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 综合评价 (有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压强 综合评价 (有答案)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5 11:51:07

文档简介

第9章综合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9~10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共32分)
1.关于压力和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一定等于重力
B.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
C.有些情况下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
D.压力就是重力
2.如图所示,在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 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 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深陷雪地说明他对雪地的压力比芳芳大
B.小明深陷雪地说明他对雪地的压强比芳芳大
C.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D.如果小明穿上和芳芳一样的雪橇,那么他俩对雪地的压强一样大
3.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篆刻刀的锋利刀口 B.骆驼的宽大脚掌
C.注射器的尖锐针头 D.压路机质量很大的碾子
4.下列有关实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峡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B.医生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高原边防哨所战士用压力锅煮面条是因为气压越高,液体沸点越低
5.在一水杯中加半杯水,然后将一根吸管分别插入水中不同的深度,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你会感觉到:吸管插入水中越深,吹气时越费力.这是因为(  )
A.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的体积有关
6.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
B.玻璃管中水柱高度升高,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玻璃管中水柱高度越小,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D.上楼时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7.明代洪武年间,当时的浮梁县令向朱元璋进献了一件瓷器“九龙杯”,如图甲.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漏掉,所以又名“公道杯”.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要使酒从杯底流出,其液面至少应高于(  )
第7题图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8.小明参加研学时,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质量均匀的泥塑构件,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在沿竖直方向将构件分成a和b两部分,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  )
第8题图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比较
9.下列现象利用大气压的是(  )
A.骑电动自行车须戴头盔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茶壶盖上留有小孔 D.水往低处流
10.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质量均为m0、底面积均为S,内装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均为p,液体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  )
A.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均为F=pS
B.甲、乙两液体密度的关系为ρ甲>ρ乙
C.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为pA<pB
D.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m0+m乙)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1.用吸管喝酸奶,吸管有一端很尖,更容易将吸管插入包装盒中,这是通过减小 来增大压强的;用吸管把酸奶“吸”入口中,这是利用了 的作用.
12.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游客到青藏高原时,往往会出现头晕、耳鸣,甚至出现呕吐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在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该地区水的沸点相对于平原地区 (选填“较高”“较低”或“不变”).
13.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所受压力 (选填“相同”或“不同”), (选填“左”或“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
第13题图
14.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如图甲所示,第二次瓶口朝下,如图乙所示,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则第一次橡皮膜向 ,第二次橡皮膜向 (前两空均选填“内凹”或“外凸”), (选填“甲”或“乙”)中橡皮膜形变程度更大.
15.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 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 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现推着长方体向右运动(长方体不掉落),在运动过程中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会 ,长方体与桌面的摩擦力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第15题图
16.如图所示,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紧贴一轻质薄塑料片,将玻璃管下端浸入水面下0.3 m深处,然后沿管壁慢慢注入酒精(密度为0.8×103 kg/m3).当管中的酒精液面与管外的水面相平时,塑料片受到酒精的压强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的压强.若将玻璃管缓慢向上移动时,塑料片有可能掉落,为使塑料片不掉落,则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m.(ρ水=1.0×103 kg/m3)
第16题图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如图所示,某同学用40 N的水平力将一个重10 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画出物体对竖直墙壁的压力的示意图.
18.如图所示,请画出水坝上O点受到水的压力F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9.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 .
(3)比较 两图,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20.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保持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4)比较图乙和图丁, (选填“能”或“不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理由是 .
21.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甲    乙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缓缓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 N.
(3)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5)小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仍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可能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的是 (填字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2.一辆四轮货车自重为80 000 N,车内装有800 kg的货物,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 cm2.(g取10 N/kg)
(1)车内货物的重力为多少?
(2)货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若货车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可达到1.2×106 Pa,否则地面将会被压坏,则货车内最多还可以装多少千克的货物?
