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压 强
第1课时 压 强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1 压力
1. 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的力一定是压力
D.压力的方向一定和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2.如图,长方体金属块重20 N,F恒为5 N,当金属块静止不动时,则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分别是FA= 20 N,FB= 5 N,FC= 15 N,FD= 25 N.
知识点2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3.小华利用实验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
(1)实验中小华通过观察 海绵的形变程度 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了 转换 法.
(2)通过甲和乙实验能够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 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甲和丙实验能够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用如图丁所示的方式紧靠在一起放在海绵上,此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图甲相比 相同 (选填“更明显”“更不明显”或“相同”).
知识点3 压强
4.下列对压强p=的解释正确的是( C )
A.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B.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C.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
D.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5.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纯电动汽车,质量为2.4×103 kg,每个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 m2,g取10 N/kg.求:
(1)车对地面的压力;
(2)车对地面的压强.
解:(1)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g=2.4×103 kg×10 N/kg=2.4×104 N.
(2)车对地面的压强:
p===3×105 Pa.
@中档 提分训练
6.如图所示,用右手掌平压着气球,左手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发生了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6题图
A.左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右手掌对气球的压力
B.左手指和右手掌对气球施加力的方向相同
C.左手指对气球的压强等于右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D.左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右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7.已知小桌甲重为G1,桌面面积为S1;物体乙重为G2,下表面的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7题图
A.甲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等于甲受到的重力大小
B.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甲对海绵的压强为
D.乙对甲的压强为
8.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A右端与桌边对齐(如图所示).在木板的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木板A做匀速直线运动到离开桌边,在木板A移动的过程中,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 不变 ,拉力F的大小 不变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 变大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小段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1 = F2,p1 < p2(前两空均选填“>”“<”或“=”);若F2=1 N,笔尖的面积为1×10-6 m2,则p2= 1×106 Pa.
@拓展 满分训练
10.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其质量为500 kg,装有四条履带,若每条履带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0.1 m2(g取10 N/kg).求:
(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
(2)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4 Pa,机器人要安全通过该处,则所装载物品的最大质量为多少千克?
解:(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G=mg=500 kg×10 N/kg=5 000 N,
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
p====1.25×104 Pa;
(2)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F最大=p最大S=4×104 Pa×4×0.1 m2=1.6×104 N,
装载物品最大重力:G物=F最大-G=1.6×104 N-5 000 N=1.1×104 N,
装载物品最大的质量:
m最大===1.1×103 kg.
第2课时 控制压强的大小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 控制压强的大小
1.【传统文化】如图所示,《天工开物》中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割稻、脱粒等情境,下列选项中可以增大压强的是( A )
2.在下列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D )
A.喝饮料用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
B.铁钉的尖端做得很尖
C.剪刀钝了磨一磨
D.拧螺丝时,在螺母下面加一个较大的垫圈
3.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如图所示,挥动逃生锤,使 A (选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 压强 增大,利于破窗逃生.
4.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这是通过 增大压力 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在盲道上行走,感觉到脚底有些不舒服,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 接触面积 减小了,从而增大了压强.
@中档 提分训练
5.“如坐针毡”这一成语源自《晋书·杜锡传》,是“太子在杜锡常坐的毡子里插了几根针,杜锡坐下时被扎”的故事.下列实例中,与其蕴含的物理道理相同的是( B )
A.压路机较重的前轮将路面压实
B.敲肉锤的锤面上有很多小凸起将肉捶散
C.沙滩车又大又宽的轮子防止车身陷入沙中
D.图钉帽能防止用力压入而伤手
6.现有7块规格相同的砖块,每块砖的长、宽、高分别为20 cm、10 cm、5 cm,将这些砖块按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方式摆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D )
甲 乙 丙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7.【开放性试题】小丽在菜市场买了一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回家,走了没多远,她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根据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你认为她应该 在手与塑料袋之间垫一块毛巾(合理即可) 来减轻手被勒痛,其物理道理是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
@拓展 满分训练
8.【科学推理】人在行走、站立、平躺及负重等不同状态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不同,如图所示,甲、乙分别表示中学生正常行走时和负重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S的情况,则下列根据图像判断乙中的中学生的状态及负重物体的质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A )
A.站立 30 kg B.站立 50 kg
C.行走 20 kg D.平躺 80 kg1 压 强
第1课时 压 强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1 压力
1. 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的力一定是压力
D.压力的方向一定和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2.如图,长方体金属块重20 N,F恒为5 N,当金属块静止不动时,则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分别是FA= N,FB= N,FC= N,FD= N.
