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5 Working the Land Using Language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5 Working the Land Using Language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2-25 12: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Unit5 Using Language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信息
使用教材 人教版(2019年)选择性必修一
单元名称 Unit 5 Working the land
单元课时 第3课时
、单元教学规划
单元主题及主要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农业”为主题,探讨了与农业相关的热点问题:世界饥饿问题,有机农业及现代农业发展等问题。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深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这三大主题语境中,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涉及以下主题语境:1.人与自我:本单元通过介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和青年人李丹回农村创业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对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更深入的思考,同时能引导学生培养创新和创业意识。2.人与社会:本单元通过学习对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学习,更加了解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们的贡献,人类的文明需要技术创新和科学精神。3. 人与自然:本单元的第二篇阅读是关于化学农业和有机农业的,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本单元一共有七个板块: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structure, project, video time.阅读板块有四篇文章,具体教学素材如下表所示: TopicWorking the land Reading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记叙文:农业科学家袁隆平) Chemical Versus Organic Farming(说明文:化学耕种与有机耕种) Better, Greener Lives Away from the City (WB) (记叙文:青年人农业创业) Amazing Methods of Agriculture(WB)(说明文:农业新科技)ListeningWorld Hunger (世界饥饿问题的原因,世界粮农组织、FAO的行动和倡议) Agricultural News (WB)(李保国科技扶贫、英国垂直农场、东非助农软件)SpeakingSharing your opinion (探讨庆祝世界粮食日的可行活动)WritingAn argumentative essay on farming (化学耕种和有机耕种的利弊的看法)StructureSubject clauses(主语从句)ProjectMake a poster of your favorite dish, from field to plate.Video timeEarth University(哥斯达黎加的Earth University 帮助贫困生学习可持续农耕的方法)
本单元提供了多模态的语篇素材,听力部分主要介绍了世界饥饿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探讨饥饿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法,Work Book补充的听力材料是关于李保国科技扶贫、英国垂直农场、东非助农软件等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农业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关于农业问题的思考为后续的阅读做好铺垫。阅读部分介绍了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化学耕种与有机耕种、Work Book部分介绍了青年人农业创业之路等内容,文章通过介绍袁隆平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杰出人物对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所做出的贡献。通过学习有机耕种和化学耕种旨在让学生深入思考人与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度思考农业发展对国家建设乃至世界和平等方面的贡献和意义。视听内容是关于哥斯达黎加的Earth University 帮助贫困生学习可持续农耕的方法,通过视听课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可持续的耕种方法对于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听力部分主要介绍了世界饥饿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探讨饥饿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法,Work Book补充的听力材料是关于李保国科技扶贫、英国垂直农场、东非助农软件等内容,来丰富学生的关于解决农业的策略。听力部分可以为学生在说的环节-探讨庆祝世界粮食日的可行活动做好铺垫,让学生能够有话说。本单元的重点语法内容是主语从句,在阅读篇目中均有渗透,在语法课中会总结归纳主语从句的用法,通过讲解主语从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长难句的的障碍,在写作过程中也能恰当的使用主语从句。本单元的最后一个板块是project, 学生通过前面阅读、听力的输入,这个环节要求学生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够有效的输出。本单元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事业,理解个人发展和价值的实现要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主题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年级普通的学生,班级54人,女生偏多。语言水平中等,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听力能力较强,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较弱。在语言能力方面,对于本单元的话题-农业,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对于袁隆平的事迹及世界饥饿问题均有所了解。但对本单元相关词汇的英文表达比较欠缺。对本单元的话题人物的了解不深,认知较单一,对于人物品质了解不透彻。学生能够读懂并理解介绍人物的记叙文,但在理解并欣赏语篇特征和写作手法方面比较欠缺。学生能读懂说明文,理解作者传达的观点但是对文章中体现的逻辑关系不能很好的把握。写作方面学生之前议论文的相关练习机会较少,写作时缺少写作思路不会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比较生硬。听力方面学生能听懂录音采访中的关键信息,但不能准确判断被采访人的主要观点及其支撑信息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能够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推测锻炼大意,但根据不同语篇中的衔接方式,理解语篇逻辑,以及段落间的衔接能力较弱。在文化意识方面,学生能理解并欣赏英文文章,但是从作品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还需要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成。学生能够理解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对我国及全球农业发展的贡献,但是对于世界饥饿问题、耕作方式的选择等缺乏深度思考。在思维品质方面,学生能够在农业主题的探究中,客观的分析并识别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差异。学生能够根据获得的信息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但还不能很好的提炼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恰当的论述。
