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的压强 分层练习(原卷版+ 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液体的压强 分层练习(原卷版+ 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5 11:42:14

文档简介

2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大小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特点
1.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因为液体受重力产生的
B.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液体重力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一定越大
2.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 的变化得出的;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 (选填“内凹”或“外凸”).
(2)通过比较A、B两图,可得到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3)通过比较B、C两图,可得到结论: .
(4)通过比较C、D两图,可得到结论: .
 知识点2 液体压强的大小
3.(广州中考)某居民楼水塔液面与各楼层水龙头的竖直距离如图所示,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水龙头关闭时,c处所受水的压强为(  )
A.3.0×104 Pa B.9.0×104 Pa
C.1.0×105 Pa D.1.3×105 Pa
4.放在水平面上的甲、乙两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则酒精和水的深度之比为(ρ酒精=0.8×103 kg/m3,ρ水=1.0×103 kg/m3)(  )
A.5∶4 B.1∶1
C.4∶5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水银和水,且液面相平.比较液体内A、B、C三点的压强,其中 点压强最大, 点压强最小.
@中档 提分训练
6.【教材习题改编】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没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大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大
7.如图所示,小明用该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下列所示现象中符合事实的是(  )
第7题图
8.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9.【新课标素材】“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已知某次在大海中下潜作业时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7.062×107 Pa,则其当时下潜的深度为 m,若“奋斗者”号舱门面积为0.6 m2,则此次舱门所受海水的压力为 N.(不考虑海面上的大气压,且海水密度取1.0×103 kg/m3,g取10 N/kg)
10.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组装好器材后,用手指无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侧液面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该压强计气密性 (选填“好”或“差”).
(2)调整好器材后,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可以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判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3)比较 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4)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 有关.
(5)根据实验结论对压强计进行改装,改装后可用于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大小.现将压强计两个探头分别浸入酒精和水中并处于同一深度,如图丁所示,可判断出A杯中盛有 (选填“酒精”或“水”),将A杯中的探头向 (选填“上”或“下”)移,U形管两侧液面会再次相平.
@拓展 满分训练
11.【分类讨论】如图所示,甲容器为底面积为120 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10 cm的酒精,则甲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甲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N.乙容器是由两个底面积分别为80 cm2和100 cm2的上、下圆柱形组成,且下圆柱形的高为6 cm,内装10 cm深的水.现分别从甲、乙两容器中抽取质量均为m的酒精和水,使得剩余的酒精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质量m为 g.(已知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g取10 N/kg)
第2课时 连通器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 连通器
1.如图所示的设备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2.如图所示,在下列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3.【物理学与工程实践】位于陕西泾阳的郑国渠,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如图是郑国渠跨路面两侧的截面示意图,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个 ,当水不流动时,水对A点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对B点的压强.
@中档 提分训练
4.如图是一种嵌于厨房或卫生间地面的地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存水杯装满水时,地漏是连通器
B.为了防止“异味”进入室内,水面必须达到的最低高度是位置2
C.隔离板的作用是隔离垃圾进入下水管和防止下水道“异味”进入室内
D.存水杯存满水时,若是取走隔离板,地漏就不再是连通器
5.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
第5题图
A.打开阀门K以后,水将从甲流到乙
B.打开阀门K以后,水将从乙流到甲
C.打开阀门K以后,水不会流动
D.打开阀门K以后,a处压强变小
6.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软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
第6题图
@拓展 满分训练
7.如图,甲、丙两管装有油,密度为0.8 g/cm3,乙管装有水,密度为1 g/cm3,阀门A、B关闭,甲、乙、丙三管液面相平,液柱高度均为9 cm.
(1)阀门打开前,甲、乙、丙三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先打开阀门A,甲管液面 ,乙管液面 ,甲、乙两管液面高度差为 cm.
(3)待甲、乙两管液面稳定后,再打开阀门B,将看到丙管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三个管液面稳定后,将发现 两管液面相平.2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大小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特点
1.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因为液体受重力产生的
B.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液体重力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一定越大
2.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 高度差 的变化得出的;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 内凹 (选填“内凹”或“外凸”).
