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在世界中 预习案 (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中国在世界中 预习案 (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5 15:5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中国在世界中
一、课前知识梳理
知识点1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最大的[1]________国家,地域[2]________,人口众多。
2.取得的成就:
(1)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3]________完成。
(2)1978年,我国迎来了[4]________的春天,经济发展再次加速。我国在广东的[5]________、珠海、[6]________和福建的[7]________设立经济特区。
(3)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例如,我国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我国成为世界第[8]________大货物出口国;我国成功完成了无人和载人航天飞行,跻身于世界先进[9]________国家之列。2001年,我国加入[10]________组织,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11]________大经济体。
知识点2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
2.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1)问题:我国[12]________、[13]________、[14]________的矛盾越来越突出,[15]________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16]________、[17]________、[18]________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2)措施:协调[19]________,建设[20]________,走[21]________的道路。
3.区域发展不平衡:
(1)问题:主要表现为[22]________、[23]________、[24]________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25]________以及[26]________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2)措施:大力实施[27]________大开发,振兴[28]________等老工业基地、促进[29]________地区崛起,推动[30]________一体化。
4.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1)问题:在[31]________和若干[32]________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
(2)措施:遵循《[33]________》和其他国际法,在尊重[34]________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解决。
知识点3 做负责任的大国
1.我国用占世界不到[35]_______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上[36]________的人口。
2.我国坚定[37]________、[38]________、[39]________、[40]________的信念。
3.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41]________”的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二、课后巩固练
1.读“美丽中国漫画图”,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 D.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2.“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符合( )
①对抗和战争的国际关系
②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制裁的大国关系
③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主题
④“地球村”中出现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应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我国主张海洋权益争端解决的原则是( )
A.军事手段优先 B.强权外交
C.友好协商和谈判 D.支持域外大国介入
4.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是(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5.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很多,主要表现在( )
①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
②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①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②使用一次性碗筷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③节日庆典,应大量燃放鞭炮
④垃圾分类回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2023年5月18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开幕。中国与中亚五国交流合作30余年,实现了( )
①携手共同发展
②推动文明互鉴
③联通互利共赢
④共同抵御外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GDP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表为1990年、2019年部分国家人均GDP数值(单位:美元),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中国 印度 蒙古 巴西 日本 全世界
1990年 317 367 1172 3100 25400 4283
2019年 10098 2171 4132 8796 40846 11355
8.通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全世界人均GDP从4283美元增长到11355元,增长了近三倍,请算一算,表格中各国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巴西
9.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
①粮食短缺,饥饿问题严重
②人地关系不够协调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受到严峻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一一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大力发展经济过程中,森林和草地的“碳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森林、草地主要分布地区是( )
A.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 B.森林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地区
C.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D.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
11.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该( )
A.植树种草,绿化环境
B.禁止污染大气企业开设
C.净化江河湖海,减少水污染
D.大力发展农业,限制交通运输业和工业发展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26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七号乘组实现“太空会师”。我国不仅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其他各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实现了中国空间站的“太空会师”。以下不属于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科研人才众多
C.国家政策扶持 D.劳动力丰富
13.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做出了积极的应对,但不包括( )
A.协调人地关系 B.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C.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D.不承担相应国际事务
14.读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示意图和碳中和的含义示意图,回答问题。
(1)据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示意图中可知,图中所示国家__________(填大洲名称)数量最多,其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所在的大洲是_____,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_。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德国、日本属__________,它们与中国、印度等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的合作称为“__________”。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请列举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对人类的影响。__________。(1点即可)
(4)下列有利于达到“碳中和”行为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出门随手关灯__________②积极参加学校大课间活动
③多使用一次性筷子_____④上学、放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以及解析
一、课前知识梳理
[1]发展中;[2]辽阔;[3]五年计划;[4]改革开放;[5]深圳;[6]汕头;[7]厦门;[8]一;[9]航天;[10]世界贸易;[11]二;[12]人口;[13]资源;[14]环境;[15]可持续发展;[16]能源紧缺;[17]环境污染;[18]生态环境恶化;[19]人地关系;[20]生态文明;[21]可持续发展;[22]东;[23]中;[24]西;[25]内地;[26]城乡;[27]西部;[28]东北地区;[29]中部;[30]城乡发展;[31]海域划界;[32]岛屿;[3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34]历史事实;[35]10%;[36]20%;[37]和平;[38]发展;[39]合作;[40]共赢;[41]和谐世界;
二、课后巩固练
1.答案:C
解析:以上四种做法中,“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和“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都是不科学的,只有“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原则,故选C。
2.答案:D
解析: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对抗和战争、竞争中制裁的大国关系不符合“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①②错误;合作与共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地球村”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应对,③④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政治格局正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新的世界格局还未形成。处理和解决国际事务中,我们反对军事手段优先、反对强权外交、反对域外大国介入,ABD错误;我国主张海洋权益争端解决的原则是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国际事务。C正确。依据题意,故选C。
4.答案:A
解析:一些科学家预测,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一现象,方法有: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等。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和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是不现实的做法,不可取,故②③正确。故选A。
5.答案:D
解析:从国内情况看,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几方面挑战:一是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中国淡水、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人均赋存量低。自然环境总体比较脆弱,存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二是中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结构不平衡,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还没有根本解决。三是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主要是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方面。节约用电,做到随手关灯,人走灯灭,能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使用一次性筷子,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节日庆典,大量燃放鞭炮,会污染环境;垃圾分类回收,节约了资源,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故选项C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C
解析:我国与中亚五国交流合作30余年,关系良好,实现了携手共同发展、推动文明互鉴、联通互利共赢,①②③正确;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方针,轻易不会与别国共同抵御外敌,④错误。故选C。
8.答案:A
解析:比较表格中数据可知,表格中各国增长幅度最大的是中国,增长了约31.8倍,日本增长了约1.6倍、印度增长了约5.9倍、巴西增长了约2.8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中国粮食库存充足,粮食短缺,饥饿问题并不严重,①错误。我国存在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人地关系不够协调,②正确。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西部地区差距较大,③正确。近年来,中国周边海洋争端风波四起,海洋权益受到严峻挑战,④正确。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地区,B正确,故选B。
11.答案:A
解析:为实现“碳中和”,我国应该植树种草,绿化环境;禁止污染大气企业开设太过于绝对,不利于经济发展;减少水污染对实现“碳中和”作用不大;限制交通运输业和工业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12.答案:D
解析:中国空间站实现“太空会师”的关键在于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条件是科学技术、人才。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科研人才多和国家政策扶持也是重要的优势条件,ABC排除;劳动力资源不是优势条件,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3.答案:D
解析: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如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并承担相应的国际事务,ABC正确排除,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4.答案:(1)亚洲;北美洲;韩国
(2)发达国家;南北对话
(3)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4)①④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所示国家亚洲数量最多,位于北美洲的美国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是20吨,是世界上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工业发达,对资源需求量大,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同时废物排放量也居世界首位。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韩国。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德国、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中国、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3)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对人类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有:植树造林等。
(4)出门随手关灯;上学、放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形式有利于达到碳中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