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学校校园文化节开展系列活动,校影视剧社团打算拍摄关于精彩人物的微电影。请你参加文字编辑工作,完成下列任务。
【启蒙者】在历史的洪流中,革命思想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请你阅读下面的语段,并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4分)
启蒙运动以其理性之光,穿透了蒙昧与偏见,唤醒了人们对自由、平等与搏爱的渴望。而马克思主义,则如同强大的引擎,不仅深刻剖析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更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变革世界的科学武器。它激发了中国人民争取正义与解放的斗争精神,激砺着人们在追求真理与进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书写着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壮丽篇章。
1.请确认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2分)
(1)蒙昧(A.wèi ) (2)引擎( B.jǐnɡ)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2分)
(1)搏爱 (2)激砺
【开拓者】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它是革命先烈们流血牺牲的伟大成果。请你阅读下面的语段,并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8分)
①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先烈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英勇奋斗,铸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②新中国,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它代表着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尊严。③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续发扬先烈们的革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④新中国:是革命先烈们舍生忘死的英雄行为的见证,也是我们走向富强的新起点。
3.请写出下列词语在语段中的词性。(4分)
(1)漫长 (2)信念
(3)代表 (4)更加
4.第③句中画线部分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5.第④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奋斗者】唯有努力奋斗,不断拼搏,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每一位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奋斗者。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4分)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
徽章。
6.(1)上面的语段出自作家 创作的长篇小说《 》。(2分)
(2)语段中的“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奠基者】一个时代的繁荣兴盛,一个伟大人物的成长,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哺育。让我们回顾历史,从优秀的文化中汲取营养。请完成下面古诗文的填空任务。(8分)
7.孙权“(1)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谆谆教诲,吕蒙“卿今者才略,(2) ”(《孙权劝学》)的成长变化,让我们明白了读书的重要作用;王维独坐竹林与明月相伴,“(3) , ”(《竹里馆》)衬托出他的悠然自得,视明月为知音;“(4) , 。”(《春夜洛城闻笛》)跟随洛阳城里悠扬的笛声,我们与李太白一起思绪万千,遐想无限;“他,是(5) 。他,是(6)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闻一多先生的高尚精神品质永远鼓舞着我们奋勇拼搏。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10分)
材料一
榜样教育历来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青少年处在“拔节孕穗期”,加强榜样教育,引导他们领悟榜样的力量,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尤为重要。近年来,榜样模范辈出,先进典型不断。从全国道德模范到“时代楷模”,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到“七一勋章”获得者,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到“最美大学生”……他们的崇高精神令人感动,他们的责任担当令人敬佩。这些先进典型和榜样,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们要注意选择好这些先进典型和榜样,并把其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材料二
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高教授看来,榜样和偶像明显不同。“榜样永不过时,只要有人类的生活,个体在成长中就会选择自己学习的榜样。原因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人有对理想自我的追求,而榜样提供了理想自我的具体存在样态。可以说,榜样为个体追求理想自我的实现提供了‘模板’。”他认为,榜样是人自身所选择的“典范”,寄托着个人对美好个性、善良人格的追求。从方式上看,是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总而言之,榜样是在对理想自我的追求的基础上所选择的某个方面或整体人生的典范,对榜样的学习永远不失自我,不失理性选择,都是为理想自我发展服务的。
“偶像则不同,当一个人崇拜偶像的时候,是让渡自我,不要自我,将自己全部‘献祭’给偶像的。与榜样不同,偶像崇拜不是以自我为根基的,而是对自我的放弃,是失去自我。学术上常说,偶像崇拜是非理性的。确实,与对榜样的理性选择不同,偶像崇拜的非理性色彩非常明显,但与偶像崇拜的‘献祭’自我、失去自我相比,非理性只是偶像崇拜的次要特征。在学术上,榜样与偶像可以清楚地区分开来。但在日常生活中,二者有混用、替用的现象。比如,我们经常说‘谁谁是我的偶像’,其实含有敬佩对方、将对方视为榜样的意味。”高教授说。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调研显示,父母是少年儿童最主要的榜样,运动员、科学家的榜样力量也有大幅度提升。统计发现,少年儿童心目中排名前10位的榜样分别为父母、老师、运动员、同学朋友等同龄人、科学家、英雄或功勋人物、歌手、演员、文学家或艺术家或思想家、政治军事人物。可见,少年儿童心中的榜样以身边的长辈为主,父母和老师是少年儿童主要学习的榜样。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更新榜样教育的理念,能使教育性与趣味性更好地结合起来。多年来,榜样教育始终是我国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有力抓手。在新的时代如何能让榜样教育对少年儿童更有影响力,让榜样教育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对教育者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榜样教育的基础是榜样宣传,在当代宣传手段多元、宣传途径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对榜样的宣传更要贴近少年儿童的兴趣,要把趣味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榜样宣传直达少年儿童的内心,使榜样精神更好地被少年儿童理解与学习。因此,对榜样人物进行宣传时,既要重视教育性又要重视趣味性,把图画、视频、文字、故事、哲理等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展示和宣传榜样人物。同时,还要特别重视挖掘榜样人物的新时代精神内涵,使传统的榜样人物焕发新魅力。对新树立的榜样,也要重视对其精神内涵的展示与宣传,从而得到少年儿童内心的认可与接纳。
