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自然特征与农业 预习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自然特征与农业 预习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5 15: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课前知识梳理
知识点1 黑土地、黄土地
1.范围:北方地区大体位于[1]________、[2]_________以东,[3]_________________以南,[4]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北,东临[5]__________和[6]___________。
2.地形:以[7]________和[8]________为主,有三大地形区[9]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___。
3.气候:地跨寒温带、[12]________和[13]________,大部分地区属于[14]______________。冬季[15]________;夏季[16]________。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17]________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18]________。
4.土壤:黄土分布在[19]______________和[20]____________,黑土分布在[21]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耕地类型以[22]___________为主。
2.主要粮食作物:[23]_________、[24]__________、[25]_________等。
3.主要经济作物:[26]_________、[27]_________、[28]_________等。
4.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和解决措施
制约因素 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 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29]______________
时间上分布不均匀 [30]______________
从长远来看 发展节水农业
二、课后巩固练
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代表农作物有小麦、甘蔗、甜菜和大豆
D.土壤分为黑土地和黄土地
2.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中有这样的诗句:“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为了减轻类似“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的灾情,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 B.引海水灌溉
C.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D.大力培育耐旱作物
3.下列诗句中,描写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积雪连绵,冰川广布
4.下列作物,全部适宜在北方地区种植的是( )
A.玉米、甜菜、甘蔗 B.花生、大豆、茶叶
C.小麦、棉花、油菜 D.小麦、花生、大豆
读“北方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气候分布分析,北方地区的植被主要是( )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6.图中①所处的地形区是( )
A.关中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读下图所示的①②两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①和②两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是“黄土地”、②地是“黑土地”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多“寒温带”、②地多“中温带”
D.①地有“辽中南”工业区,②地有“京津唐”工业区
8.下列说法,不属于①和②两地区共同点的是( )
A.农田多为旱地 B.作物都是一年一熟
C.1月平均气温都低于0℃ D.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著名的诗句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真实写照。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亚寒带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玉米、水稻 B.玉米、水稻、谷子
C.小麦、玉米、谷子 D.小麦、大豆、水稻
“冰肌雪骨你就想想想北方,烈火豪情你就来来来北方,黑黑的土地望不到边,窜出一条大河叫黑龙江。”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材料中的歌词所描述的地区,位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2.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包括( )
①平原和盆地的分界线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④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甲所在地区春旱严重。该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厂 B.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C.在黄河下游修建水库 D.发展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14.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__________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地区冬季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雨季集中在__________,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
(2)③__________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由于严重的__________造成的。
(3)⑤__________山脉在中朝边界,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其农业用地类型是__________(选填“耕地”或“林地”);⑥是___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__________、__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15.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实施“藏粮于地”。读我国北方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图(如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主产区,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至少2点)受热量条件的影响,该区农作物熟制是____。
(2)实施好“藏粮于地”战略,华北平原要解决____短缺问题,目前国家实施了____(调水工程)措施确保该地区农业的发展。
(3)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位于黄河的____游地区,要应对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
答案以及解析
一、课前知识梳理
[1]大兴安岭;[2]青藏高原;[3]内蒙古高原;[4]秦岭—淮河;[5]渤海;[6]黄海;[7]平原;[8]高原;[9]东北平原;[10]华北平原;[11]黄土高原;[12]中温带;[13]暖温带;[14]温带季风气候;[15]寒冷;[16]炎热;[17]半湿润;[18]夏季;[19]华北平原;[20]黄土高原;[21]东北平原;[22]旱地;[23]小麦;[24]玉米;[25]谷子;[26]甜菜;[27]棉花;[28]大豆;[29]跨流域调水;[30]修建水库
二、课后巩固练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A正确;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正确;代表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甜菜和大豆等,甘蔗分布在南方地区,C错误;东北平原主要是黑土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主要是黄土地,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C。
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三月无雨早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描述的是华北平原的春旱,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兴修水利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培育耐旱作物等,ACD不符合题意。海水是咸水,不宜采取引海水灌溉,B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A
解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的是北方地区的景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积雪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观。故选A。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花生等,A选项中甘蔗属于南方地区的农作物;B选项中茶叶属于南方地区的农作物;C选项中油菜属于南方地区的农作物;故选D。
5.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位于暖温带,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主要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D正确;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是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排除A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排除C,故选D。
6.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①所处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C正确;关中平原: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亦称渭河平原,A错误;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中国人口最多的平原,位于华北地区,B错误;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D错误;故选C。
7.答案:D
解析:由图可以判断出,①地是东北平原,②地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有“黑土地”之称,华北平原属于黄土地,A错误,①地是东北平原,该地区种植春小麦,②地是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B错误,东北平原主要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主要属于暖温带,C错误。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辽宁省的中南部,位于东北平原的南部,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华北平原,D正确,故选D。
8.答案:B
解析:①地是东北平原,②地是华北平原,两地农田多为旱地,A正确。华北平原是一年两熟到二年三熟,B错误。两地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都低于0℃,C正确,两地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9.答案:B
解析:根据已有知识可知,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B正确;ACD排除。故选B。
10.答案:C
解析:根据已有知识可知,水稻不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ABD错误;小麦、玉米、谷子是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C正确。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据题可知,冰肌雪骨你就想想想北方,烈火豪情你就来来来北方,黑黑的土地望不到边,窜出一条大河叫黑龙江,描述的是东北地区。甲位于华北地区,A错误;乙位于东北地区,B正确;丙位于黄土高原,C错误;丁位于华北地区,D错误;故选B。
12.答案:C
解析:a山脉是大兴安岭。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①错误;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②正确;是耕地和草地的分界线,③错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B
解析:甲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春旱严重,解决春旱的措施是节水,农业中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种植耐旱的作物等,B正确。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发展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成本较高,AD错误,黄河下游是地上河,不宜建水库,C错误。故选B。
14.答案:(1)东北;寒冷(漫长);温和(短促)夏季;温带季风
(2)黄土;水土流失
(3)长白山;林地;太行山;二;三
解析:(1)据图可知,①是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季,冬季以降雪为主,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
(2)据图可知,③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⑤是长白山,是中朝边界,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山地适宜发展林业,故农业用地类型是林地;⑥是太行山,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15.答案:(1)土地肥沃;雨热同期;一年一熟
(2)水源;南水北调
(3)中;水土流失
解析:(1)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因此土壤肥沃是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优势土壤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由于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只能成熟一次。
(2)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农业生产需水量大,但华北平原降水较少,加之华北平原工厂众多、人口稠密,城市用水、工业用水等用水量较大,加剧了华北平原的缺水状况,使得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目前,国家为了解决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实施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但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汾渭平原是黄河流域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及其周边台原阶地的总称,北起山西省阳曲县,南抵陕西省秦岭山脉,西至陕西省宝鸡市,位于黄河中游地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裸露,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