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高原湿地
一、课前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江河的源地
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1]__________省南部( 青藏高原腹地 )。
2.主要河流:三江源地区是[2]__________源区、黄河源区、[3]__________源区的总称,被誉为“[4]__________”。
3.雪山和[5]__________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每至温暖季节,“[6]__________”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4.[7]__________和[8]__________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知识点2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地位:[9]__________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10]__________涵养地。
2.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存在的问题:[11]__________加剧、[12]__________严重、虫鼠猖獗、[13]__________锐减等。
(2)产生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14]__________,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②人为原因:[15]__________、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措施
(1)国家设立了[16]__________。
(2)采取[17]__________、全面禁猎、禁采砂金,[18]__________,实施天然林和[19]__________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二、课后巩固练
1.青藏高原上不属于我国“三江源地区”的河流是( )
A.黄河 B.长江 C.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
2.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其主要原因是( )
A.工农业消耗增大 B.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增长,需求增加 D.土地荒漠化严重
3.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护( )
A.该地区的整个生态系统 B.珍稀的野生动物
C.珍贵的中草药材 D.当地牧民的养殖业
4.三江源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①冰川萎缩
②草地沙化
③水土流失加剧
④野生动物锐减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读“三江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今后,该地区应( )
A.增加农田面积 B.加强生态建设 C.大力开发水能 D.扩大牧场规模
6.三江源地区( )
A.傣族儿女载歌载舞 B.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被公认为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境内河湖、冰川、湿地、兽类广布,生态科研价值巨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中华水塔”水量最丰沛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8.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A.旱地麦浪,沃野千里 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9.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A.降水增多导致洪涝灾害严重
B.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野生动物数量锐减
C.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冰川不断增多,湖泊数量不断增多
D.乱采滥挖导致森林面积锐减
20世纪末,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下降,湖泊减少、冰川萎缩、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河流源区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
A.澜沧江源区 B.雅鲁藏布江源区 C.黄河源区 D.长江源区
11.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位于青海省的南部
C.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地区
D.雪山和冰川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是国家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最初水源是( )
A.湖泊水 B.天然降水 C.沼泽水 D.雪山和冰川融水.
13.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主要意义是( )
A.保护生态环境和水源涵养地 B.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
C.发展经济和维护生态环境 D.改善草地沙化情况
14.读三江源地区图,回答问题。
(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A____源区,黄河源区和B____源区的总称。
(2)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省的南部,被誉为“____”。
(3)三江源地区最初的水源来源于____的融水。
15.读三江源地区和三江平原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位于三江平原的_________方向。两地共同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
(2)两地中,_________降水并不丰富,但成为江河之源,这是因为_________。
(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在两地都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_________,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动物有_________(举一例即可),为了遏制环境恶化,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以及解析
一、课前知识梳理
[1]青海;[2]长江;[3]澜沧江;[4]中华水塔;[5]冰川;[6]固体水库;[7]湖泊;[8]沼泽;[9]三江源;[10]水源;[11]水土流失;[12]草地沙化;[13]野生动物;[14]萎缩;[15]过度放牧;[1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17]退耕还草;[18]休牧育草;[19]天然牧场
二、课后巩固练
1.答案:D
解析:三江源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该地区最初的水源来自雪山、冰川的融水。故选D。
2.答案:B
解析:三江源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该区域工农业等人类活动稀少,工农业需水量小;三江源地区人口分布较少;土地荒漠化对冰川的影响较小。故选B。
3.答案:A
解析:该保护区的建立旨在防止生态破坏、草场退化,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如藏羚羊、雪豹和兰科植物等,同时,它也旨在保障中下游地区的水源和生态环境安全,以及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故选A。
4.答案:D
解析:过去,三江源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原来藏羚羊、野牦牛一直栖息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无人区.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偷猎者的大肆捕获,已使藏羚羊等珍稀动物濒于灭绝,故选D。
5.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区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今后该地区应加强生态建设,B正确;增加农田面积、大力开发水能和扩大牧场规模都会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建设,ACD错误。故选B。
6.答案:C
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C正确;三江源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A错误;三江源地区人口稀疏,B错误;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形容的是横断山区,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水量最丰沛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7月,此时气温最高,冰雪融化快,水量充沛,故选C,故排除ABD,故选C。
8.答案:D
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地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突出的景观是雪山连绵、沼泽密布,故D正确;旱地麦浪是指北方地区,故A错误;小桥流水是南方地区的景观,故B错误;大漠孤烟是西北地区的景观,故C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三江源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这里由于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野生动物数量锐减,故B正确;此地降水较少,故A错误;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故C错误;当地以草原为主,故D错误。故选B。
10.答案:B
解析: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不是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答案:A
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雪山和冰川是江河的最初水源;BCD正确;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地势的第一级阶梯;A错误。故选A。
12.答案:D
解析: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海拔高,有大量冰川覆盖,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A
解析:三江源地区水源充足,是世界上的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将三江源地区设立为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A正确;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发展经济,都会破坏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是三江源地区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意义,BC错误;改善草地沙化情况不是设立的主要意义,D错误。故选A。
14.答案:(1)澜沧江;长江;
(2)青海;中华水塔;
(3)雪山和冰川
解析:(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地区是我国B长江、黄河、A澜沧江的发源地。
(2)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东部与四川省毗邻。有“中华水塔”称号。
(3)三江源地区的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15.答案:(1)西南;气候寒冷
(2)三江源地区;地势高;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
(3)沼泽湿地;藏羚羊、藏野驴等;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休牧育草;禁采砂金;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解析:(1)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三江源地区位于三江平原的西南方向;这两个地区,前者因为地势高,热量不足,后者则因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降水较少,但因为地势高,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成为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
三江平原设立的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的是沼泽湿地;而位于高寒地带的三江源地区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为此,我国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来遏制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