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光现象 (学生版+答案版) 天津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突破(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讲 光现象 (学生版+答案版) 天津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突破(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5 16:44:05

文档简介

第二讲 光现象
考向1 光现象辨识(7年3考)
1.(2024天津3题3分)下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人们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2.(2023天津7题3分)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C )
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C.“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3.(2018天津3题3分)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D )
A.小孔成像 B.立竿见影 C.海市蜃楼 D.水中倒影
考向2 平面镜成像特点(7年2考)
4.(2024天津14题4分)如图所示,天津水乐桥上直径为110 m的摩天轮,有着“天津之眼”的美誉,它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反射 ,倒影中“摩天轮”的直径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0 m。
5.(2023天津14题4分)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2 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不变 。
考向3 光现象作图(7年2考)
6.(2023天津3题3分)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B )
A.30° B.60° C.70° D.90°
7.(2023天津3题3分)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是( D )
A. B. C. D.
考向4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7年5考)
8.(2024天津3题3分)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为了安全不要贸然下水。池水变“浅”的原因是( A )
A.光的折射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9.(2024天津14题节选2分)“日照海河景,水映彩虹桥”,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反射形成的。
10.(2023天津15题节选2分)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的“天塔”是津门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
11.(2023天津16题4分)下列是与光学知识有关的诗句或成语:①立竿见影;②潭清疑水浅;③一叶障目。其中 ② (填序号)与另外两个所描述的光现象形成的原因不同,它可以用光的 折射 解释。
重难点1 光现象辨识
1.【本土素材】(2024部分区一模)天津之眼是一座横跨在海河上的摩天轮,每到夜晚华灯初上时,天津之眼在海河中的“倒影”色彩缤纷,如图所示。“倒影”的形成原因是( B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
第1题图 第2题图
2.【津津甄选】(2024辽宁)如图,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的原因是( D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3.(2024滨海新区二模)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是( C )
A.小孔成像 B.灯下“手影” C.池水“变浅” D.水中“倒影”
4.(2023河北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 )
A.手影 B.看到地上的书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指纹
5.(2024河北区二模)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B )
A.林间光束 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 D.瓢虫“变大”
6.(2024红桥区三模)〖周末小明和妈妈在湖边树荫下乘凉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是( D )
A.湖面波光粼粼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湖中出现了天空中的白云
D.湖中鱼游“浅”底
7.(2024河东区二模)下列描述中:①水中月、镜中花;②日食、月食;③池水看起来较浅;④海市蜃楼;⑤小孔成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C )
A.①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8.【本土素材】(2024部分区二模)天津站前广场的世纪钟,是天津市最具关注度的大型标志性建筑之一。图示为世纪钟在海河中的倒影,下列现象与“倒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D )
A.立竿见影
B.小孔成像
C.海市蜃楼
D.镜花水月
9.(2024南开区二模)利用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将会聚的太阳光用来烧水、煮饭,既节省燃料,又不污染环境。图中与太阳灶利用的光学原理不相同的是( C )
A.汽车前灯反光 B.自行车的尾灯 C.手影的形成 D.塔式太阳能电站
装置 反光
10.【人文积淀】(2023西青区二模)中国的诗词歌赋中蕴含着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日食和月食原理都是光沿直线传播
重难点2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11.(2024和平区三模)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否在NOF上看到反射光线。这一步实验是为了探究( C )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D.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2.(2024南开区三模)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B )
A.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C.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其所成像将变大
13.【人文积淀】(2024河西区一模)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古人用铜制成的镜子来整理自己的衣着。当人远离铜镜时,镜中的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将会 变大 ;像的大小将 不变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2023河西区一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朝诗人张志和描写美景的诗句。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当白鹭距离水面0.5 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 0.5 m,若它飞离湖面,则白鹭在水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23南开区三模)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A ;小丑距离平面镜前1 m处,它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1 m。
16.(2024和平区二模)如图所示,小敏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她头部的后上方,她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到小敏的距离为 4.2 m ,当该同学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2024西青区二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玻璃板和蜡烛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20 cm。蜡烛到像的距离为 40 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将 不变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重难点3 光现象作图
18.(2024河西区一模)如图所示,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折射光线,则OA的入射光线是( C )
A.a B.b C.c D.无法判断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2024河西区一模)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其中折射角是( D )
A.∠1 B.∠2 C.∠3 D.∠4
20.(2024西青区二模)如图所示,射水鱼观察到停歇在水面上方的猎物后,会从口中喷射出水柱,将小虫击落到水中吃掉。下列能反映它在水下看到水面上的小虫时的光路图的是
( B )
A. B. C. D.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1.(2024南开区三模)标有乙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水中筷子向上折的场景,此时从碗口上方看筷子上的乙点,选项中光的传播路径图正确的是
( A )