除了学校、家庭、社会对少年儿童进行的比较外显的榜样教育,我们还要特别重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隐藏款”的榜样教育内容,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校园的文化墙、横幅,家庭中的亲子话题,公共场所的滚动屏、雕塑等,都是隐性的教育资源,能够让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看到、接触到,从而见贤思齐。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8.在日常生活中,“榜样”与“偶像”常常被混用或替用,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呢?请结合材料二分点概括。(3分)
9.怎样才能做好青少年的榜样教育?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简要回答。(4分)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加强榜样教育,引导青少年领悟榜样的力量,这只是对当代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B.新时期,父母是少年儿童最主要的榜样,父母的示范教育比学校的教育更有成效。
C.调研显示,科学家的榜样力量有大幅度提升,在少年儿童心目中的排名已跃居第五位,而演员的榜样力量也在提升,已跃居第八位。
D.利用校园的文化墙与公共场所的滚动屏对榜样人物进行宣传,是隐性教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终于,他的名字不再是“备份”
隋坤 付玉梅
①2022年11月29日夜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三名航天员踏上飞天圆梦之旅,并于次日进驻中国空间站,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②这三名航天员中,邓清明身份最为特殊,因为他是“备份”时间最长的老航天员。此前,邓清明的名字多次与遗憾联系在一起——他是中国首批入选的航天员中,唯一仍在现役却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队员。
③如今,56岁的邓清明终于要在太空留下身影。“备份”了25年,他终于迎来了最好的结局。
④2022年11月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首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公开亮相,航天员邓清明站在鲜红的国旗前,神态自若。只有讲话时,才能听出他刻意压下的激动:“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人生能有几回搏。”
⑤1998年,已担任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的邓清明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刻苦训练许多年后,他取得了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资格。
⑥彼时他还年轻,本以为会在未来几年登上太空,没想到迎来的却总是擦肩而过。刚刚起步的中国载人航天,去往太空的机会寥寥无几,所有航天员都要经受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训练。评选标准更是严苛,很多科目考核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成绩只相差零点几分。
⑦就是这零点几分的差距让邓清明一次次成为“备份”航天员,他只能眼看着队友从太空载誉归来。后来,邓清明迎来了神舟十一号发射任务的选拔。那是在此之前,他离太空最近的一次,也是最遗憾的一次。
⑧备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邓清明参加了为期33天的地面组合模拟验证1∶1试验。他与队友陈冬分在一间宿舍,过了33天与世隔绝的日子。在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他们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完全模拟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任务的生活状态,其中还包括近乎残酷的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最终,邓清明和陈冬高质量完成了任务。但遗憾的是,最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是景海鹏和陈冬,邓清明再一次接到了“备份”通知。
⑨当错过这次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邓清明以为此生再无上天的机会了。
⑩最大的压力来自日渐增大的年龄。2014年,上级宣布了五名航天员停航停训的命令。这几人都是当年与邓清明一起加入中国首批航天员梯队的战友。邓清明有过一阵低落和焦虑,但他从来不在低谷期逗留太久,在每次执行预备任务时,他都会想起昔日的战友在停航停训时跟他说的话:“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继续努力,不要放弃。”所以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再次与他失之交臂时,邓清明内心已经一片坦然。
这份坦然体现在他对平日备战任务的一丝不苟。备战时,任务不分“备份”和“主份”,邓清明的训练科目、时间、内容、强度以及考核标准与执行任务的队友都是一样的。
要想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航天员需要通过八大类、上百个科目训练的严格考核。邓清明说:“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非常优异的成绩和最佳的状态,最后才能够进入执行任务的梯队。”
有一次,发射任务结束后,他在地面按照手册,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把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钩。他说:“作为‘备份’的任务,不是从基地回来了,任务就结束了。我的战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