23.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有水,容器下部的横截面积是50 cm2,上部的横截面积是10 cm2,水深h是40 cm,A点到容器底的高度h1是10 cm.求:(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A点受到水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若再向容器中倒入0.1 kg的水且不溢出,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多少?第9章综合评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9~10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共32分)
1.关于压力和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压力一定等于重力
B.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
C.有些情况下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
D.压力就是重力
2.如图所示,在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 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 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小明深陷雪地说明他对雪地的压力比芳芳大
B.小明深陷雪地说明他对雪地的压强比芳芳大
C.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D.如果小明穿上和芳芳一样的雪橇,那么他俩对雪地的压强一样大
3.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B )
A.篆刻刀的锋利刀口 B.骆驼的宽大脚掌
C.注射器的尖锐针头 D.压路机质量很大的碾子
4.下列有关实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三峡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B.医生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高原边防哨所战士用压力锅煮面条是因为气压越高,液体沸点越低
5.在一水杯中加半杯水,然后将一根吸管分别插入水中不同的深度,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你会感觉到:吸管插入水中越深,吹气时越费力.这是因为( A )
A.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的体积有关
6.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第6题图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
B.玻璃管中水柱高度升高,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
C.玻璃管中水柱高度越小,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D.上楼时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7.明代洪武年间,当时的浮梁县令向朱元璋进献了一件瓷器“九龙杯”,如图甲.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漏掉,所以又名“公道杯”.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要使酒从杯底流出,其液面至少应高于( B )
第7题图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8.小明参加研学时,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质量均匀的泥塑构件,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在沿竖直方向将构件分成a和b两部分,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 A )
第8题图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比较
9.下列现象利用大气压的是( BC )
A.骑电动自行车须戴头盔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茶壶盖上留有小孔 D.水往低处流
10.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质量均为m0、底面积均为S,内装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均为p,液体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 AD )
A.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均为F=pS
B.甲、乙两液体密度的关系为ρ甲>ρ乙
C.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为pA<pB
D.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m0+m乙)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1.用吸管喝酸奶,吸管有一端很尖,更容易将吸管插入包装盒中,这是通过减小 受力面积 来增大压强的;用吸管把酸奶“吸”入口中,这是利用了 大气压 的作用.
12.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游客到青藏高原时,往往会出现头晕、耳鸣,甚至出现呕吐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在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该地区水的沸点相对于平原地区 较低 (选填“较高”“较低”或“不变”).
13.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所受压力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右 (选填“左”或“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
第13题图
14.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如图甲所示,第二次瓶口朝下,如图乙所示,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则第一次橡皮膜向 内凹 ,第二次橡皮膜向 内凹 (前两空均选填“内凹”或“外凸”), 乙 (选填“甲”或“乙”)中橡皮膜形变程度更大.
15.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 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 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700 Pa;现推着长方体向右运动(长方体不掉落),在运动过程中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会 变大 ,长方体与桌面的摩擦力 不变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第15题图
16.如图所示,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紧贴一轻质薄塑料片,将玻璃管下端浸入水面下0.3 m深处,然后沿管壁慢慢注入酒精(密度为0.8×103 kg/m3).当管中的酒精液面与管外的水面相平时,塑料片受到酒精的压强 小于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的压强.若将玻璃管缓慢向上移动时,塑料片有可能掉落,为使塑料片不掉落,则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0.06  m.(ρ水=1.0×103 kg/m3)
第16题图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如图所示,某同学用40 N的水平力将一个重10 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画出物体对竖直墙壁的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18.如图所示,请画出水坝上O点受到水的压力F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9.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海绵的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3)比较 甲、丙 两图,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
20.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 液面高度差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 乙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保持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 .
(4)比较图乙和图丁,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理由是 没有控制深度不变 .
21.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甲    乙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
(2)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缓缓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 N.
(3)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6.00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3.33 cm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9.0×104 Pa.(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5)小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仍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可能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的是 C (填字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2.一辆四轮货车自重为80 000 N,车内装有800 kg的货物,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 cm2.(g取10 N/kg)
(1)车内货物的重力为多少?
(2)货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若货车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可达到1.2×106 Pa,否则地面将会被压坏,则货车内最多还可以装多少千克的货物?
解:(1)车内货物的重力:G=mg=800 kg×10 N/kg=8 000 N.
(2)货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80 000 N+8 000 N=88 000 N,
货车对地面的压强:p===1.1×106 Pa.
(3)货车对地面的最大压力:
F'=p'S=1.2×106 Pa×4×200×10-4 m2=96 000 N,
货车和货物的总重力:G总'=F'=96 000 N,
货车内最多还可以装货物的重力:
G'=G总'-G总=96 000 N-88 000 N=8 000 N.
货车内最多还可以装货物的质量:m'===800 kg.
23.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有水,容器下部的横截面积是50 cm2,上部的横截面积是10 cm2,水深h是40 cm,A点到容器底的高度h1是10 cm.求:(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A点受到水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若再向容器中倒入0.1 kg的水且不溢出,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多少?
解:(1)由题意可知,A处水的深度:
hA=h-h1=40 cm-10 cm=30 cm=0.3 m,
则A处的压强:
pA=ρ水ghA=1.0×103 kg/m3×10 N/kg×0.3 m=3×103 Pa;
(2)水深h=40 cm=0.4 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4 m=4×103 Pa;
根据p=可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下=4×103 Pa×50×10-4 m2=20 N;
(3)由ρ=可得,倒入容器内水的体积:
ΔV水===1×10-4 m3,
容器内水面上升的高度:
Δh===0.1 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增加量:
Δp水=ρ水gΔh=1.0×103 kg/m3×10 N/kg×0.1 m=1×103 P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