开放性学习环境
授课班级所具备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如下:首先,授课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是走读生,他们的学习环境是广阔的,不只局限于校园和教室。主要包括学校,校内外的图书馆、家庭、网络等。在教学中,除了教科书及教师教授的狭小范围,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和互联网的资源库进行知识补充、延伸。比如在讲授阅第一篇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去发掘对农业发展有过突出贡献的人物,并在班里分享。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以自主探究、实践体验、问题讨论多种方法进行的。教学方法是灵活的,在教学实践中不以某个现成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允许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评价方式采用多元激励评价,重过程,轻结果。
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 获取、梳理、描述世界饥饿问题并分析世界饥饿问题的愿因 分析造成世界饥饿问题的原因 归纳、总结并分享世界粮农组织的做法和倡议 认识解决粮食问题和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介绍农业领域的典型人物为粮食问题和农业发展所作的贡献 报道并评价农业科技创新 谈论并宣传典型人物和农业成就,呼吁大家一起行动 论述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的优缺点 掌握并灵活应用主语从句 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及个人可以在农业领域有所作为的做法
单元课时安排
语篇 课型 第*课时 课时对应的单元教学目标
SB P54 Using language--listening 听说 第一课时 描述世界饥饿问题并分析世界饥饿问题的愿因 分析造成世界饥饿问题的原因 总结并分享世界粮农组织的做法和倡议
SB P50 Reading and thinking 阅读 第二课时 介绍农业领域的典型人物为粮食问题和农业发展所作的贡献
SB P55-57 Evaluate Chemical farming and organic farming 读写 第三课时 论述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的优缺点
SBP53 Discover useful structure WB P90 Using Structure 语法 第四课时 掌握并灵活应用主语从句
SB P60 Video Time WB P91: Using language—listening and Speaking 视听 第五课时 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及个人可以在农业领域有所作为的做法 报道并评价农业科技创新
SB p59: Project 项目 第六课时 谈论并宣传典型人物和农业成就,呼吁大家一起行动
持续性评价的手段与方式
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英语学习,改善英语教学,完善课程设计,监控学业质量。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版),本单元的教学评价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辅以终结性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以下重点描述了听说课、阅读课和读写课的教学评价。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听说课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有关世界饥饿问题重点词汇掌握如何?听力之前的铺垫是否充足? 对于学生听力中遇到的障碍有没有解决,说的环节能否有效输出? 学生能否根据听力材料准确的归纳出世界饥饿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是否关注了所有学生的表现?哪些学生需要鼓励? 在本单元的第二课时阅读课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1.在梳理文章要点时给予了学生哪些方法上的指导? 2.学生能否从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事迹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3.自己在本堂课扮演了什么角色?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如下评价: 我对课文是否真正理解了?能否抓住文章主线? 课前关注的重难点是否已解决?课后复习还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在本单元的第三课时阅读课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学生能否运用语篇衔接手段,提高表达的连贯性? 学生能否根据表达需要,设计合理的语篇结构? 学生能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学活动中是否注意到了学生的高阶认知发展? 学生能否利用写作评价表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和互评? 分组讨论的方式效果如何?是否有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原因是什么?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通过评价能够调整教学策略,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实施后填写)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对教师深入研读文本、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都提出了要求,教师需要有挖掘语篇内涵的潜力,并基于主题语境整合教材语篇内涵的能力,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拓宽思维角度,创新观点表达,真正发展学生的学科英语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反思:1.第一课时:听说课。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设计教学活动,适当补充、调整、整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听说活动搭建台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有关农业科技知之甚少,在课前预习环节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去收集关于农业相关新科技、世界饥饿问题的现状,从而为在课堂中更好的理解听力材料做好铺垫。2.第二课时:阅读课 阅读课通过教学发现在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从信息获取到思维提升中,问题的设计层次不够明显,有些问题过于抽象,需提升问题的针对性和逻辑性。3.第三课时:读写课 在读写课授课过程中,对部分英语程度较弱的学生关注不够,应根据学生特点,给予适时地指导。4.第六课时,开始设计的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海报的创作,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创作海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一些资料,所以把创作海报的任务留作学生的周末作业,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材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基本工具,教师是课堂的创造者,应该积极灵活地使用教材,不应被动地将教材中所有信息机械地传授给学生。教学设计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充分整合教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贯彻核心素养理念,才能全面驾驭课堂教学。