正是这样的坚持不懈与敬业精神,让他终于等来了圆梦太空的机会。邓清明说:“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我从来没有彷徨过,更没有放弃过。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却没有准备好。”
(有删改)
11.漫漫太空路,邓清明等了25年才得以踏上征程。在此期间,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4分)
事件 邓清明的心情
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 (1)
(2) 遗憾
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失之交臂 (3)
(4) 激动
12.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⑨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13.本文语言准确严谨,富有表现力。小语同学摘抄了以下句子,请你赏析加点部分并帮助他作批注。(3分)
在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他们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完全模拟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任务的生活状态,其中还包括近乎残酷的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
14.邓清明“备份”25年后才终于成为“主份”。请你结合以下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主份”和“备份”的理解。(4分)
①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②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却没有准备好。
15.根据《终于,他的名字不再是“备份”》一文以及你对邓清明的了解,为他拟写一则颁奖词,100字左右。(6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
胡澹庵①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有进。”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迹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⑤所推。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⑧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
(有删改)
【注】①胡澹庵:人名。下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明,黎明。③洎(jì):及,到。④趺(fū):同“跗”,脚背。这里指脚。⑤少陵:杜甫。⑥老苏:苏洵。⑦欧公:欧阳修。⑧朱文公:朱熹。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辄执书立窗下
(2)如是者十四年
(3)前辈为学
(4)为少陵所推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龟山举两肘示之曰”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下车引之 B.学而时习之
C.曲肱而枕之 D.夫君子之行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2分)
(2)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2分)
19.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悟出的道理。(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0.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分)
2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2分)
三、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50分)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通过学习,我认识了为国奉献的邓稼先、无私无畏的闻一多、循循善诱的孙权等人物,感受到了他们的非凡气质。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引导我们爱国、敬业、奉献、求真、向善、务实、求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让你尊敬,让你佩服,让你感动……
请你以《他/她是一个 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敬业、上进、乐观、宽容、幽默等词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学校校园文化节开展系列活动,校影视剧社团打算拍摄关于精彩人物的微电影。请你参加文字编辑工作,完成下列任务。
【启蒙者】在历史的洪流中,革命思想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请你阅读下面的语段,并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4分)
启蒙运动以其理性之光,穿透了蒙昧与偏见,唤醒了人们对自由、平等与搏爱的渴望。而马克思主义,则如同强大的引擎,不仅深刻剖析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更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变革世界的科学武器。它激发了中国人民争取正义与解放的斗争精神,激砺着人们在追求真理与进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书写着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壮丽篇章。
1.请确认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2分)
(1)蒙昧(A.wèi B.mèi) (2)引擎(A.qínɡ B.jǐnɡ)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2分)
(1)搏爱 博 (2)激砺 励
【开拓者】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它是革命先烈们流血牺牲的伟大成果。请你阅读下面的语段,并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8分)
①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先烈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英勇奋斗,铸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②新中国,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它代表着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尊严。③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续发扬先烈们的革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④新中国:是革命先烈们舍生忘死的英雄行为的见证,也是我们走向富强的新起点。
