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摩擦力
第1课时 滑动摩擦力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滑动摩擦力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就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
B.在水平面上滑动的物体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不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2.如图甲所示,物体A置于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物体A与小车之间 (选填“有”或“无”)摩擦力.图乙是当小车遇到障碍物B受阻而停止运动,请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遇到障碍物瞬间受到摩擦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知识点2 探究滑动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与压力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步骤甲和乙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或“B”),得到的结论是 .
(3)步骤甲和丙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或“B”),得到的结论是 .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中档 提分训练
4.热爱劳动的阳阳用毛刷清洗家中的地垫,清洗过程中,毛刷水平向右移动,地垫始终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垫始终保持静止,所以水平方向不受力
B.地垫相对毛刷向右运动
C.毛刷移动速度越快,所受摩擦力越大
D.地垫对毛刷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5.(镇江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将物块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A,使其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区域1和区域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2 N和1.8 N,两区域示数不同的原因是( )
A.在区域1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B.在区域2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C.木板上区域1的粗糙程度更大
D.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
6.如图所示,这是装有抽纸的抽纸盒,抽纸表面有花纹,它们是通过对折、交错叠放在纸盒中的.使用时抽出一张就会带出下一张,主要依靠抽纸之间的 ;如果抽纸盒里装的纸比较多,压得比较严实,抽起来就很困难,这是因为这种力的大小与 有关.
7.为解决班级拔河比赛如何选队员的问题,物理老师引导同学们做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选择了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相同的砝码若干、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2)如表是其中一组同学多次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木块 长木板 0.7
2 木块上放1个砝码 长木板 0.9
3 木块上放2个砝码 长木板 1.1
4 木块上放1个砝码 铺有棉布的长木板 1.2
5 木块上放1个砝码 铺有毛巾的长木板 1.6
①分析表中 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结论,选队员时应选体重 (选填“大”或“小”)的同学.
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滑动摩擦力越大.
(3)该组同学又探究了不同材质的鞋底对拔河比赛的影响.设计方案如下:选用外形、体积完全相同的实心橡胶块和塑料块(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请指出此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是 ;在不改变器材的情况下提出改进方案: .
@拓展 满分训练
8.【科学思维】如图所示为工人师傅用推车运送纯净水的情景,对于这两种方法中哪种比较省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的方法比较省力
B.图乙的方法比较省力
C.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无法判断
第2课时 摩擦力的应用与防止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摩擦力的分类
1.下列各实例中属于静摩擦的是( )
A.用橡皮擦字时,橡皮和纸间的摩擦
B.小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和地面间的摩擦
C.皮带正常传动时,皮带和皮带轮间的摩擦
D.用圆珠笔写字时,滚珠与纸间的摩擦
2.滚铁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如图所示),在推动铁环向前运动的过程中,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属于 摩擦,铁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 摩擦.(均选填“静”“滑动”或“滚动”)
知识点2 摩擦力的利与弊
3.(北京中考改编)下列关于自行车的实例,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车把上套了有花纹的橡胶套
B.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刹车闸
C.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D.给车轴滴加润滑油
4.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航天服的手套上面布满橡胶颗粒,使航天员在执行任务时更容易抓取工具,下列跟此摩擦力影响因素相同的是( )
A.为了防止传动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
B.黑板上的粉笔字不容易擦干净时,双手用力按黑板擦擦黑板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D.在汽车轮胎上装防滑链
5.塑料瓶盖的外缘常有一些竖纹,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的;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的;气垫船利用压缩气体使船体与水面脱离接触,是为了使摩擦明显 (选填“增大”或“减小”).
6.【新课标素材】如图所示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搬动巨大木料的劳动情境示意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到其他地方.巨木下面垫上圆木就可以将其移到其他地方,这是通过 的方法来 (选填“增大”或“减小”)巨木和地面间的摩擦力的.
