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 春夏秋冬 》教学设计
子任务一:四季园里认四季
【教学目标】
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1个偏旁,会写“春、冬”等6个字。
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味,积累词和短语。
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
1.识记“霜、吹”等8个生字。
2.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熟记短语。
【教学难点】
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单元主题:趣游识字园,快乐学汉字
出示小力的话: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乐园”!
这个单元,和小力一起在识字乐园里欣赏自然美景,找寻藏在其中的汉字秘密吧。快带着好奇心,开启欢乐识字冒险,一起探索奇妙的汉字世界!
出示本单元任务导图,进入识字指南:
子任务一:四季园里认四季
子任务二:儿歌园里读儿歌
子任务三:谜语园里猜谜语
子任务四:识字园地学知识
第1课时
[ 课时目标 ]
识记“霜、吹、落、降、飘”,认识雨字头;初步理解“吹、落、降、飘”的字义,进一步理解“吹”为什么是口字旁,“飘”为什么是风字旁;会写“春、冬”2个字。
借助图片和讲解,了解“秋霜”。通过问答游戏,感受4个短语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熟记短语。
借助课文插图反复朗读,感受四季景物的美。
[ 教学过程 ]
活动一: 四季园赏景,识字学词
一、揭示课题,书写“春”“冬”
1.导入:走进四季园,便踏入自然的奇妙世界。瞧,四季园上书写着什么?请同学来读一读。课件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2.板书课题,重点指导书写“春”“冬”字。
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等,中间一横最短。再写撇和捺,笔画要舒展。最后,再写一个“日”字。
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中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齐读四季的名称。
二、看图学词识字,感受四季景象
过渡:四季那么美,让我们走进四季,去欣赏它们各自不同的景象。
出示课文插图,出示识字指南一:
相机教学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看图读词。
① 课件出示课本中“春风”插图,教师引导:瞧!春天来了。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② 指名学生说。预设:绿绿的柳条,红红的桃花。
③ 提问:是谁把柳条吹绿了,把桃花吹红了?出示词卡“春风”,引导学生读词。(板书:春风)
④ 再看看其他三个季节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生自由交流)
⑤教师引读词语:春天的风是——春风;夏天的雨叫——夏雨;秋天的霜称——秋霜;冬天的雪是——冬雪。(板书:夏雨 秋霜 冬雪)
(2)重点教学“秋霜”。
① 出示“秋霜”词卡,导入:在这些景物中,有一样我们比较陌生,那就是“秋霜”。
② 出示霜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霜”。
③ 引导认识雨字头。播放“雨”字变成雨字头的动画,强调笔画的变化。
④ 拓展同偏旁生字:请学生找出另一个雨字头的字,引导学生理解“雪、霜”和“雨”一样,都是自然现象。你们还知道哪些雨字头的字?(雷、雹、露)
⑤学生读记词语“秋霜”,教师引导:霜一般在深秋出现,我们称为“秋霜”。
(4)去掉拼音,学生“开火车”读、男女生合作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4个词语。
三、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 出示课文,出示识字指南二:(交流:吹、落、降、飘)
2.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音:吹、落、降、飘。
(1)借助动作和字理,学习动词“吹”。
“吹”的左边是口字旁,因为吹东西要用到嘴巴。右边这个字可有意思了,你看,古时候是这样写的,下面像一个人,上面像人张大嘴巴吹气。后来,慢慢地,就变成我们现在的“吹”。(出示“欠”甲骨文字形和字源演变)
字源演变:
(3)做动作,感知“吹”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吹气的动作吧!(引导学生在做动作中感受“吹”字的形象)
3.借助动画,学习动词“落”。
春天过去,夏天来了!夏天的雨水特别多,瞧,它正哗啦啦地从天上落到地面呢!你看“落”就是从上往下掉。(播放雨落下的动画)生活中,你见到什么“落”下来?(落日、落叶……)
4.借助字理和动画,学习动词“降”。
(1)认识字形
(出示甲骨文字形)。古时候是这样写的:看,它多像山石边的台阶呀!降,就是从山顶一步一步往下走。本义是指从高处向低处走,引申为“降低、落下”。现在的意思是从上往下落。
(甲骨文字形)山石边的台阶。
(2)你能给“降”找找朋友吗?(相机播放动画,飞机下降、电梯降落、降落伞等慢慢降下来,直观感知“降”这个字的动作形象)
5.借助演示,学习动词“飘”。
(1)看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记住“飘”。(“飘”的右边是一个“风”,表示与风有关,随风飞动)
(3)运用纸演示,感知“飘”和“落”的不同。
老师拿出一张轻薄的白纸,给学生演示白纸从空中飘下来的过程。小朋友,你发现“飘”和“落”有什么区别吗?
