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质量评估(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地形、气候、河流相互影响。读“北美洲和亚洲略图”。完成1-3题。
1.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被称为美国的“黄金水道”,该河干流大致流向为( B )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放射状 D.自东向西
2.北美洲和亚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C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热带范围广
C.大陆性气候广 D.均无热带雨林气候
3.美洲经济发达的国家是( A )
A.美国、加拿大 B.墨西哥、巴西
C.美国、巴西 D.委内瑞拉、阿根廷
2024年7月25日,中非人文交流合作论坛暨“东方之韵遇上色彩非洲”中非文化交流展在湖南长沙开幕。根据材料和非洲简图,完成4-7题。
4.关于非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西濒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B.东北隔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邻
C.西濒印度洋,东临大西洋
D.北隔红海与欧洲相望
5.下列说法中与非洲不相符的是( C )
A.“热带大陆”“高原大陆” B.“富饶大陆”
C.“世界人种大熔炉” D.“贫困大陆”
6.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在此动物园我们找不到的动物是( D )
A.狮子 B.大象 C.长颈鹿 D.袋鼠
7.关于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水位季节变化大 B.世界第一长河
C.河流水量大 D.结冰期长
地理是一门科学且有趣的学科,在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多的奥秘,据此完成8-12题。
8.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 )
A.水城威尼斯人的出行工具是雪橇
B.非洲人喜欢跳舞
C.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
D.南美洲的巴西人喜欢踢足球
9.东南亚交通位置非常重要,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D )
A.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B.该区域的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C.连接了大洋洲和亚洲
D.大部分位于热带
10.人种、语言、文化、宗教都相似的地区是( D )
A.非洲北部和南部 B.亚洲东南部和南部
C.亚洲南部和西部 D.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
11.欧洲西部有“钟表王国”和“世界公园”之称的国家是( A )
A.瑞士 B.德国 C.波兰 D.法国
1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A )
A.酷寒、干燥、烈风 B.飓风、暴雨、寒潮
C.暴雨、雷电、冰雹 D.台风、寒潮、干旱
(宿迁中考)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震后,研究人员发现该半岛部分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陆地面积扩大约240公顷。完成13-14题。
13.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防震减灾有关的是( D )
A.穿和服 B.吃生鱼片 C.爱喝清茶 D.住木质房
14.能登半岛陆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B )
A.气候变化 B.地壳运动 C.水土流失 D.填海造陆
(云南中考)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如图为“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俄罗斯大豆主产区( C )
①纬度较低,可一年两熟 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俄罗斯大豆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A )
①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大豆市场需求量大 ②东西两大豆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③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锂在能源生产和储存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21世纪开采最多的材料之一。澳大利亚是世界领先的锂矿生产国。中国宁德时代和美国福特汽车合作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的密歇根州投资35亿美元建立一家新的电池制造厂。根据资料,完成17-21题。
1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 B )
A.密歇根湖 B.苏必利尔湖 C.贝加尔湖 D.鄱阳湖
18.在密歇根州建立电池制造厂的优势是( C )
A.劳动力价格低 B.锂矿资源丰富
C.工业体系完善 D.自然环境优美
19.将澳大利亚的锂矿运送到中国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D )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20.密歇根州所处的农业带是( A )
A.乳畜带 B.小麦带
C.玉米带 D.亚热带作物带
2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 B )
A.“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C.“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D.“世界石油宝库”
22.在法国旅游的游客,下列景点的选择可以观赏到并且实现的是( D )
A.乘船浏览峡湾风光,观看午夜太阳美景
B.到马克思墓碑前献花
C.游水城威尼斯,感受水乡风情
D.在卢浮宫欣赏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
(江西中考)巴西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资源丰富。某跨国公司计划投资一个热带雨林开发项目,为此政府召开了听证会。如图示意参会各方的主要观点。据此完成23-25题。
23.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
A.气候湿热 B.地形复杂 C.地势高峻 D.四面环海
24.参会各方中,其观点立足于雨林生态价值的是( D )
A.外商代表 B.土著居民 C.政府官员 D.环保人士
25.综合各方观点,合理开发雨林的方式是( B )
A.停止开发,保护雨林 B.适度开发,珍惜资源
C.大力开发,赚取外汇 D.全面开发,增加耕地
二、非选择题(填空题每空2分,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50分)
26.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20分)
案例一:亚欧大陆的季风气候分布。
(1)图中①气候类型对应甲、乙、丙三图中的 乙 。造成①②③三种季风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纬度因素 。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地区的气候分布。
(2)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西岸有⑤⑥两种气候类型,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 ⑥ (填序号),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东岸为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带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由东西两侧向内陆逐渐 减少 ,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降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海陆因素 。