(2)通过比较A、B两图,可得到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  .
(3)通过比较B、C两图,可得到结论: 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4)通过比较C、D两图,可得到结论: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
 知识点2 液体压强的大小
3.(广州中考)某居民楼水塔液面与各楼层水龙头的竖直距离如图所示,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水龙头关闭时,c处所受水的压强为( D )
A.3.0×104 Pa B.9.0×104 Pa
C.1.0×105 Pa D.1.3×105 Pa
4.放在水平面上的甲、乙两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则酒精和水的深度之比为(ρ酒精=0.8×103 kg/m3,ρ水=1.0×103 kg/m3)( A )
A.5∶4 B.1∶1
C.4∶5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水银和水,且液面相平.比较液体内A、B、C三点的压强,其中 B 点压强最大, A 点压强最小.
@中档 提分训练
6.【教材习题改编】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没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6题图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大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大
7.如图所示,小明用该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下列所示现象中符合事实的是( C )
第7题图
8.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9.【新课标素材】“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已知某次在大海中下潜作业时其受到海水的压强为7.062×107 Pa,则其当时下潜的深度为 7.062×103 m,若“奋斗者”号舱门面积为0.6 m2,则此次舱门所受海水的压力为 4.237 2×107 N.(不考虑海面上的大气压,且海水密度取1.0×103 kg/m3,g取10 N/kg)
10.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组装好器材后,用手指无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侧液面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该压强计气密性  差 (选填“好”或“差”).
(2)调整好器材后,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可以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判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转换法 .
(3)比较 甲、乙 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4)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 密度 有关.
(5)根据实验结论对压强计进行改装,改装后可用于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大小.现将压强计两个探头分别浸入酒精和水中并处于同一深度,如图丁所示,可判断出A杯中盛有 水 (选填“酒精”或“水”),将A杯中的探头向 上 (选填“上”或“下”)移,U形管两侧液面会再次相平.
@拓展 满分训练
11.【分类讨论】如图所示,甲容器为底面积为120 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10 cm的酒精,则甲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800 Pa,甲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9.6 N.乙容器是由两个底面积分别为80 cm2和100 cm2的上、下圆柱形组成,且下圆柱形的高为6 cm,内装10 cm深的水.现分别从甲、乙两容器中抽取质量均为m的酒精和水,使得剩余的酒精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质量m为 720 g.(已知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g取10 N/kg)
第2课时 连通器
@基础 分点训练
 知识点 连通器
1.如图所示的设备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C )
2.如图所示,在下列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D )
3.【物理学与工程实践】位于陕西泾阳的郑国渠,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如图是郑国渠跨路面两侧的截面示意图,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个 连通器 ,当水不流动时,水对A点的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对B点的压强.
@中档 提分训练
4.如图是一种嵌于厨房或卫生间地面的地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存水杯装满水时,地漏是连通器
B.为了防止“异味”进入室内,水面必须达到的最低高度是位置2
C.隔离板的作用是隔离垃圾进入下水管和防止下水道“异味”进入室内
D.存水杯存满水时,若是取走隔离板,地漏就不再是连通器
5.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C )
第5题图
A.打开阀门K以后,水将从甲流到乙
B.打开阀门K以后,水将从乙流到甲
C.打开阀门K以后,水不会流动
D.打开阀门K以后,a处压强变小
6.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软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 连通器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高度上) .
第6题图
@拓展 满分训练
7.如图,甲、丙两管装有油,密度为0.8 g/cm3,乙管装有水,密度为1 g/cm3,阀门A、B关闭,甲、乙、丙三管液面相平,液柱高度均为9 cm.
(1)阀门打开前,甲、乙、丙三管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先打开阀门A,甲管液面 升高 ,乙管液面 下降 ,甲、乙两管液面高度差为 2 cm.
(3)待甲、乙两管液面稳定后,再打开阀门B,将看到丙管液面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三个管液面稳定后,将发现 甲、丙 两管液面相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