单元作业/测试(自选项)
作业设计见附件 1
、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3课时 读写课:评估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
语篇研读
本文位于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的Using Language中的读写部分,该部分的主题是“评估化学农业和有机农业”,促进学生思考耕作方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What:本文分别介绍了化学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特点,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困惑。文章最后的结论是有机农业目前还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想要人们既吃得饱又吃的健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Why:饮食健康、饮食安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学习化学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优缺点,启发学生辩证的去看待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关于国计民生的问题。How: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以“先分后总”的方式,先介绍了什么是化学农业及化学农业的优缺点,然后又介绍了有机农业的优缺点,最后一段进行了总结,有机农业虽然很受人们的欢迎但目前有机农业的产能有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农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写作手法上本文使用了说明、举例、对比、等写作手法,并且大量的应用了逻辑连接词,使文章语言更加顺畅。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石嘴山市第三高二年级普通班的学生,班级54人,女生偏多。语言水平中等,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听力能力较强,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较弱。学生能够较好的运用略读、寻读等阅读策略梳理语篇信息,具备初步分析语篇的能力。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对于世界饥饿问题,及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对于本节课的话题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深入。对于本话题的相关英文表达也比较欠缺。在此之前学生的作文练习中关于应用文的练习较多而议论文的练习相对较少,学生只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框架,但不能有力的论证自己观点,语言表达上也不够流畅。本节课将通过带领学生梳理文章,充实写作素材,理清写作思路。
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认识到解决粮食问题和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论述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的优缺点 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及个人可以在农业领域有所作为的做法 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获取、梳理写关于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的议论文的相关词汇和表达。 归纳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提炼出关于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议论文的写作提纲。 梳理并灵活应运文章中逻辑连接词。 比较、描述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的优缺点,并阐述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归纳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提炼出关于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议论文的写作提纲。 2.比较、描述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的优缺点,并阐述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提取信息、内化语言,将已获取的语言组织成一篇文章 解决教学难点的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信息结构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文章结构的梳理、概括与整合。
教学方法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采取了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
教学工具
教学工具:电脑、希沃白板、信息结构图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第3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及互动方式(45 mins时间)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1.获取、梳理写关于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的议论文的相关词汇和表达。(学习理解类活动activity1) 2.归纳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提炼出关于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议论文的写作提纲。(activity 2& 3) 3.梳理并灵活应运文章中逻辑连接词。(应运实践类活动activity 4 & 5) 4.比较、描述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的优缺点,并阐述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自己的观点。(迁移创新类活动 activity6,7& 8) 学习理解类活动 (10mins) Activity 1围绕主题创设情境,铺垫语言,引入话题 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当父母购买食物特别是蔬菜水果的时候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并阐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引出农产品安全问题,就此过渡到本节课的写作任务:就化学农业和有机农业发表自己的看法。 