读读四个生字,请学生将这四个生字送到正确的词语中。
雪花(飘) 春风(吹) 秋霜(降) 夏雨(落)
7.教师范读,强调停顿。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再指名读。
8. 师生问答读。
师:什么吹?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生:冬雪飘。
回顾全文,男女生合作读。
男:春风。女:春风吹。
男:夏雨。女:夏雨落。
男:秋霜。女:秋霜降。
男:冬雪。女:冬雪飘。
四、复习字词
1. 复习生字。
课件逐个出示生字“霜、吹、落、降、飘”和词语“吹落、降落、飘落”引导学生读准。
2.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四季园里的美丽风景,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在四季园里学习汉字。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 课时目标 ]
识记“池、游、入”3个生字;会写“吹、花、飞、入”4个字。
认读“青草、红花、游鱼、飞鸟”,通过师生问答,进一步理解词义并熟读积累。借助插图,初步理解“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并熟读积累。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短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 教学过程 ]
活动二:四季园知春,积累短语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短语组成的小诗,学生拍手读。引导回顾内容:春风吹,下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齐读课题。
二、借助插图,识记词语。
联系生活,感知春天。
(1)提问:春天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我们身边,在美丽的春天,你都看到过哪些景物呢?
教学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1)过渡: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园的春天,去欣赏春的美丽景色。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出示识字指南三,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3)引导学生读准4个词语,识记“游”字。
① 课件出示“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读。(板书: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② 指名领读词语,教师指导读正确。随机教学“游”字,并练习组词。
③ 去掉拼音,同桌互读词语。
(4)师生问答,理解词义。
① 教师问,指名学生答。
师:红红的小花叫什么?生:红红的小花叫红花。
师:游动的鱼儿叫什么?生:游动的鱼儿叫游鱼。
师:青青的小草叫什么?生:青青的小草叫青草。
师:飞翔的小鸟叫什么?生:飞翔的小鸟叫飞鸟。
② 教师问,学生齐答。
(5)词语归类,朗读巩固。
① 随机出示词卡“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学生“开火车”读。
② 全班齐读。
③ 指名学生将词卡分类。教师提问:为什么这样分?
预设:“青草、红花”都是植物,“游鱼、飞鸟”都是动物。“青草、红花”前一个字表颜色,后一个字表名称;“游鱼、飞鸟”前一个字表动作,后一个字表名称。(板书:植物 动物)
④ 师生拍手读词语。
课中操
(课件出示儿歌,全体师生拍手读)
青的草,红的花,青草和红花。
鱼在游,鸟在飞,游鱼和飞鸟。
三、创设情景,学习短语
1. 借助插图,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池塘边青青的草儿多么鲜嫩;山上那红红的花儿多么美丽;鱼儿跳出了水面,鸟儿飞入了树林,春天多么美好!有几个短语就写出了这样的美景,赶紧读一读吧!
2. 出示教学短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学生自由练读。
(1)学生开火车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认读4个短语;(板书: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2)教学“池草青”。
①出示字卡“池”,学生认读,引导学生识记字形。
②课件依次出示配图的带“池”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读识记,并理解“池草”:小朋友们,瞧!这就是“池塘”,也可以叫“水池”,还可以叫“小池”。“池草青”里的“池草”就是指长在池塘里或池塘边的草。
教学“鸟入林”
①出示字卡“入”,学生认读。
②出示短语“鸟入林”,开火车认读。
③ 全班齐读4个短语。
3.感受词韵,读好短语。
① 教师问,学生答。
师:什么青?生:池草青。
师:什么红?生:山花红。
师:什么出水?生:鱼出水。
师:什么入林?生:鸟入林。
② 课件出示带停顿符号的短语,指导读出停顿。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③ 学生反复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
四、书写练习,背诵积累
朗读全文,尝试背诵。出示识字指南四:
2.指导书写“飞”。
(1)教师讲解,强调横斜钩的特点:仔细观察横斜钩,多像我们小时候最爱玩的滑梯呀!横像平台,身体下半部分斜斜的,滑下来才安全!
(2)教师范写横斜钩,学生练写。
3. 指导书写“入、花”。
(1)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自主书写“入”。
(2)指名学生上投影仪前书写。教师强调“先撇后捺”的基本规律,关注“一捺弯弯盖住 撇”。
(3)学生再次练写“入”。
学生独立书写“花”。
4. 指导书写“吹”。
5.小结评价
评价单
评价要求 评价
会读课文:读准字音,吐字清楚,不读错字。 ☆
读好课文:读好停顿,不唱读,不漏字。 ☆
背诵课文:尝试背诵,积累课文。 ☆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