3.请写出下列词语在语段中的词性。(4分)
(1)漫长 形容词 (2)信念 名词
(3)代表 动词 (4)更加 副词
4.第③句中画线部分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在“革命”后加“精神”。
5.第④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示例)将冒号改为逗号。
【奋斗者】唯有努力奋斗,不断拼搏,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每一位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奋斗者。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4分)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
徽章。
6.(1)上面的语段出自作家 老舍(或“舒庆春”) 创作的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2分)
(2)语段中的“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有理想,踏实勤奋,肯吃苦,善良纯朴。(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奠基者】一个时代的繁荣兴盛,一个伟大人物的成长,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哺育。让我们回顾历史,从优秀的文化中汲取营养。请完成下面古诗文的填空任务。(8分)
7.孙权“(1)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谆谆教诲,吕蒙“卿今者才略,(2) 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的成长变化,让我们明白了读书的重要作用;王维独坐竹林与明月相伴,“(3)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衬托出他的悠然自得,视明月为知音;“(4)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跟随洛阳城里悠扬的笛声,我们与李太白一起思绪万千,遐想无限;“他,是(5)口的巨人 。他,是(6) 行的高标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闻一多先生的高尚精神品质永远鼓舞着我们奋勇拼搏。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10分)
材料一
榜样教育历来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青少年处在“拔节孕穗期”,加强榜样教育,引导他们领悟榜样的力量,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尤为重要。近年来,榜样模范辈出,先进典型不断。从全国道德模范到“时代楷模”,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到“七一勋章”获得者,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到“最美大学生”……他们的崇高精神令人感动,他们的责任担当令人敬佩。这些先进典型和榜样,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们要注意选择好这些先进典型和榜样,并把其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材料二
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高教授看来,榜样和偶像明显不同。“榜样永不过时,只要有人类的生活,个体在成长中就会选择自己学习的榜样。原因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人有对理想自我的追求,而榜样提供了理想自我的具体存在样态。可以说,榜样为个体追求理想自我的实现提供了‘模板’。”他认为,榜样是人自身所选择的“典范”,寄托着个人对美好个性、善良人格的追求。从方式上看,是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总而言之,榜样是在对理想自我的追求的基础上所选择的某个方面或整体人生的典范,对榜样的学习永远不失自我,不失理性选择,都是为理想自我发展服务的。
“偶像则不同,当一个人崇拜偶像的时候,是让渡自我,不要自我,将自己全部‘献祭’给偶像的。与榜样不同,偶像崇拜不是以自我为根基的,而是对自我的放弃,是失去自我。学术上常说,偶像崇拜是非理性的。确实,与对榜样的理性选择不同,偶像崇拜的非理性色彩非常明显,但与偶像崇拜的‘献祭’自我、失去自我相比,非理性只是偶像崇拜的次要特征。在学术上,榜样与偶像可以清楚地区分开来。但在日常生活中,二者有混用、替用的现象。比如,我们经常说‘谁谁是我的偶像’,其实含有敬佩对方、将对方视为榜样的意味。”高教授说。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调研显示,父母是少年儿童最主要的榜样,运动员、科学家的榜样力量也有大幅度提升。统计发现,少年儿童心目中排名前10位的榜样分别为父母、老师、运动员、同学朋友等同龄人、科学家、英雄或功勋人物、歌手、演员、文学家或艺术家或思想家、政治军事人物。可见,少年儿童心中的榜样以身边的长辈为主,父母和老师是少年儿童主要学习的榜样。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更新榜样教育的理念,能使教育性与趣味性更好地结合起来。多年来,榜样教育始终是我国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有力抓手。在新的时代如何能让榜样教育对少年儿童更有影响力,让榜样教育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对教育者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榜样教育的基础是榜样宣传,在当代宣传手段多元、宣传途径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对榜样的宣传更要贴近少年儿童的兴趣,要把趣味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榜样宣传直达少年儿童的内心,使榜样精神更好地被少年儿童理解与学习。因此,对榜样人物进行宣传时,既要重视教育性又要重视趣味性,把图画、视频、文字、故事、哲理等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展示和宣传榜样人物。同时,还要特别重视挖掘榜样人物的新时代精神内涵,使传统的榜样人物焕发新魅力。对新树立的榜样,也要重视对其精神内涵的展示与宣传,从而得到少年儿童内心的认可与接纳。
除了学校、家庭、社会对少年儿童进行的比较外显的榜样教育,我们还要特别重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隐藏款”的榜样教育内容,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校园的文化墙、横幅,家庭中的亲子话题,公共场所的滚动屏、雕塑等,都是隐性的教育资源,能够让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看到、接触到,从而见贤思齐。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8.在日常生活中,“榜样”与“偶像”常常被混用或替用,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呢?请结合材料二分点概括。(3分)
