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教学课件:第4课《说数》 (共6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教学课件:第4课《说数》 (共6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05 20:1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6张PPT。导入新课下面是则真实故事,乾隆五十年举行“千叟宴”,有3900多位老人参加,其中最老的一位多大年纪?芽有副数学对联请你运算,“花甲重逢,还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60年为一“花甲”,杜甫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上联可列算式为:?60×2+3×7=141;下联列式为:70×2+1=141。这位老寿星竟有141岁??
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数字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说数沈致远学习目标一、把握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生动性特征,体会科学小品的文章美。?
二、理解科学小品的基本说明方法及表现手法,学习课文把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三、数字与语文结合,认识科学美和科学精神之美,培养阅读科学文章的兴趣和能力。?重点?:
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了解数的发展,领会一种科学的精神。??
难点?:
探究科学家笔下的数何以有如此魅力。 科学小品就是用小品文的形式来介绍科学常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和作用等。
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篇幅短小,形式活泼,想象和联想往往很丰富。它的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说明时常借助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作解释、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等等来表达要介绍事物的特点;或者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要介绍说明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人格化、生动化,使我们对事物的特点、作用有更清楚的认识。
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怎样阅读科学小品呢 ? 1 、要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

科学小品的内容具有科学性,我们阅读时首先要弄清它介绍了什么,解释了什么,对人类有什么作用或危害。弄明白了这些问题,也就基本读懂了这篇科学小品。
2 、抓住文章的条理
科学小品的表述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顺序清楚,层次分明。
一般来说,说明或介绍事物时的顺序可分为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等几种。3 、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
科学小品常借助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作解释、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引用等来表达要介绍事物的特点;或者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要介绍说明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人格化、生动化。祝您在虎年里:一帆风顺,
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
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
八面春风,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1、字音
衍生      
一粲
孜孜以求    
拭目以待
永葆常新    
契机  
缥缈一、检查预习yǎncànzīshìbǎoqìpiāomiǎo锲而不舍飘渺 贷 借贷     拭 拭目以待
 赁 租赁     试 考试
 粟 沧海一粟   型 原型 模型
 栗 栗子     形 原形 图形 
震 震撼 震耳欲聋 
 振 振兴 振聋发聩2、辨字形原型 :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 原形 :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多带贬义)
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1、孜孜以求:勤勉地追求。
2、不足为奇:不值得惊奇。
3、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 q 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q 到解决。
4、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5、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
6、抱屈:叫屈。3、记词义拭目以待: 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期望的殷切或等待某件事情的。作者思路示意图自然数零整数带负号的自然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复数数的发展史本文的结构
一(1—5):有理数的演变;
二(6—8):无理数的发现;
三(9—12):虚数和复数的出现;
四(13):全文总结。顺序?逻辑顺序二、理清思路三、准确把握文章信息
规则:以组为单位进行抢答,题目公布后,各组成员若是知道答案的,立即站起来回答,不用举手,谁抢答得快谁拥有答题权。要求不仅答对是非,更要在文章中找出理据.每组基准分为一百分,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一题扣十分,最后累计得分最少的小组被要求念数字饶口令。
①自然数的实物原型是十个手指。 错误。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
(第1段) 错误。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第2段) ②负数概念的形成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注意修饰限定语的功用 “可能”与“恐怕”均是表示“估计、也许、大概”的副词。如果少了课本原文的这两个词,意思就变得很肯定。这些修饰限定词语恰恰显示了科学小品行文的严谨与准确。 ③虚数和虚数轴都是人们想象和创造出来的,但也有实际的原型。 对。虚数在生活中具有原型:电工学中利用复数表示交流电,虚数代表虚功。(第10、12段)④整数、分数填满了整个实数轴。 错误。整数、分数只是有理数,实数轴上还有无理数。(第6段) 注意信息提炼的完整性 第四题犯了以偏盖全(以部分代整体)的错误,那么我们在阅读科学小品时,要注意信息提炼的完整性。 5、文中第一首诗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率绵绵无绝期”是化用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里的诗句。原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文中第一首诗中“道是无理却有情”化用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道是无晴却有晴(情)。以下两题只需注意红色字内容的是非对。错。
