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课前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地理差异显著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村落在[1]_________和[2]_________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地形 以[3]_________为主 以丘陵、平原为主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年降水量 400~800毫米 800毫米以上
干湿状况 以半湿润区为主 以湿润区为主
河流水文状况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结冰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长,冬季不结冰
植被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4]________________林为主
能源及矿产 以煤、石油、铁矿为主 以水能、有色金属为主
耕地类型 以[5]_________为主 以水田为主
土壤类型 黑土地、棕壤、钙质土、盐碱土 贫瘠的红壤、砖红壤(酸性),水稻土
粮食作物 以小麦、玉米为主,稻谷为散产区 以水稻为主,稻谷集中产区
主要水果 苹果、葡萄、梨等 柑橘、香蕉、菠萝等
油料作物 花生、大豆 以油菜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便于雨水下泻)
交通运输 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以[6]_________为主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知识点2 四大地理区域
1.综合[11]_________、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12]_________地区、[13]_________地区、[14]_________地区和[15]_________地区。
2.四大地理区域的比较
位置范围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16]_________、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17]_________和黄海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位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濒临[18]_________、东海和南海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位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19]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位于[20]_________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二、课后巩固练
1.“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说说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A.一月份平均气温大约是10℃
B.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C.年降水量大约是800mm
D.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
2.下面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分界线无关的是( )
A.200mm年等降水量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秦岭—淮河线 D.青藏高原边缘线
3.关于地理区域的叙述,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可以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对区域进行划分
B.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
D.自然区域界线都是非常明确的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图中A、B两个区域的界线大体一致的有(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图中D区域和其他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地形 C.土壤 D.降水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十分显著。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语句描述乙区域的是( )
A.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B.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增
C.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 D.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7.下列描述与丁地区最相吻合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醺醉落羊栏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020年11月一张秦岭的航拍图冲上热搜,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秦岭的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9.1月份时,秦岭北侧的月平均气温可能是( )
A.8℃ B.20℃ C.32℃ D.-5℃
10.关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10℃等温线大致经过 B.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D.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④与①
1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四条界线中没有经过该线的是( )
A.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1月0℃等温线 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3.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③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5℃ B.8℃ C.-4℃ D.16℃
1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区域的名称。①____地区,③____地区,④____地区。
(2)图中A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
(3)②区域的地形以____和____为主。
(4)④区域的农田多为____。
1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填数字代号: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两个区域_______,牧区主要分布在哪两个区域_______。
(2)④是_______地区,该区与③_______地区的界线D大致与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地区④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
(3)地区②与地区③的分界线大致沿着B_______(山脉)和淮河一线,该线是1月平均气温_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区与_______的分界线,地区②自然条件优越,请同学们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一、课前知识梳理
[1]自然景观;[2]人文景观;[3]平原、高原;[4]亚热带常绿阔叶;[5]旱地;[6]水运;[7]800毫米;[8]0;[9]水田;[10]旱地;[11]地理位置;[12]北方;[13]南方;[14]西北;[15]青藏;[16]大兴安岭;[17]渤海;[18]黄海;[19]400;[20]横断山脉;
二、课后巩固练
1.答案:C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A错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B错误;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C正确;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D错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一淮河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的边缘线是青藏高原区和其它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BCD不符合题意;2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A符合题意,故选A。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A正确;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感觉到区域的存在,B正确;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C正确;有的有明确的界线,如行政区划之间的界线;有的没有明确的界线,如气候分区之间的界线。D错误。故选D。
4.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A、B两区域的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线,D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排除ABC。故选D。
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D为青藏地区,该地区和其他区域的分界线为青藏高原边缘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该线也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其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B正确,与气温、土壤和降水无关,排除ACD,故选B。
6.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乙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A错误;我国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错误;北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C正确、D错误。故选C。
7.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丁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主要描写的是乙南方地区的景观,A正确;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描写的是乙北方地区的景观,B错误;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晚醉落羊栏主要描述丙青藏地区的景观,C错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写甲西北地区的景观,D错误,故选A。
8.答案:B
解析: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呈东西走向,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选B。
9.答案:D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故1月份秦岭以北气温低于0℃,秦岭以南气温高于0℃。根据题意,排除ABC,选D。
10.答案:B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也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的地方,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根据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可知,它是③北方地区与④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结合题意。故选C。
12.答案:A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1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区域的界线,不经过秦岭一淮河线;结合题意。故选A。
13.答案:C
解析:③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正常年份最可能是-4℃。排除ABD,故选C。
14.答案:(1)西北;青藏;南方
(2)黄土高原
(3)高原;平原
(4)水田
解析:(1)依据位置,读图可知,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南方地区。
(2)依据位置,图中A所在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3)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4)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15.答案:(1)青藏地区;海拔因素(地形因素);②③;①④
(2)西北;北方;400;干旱
(3)秦岭;0℃;湿润区;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图中数字①是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线,大致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图中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西北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即图中的②、③,其中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即图中的①、④,这里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地为主。
(2)④是西北地区,③是北方地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D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其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3)结合所学知识,图中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B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同时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区、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降水多,气温高,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