陶钵。该文物出土于 ( B )
【名称】猪纹陶钵
【简介】器表两面各刻猪纹图像,形象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器内壁较粗糙。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良渚遗址 D.大汶口遗址
11.(2024南开区三模)促使远古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原因是 ( C )
A.适应了自然环境 B.习惯了群居生活
C.农业生产的发展 D.学会了建造房屋
命题点3 远古的传说
12.(2024红桥区三模)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 ( C )
A.早期猿人 B.半坡遗址 C.人文初祖 D.世袭制度
13.(2024红桥区二模)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三个内容。下列选项中,与“祖先崇拜”直接相关的是 ( D )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粟和装粟的陶罐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陕西黄陵轩辕庙
14.(2024河西区期中)尧、舜、禹三人王位的传承是通过 ( C )
A.父死子继 B.兄终弟及 C.退位让贤 D.谋朝篡位
15.【→小切口·龙文化】(2024乐山)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源于约8 000年前的“龙”形,遍布中华大地,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直至今天,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这最能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 A )
A.华夏认同 B.革故鼎新 C.道法自然 D.和而不同
素养提升综合练·优练
1.(2023河西区一模)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C )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2.【中华文明】(2024南开区三模)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今5 300—4 300年。迄今为止,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随葬品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些考古发现证明,良渚文化已经处于 ( B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3.(2024和平区二模)如图内容共同体现了 ( C )
A.使用打制石器 B.使用磨制石器
C.原始农业发展 D.铁器时代到来
4.【→史料实证】(2024福建)如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可用于佐证( A )
辽河流域出土的玉龙 黄河流域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 长江流域出土的骨耜
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
C.“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
5.【时空观念/史料途径】(2023红桥区期末改编)(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材料一
【文物中的历史】
材料二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三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摘自《墨子·尚贤》
(1)结合图1回答,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参观图2中的周口店遗址,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4分)
【答案】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2分)生产工具:打制石器。(2分)
(2)文物识别:说出使用材料二两幅图中文物的分别是哪一远古居民。(4分)
【答案】图3:河姆渡居民;(2分)图4:半坡居民。(2分)
(3)材料三的内容记述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除了以上材料所示的三种途径外,请再举出一例。(4分)
【答案】制度:禅让制。(2分)举例:参观博物馆;上网查找资料;等等。(答出一例即可,2分)
青池遗址位于天津于桥水库南岸,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这些出土文物反映了当时的畜牧业和农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据此可知 ( A ) A.天津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B.天津最早进行人工栽培农作物 C.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分化 D.原始农业已经进入耒耜阶段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天津真题面对面·专练
1.(2024天津1题)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最可信的依据是 ( )
A.文字记载 B.考古发现 C.专家推测 D.民间传说
2.(2023天津1题)根据考古发现,远古农耕时代的河姆渡人最有可能吃到的是 ( )
A.粟 B.水稻 C.葡萄 D.甘薯
中考考向点对点·通练
命题点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1.(2023河东区二模)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2024河北区二模)考古学家在某一早期人类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头骨化石,头骨具有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等特征;遗址中还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用火痕迹。该早期人类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2024红桥区一模)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4.【创设情境】(2023红桥区三模)如图为某同学筹备的中国境内某早期人类专刊的部分素材,以下选项中还能放到此专刊里的是 ( )
A.磨制的骨针 B.打制的石锤
C.炭化稻粒 D.彩绘陶盆
5.(2024河北区一模)若以“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的证据来源应该是 (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命题点2 原始农耕生活
6.【创新情境】(2024河西区一模)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片段: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有可能最早食用米饭的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7.(2024烟台)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8.【史料信度】(2024部分区一模)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的最可信的史料是( )
A.北京人的打制石器 B.神农氏画像石刻
C.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 D.汉代的耧车模型
9.【→【史料实证】】(2024湖南)如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该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 ( )
A.种植技术 B.制陶技术
C.凿井技术 D.纺织技术
10.【创设情境】(2023红桥区一模)某校举办“文物图片展”,如图为猪纹陶钵。该文物出土于 ( )
【名称】猪纹陶钵
【简介】器表两面各刻猪纹图像,形象介于野猪和家猪之间。器内壁较粗糙。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良渚遗址 D.大汶口遗址
11.(2024南开区三模)促使远古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原因是 ( )
A.适应了自然环境 B.习惯了群居生活
C.农业生产的发展 D.学会了建造房屋
命题点3 远古的传说
12.(2024红桥区三模)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 ( )
A.早期猿人 B.半坡遗址 C.人文初祖 D.世袭制度
13.(2024红桥区二模)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三个内容。下列选项中,与“祖先崇拜”直接相关的是 ( )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粟和装粟的陶罐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陕西黄陵轩辕庙
14.(2024河西区期中)尧、舜、禹三人王位的传承是通过 ( )
A.父死子继 B.兄终弟及 C.退位让贤 D.谋朝篡位
15.【→小切口·龙文化】(2024乐山)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源于约8 000年前的“龙”形,遍布中华大地,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直至今天,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这最能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 )
A.华夏认同 B.革故鼎新 C.道法自然 D.和而不同
素养提升综合练·优练
1.(2023河西区一模)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2.【中华文明】(2024南开区三模)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今5 300—4 300年。迄今为止,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随葬品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些考古发现证明,良渚文化已经处于 (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3.(2024和平区二模)如图内容共同体现了 ( )
A.使用打制石器 B.使用磨制石器
C.原始农业发展 D.铁器时代到来
4.【→史料实证】(2024福建)如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可用于佐证( )
辽河流域出土的玉龙 黄河流域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 长江流域出土的骨耜
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
C.“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
5.【时空观念/史料途径】(2023红桥区期末改编)(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材料一
【文物中的历史】
材料二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三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摘自《墨子·尚贤》
(1)结合图1回答,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参观图2中的周口店遗址,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4分)
(2)文物识别:说出使用材料二两幅图中文物的分别是哪一远古居民。(4分)
(3)材料三的内容记述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除了以上材料所示的三种途径外,请再举出一例。(4分)
青池遗址位于天津于桥水库南岸,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这些出土文物反映了当时的畜牧业和农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据此可知 ( ) A.天津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B.天津最早进行人工栽培农作物 C.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分化 D.原始农业已经进入耒耜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