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力 分层练习(原卷版+ 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 力 分层练习(原卷版+ 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5 11:31:38

文档简介

1 力
 知识点1 认识力
1.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D.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2.用手指压铅笔尖,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手指会感觉到痛,即铅笔尖对手指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
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4.如图是被称为“雪上马拉松”的越野滑雪比赛.比赛中,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人就向前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观察到被雪杖撑过的地方,雪会凹陷下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是(  )
A.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
B.将铅球从手中抛出,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C.跳高时用力向下蹬地,人能够向上跳起
D.手拉橡皮筋,感觉橡皮筋也在拉手
6.【教材习题改编】如图所示为球拍击打网球瞬间的照片,发现网球拍表面出现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使网面凹陷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仔细观察发现,网面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形变,说明物体间 .
第6题图
7.【新素材】2024年4月3日6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二号01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燃气向下喷出,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空气”或“喷出的燃气”).
第7题图
 易错点 不能根据因果关系判断施力物体
8.乘船的小张在船靠岸后从船上跳到河岸上,使小张上岸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 B.水
C.小张 D.河岸
9.【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甜水面是成都的传统美食,制作的关键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条:用上等面粉加盐和水,揉匀后静置半小时,用面杖擀成面皮,再切成适当宽度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用力拉长.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揉捏面团时,面团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力改变了面团的运动状态
C.手推面杖来回运动,力改变了面杖的运动状态
D.用手拉长面条,面条受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力
10.【传统文化】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古诗词可以感受诗词之美、之趣,从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诗句中加点字部分所描述的现象从力的作用效果方面看,不同的一项是(  )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物理观念】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A.先有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后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后有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C.鸡蛋碰碎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石头完好无损,说明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12.旅游时我们用双桨在水中划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应该采用下列哪种方式划水(  )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D.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13.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利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体育课上,小明和同学进行足球比赛,一记头球攻门十分精彩,在此过程中小明用头将飞来的球顶入球门,同时他觉得头疼.画线部分可以分别用物理知识 和 来解释.
14.城市道路发生堵车现象,大多是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造成的.如图所示,B汽车撞上了停在路上的A汽车,A汽车的车尾被撞凹陷了,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追尾”的瞬间,A汽车对B汽车 (选填“有”或“没有”)力的作用.
15.【开放性试题】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内气体会向左喷出,气球就会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此现象说明 ,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喷出的气体”或“外界的空气”),此现象说明 ,实际应用中与之类似的例子有 .1 力
 知识点1 认识力
1.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一个物体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D.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2.用手指压铅笔尖,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手指 ,受力物体是 铅笔尖 ;同时手指会感觉到痛,即铅笔尖对手指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铅笔尖 ,受力物体是 手指 .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
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B )
4.如图是被称为“雪上马拉松”的越野滑雪比赛.比赛中,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人就向前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同时观察到被雪杖撑过的地方,雪会凹陷下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是( B )
A.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
B.将铅球从手中抛出,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C.跳高时用力向下蹬地,人能够向上跳起
D.手拉橡皮筋,感觉橡皮筋也在拉手
6.【教材习题改编】如图所示为球拍击打网球瞬间的照片,发现网球拍表面出现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使网面凹陷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网球 .仔细观察发现,网面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形变,说明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第6题图
7.【新素材】2024年4月3日6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二号01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燃气向下喷出,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喷出的燃气 (选填“空气”或“喷出的燃气”).
第7题图
 易错点 不能根据因果关系判断施力物体
8.乘船的小张在船靠岸后从船上跳到河岸上,使小张上岸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 )
A.船 B.水
C.小张 D.河岸
9.【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甜水面是成都的传统美食,制作的关键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条:用上等面粉加盐和水,揉匀后静置半小时,用面杖擀成面皮,再切成适当宽度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用力拉长.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揉捏面团时,面团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力改变了面团的运动状态
C.手推面杖来回运动,力改变了面杖的运动状态
D.用手拉长面条,面条受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力
10.【传统文化】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古诗词可以感受诗词之美、之趣,从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诗句中加点字部分所描述的现象从力的作用效果方面看,不同的一项是( A )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物理观念】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C )
A.先有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后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后有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C.鸡蛋碰碎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石头完好无损,说明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12.旅游时我们用双桨在水中划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应该采用下列哪种方式划水( D )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D.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13.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利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体育课上,小明和同学进行足球比赛,一记头球攻门十分精彩,在此过程中小明用头将飞来的球顶入球门,同时他觉得头疼.画线部分可以分别用物理知识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来解释.
14.城市道路发生堵车现象,大多是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造成的.如图所示,B汽车撞上了停在路上的A汽车,A汽车的车尾被撞凹陷了,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追尾”的瞬间,A汽车对B汽车 有 (选填“有”或“没有”)力的作用.
15.【开放性试题】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内气体会向左喷出,气球就会向 右 (选填“左”或“右”)运动,此现象说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喷出的气体 (选填“喷出的气体”或“外界的空气”),此现象说明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际应用中与之类似的例子有 运动员将静止的足球踢飞(合理即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