刘禹锡提醒:一些名句,我们尽量记住作者和出处。7、整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8、无法用整数或者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错误。实数范围内,无法用整数或者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第6段)错误。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正数不等于正整数,负数也不等于负整数,两个概念有交集。(第4段)小结:注意概念表述的范围 两题都犯了概念表述的错误,一个是概念有交集,一个是范围未加限制。 10、所有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所有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 正确。这是根据课文一个简单的推导。圆周率不同于有限位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包含着无限的信息,因而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像圆周率这样的数是无理数。因而无理数也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第6段) 9、圆周率是无理数,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错误。所有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这是我们从课文中得出的正确概念,但是并不代表所有小数也可以化为分数,比如圆周率。此推导不可逆转。 注意逻辑推导的合理性 阅读说明文,还要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对作者尚未表达出的意思进行合理的推导。前一题可以顺推,而后一题不可逆推。具体情况要区别对待。 总结: 科技文遣词造句时字字精准,句句严谨。我们在提取文章信息时,也要注意修饰限定语的功用、信息提炼的完整性、概念表述的明确性、逻辑推导的合理性和时间概念的准确性等等,这样才能准确合理的把握文章基本信息。 饶口令四、探究活动:在一般人看来数字是枯燥无味的,课文却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表达得具体生动,趣味盎然。请你找出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地方体会体会,并说说作者是运用哪些技巧、手法形成这种效果的。科学小品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解释、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列图表等等。请指出作者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并举例说明。说明方法1、分数的引入解决不了不能整除的困难,例如 1÷3=1/3。分数当然也有原型,例如三人平分一个西瓜,每人得三分之一。
2、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
整数。
3、文中咏诵圆周率和零的两首小诗。
4、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5、北京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书所包含的信息虽然极多,但仍是有限的,而圆周率却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怎能不令人惊叹!举例子下定义引用打比方作比较1、引用诗句
如:关于“圆周率”、“零”的小诗;
作用:借以说明圆周率和零的作用特点,并且通过引用诗词使文章生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联想。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如:1、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2、无理者,不进道理也!不知道为什么圆周率背了这么个恶名?
作用(好处):把枯燥无味的数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使数字在枯燥中显示出灵性和生机。(3)巧用成语、文言句式
如:零的原型是什么?是“四大皆空”还是“一无所有”?
这样一来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众星捧月”,……
无理者,不讲道理也!
虚数和复数有没有实际的原型呢?乍看似乎“虚”无缥缈,“复”杂得很。
作用: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可读性和行文句式的生动活泼。在一般人看来数字是枯燥无味的,课文却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表达得具体生动,趣味盎然。请你说说作者是运用哪些技巧形成这种效果的。⑴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说明顺序;
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
⑶灵活生动的表达技巧,使语言通俗,生动,亲切。归纳总说北面八里坡上白家有个八伯,
八伯家里养着八百八十八只白鹅,
八伯门口种着一百八十八棵白果,
白果树上住着八百一十八只八哥。
八哥在白果树上吃白果,
白鹅气得直叫:我饿!我饿! 司小四和史小世,
四月十四日十四时四十上集市,
司小四买了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
史小世买了十四斤四两细蚕丝。
司小四说我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可以增加营养防近视,
史小世说我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可以织绸织缎又抽丝。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谁能说准十四四十四十四,
谁来试一试。下面是则真实故事,乾隆五十年举行“千叟宴”,有3900多位老人参加,其中最老的一位多大年纪?现在有副数学对联请你运算,“花甲重逢,还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60年为一“花甲”,杜甫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上联可列算式为:
60×2+3×7=141;下联列式为:70×2+1=141。这位老寿星竟有141岁?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作家,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相传司马相如做官之后,有遗弃文君之意,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文君察觉到这一点,就给他写了一封信:《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共同合作:共同说出带数字的成语或古诗句一鼓作气二三其德三顾茅庐四大皆空五谷丰登六神不安七窍生烟八面玲珑九死一生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千岩万壑万籁无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仿写练习:
仿照课文中两首小诗的写法,选一个数字或符号写一首小诗。《赞美小括号》
你象两个扇贝 张开美丽的外衣
不为炫耀 不投虚名
只因是爱的使者 把孤独拥抱括号( )
像牛郎与织女
永远被天河所阻隔
即使是七月七日
也无法相依在一起 省略号 ……
你有时是沉默,
有时是欲言又止,
你没有一张嘴吧,
却包含着千言万语.零的联想 
在弟弟的眼中,
零是好玩的籃球。
在妹妹的眼中,
零是珍貴的珍珠。
零是轉動的車輪。在媽媽的眼中,
零是可貴的戒指。
在爸爸的眼中,
零是系住全家的一個圈。
在哥哥的眼中,
十你是耶稣的化身
世人遇到你,都会增加一份虔诚
你无限延伸于东西南北
行人为你守侯、为你徘徊1. 注意修饰限定词的功用(1—2)3. 注意概念表述的明确性(5—6)2. 注意信息提炼的完整性(3—4)4. 注意逻辑推导的合理性(7)准确性:1.(第1段)自然数的实物原型是十个手指。错误。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2.(第2段)负数概念的形成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错误。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3.(第1012段)虚数和虚数轴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并没有实际的原型。以偏概全4. 整数、分数填满了整个实数轴。(第6段)以偏概全有理数 5. 整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第4段)概念有交叉6. 无法用整数或者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第6段)概念限定范围不明实数范围内7. 所有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因而所有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不可逆推1. 注意修饰限定词的功用(1—2)3. 注意概念表述的明确性(5—6)2. 注意信息提炼的完整性(3—4)4. 注意逻辑推导的合理性(7)准确性:8、圆周率是无理数,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合理推导作者在文中说“数学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那么就本文而言,你认为本文的诗情画意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且说说它好在哪里?课堂活动二:比喻
例如: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比喻 形象说明”零”在整数中所处的中心位置)你自己一无所有,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拟人 既突出了零的特点,又赞扬了像零一样虽然清贫却乐于助人的人.)引用:
文中引用两首小诗.前者用诗来咏圆周率,既贴切又文采斐然,使人感到意趣盎然.后者既突出了零的特点,又赞扬了像零一样虽然清贫却乐于助人的人.
