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乡空间结构 第一课时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城乡空间结构 第一课时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0 10:2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2.1 城乡空间结构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的城市市区,镇是指经批准设立的建制镇的镇区,乡村是指城市市区和镇区以外的地区。到2019 年年底,港澳台暂不计算在内,我国共有城市684个,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93个,县级市387个,另有建制镇21013 个。
图 2-1城市(辽宁大连市)
新课导入
1.读图 2-1、图 2-2、图 2-3,说一说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
2.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市、镇,还是乡村?根据你的观察,描述其空间布局特点。
3.从乡村演变成城市,基本动力有哪些?在景观和布局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图 2-2 镇(湖北枣阳市吴店镇)
图 2-3 乡村(江西婺源县江岭村)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结合典型区域,解释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通过时空综合分析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探究城乡功能分区的布局特征以及相对位置关系。
掌握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核心素养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
城乡土地利用
01
聚落、城镇与乡村的概念
聚落:人类的居住地及生活环境的总称叫聚落。按组成人员的从业情况一般分为乡村和城镇。
乡村: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方。
城镇: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 城镇的特点:①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②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③各类建筑聚集;④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等。
一、城乡土地利用
一 乡村的土地利用
1.乡村的概念: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的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 域等。
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乡土地利用
二 城镇的土地利用
城镇: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 城镇的特点:①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②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③各类建筑聚集;④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等。
城镇是乡村的产物,也是乡村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乡村演变成城市。
城市
乡村
城乡对比分析:
2019中图版
自主探究
一般而言,乡村与城镇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说出其原因。
思考1: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绿化用地
市政用地
耕地
林地
园地
1.一般而言,乡村与城镇所占比重最大土地利用类型各是什么?说出其原因。
类型:乡村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城镇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居住用地。
原因:乡村的人口数量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镇的人口已达到一定规模,居住用地承担其最基本的职能,是分布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活动
2.在城镇中,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城市商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交叉口),呈点状或条状。
活动
3.想一想,城镇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城市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和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行政因素有关。
项目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 作用 景观图
城镇
乡村
2019中图版
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住、绿化等建设用地的状况
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占有较大比重,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相对分散
以农用地为主
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
反映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
以建设用地为主;
居住用地是其最基本的职能
归纳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
城乡空间结构
02
1、城市功能分区
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主要有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功能区等。这些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
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聚集
城市功能分区
集聚效应
1、形成过程
布局与组合
二、城乡空间结构
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
城市各项活动需要占用土地
各地块交通可达性、低价等不同
城市经济活动发展空间竞争
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居住区
商业区
文教区
工业区
行政区
其他功能区
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市政与公共服务区
交通和仓储区
生态功能区
城市土地利用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交通用地
绿化用地
政府机关及其他公共用地
城市功能分区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城市功能分区
工业区
城市居民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占地面积大。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
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
商业区
居住区
2、城市功能分区——主要功能区
二、城乡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
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的布局与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居住区
工业区
商业区
城市三大主要功能区
城市的空间结构
居住区是聚落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功能区,往往占据城市土地的40%~60%。多位于市中心附近,介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商业区只占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大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条状分布。
工业区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多分布在城市外缘、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1.城镇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镇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如下表所示:
功能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居住区
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集聚成片 占地面积大,是城镇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城乡空间结构
02.城乡空间结构
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形态: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本功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现象
特点: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分布:高级住宅区多在城市外缘,与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多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工业区相联系。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这是一个副标题
这是一个小标题
中高级住宅区的特点
①居住者多为高收入阶层
②多建设在城市外缘(高处)
③房屋面积较大,环境优美
④公共配套设施完善
⑤与文化区联系紧密
低级住宅区的特点
①居住者多为低收入阶层
②多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
③面积狭小、环境较差
④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
⑤与工业区联系紧密
特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形态:集聚成片
工业区
商业区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在大城市的核心区域,大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简称 CBD。
特点: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和利用集约,是城镇的核心区。
分布位置: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分布原因:人流量大,交通便利;分布形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商业区
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各种功能区相互联系、相互组合
居住区以居住用地为主,但也分布有商业用地等
较大的城市一般有多个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这种分布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能够使各功能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避免互相干扰,从而保证城市的各项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也使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得到合理利用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东京银座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上海陆家嘴
1. 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地租水平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类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读图2-6,完成相关任务。
【答案】影响城区地租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1)想一想,影响城区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图 2-6 某城市各类用地租金水平随距离递减示意
【答案】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的相同点是:都随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地租水平逐渐下降;不同点是:不同类型的地租水平下降速度是不同的,商业用地下降最快,工业用地下降最慢。
(2)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如果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那么图中 OA、AB、BC 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理由。
【答案】如果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那么图中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BC为工业区,因为在OA段,商业区的付租能力最高,AB段住宅区的付租能力最高,BC段工业区的付租能力最高。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成都城市功能区围绕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市中心是商业、行政和居住混合区;居住区、文化区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工业区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外。沈阳工业区分布在交通线路两厢,主要位于市区东西两侧;居住区相对集中,位于市中心区及其外缘。北京作为明清时期的都城,其中心是故宫而不是中心商务区,商业中心表现为多核状布局。
【答案】成都属于团块状的城市空间结构,这跟当地的地形有关。成都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功能区的分布不受地形的阻隔。使之可以成片分布。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市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图 2-7 成都城市空间结构示意
图 2-8 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示意
【答案】沈阳以组团式的松散布局结构建设,沿三环高速公路向沈山、沈大、沈哈、沈抚、沈丹、沈盘等交通干线放射方向发展。
(2)结合交通运输干线的引导和集聚功能,分析沈阳市的空间结构特点。
(3)大都市中心区地租水平较高,为集约利用土地,通常高楼大厦林立,而北京市故宫附近的建筑都不高,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答案】北京是一座具有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古城。如果过分改动故宫周边的环境,会影响它的历史价值,为了保留故宫的文化气息,所以周围都不允许建高层建筑。
地租水平
商业
住宅
工业
距离市中心远近
A
B
C
O
D
某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一片理想均质的土地
画出图中市中心至a一线地租变化曲线。
交通干线
环城公路
交通通达度对地租水平的影响
市中心
商业区
a
地租水平
交通干线
市中心
a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
地租最高峰:
市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交通通达性最优。
地租低地:
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地租较低。
地租次高峰:
城市公路干线与环线的交汇处。
交通干线
环城公路
地租
(元/M2)
200
400
600
800
交通通达度对地租水平的影响
市中心
环路
环路




公路干线
地租次高峰
地租低地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
地租最高峰:
市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交通通达性最优
地租低地:
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地租较低
地租次高峰:
城市公路干线与环线的交汇处。
交通通达度对地租水平的影响
地形:海拔、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气温、降水适中
河流:供水、农业、运输、防卫
其他:开发矿产、保护环境
经济:产业布局、地租、边境贸易
政治、历史、军事
科技、宗教、旅游
人文因素
自然因素
位置:纬度、海陆、中心
交通:港口、铁路、公路、沿江、沿海
土地利用类型
功能区
城镇空间结构
布局与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