易错点 对静摩擦理解不透
7.用手握住一个空瓶子,瓶子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瓶子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的摩擦力与瓶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随着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摩擦力不变
C.随着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增大
D.若向瓶内注水,注水过程中如果瓶子保持静止,则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将变大
@中档 提分训练
8.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人无法走路
B.火柴头难以划燃
C.老师仍能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D.自行车刹车失灵
9.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如图是小丽同学写毛笔字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悬空竖直握笔静止不动,毛笔没有受到摩擦力
B.向右水平写字,笔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轻写与重写对纸张摩擦力大小无变化
D.相同压力运笔,墨汁越多,笔对纸张摩擦力越小
10.【教材素材改编】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运动员所穿两只鞋的鞋底材质不同,“蹬冰鞋”与冰面间摩擦力较大,“滑行鞋”与冰面间摩擦力较小.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橡胶表面比塑料表面产生的摩擦力大.下列关于冰壶运动员所穿鞋底材质的选择最符合要求的是( )
A.“蹬冰鞋”用光面的塑料,“滑行鞋”用光面的橡胶
B.“蹬冰鞋”用光面的塑料,“滑行鞋”用带花纹的塑料
C.“蹬冰鞋”用带花纹的橡胶,“滑行鞋”用光面的塑料
D.“蹬冰鞋”用带花纹的塑料,“滑行鞋”用带花纹的橡胶
11.【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小明穿着运动鞋跑步,一只鞋上的鞋带松开了,老师告诉他鞋带松开的原因可能与摩擦力有关,于是小明想到了两种解决办法:一是系鞋带时尽量拉紧,这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二是将尼龙鞋带换成纯棉鞋带,这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1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物体未掉下桌子),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桌面受到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 的.
第12题图
13.【阅读理解题】开展溜旱冰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许多物理知识,进行这项运动需要有一双旱冰鞋.在路面上穿普通鞋行走时鞋底与路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人与地面摩擦较大.人穿旱冰鞋后将人与地面的滑动通过旱冰鞋变为滚动,旱冰鞋下安装了滚动轴承,轴承上套上可滚动的轮子,这样使人与地面的摩擦大大减小,如图所示.
第13题图
人在起动时或加速时,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在前的一只脚脚尖指向运动方向,在后的一只脚与运动方向垂直,这样是为了将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用力向后蹬就可增大地面对人向前的推力,以达到启动和加速的目的.
根据你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样的条件下, 摩擦力要比 摩擦力小得多.
(2)旱冰鞋是通过 的方法减小滑行时地面对鞋的摩擦力.
(3)正在滑行时,要想很快停下来,应让放在后面的脚与运动方向垂直,同时用力向下压,以增大摩擦力,使自己很快停下来.前一种做法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摩擦的,后一种做法是通过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3 摩擦力
第1课时 滑动摩擦力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滑动摩擦力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只要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就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
B.在水平面上滑动的物体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不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2.如图甲所示,物体A置于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A受力 平衡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物体A与小车之间 无 (选填“有”或“无”)摩擦力.图乙是当小车遇到障碍物B受阻而停止运动,请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遇到障碍物瞬间受到摩擦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知识点2 探究滑动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与压力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 原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步骤甲和乙是为了验证猜想 A (选填“A”或“B”),得到的结论是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
(3)步骤甲和丙是为了验证猜想 B (选填“A”或“B”),得到的结论是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中档 提分训练
4.热爱劳动的阳阳用毛刷清洗家中的地垫,清洗过程中,毛刷水平向右移动,地垫始终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地垫始终保持静止,所以水平方向不受力
B.地垫相对毛刷向右运动
C.毛刷移动速度越快,所受摩擦力越大
D.地垫对毛刷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5.(镇江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将物块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A,使其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区域1和区域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2 N和1.8 N,两区域示数不同的原因是( D )
A.在区域1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B.在区域2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C.木板上区域1的粗糙程度更大
D.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
6.如图所示,这是装有抽纸的抽纸盒,抽纸表面有花纹,它们是通过对折、交错叠放在纸盒中的.使用时抽出一张就会带出下一张,主要依靠抽纸之间的 摩擦力 ;如果抽纸盒里装的纸比较多,压得比较严实,抽起来就很困难,这是因为这种力的大小与 压力 有关.
7.为解决班级拔河比赛如何选队员的问题,物理老师引导同学们做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选择了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相同的砝码若干、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2)如表是其中一组同学多次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木块 长木板 0.7
2 木块上放1个砝码 长木板 0.9
3 木块上放2个砝码 长木板 1.1
4 木块上放1个砝码 铺有棉布的长木板 1.2
5 木块上放1个砝码 铺有毛巾的长木板 1.6
①分析表中 1、2、3 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结论,选队员时应选体重 大 (选填“大”或“小”)的同学.
