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卷5314932—【名师面对面】浙江新中考科学高分作业A本第42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了人们在顺应与遵循( )的运动规律。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星辰起落 D.潮涨潮落
2. 如图所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轨道上沿①~④绕着太阳公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轴的北端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B.四季更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C.12月 26 日这天,地球位于②→③之间
D.地球处于②④位置时,全球昼夜平分
3.(2024七下·浙江期末)2023年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半影月食,一轮古铜色的圆月挂在天上。这天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4. 2023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初四),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1~2之间 B.3~4之间 C.5~6之间 D.7~8之间
5. 2020年用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简称 DKIST)拍到了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用DKIST 观察到出现在光球层的黑色斑点是 (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6. “Hi,有人在吗 ”,2 月 13 日(农历正月十四)早上8:49,休眠了十几天的“月球车玉兔”微博再次发声,一句简单的问候立刻引发了8万多次转发和5万余条评论。人类把月球作为宇宙空间探测的第一站的主要原因是月球 ( )
A.有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的环境
B.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C.昼夜周期较长
D.体积小,容易探测
7. 下列有关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科学家通过科学观察和研究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
B.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科学家通过科学观察发现的一些自然现象所建立的假说
C.因为宇宙在不断膨胀的事实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所以宇宙大爆炸理论已经说明了宇宙起源的事实
D.宇宙大爆炸理论和牛顿第一定律一样是科学定律
8.(2023·宁波模拟)第19届亚运会原定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月相是新月 B.宁波地区昼夜等长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③④之间 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9.(2023·温州模拟)2023年3月22日(农历二月初一)17时09分,我国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3-06星发射升空。
(1)这天酒泉的天气晴朗,当晚的月相是 (填名称);
(2)如图,这天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哪个位置最接近 。
A.A B.B
C.C D.D
10.知识网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出现的现象为: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公转造成的现象为: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交替等。
【解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了昼夜更替的现象,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故答案为:A
2.【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和3是北半球的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解答】A、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即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故A正确;
B、四季更替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故B错误;
C、2位置是北半球的夏至,时间在6月22日前后,3位置是北半球的秋分,时间在9月23日左右,12月26日不在2、3之前,故C错误;
D、2位置是北半球的夏至,这天北半球白昼最长,4是冬至,这天北半球黑夜最长,1和3分别是北半球的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全球昼夜等长,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的判断农历初一左右形成的月相为新月,初一至初七左右形成的月相是蛾眉月,初七或初八形成的月相是上弦月,之后形成凸月,农历十六至农历二十一期间形成的月相是凸月,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形成的月相是下弦月,之后形成的月相是蛾眉月。
【解答】2023年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农历十五或十六形成的月相则是满月。C正确。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也称“朔”)(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盈凸月)→满月(也称“望”)(十五,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廿二、廿三))→残月→新月(初一)。
【解答】10月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据图可知,1、2、3、4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5、6、7、8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排除CD。农历九月初四的月球应该处在新月和上弦月之间,据图可知,1为初月,2为上弦月,3为满月,4为下弦月,A之前,B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
【解答】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光球层的暗黑的斑点是黑子,A正确;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BCD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人类探测宇宙的第一站。故选 B。
7.【答案】B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大爆炸宇宙论是科学家通过科学观察得出的一个假说,还没有被证实;大爆炸宇宙论不是科学定律。
【解答】大爆炸理论是科学家根据观察得出的一种假说,没有被证实,故A错误,B正确;大爆炸理论只是多种宇宙起源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种假说,并不是事实,故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定律,大爆炸宇宙论不是科学定律,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月相
【解析】【分析】新月是农历的初一,此时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前,整夜不见月亮;满月是农历十五,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月亮整夜可见;③是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④为秋分日,时间为9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①是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②是春分日,时间为3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解答】A. 月相是以农历的日期为主,农历八月十五,是满月,所以A错误;
B. 2022年9月10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的人来说昼长于夜,B错误;
C.③是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④是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间是9月23日左右,所以9月10日 ,地区运行在③和④之间,正确;
D.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故答案为:C.