知识点2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3.小华利用实验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
(1)实验中小华通过观察 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了 法.
(2)通过甲和乙实验能够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甲和丙实验能够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用如图丁所示的方式紧靠在一起放在海绵上,此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图甲相比 (选填“更明显”“更不明显”或“相同”).
知识点3 压强
4.下列对压强p=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B.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C.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
D.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5.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纯电动汽车,质量为2.4×103 kg,每个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 m2,g取10 N/kg.求:
(1)车对地面的压力;
(2)车对地面的压强.
@中档 提分训练
6.如图所示,用右手掌平压着气球,左手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发生了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左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右手掌对气球的压力
B.左手指和右手掌对气球施加力的方向相同
C.左手指对气球的压强等于右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D.左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右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7.已知小桌甲重为G1,桌面面积为S1;物体乙重为G2,下表面的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甲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等于甲受到的重力大小
B.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甲对海绵的压强为
D.乙对甲的压强为
8.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A右端与桌边对齐(如图所示).在木板的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木板A做匀速直线运动到离开桌边,在木板A移动的过程中,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 ,拉力F的大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小段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1 F2,p1 p2(前两空均选填“>”“<”或“=”);若F2=1 N,笔尖的面积为1×10-6 m2,则p2= Pa.
@拓展 满分训练
10.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其质量为500 kg,装有四条履带,若每条履带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0.1 m2(g取10 N/kg).求:
(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
(2)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4 Pa,机器人要安全通过该处,则所装载物品的最大质量为多少千克?
第2课时 控制压强的大小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 控制压强的大小
1.【传统文化】如图所示,《天工开物》中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割稻、脱粒等情境,下列选项中可以增大压强的是( )
2.在下列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喝饮料用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
B.铁钉的尖端做得很尖
C.剪刀钝了磨一磨
D.拧螺丝时,在螺母下面加一个较大的垫圈
3.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如图所示,挥动逃生锤,使 (选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 增大,利于破窗逃生.
4.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这是通过 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在盲道上行走,感觉到脚底有些不舒服,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 减小了,从而增大了压强.
@中档 提分训练
5.“如坐针毡”这一成语源自《晋书·杜锡传》,是“太子在杜锡常坐的毡子里插了几根针,杜锡坐下时被扎”的故事.下列实例中,与其蕴含的物理道理相同的是( )
A.压路机较重的前轮将路面压实
B.敲肉锤的锤面上有很多小凸起将肉捶散
C.沙滩车又大又宽的轮子防止车身陷入沙中
D.图钉帽能防止用力压入而伤手
6.现有7块规格相同的砖块,每块砖的长、宽、高分别为20 cm、10 cm、5 cm,将这些砖块按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方式摆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
甲 乙 丙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7.【开放性试题】小丽在菜市场买了一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回家,走了没多远,她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根据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你认为她应该 来减轻手被勒痛,其物理道理是 .
@拓展 满分训练
8.【科学推理】人在行走、站立、平躺及负重等不同状态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不同,如图所示,甲、乙分别表示中学生正常行走时和负重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S的情况,则下列根据图像判断乙中的中学生的状态及负重物体的质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站立 30 kg B.站立 50 kg
C.行走 20 kg D.平躺 8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