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新中考科学:《力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最新中考科学:《力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5-06 09:31:21

文档简介

2016年最新中考科学:《力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
温馨提示:本卷有4大题,36小题,满分200分;
考试范围:力、弹力、重力、摩擦力、压强浮力、运动和力;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与1N的力的大小相当的是(  )
A.托起一个苹果所用的力 B.一头大象的体重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 D.托起一只蚂蚁所用的力
2.2014年,韩国“岁月号”客轮在前往济州岛途中突然急转,装载的货物发生偏移,导致客轮侧翻。客轮急转时装载的货物发生偏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货物的重力变小 B.货物具有惯性
C.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消失 D.货物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均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将变大 B.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
C.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D.船的吃水深度将不变
4.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如图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5.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
B.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
C.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
D.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
6.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有三个质量相等、球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ρ铜>ρ铁>ρ铝,如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满水后,三个球所受重力G铜、G铁和G铝的关系应是(  )
A.G铜>G铁>G铝 B.G铜<G铁<G铝
C.G铜=G铁=G铝 D.G铁<G铜<G铝
8.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
A.AOC区域上 B.BOC区域上
C.AOD区域上 D.BOD区域上
9.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容器底部,若物体所受浮力为10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4N,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  )
A.4N B.6N C.14N D.7N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相等
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人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人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11.如图所示,三位同学用同一组器材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用力进行了下面三项操作:甲同学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乙同学拉A在B上加速运动;丙同学拉B,使AB一起匀速运动。三位同学的操作中A与B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0 B.f甲=f乙=f丙
C.f甲=f丙<f乙 D.f甲<f乙,f丙不确定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2.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和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  )
A.F<G B.F=G C.G<F<2G D.F=2G
13.如图所示,均匀实心圆柱体A和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pA>pB,已知两个圆柱体A和B体积VA<VB,高度hA<h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A>SB,若在圆柱体A和B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使A和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切去相同质量 B.可能切去相同体积
C.剩余部分的高度可能相等 D.A和B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可能相等
14.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在甲液体中小球A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小球B对容器底的压力
D.小球A在甲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大于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
15.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试 卷 Ⅱ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16.如图所示,晓明跳箱时,用力蹬踏板,踏板“送”晓明向前冲,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越过跳箱后,晓明由于    会继续向前“飞行”一段距离,最终受到    作用落到地面。
17.两人同时用3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N,若将此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6N的力拉它,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N。
第16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8.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静止的铁块,当一条形磁铁沿竖直方向逐渐靠近铁块时,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将    ,铁块受到的重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小宇用F=50N的水平力把重G=15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若减小水平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4:5,在地球上同一地点它们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若乙物体重600N,则甲物体重为    N。
2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绳子与放在桌面上质量为0.2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3N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4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做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6N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在小盘落到地面后,木块做      运动,此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N。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体积均为200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N,合金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    N。
23.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其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沿水平方向切去该正方体一半质量时,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若从该正方体的上表面至下表面打穿一圆柱形孔洞,当剩余部分的质量为原正方体的一半时,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
24.一艘船重为8.0×104N,当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排开水的重力为   N,此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为    m3(g=10N/kg,ρ水=1.0×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25.“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经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
(2)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点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
2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    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       。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       。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       。
2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2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提出下列猜想:
Ⅰ、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
Ⅱ、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状况)有关;
Ⅲ、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采用了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应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实验时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便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他用双面胶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长方体木块的上表面,用细线连接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电动机。在木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当电动机以不同的转速工作时,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表面状况
压力/N
摩擦力/N
木块的速度/m/s
1
木块------木板
2.0
0.6
0.1
2
同上
4.0
1.2
0.1
3
同上
4.0
1.2
0.2
4
木块-----砂纸
2.0
1.0
0.1
①分析3、4两次的实验记录, (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Ⅰ。
②分析 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Ⅱ。
③分析 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Ⅲ。
29.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科学实验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选择图①、②、③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
(2)选择图 (填图的序号)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3)从以上实验可知,物块A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30-34题每空3分,第35题6分,第36题4分,共55分)
30.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是m甲   m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   V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   F乙;