①榜样永不过时,偶像则不一定。②榜样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偶像是非理性选择的结果。③对榜样的学习是以自我为根基的,永远不失自我;偶像崇拜是对自我的放弃,会失去自我。(每点1分)
9.怎样才能做好青少年的榜样教育?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简要回答。(4分)
①选择好先进典型和榜样,并把其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②宣传榜样人物时,要注重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③要挖掘与展示榜样人物的新时代精神内涵,使传统的榜样人物焕发新魅力,使新树立的榜样人物得到少年儿童内心的认可与接纳。④重视隐性教育,使榜样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每点1分)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加强榜样教育,引导青少年领悟榜样的力量,这只是对当代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B.新时期,父母是少年儿童最主要的榜样,父母的示范教育比学校的教育更有成效。
C.调研显示,科学家的榜样力量有大幅度提升,在少年儿童心目中的排名已跃居第五位,而演员的榜样力量也在提升,已跃居第八位。
D.利用校园的文化墙与公共场所的滚动屏对榜样人物进行宣传,是隐性教育。
【解析】 A.根据材料一中的“榜样教育历来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可知,选项中的“这只是对当代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表述错误。B.“父母的示范教育比学校的教育更有成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演员的榜样力量也在提升”无中生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终于,他的名字不再是“备份”
隋坤 付玉梅
①2022年11月29日夜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三名航天员踏上飞天圆梦之旅,并于次日进驻中国空间站,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②这三名航天员中,邓清明身份最为特殊,因为他是“备份”时间最长的老航天员。此前,邓清明的名字多次与遗憾联系在一起——他是中国首批入选的航天员中,唯一仍在现役却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队员。
③如今,56岁的邓清明终于要在太空留下身影。“备份”了25年,他终于迎来了最好的结局。
④2022年11月28日,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首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公开亮相,航天员邓清明站在鲜红的国旗前,神态自若。只有讲话时,才能听出他刻意压下的激动:“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人生能有几回搏。”
⑤1998年,已担任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的邓清明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刻苦训练许多年后,他取得了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资格。
⑥彼时他还年轻,本以为会在未来几年登上太空,没想到迎来的却总是擦肩而过。刚刚起步的中国载人航天,去往太空的机会寥寥无几,所有航天员都要经受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训练。评选标准更是严苛,很多科目考核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成绩只相差零点几分。
⑦就是这零点几分的差距让邓清明一次次成为“备份”航天员,他只能眼看着队友从太空载誉归来。后来,邓清明迎来了神舟十一号发射任务的选拔。那是在此之前,他离太空最近的一次,也是最遗憾的一次。
⑧备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邓清明参加了为期33天的地面组合模拟验证1∶1试验。他与队友陈冬分在一间宿舍,过了33天与世隔绝的日子。在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他们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完全模拟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任务的生活状态,其中还包括近乎残酷的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最终,邓清明和陈冬高质量完成了任务。但遗憾的是,最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是景海鹏和陈冬,邓清明再一次接到了“备份”通知。
⑨当错过这次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邓清明以为此生再无上天的机会了。
⑩最大的压力来自日渐增大的年龄。2014年,上级宣布了五名航天员停航停训的命令。这几人都是当年与邓清明一起加入中国首批航天员梯队的战友。邓清明有过一阵低落和焦虑,但他从来不在低谷期逗留太久,在每次执行预备任务时,他都会想起昔日的战友在停航停训时跟他说的话:“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继续努力,不要放弃。”所以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再次与他失之交臂时,邓清明内心已经一片坦然。
这份坦然体现在他对平日备战任务的一丝不苟。备战时,任务不分“备份”和“主份”,邓清明的训练科目、时间、内容、强度以及考核标准与执行任务的队友都是一样的。
要想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航天员需要通过八大类、上百个科目训练的严格考核。邓清明说:“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非常优异的成绩和最佳的状态,最后才能够进入执行任务的梯队。”
有一次,发射任务结束后,他在地面按照手册,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把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钩。他说:“作为‘备份’的任务,不是从基地回来了,任务就结束了。我的战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
正是这样的坚持不懈与敬业精神,让他终于等来了圆梦太空的机会。邓清明说:“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我从来没有彷徨过,更没有放弃过。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却没有准备好。”
(有删改)
11.漫漫太空路,邓清明等了25年才得以踏上征程。在此期间,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4分)
事件 邓清明的心情
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 (1) 自信
(2)在神舟十一号发射任务的选拔中再一次成为“备份” 遗憾