9.【答案】(1)新月
(2)B
【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月相
【解析】【分析】(1)新月是在农历初一时,日月地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
(2)地球公转的出现的现象为四季交替;
【解答】(1)农历初一时,此时的月相为新月;
(2)A为冬至,B为春分,C为夏至,D为秋分;
3月22日此时为春分,故为B;
故答案为:(1)新月;(2)B
10.【答案】1.5亿千米;光球层;耀斑;11;38.44万千米;卫星;环形山;空气;自西向东;交替;自西向东;昼长夜短昼短夜长;等长;相对位置;29.53;农历初一;农历十五、十六;水星;金星;北斗七星;斗前两星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解析】【分析】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所以宇宙是无限的。现在科学家通过先进的天文望远镜看到了距离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知识网络,答案依次为:1.5亿千米;光球层;耀斑;11;38.44万千米;卫星;环形山;空气;自西向东;交替;自西向东;昼长夜短昼短夜长;等长;相对位置;29.53;农历初一;农历十五、十六;水星;金星;北斗七星;斗前两星。
1 / 1平行卷5314932—【名师面对面】浙江新中考科学高分作业A本第42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了人们在顺应与遵循( )的运动规律。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星辰起落 D.潮涨潮落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出现的现象为: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公转造成的现象为: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交替等。
【解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了昼夜更替的现象,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故答案为:A
2. 如图所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轨道上沿①~④绕着太阳公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轴的北端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B.四季更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C.12月 26 日这天,地球位于②→③之间
D.地球处于②④位置时,全球昼夜平分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1和3是北半球的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解答】A、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即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故A正确;
B、四季更替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故B错误;
C、2位置是北半球的夏至,时间在6月22日前后,3位置是北半球的秋分,时间在9月23日左右,12月26日不在2、3之前,故C错误;
D、2位置是北半球的夏至,这天北半球白昼最长,4是冬至,这天北半球黑夜最长,1和3分别是北半球的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全球昼夜等长,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2024七下·浙江期末)2023年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半影月食,一轮古铜色的圆月挂在天上。这天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答案】C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的判断农历初一左右形成的月相为新月,初一至初七左右形成的月相是蛾眉月,初七或初八形成的月相是上弦月,之后形成凸月,农历十六至农历二十一期间形成的月相是凸月,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形成的月相是下弦月,之后形成的月相是蛾眉月。
【解答】2023年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农历十五或十六形成的月相则是满月。C正确。
故答案为:C。
4. 2023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初四),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1~2之间 B.3~4之间 C.5~6之间 D.7~8之间
【答案】A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也称“朔”)(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盈凸月)→满月(也称“望”)(十五,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廿二、廿三))→残月→新月(初一)。
【解答】10月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据图可知,1、2、3、4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5、6、7、8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排除CD。农历九月初四的月球应该处在新月和上弦月之间,据图可知,1为初月,2为上弦月,3为满月,4为下弦月,A之前,B错误。
故答案为:A。
5. 2020年用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简称 DKIST)拍到了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用DKIST 观察到出现在光球层的黑色斑点是 (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
【解答】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光球层的暗黑的斑点是黑子,A正确;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BCD错误。
故答案为:A。
6. “Hi,有人在吗 ”,2 月 13 日(农历正月十四)早上8:49,休眠了十几天的“月球车玉兔”微博再次发声,一句简单的问候立刻引发了8万多次转发和5万余条评论。人类把月球作为宇宙空间探测的第一站的主要原因是月球 ( )
A.有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的环境
B.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C.昼夜周期较长
D.体积小,容易探测
【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人类探测宇宙的第一站。故选 B。
7. 下列有关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科学家通过科学观察和研究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
B.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科学家通过科学观察发现的一些自然现象所建立的假说
C.因为宇宙在不断膨胀的事实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所以宇宙大爆炸理论已经说明了宇宙起源的事实
D.宇宙大爆炸理论和牛顿第一定律一样是科学定律
【答案】B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大爆炸宇宙论是科学家通过科学观察得出的一个假说,还没有被证实;大爆炸宇宙论不是科学定律。
【解答】大爆炸理论是科学家根据观察得出的一种假说,没有被证实,故A错误,B正确;大爆炸理论只是多种宇宙起源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种假说,并不是事实,故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定律,大爆炸宇宙论不是科学定律,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2023·宁波模拟)第19届亚运会原定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杭州开幕。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月相是新月 B.宁波地区昼夜等长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③④之间 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月相
【解析】【分析】新月是农历的初一,此时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前,整夜不见月亮;满月是农历十五,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月亮整夜可见;③是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④为秋分日,时间为9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①是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②是春分日,时间为3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解答】A. 月相是以农历的日期为主,农历八月十五,是满月,所以A错误;
B. 2022年9月10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的人来说昼长于夜,B错误;
C.③是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④是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间是9月23日左右,所以9月10日 ,地区运行在③和④之间,正确;
D.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故答案为:C.
9.(2023·温州模拟)2023年3月22日(农历二月初一)17时09分,我国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3-06星发射升空。
(1)这天酒泉的天气晴朗,当晚的月相是 (填名称);
(2)如图,这天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哪个位置最接近 。
A.A B.B
C.C D.D
【答案】(1)新月
(2)B
【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月相
【解析】【分析】(1)新月是在农历初一时,日月地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
(2)地球公转的出现的现象为四季交替;
【解答】(1)农历初一时,此时的月相为新月;
(2)A为冬至,B为春分,C为夏至,D为秋分;
3月22日此时为春分,故为B;
故答案为:(1)新月;(2)B
10.知识网络
【答案】1.5亿千米;光球层;耀斑;11;38.44万千米;卫星;环形山;空气;自西向东;交替;自西向东;昼长夜短昼短夜长;等长;相对位置;29.53;农历初一;农历十五、十六;水星;金星;北斗七星;斗前两星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解析】【分析】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所以宇宙是无限的。现在科学家通过先进的天文望远镜看到了距离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知识网络,答案依次为:1.5亿千米;光球层;耀斑;11;38.44万千米;卫星;环形山;空气;自西向东;交替;自西向东;昼长夜短昼短夜长;等长;相对位置;29.53;农历初一;农历十五、十六;水星;金星;北斗七星;斗前两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