Activity 2概括、梳理、整合信息 首先,学生第一遍阅读文本,通过快速浏览,获取文章的段落大意,并完成课本P56的练习。其次,学生细读文章,找出化学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优缺点,使之结构化(见下图) 通过对文章的梳理,使学生提炼出作文的写作大纲来,并熟悉并学习一些话题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第三步,再次阅读文本,通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What are the topic sentences for the problems of Chemical Farming What supporting evidence does the author use to illustrate each pion 提炼文章的写作手法,理清写作内容。 Problems of Chemical Farming Topic sentences: Chemical farming can harm both the land and people’s health. Point 1: kill helpful bacteria Supporting Point 2: stay in soil and underground water evidence Point 3: plants have less flavor and essential minerals 2.应用实践类活动(12mins) Activity 3 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梳理出关于有机农业的优缺点的主题句与支撑主题句的要点。 Activity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支持有机农业还是化学农业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求学生完善自己的写作提纲。 活动意图 Activity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明确写作任务;激发学生思考写作内容。 Activity 2通过概括、梳理、整合信息明确写作内容,提炼写作大纲,提炼文章写作手法。 Activity 3通过分析提炼有机农业的优缺点的主题句和支撑句,使学生更加明确该怎么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Activity 4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作文的主要观点,通过对比完善、改进自己的写作提纲。 1.学习理解类活动学习效果评价:学生需反思掌握的单词和句型能否满足短文写作的任务要求?能否针对获取信息,提炼出文章的写作大纲?篇章布局和写作风格方面还需注意什么? 2. 应用实践类活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需反思自己的作文提纲是否合理?能否对自己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取舍,完善自己的写作提纲? 3.迁移创新类活动学习效果评价:学生能否顺利应运所学知识完成作文写作?学生能否根据作文评价表进行互相学习和评价,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文章?
Activity 5.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逻辑连接词,并通过练习使他们能够在写作中灵活应运逻辑连接词。具体操作如下: T: Please share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whether you support chemical farming or organic farming and why Ss;(一些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老师发现学生分享观点时缺少逻辑连接词,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找出文章的逻辑连接词) T: Apart from a clear structure, the link words can make an article more coherent. What link words do you Know Ss: therefore/thus/so however/but/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T: Let’s find more link words in the passage. 学生将会找到以下逻辑连接词;however, for example, in turn, as an alternative, in fact等 T: Now please use some of them to make sentences.(学生练习使用逻辑连接词) Activity 5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逻辑连接词,使学生在后续的写作中语言能更流畅。
迁移创新类活动(22 mins) Activity 6.讨论;What will future farming be like How to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 Activity 7 学生完成关于:“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发表自己的观点的一篇议论文的草稿,并恰当的使用逻辑连接词。 Activity 8评价 学生互评,修改文章,学生可以参考以下评价表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 Checkpoints Think about whether your classmate have done a good job in the following ways. Tick the box after you have read his/her writing: The writing if my classmate can be appreciated in the following ways: Required structure Clear opinions Appropriate vocabulary Persuade you to accept his or her opinion Sequence the points in a logical order Language errors What impresses me most is __________________ Activity 6. 学生能够讨论和反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能使自己的文章中的观点更有深度。 Activity 7. 完成文章草稿 Activity 8 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和进一步修改
Activity 9 Homework (1 min) Polish your draft Revise your draft based on the checklist on Page57. Exchange drafts with a partner. Use the Checklist to give feedback on your partner’s draft.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中主要呈现了课文的主要结构,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板书更加清晰的把握议论文的写作结构,从而更加容易的提炼出自己作文的写作提纲。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1. Polish your draft 2. Revise your draft based on the checklist on Page57. Exchange drafts with a partner. Use the Checklist to give feedback on your partner’s draft .