案例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气象工作者在图中B处测出气温是14.8℃,则C处气温约是 10 ℃。
案例四: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特点,人类的聚落也有鲜明特点。
(4)图a是 热带草原 气候典型的自然景观,图b民居是为适应 热带沙漠 气候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而建造的。
案例五: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这里的降水最高纪录高达26 461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
(5)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角度,写出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
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迎风坡,降水多。
27.《旅行青蛙》是一款日本小游戏,用户看着这个小青蛙去旅行,等待它的明信片和小礼物……近期旅行蛙去了名古屋、神户和东京,看看它都发现了什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在神户,这只小青蛙去了著名的有马温泉,发回了明信片1。很多日本人喜爱泡温泉,并成为一种生活习俗。日本被称为“世界火山博物馆”和“地震国”,旅行蛙研究了六大板块图,发现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运动的影响,日本位于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因此日本多火山地震,带来的天然温泉资源丰富。
(2)在名古屋,旅行蛙参观了日本的重要古迹——名古屋城,还参观了JR中央大厦,并发回了明信片。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文化具有 东西方文化兼容 的特点。
(3)旅行蛙还看到很多工业区,他发现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太平洋 沿岸和 濑户内海 沿岸的狭长地带,而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内陆 地区。
(4)读“俄罗斯工业和交通分布图”可以看出,俄罗斯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的 西伯利亚大 铁路,该铁路横跨亚欧两洲而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5)日本经常发生地震,小明给日本的小朋友提供了一些防震避震的建议,错误的是 C 。
A.躲到课桌下面
B.躲到空间狭小的洗手间里
C.乘电梯逃生
D.尽量使用棉被、枕头、书包等软物体保护头部
28.【科学考察 探秘两极】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和冷源,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读我国南、北两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位置与范围】
(1)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 南极 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2)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的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 东北 方向。
【气候与科考】
(3)两极地区非常寒冷的共同原因是 纬度高,气候寒冷 。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温更低的原因是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海拔较高,冰面反射阳光 。当西安正值高温季节时, 北极 (南极/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有 极昼 (极夜/极昼)现象,便于科学考察。
【旅游与环保】
(4)如果你有幸参加南极探险旅游活动,请你从旅行安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说明旅途中应注意的问题。
旅行安全: 带好保暖装备、太阳镜、防滑装备、充足的食物等 。
环境保护: 不乱丢垃圾、把垃圾带回国处理等 。期末质量评估(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地形、气候、河流相互影响。读“北美洲和亚洲略图”。完成1-3题。
1.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被称为美国的“黄金水道”,该河干流大致流向为( )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放射状 D.自东向西
2.北美洲和亚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热带范围广
C.大陆性气候广 D.均无热带雨林气候
3.美洲经济发达的国家是( )
A.美国、加拿大 B.墨西哥、巴西
C.美国、巴西 D.委内瑞拉、阿根廷
2024年7月25日,中非人文交流合作论坛暨“东方之韵遇上色彩非洲”中非文化交流展在湖南长沙开幕。根据材料和非洲简图,完成4-7题。
4.关于非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濒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B.东北隔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邻
C.西濒印度洋,东临大西洋
D.北隔红海与欧洲相望
5.下列说法中与非洲不相符的是( )
A.“热带大陆”“高原大陆” B.“富饶大陆”
C.“世界人种大熔炉” D.“贫困大陆”
6.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在此动物园我们找不到的动物是( )
A.狮子 B.大象 C.长颈鹿 D.袋鼠
7.关于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大 B.世界第一长河
C.河流水量大 D.结冰期长
地理是一门科学且有趣的学科,在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多的奥秘,据此完成8-12题。
8.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水城威尼斯人的出行工具是雪橇
B.非洲人喜欢跳舞
C.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
D.南美洲的巴西人喜欢踢足球
9.东南亚交通位置非常重要,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B.该区域的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C.连接了大洋洲和亚洲
D.大部分位于热带
10.人种、语言、文化、宗教都相似的地区是( )
A.非洲北部和南部 B.亚洲东南部和南部
C.亚洲南部和西部 D.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
11.欧洲西部有“钟表王国”和“世界公园”之称的国家是( )
A.瑞士 B.德国 C.波兰 D.法国
1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酷寒、干燥、烈风 B.飓风、暴雨、寒潮
C.暴雨、雷电、冰雹 D.台风、寒潮、干旱
(宿迁中考)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震后,研究人员发现该半岛部分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陆地面积扩大约240公顷。完成13-14题。
13.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防震减灾有关的是( )
A.穿和服 B.吃生鱼片 C.爱喝清茶 D.住木质房
14.能登半岛陆地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地壳运动 C.水土流失 D.填海造陆