第30题图 第31题图
31.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32.将一小物块A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A的体积是 cm3,A的密度是 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33.假如在一个晴朗无风的白天,甲、乙两名滑翔伞运动员同时在空中做匀速直线下降的滑翔运动。已知甲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与乙和伞的总质量相同,甲的速度是5m/s,乙的速度是3.5m/s,则甲运动员和伞所受的阻力F甲与乙运动员所受的阻力F乙的比为 。因为此时他们所受的阻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他们所受的重力;在匀速直线下降过程中,甲运动员和伞所受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34.我国某型号潜艇水舱未充水时总质量为9.27×105kg,它漂浮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为
N,向潜艇的水舱中充入适量的海水后,潜艇在海水中由漂浮变为悬浮,在此过程中潜艇受到的浮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该潜艇由海中潜入长江中仍然保持悬浮,应该 (填“增加”或“减少”)潜艇水舱中液体的质量。(ρ海水>ρ水,g取10N/kg)
35.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体积为3×10﹣4m3的物体A,使它竖直下垂且全部浸入水中静止,此时绳子的拉力是1.5N,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是0.7kg,容器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0cm2。(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物体A受到的浮力?
(2)物体A的密度?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6.如图,将含有一空心铝球的冰块投入平底水槽中,冰块内空心铝球的体积V铝=10cm3,当冰块(含空心铝球)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45cm3。冰全部熔化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铝球沉入水底,已知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求:
(1)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
(2)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
2016年最新中考科学:《力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参考答案
四、解答题
30、 =; <; <;
31、增大; 下降; 增大;
32、解:该物块放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g=0.072kg×10N/㎏=0.72N;
该物块放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g=0.064kg×10N/㎏=0.64N;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得,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而物块的重力不变,因此物块放入酒精中是下沉,则根据F浮=ρ液gV排得:
V物=V排酒精=F浮′/ ρ酒精g =0.64N /(0.8×103kg/m3×10N/kg )=8×10-5m3=80cm3,
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F浮 /ρ水g =0.72N 1.0×103kg/m3×10N/kg =7.2×10-5m3;
因为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在水中漂浮;
因为漂浮,所以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排开水的重力),则mA=m排水=72g=0.072kg;
则ρA=mA /VA =0.072kg /8×10?5m3 =0.9×103kg/m3=0.9g/cm3。
答案:0.72; 80; 0.9;
33、1:1; 等于; 平衡力;
34、9.27×106; 变大; 减少;
35、(1)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10-4m3=3N;
(2)由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GA=F浮+F拉=3N+1.5N=4.5N,
质量为mA=GA /g =4.5N 10N/kg =0.45kg;
则物体的密度ρA=mA/V =0.45kg/ 3×10?4m3 =1.5×103kg/m3
(3)容器内水和容器的重力:G′=m′g=0.7kg×10N/kg=7N,
以容器、水以及物体作为整体研究,受力平衡,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F=G′+F浮=7N+3N=10N,
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F /S =10N /100×10?4m2 =1000Pa
答:(1)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3N;
(2)物体A的密度为1.5×103kg/m3;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36、(1)冰块(含空心铝球)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5×10-6m3=0.45N;
由于冰块(含空心铝球)处于悬浮,则冰块(含空心铝球)重力G=F浮=0.45N;
(2)冰的体积V=V排-V铝=45cm3-10cm3=35cm3=35×10-6m3,
由ρ=m/ V 和G=mg得冰的重力:
G=mg=ρ冰Vg=0.9×103kg/m3×10N/kg×35×10-6m3=0.315N;
空心铝球的重力:G球=G-G冰=0.45N-0.315N=0.135N;
由于空心铝球沉在底部,则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铝=1.0×103kg/m3×10N/kg×10×10-6m3=0.1N;
对水槽底部的压力:F=G-F浮=0.135N-0.1N=0.035N
答:(1)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为0.45N;
(2)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为0.035N;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