课时课外作业: 完成WB P92-93页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的内容,并完成一篇关于议论文论证在乡村工作的优缺点。该部分的内容是和SB P55-57的内容配套的练习,通过课堂上的教授学生学会了如何去通过阅读提炼作文提纲及写作的提纲,以及逻辑连接词的使用。通过课后练习学生能更好的内化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通过此项作业学生可以更好的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及个人可以在农业领域有所作为的做法。
课后反思: 读写课以阅读为语言输入,以写作为语言输出。先阅读,解读文本,为写作做铺垫,再运用阅读文本中的重要词汇和结构进行写作输出语言。读写整合课型需要在一节课既要处理“读”,要读到位,为后续的“写”做好多层次、多维度的铺垫;又要处理“写”,要给足学生足够的时间体验写作,甚至在课堂上要预留时间给学生进行讨论、自评和互评和教师点评,在教学中时间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际教学过程发现在第一次的教学过程导入部分和阅读部分花费时间较长,导致后面学生的写作时间比较仓促,于是精简了阅读环节的练习使其目标导向更加明确。在读写课的教学中要把握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如果输入的量不够充分,就不能保证输出的质;反之,若输入的量过大,则影响输出的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导入环节就明确了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完成一篇文章论述有机农业和化学农业的优缺点,使学生明确阅读目的,进而带着问题以学习和模仿的视角展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从内容、结构、语言、评价等多方面给予学生写作支架。本节课从文本结构的剖析与模仿、话题语言的提炼与运用、情感态度的引领与内化、主题思维的激发与提升,给学生的写作做好层层铺垫。
四、单元整体评价
单元整体评价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完成本节课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和单元学习目标。单元教学的核心特征是关联式、结构化,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要形成学生对语言、自我、社会和文化等的整体观念,实现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都要有所提升。语言知识学习只是单元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且是基础性目标。在教学中构建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语言能力方面学生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农业相关的单词和词块,对于词汇的学习渗透在整个阅读和听说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在语篇中理解和恰当的使用主语从句。能读懂并理解介绍人物的记叙文,理解并欣赏其语篇特征和写作手法。在文化意识层面,学生能理解并欣赏英文文章,并从作品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对我国及全球农业发展的贡献,能对世界饥饿问题、耕作方式的选择等进行深度思考。能够准确理解多模态语篇传递的要义和具体信息,推断作者的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提炼并拓展主题意义。在文化意识方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走近农业,深度思考农业发展对于国计民生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等方面的贡献,并逐步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能付诸行动。在思维品质方面学生能够在农业主题的探究中,客观的分析并识别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差异。学生能够根据获得的信息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提炼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恰当的论述。能够根据所获得的的综合信息,归纳概括内在的形成规律,建构新的概念,并在实践中,用于处理、解决新的问题。在思维品质方面,学生能够在农业主题的探究中,客观的分析并识别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差异。学生能够根据获得的信息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提炼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恰当的论述。学生能够积极拓宽课外学习资源,通过网络等多种信息渠道获取最新知识,并根据学习需要加以取舍;能够积极争取把握各种学习和表现及,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魏昱. 2020.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03):167.
[3] 姚旭辉,周萍,陈缨,沈琴芳.2016.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写整合:铺垫与输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附件1
单元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听说课作业
作业内容:
假设学校要在世界粮食日要举行活动,现就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向全体学生征求建议,请根据课程所学内容写封建议信。
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一些关于对农业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及科技。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粮食问题和世界饥饿问题是和每个人密切相关的,提升学生关注国计民生的意识。第二项作业目的是为下节阅读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阅读课
作业内容:
1..完成work book部分的Page 94-95 的拓展阅读
2. Option 1:Write a presentation about what interest you most about the article.
Option2: Make a survey report about the changes of rice product.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布置基础性作业以巩固本课所学和探究性作业。
第三课时:读写课
作业内容
1. Finish your draft
2. Revise your draft based on the checklist on Page57.
3. Exchange drafts with a partner. Use the Checklist to give feedback on your partner’s draft.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完成写作任务并参考老师提供的评价表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和互评。
第四课时:语法课
作业内容:
总结主语从句的特点
完成课本90页的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关于主语从句的用法,能够灵活使用主语从句。
第五课时:视听课
作业内容:
设计一张海报,介绍印象最深刻的一项农业发明。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报道并评价农业科技创新。
第六课时:
作业内容:
Polish your poster and then put up your poster on the wall after class.
Appreciate other posters and write down the reason why you like it.
Revise your own poster based on other’s comment.
设计意图:课后继续学习和优化海报的设计、内容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