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3)该组同学又探究了不同材质的鞋底对拔河比赛的影响.设计方案如下:选用外形、体积完全相同的实心橡胶块和塑料块(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请指出此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在不改变器材的情况下提出改进方案: 将橡胶块和塑料块叠放在一起(塑料块在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橡胶块在上面)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
@拓展 满分训练
8.【科学思维】如图所示为工人师傅用推车运送纯净水的情景,对于这两种方法中哪种比较省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图甲的方法比较省力
B.图乙的方法比较省力
C.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无法判断
第2课时 摩擦力的应用与防止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摩擦力的分类
1.下列各实例中属于静摩擦的是( C )
A.用橡皮擦字时,橡皮和纸间的摩擦
B.小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和地面间的摩擦
C.皮带正常传动时,皮带和皮带轮间的摩擦
D.用圆珠笔写字时,滚珠与纸间的摩擦
2.滚铁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如图所示),在推动铁环向前运动的过程中,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属于 滑动 摩擦,铁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 滚动 摩擦.(均选填“静”“滑动”或“滚动”)
知识点2 摩擦力的利与弊
3.(北京中考改编)下列关于自行车的实例,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D )
A.车把上套了有花纹的橡胶套
B.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刹车闸
C.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D.给车轴滴加润滑油
4.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航天服的手套上面布满橡胶颗粒,使航天员在执行任务时更容易抓取工具,下列跟此摩擦力影响因素相同的是( D )
A.为了防止传动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
B.黑板上的粉笔字不容易擦干净时,双手用力按黑板擦擦黑板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D.在汽车轮胎上装防滑链
5.塑料瓶盖的外缘常有一些竖纹,是通过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来增大摩擦的;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通过 增大压力 来增大摩擦的;气垫船利用压缩气体使船体与水面脱离接触,是为了使摩擦明显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
6.【新课标素材】如图所示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搬动巨大木料的劳动情境示意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到其他地方.巨木下面垫上圆木就可以将其移到其他地方,这是通过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的方法来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巨木和地面间的摩擦力的.
易错点 对静摩擦理解不透
7.用手握住一个空瓶子,瓶子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瓶子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的摩擦力与瓶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随着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摩擦力不变
C.随着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增大
D.若向瓶内注水,注水过程中如果瓶子保持静止,则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将变大
@中档 提分训练
8.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C )
A.人无法走路
B.火柴头难以划燃
C.老师仍能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D.自行车刹车失灵
9.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如图是小丽同学写毛笔字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悬空竖直握笔静止不动,毛笔没有受到摩擦力
B.向右水平写字,笔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轻写与重写对纸张摩擦力大小无变化
D.相同压力运笔,墨汁越多,笔对纸张摩擦力越小
10.【教材素材改编】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运动员所穿两只鞋的鞋底材质不同,“蹬冰鞋”与冰面间摩擦力较大,“滑行鞋”与冰面间摩擦力较小.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橡胶表面比塑料表面产生的摩擦力大.下列关于冰壶运动员所穿鞋底材质的选择最符合要求的是( C )
A.“蹬冰鞋”用光面的塑料,“滑行鞋”用光面的橡胶
B.“蹬冰鞋”用光面的塑料,“滑行鞋”用带花纹的塑料
C.“蹬冰鞋”用带花纹的橡胶,“滑行鞋”用光面的塑料
D.“蹬冰鞋”用带花纹的塑料,“滑行鞋”用带花纹的橡胶
11.【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小明穿着运动鞋跑步,一只鞋上的鞋带松开了,老师告诉他鞋带松开的原因可能与摩擦力有关,于是小明想到了两种解决办法:一是系鞋带时尽量拉紧,这是通过 增大压力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二是将尼龙鞋带换成纯棉鞋带,这是通过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1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物体未掉下桌子),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桌面受到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 右 的.
第12题图
13.【阅读理解题】开展溜旱冰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许多物理知识,进行这项运动需要有一双旱冰鞋.在路面上穿普通鞋行走时鞋底与路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人与地面摩擦较大.人穿旱冰鞋后将人与地面的滑动通过旱冰鞋变为滚动,旱冰鞋下安装了滚动轴承,轴承上套上可滚动的轮子,这样使人与地面的摩擦大大减小,如图所示.
第13题图
人在起动时或加速时,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在前的一只脚脚尖指向运动方向,在后的一只脚与运动方向垂直,这样是为了将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用力向后蹬就可增大地面对人向前的推力,以达到启动和加速的目的.
根据你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样的条件下, 滚动 摩擦力要比 滑动 摩擦力小得多.
(2)旱冰鞋是通过 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的方法减小滑行时地面对鞋的摩擦力.
(3)正在滑行时,要想很快停下来,应让放在后面的脚与运动方向垂直,同时用力向下压,以增大摩擦力,使自己很快停下来.前一种做法是通过 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 的方法增大摩擦的,后一种做法是通过 增大压力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