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失之交臂 (3) 坦然
(4) 圆梦神舟十五号 激动
12.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⑨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承上启下(1分)。既承接上文邓清明的“备份”生涯(1分),又引出下文邓清明的坚守终获回报(1分)。
13.本文语言准确严谨,富有表现力。小语同学摘抄了以下句子,请你赏析加点部分并帮助他作批注。(3分)
在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他们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完全模拟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任务的生活状态,其中还包括近乎残酷的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
“不到10平方米”体现了密闭舱的狭小和邓清明及队友训练的艰苦(1分),
“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体现了航天员训练任务的残酷、严苛(1分)。从侧面
烘托出邓清明和队友的坚强意志和出征太空的决心(1分)。
14.邓清明“备份”25年后才终于成为“主份”。请你结合以下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主份”和“备份”的理解。(4分)
①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②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却没有准备好。
(示例)“备份”和“主份”只是分工不同,都是工作的一部分,不能因为是“备份”就消极懈怠、自怨自艾。我们不会一直都是“备份”,总有当“主份”的机会。所以,在当“备份”期间,应扎实走好每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为成为“主份”做准备。(意对即可)
15.根据《终于,他的名字不再是“备份”》一文以及你对邓清明的了解,为他拟写一则颁奖词,100字左右。(6分)
(示例)25年的“备份”,仍默默坚守;神舟十五号的“主份”,终圆梦飞天。“备份”“主份”,都因有你而格外闪耀。你用坚韧不拔的意志、脚踏实地的坚持和锲而不舍的毅力,绘制出属于自己的航天蓝图。你以磐石般的信念敲响岁月的时钟,以昂扬的姿态拨动时代的琴弦,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合理即可)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
胡澹庵①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有进。”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迹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⑤所推。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⑧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
(有删改)
【注】①胡澹庵:人名。下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明,黎明。③洎(jì):及,到。④趺(fū):同“跗”,脚背。这里指脚。⑤少陵:杜甫。⑥老苏:苏洵。⑦欧公:欧阳修。⑧朱文公:朱熹。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辄执书立窗下 持,握
(2)如是者十四年 这样
(3)前辈为学 作,做
(4)为少陵所推 尊崇,称誉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龟山举两肘示之曰”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D )
A.下车引之 B.学而时习之
C.曲肱而枕之 D.夫君子之行
【解析】 D项中的“之”是助词,的。其他三项中的“之”与“龟山举两肘示之曰”中的“之”都是代词。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2分)
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居在城西的宝界寺。(关键词“谪”“寓”翻译正确各0.5分,句意通顺1分)
(2)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2分)
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后来的成就)被欧阳修称许。(关键词“为”“许”翻译正确各0.5分,句意通顺1分)
19.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悟出的道理。(2分)
①学习贵在坚持。②学习的开始没有早晚之分。(每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
【参考译文】
胡澹庵拜见杨龟山,龟山举起两个胳膊肘给胡澹庵看,说道:“我这两个胳膊肘三十年没有离开过几案,这样(我才)在求道之路上有所精进。”张无垢被贬谪到横浦,寄居在城西的宝界寺。(在)他睡觉的房屋里有(一扇)小窗,每天黎明,(他)就手握着书站在窗下,就着亮光学习,像这样坚持了十四年。等他回到京城后,窗下的石板上,双脚(鞋印)的痕迹隐约可见,到现在还留存着。前辈们做学问,勤恳刻苦到这样的程度。然而,龟山(勤学)是年少时的事,而无垢是晚年(时的事),更加艰难罢了。
高适五十岁时才开始作诗,(写的诗文)被杜甫称誉。苏洵三十岁才开始读书,(后来的成就)被欧阳修称许。(只要)功夫深,努力到位,(学习)没有早晚的区别。学问技能达到极高水平且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学问之道也是这样,苏东坡的诗中说道:“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熹常常借用这几句诗作为话题的开头,对待引导(来自)荒僻地方的学习起步晚的读
书人。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0.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分)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1分)。
2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2分)
(示例)“杨花”朵朵,像雪花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合理
即可)
三、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50分)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通过学习,我认识了为国奉献的邓稼先、无私无畏的闻一多、循循善诱的孙权等人物,感受到了他们的非凡气质。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引导我们爱国、敬业、奉献、求真、向善、务实、求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让你尊敬,让你佩服,让你感动……
请你以《他/她是一个 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敬业、上进、乐观、宽容、幽默等词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