化用:
道是无理却有情
(刘禹锡) 道是无晴却有晴
此率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 此恨绵绵无绝期
古希腊人以为,美是神的语言。他们找到了一条数学证据,宣称黄金分割是上帝的尺寸。几何学天才欧几里德更进一步:他发现大自然美丽的奥妙在于巧妙和谐的数学比例大多接近1比1.618。伦敦西敏寺、巴黎圣母院都是如此。

说说数学的美对称美1,2,3,4,5,6,… …;其相反数:-1,-2,-3,-4, -5 ,-6 … …;“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奇异美“圆周率本是圆周与直径之完全确定的比值,但它产生的无穷数列却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而感到惊讶和震撼”创造美如第9自然段中“-1的平方根是什么?……但不存在的东西可以创造出来!这就是科学的创造精神。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和谐美 和谐的美,在数学中多得不可胜数。如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即0.61803398…。
维纳斯的美被所有人所公认,她的身材比也恰恰是黄金分割比。
黄金分割比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在建筑设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达·芬奇称黄金分割比为“神圣比例”. 简洁美 数学不愿意把一亿写成100000000,而要写成108,更不愿把亿分之一写成 1/10000000 ,而乐于写成10-8。
文本训练:1、文中说“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请归纳“零”的意义:①零是一切数的基础
②零是进位制的前提
③零具有运算功能2、下列哪一项在“数轴”上没有对应点? (  )
A、自然数 B、零 C、分数 D、虚数D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诗中”永葆常新“具体指的是什么?答:圆周率的小数既不循环,也不终结,包含无限信息。4、关于本文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数》主要是从数的发展史的角度来写的,从最简单的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虚数、复数,数字包含了无穷的信息。
B、数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类科学的发展史。
C、课文借对数的介绍,赞颂了人类的智慧和对宇宙规律的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D、全文依照人类认识数的历史进程渐次展开,以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呼出历史上的一个个发明,其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并列式。 D5、作者为了把数字说得具体生动,运用了很多的说明方法,对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作者在说明“有些数根本就无法以整数或分数来表示”这个问题时,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B、作者在说明“零”的地位时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作品中没有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说明方法的运用使文章增添了灵气和活力,显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C 6、文中第一首诗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率绵绵无绝期”是化用了(  )朝诗人(    )的(     )里面的句。原句是:(               )
唐朝白居易 《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7、读第9段,回答:“科学的创新精神”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答:指数学家创造了本不存在的“虚数”,并用符号i来表示,规定i的平方为-1,从而解决了负数开平方的难题。8、认真阅读文段,分别给“虚数轴”和“复平面”下定义。 答:①虚数轴:数学家创造出来的一根用来表示虚数位置的与实数轴相垂直的数轴。
②复平面: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平面。 同样一斤米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盆 景
??? 当人们观赏着你那千姿白态的身影,赞赏声四起的时候,你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为了满足这点虚荣心,你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 ??? 为了这,你的臂膀不能随意伸展,必须按人的意志,抬手压肘。 ??? 为了这,你的身躯不能随意生长,必须按人的意志,掐头去尾。 ??? 你整天面对的,是锯和剪刀;你遍体鳞伤,缠的不是绷带,而是铅丝。为了这点虚荣心,你一辈子都在忍受屈辱. 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或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小品文也是随笔、杂感等杂文的别称。
现在的小品文因内容的不同,一般有讽刺小品、时事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