(云南中考)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如图为“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俄罗斯大豆主产区( )
①纬度较低,可一年两熟 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俄罗斯大豆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①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大豆市场需求量大 ②东西两大豆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③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锂在能源生产和储存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21世纪开采最多的材料之一。澳大利亚是世界领先的锂矿生产国。中国宁德时代和美国福特汽车合作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的密歇根州投资35亿美元建立一家新的电池制造厂。根据资料,完成17-21题。
1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 )
A.密歇根湖 B.苏必利尔湖 C.贝加尔湖 D.鄱阳湖
18.在密歇根州建立电池制造厂的优势是( )
A.劳动力价格低 B.锂矿资源丰富
C.工业体系完善 D.自然环境优美
19.将澳大利亚的锂矿运送到中国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20.密歇根州所处的农业带是( )
A.乳畜带 B.小麦带
C.玉米带 D.亚热带作物带
2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 )
A.“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C.“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D.“世界石油宝库”
22.在法国旅游的游客,下列景点的选择可以观赏到并且实现的是( )
A.乘船浏览峡湾风光,观看午夜太阳美景
B.到马克思墓碑前献花
C.游水城威尼斯,感受水乡风情
D.在卢浮宫欣赏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
(江西中考)巴西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资源丰富。某跨国公司计划投资一个热带雨林开发项目,为此政府召开了听证会。如图示意参会各方的主要观点。据此完成23-25题。
23.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热 B.地形复杂 C.地势高峻 D.四面环海
24.参会各方中,其观点立足于雨林生态价值的是( )
A.外商代表 B.土著居民 C.政府官员 D.环保人士
25.综合各方观点,合理开发雨林的方式是( )
A.停止开发,保护雨林 B.适度开发,珍惜资源
C.大力开发,赚取外汇 D.全面开发,增加耕地
二、非选择题(填空题每空2分,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50分)
26.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20分)
案例一:亚欧大陆的季风气候分布。
(1)图中①气候类型对应甲、乙、丙三图中的 。造成①②③三种季风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地区的气候分布。
(2)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西岸有⑤⑥两种气候类型,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 (填序号),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东岸为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带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由东西两侧向内陆逐渐 ,由此可知,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降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案例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气象工作者在图中B处测出气温是14.8℃,则C处气温约是 ℃。
案例四: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特点,人类的聚落也有鲜明特点。
(4)图a是 气候典型的自然景观,图b民居是为适应 气候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而建造的。
案例五: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这里的降水最高纪录高达26 461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
(5)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角度,写出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
27.《旅行青蛙》是一款日本小游戏,用户看着这个小青蛙去旅行,等待它的明信片和小礼物……近期旅行蛙去了名古屋、神户和东京,看看它都发现了什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在神户,这只小青蛙去了著名的有马温泉,发回了明信片1。很多日本人喜爱泡温泉,并成为一种生活习俗。日本被称为“世界火山博物馆”和“地震国”,旅行蛙研究了六大板块图,发现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运动的影响,日本位于 火山地震带,因此日本多火山地震,带来的天然温泉资源丰富。
(2)在名古屋,旅行蛙参观了日本的重要古迹——名古屋城,还参观了JR中央大厦,并发回了明信片。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文化具有 的特点。
(3)旅行蛙还看到很多工业区,他发现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的狭长地带,而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
(4)读“俄罗斯工业和交通分布图”可以看出,俄罗斯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的 铁路,该铁路横跨亚欧两洲而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5)日本经常发生地震,小明给日本的小朋友提供了一些防震避震的建议,错误的是 。
A.躲到课桌下面
B.躲到空间狭小的洗手间里
C.乘电梯逃生
D.尽量使用棉被、枕头、书包等软物体保护头部
28.【科学考察 探秘两极】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和冷源,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读我国南、北两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位置与范围】
(1)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 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2)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的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
【气候与科考】
(3)两极地区非常寒冷的共同原因是 。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温更低的原因是 。当西安正值高温季节时, (南极/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有 (极夜/极昼)现象,便于科学考察。
【旅游与环保】
(4)如果你有幸参加南极探险旅游活动,请你从旅行安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说明旅途中应注意的问题。
旅行安全: 。
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