A. B. C. D.
22.(2024河西区二模)小芳做“探究光反射时规律”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AO一定是入射光线
B.AO一定是反射光线
C.入射角是30 °
D.反射角是60°
23.(2023东丽区二模)如图所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A )
24.(2023和平区二模)下图所示光路图正确的是( C )
A.平面镜成像 B.光从空气斜 C.放大镜的成像 D.枯井中的青
射入玻璃 蛙观察范围
25.(2024河西区一模)自行车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沿原方向反射回去,下图所示光路中正确的是( B )
重难点4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6.(2023河东区二模)下列选项中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解释的是( A )
A.人眼看到水中的“鱼”
B.人眼看到水中的“蓝天白云”
C.水中的潜水员看到水面上的“路灯”
D.潜水艇中的士兵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舰艇”
27.【跨学科·语文】(2023东丽区一模)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有这样的诗句“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诗句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是( B )
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B.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现象
28.(2023和平区三模)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积水
C.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积水
D.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地方无积水
29.【津津甄选】(2024成都)夜幕降临,横跨成都锦江两岸的安顺廊桥灯火璀璨,桨声灯影里,夜色让人陶然而醉……正所谓“锦江灯月遥相近,烟火市井三千年”。如图,水中“灯影”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若锦江水面上涨,水中“灯影”到水面的距离变 小 。
30.(2024滨海新区二模)同学们在教室不同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线在黑板上发生了 漫反射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小明身高1.7 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6 m。
31.(2024河东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 60°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 镜面反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2.(2024河北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这是光的 折射 现象。
第32题图 第33题图
33.【本土素材】(2024河西区二模)解放桥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如图是大桥与倒影形成的一幅壮美画面,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 反射 的形成的 虚 (选填“虚”或“实”)像。
1.(2024河北区二模)如图所示是工人高空作业的情景,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玻璃幕墙中工人的像是实像
B.工人远离玻璃幕墙时,镜中的像将变小
C.工人工作时佩戴防滑手套是为了减小摩擦
D.工人距玻璃幕墙0.5 m时,他在镜中的像距玻璃幕墙0.5 m
2.【津津甄选】(2024泸州)下列泸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与“潭清疑水浅”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D )
A.图甲中“龙脑桥”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
B.图乙中“报恩塔”在阳光下看起来呈白色
C.图丙中“尧坝镇古建筑群”夜晚出现的笔直光柱
D.图丁中在“春秋祠”喝水,透过水杯看到“变形”的手指
3.【传统文化】(2024和平区二模)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光现象应用,主要利用了光的折射的是( B )
A.图甲是皮影戏,古代手艺人用一盏灯和几张皮来以皮之影唱戏
B.图乙是冰镜取火,削冰令圆,举以向日,能点燃冰镜后的艾草
C.图丙是悬镜,取平面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能见室外的景物
D.图丁是日晷,相持既久,日晷渐移,利用晷针的影子测定时间第二讲 光现象
考向1 光现象辨识(7年3考)
1.(2024天津3题3分)下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人们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2.(2023天津7题3分)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C.“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3.(2022天津3题3分)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 B.立竿见影 C.海市蜃楼 D.水中倒影
考向2 平面镜成像特点(7年2考)
4.(2024天津14题4分)如图所示,天津水乐桥上直径为110 m的摩天轮,有着“天津之眼”的美誉,它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倒影中“摩天轮”的直径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0 m。
5.(2023天津14题4分)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
考向3 光现象作图(7年2考)
6.(2023天津3题3分)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A.30° B.60° C.70° D.90°
7.(2023天津3题3分)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是
A. B. C. D.
考向4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7年5考)
8.(2024天津3题3分)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为了安全不要贸然下水。池水变“浅”的原因是
A.光的折射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9.(2024天津14题节选2分)“日照海河景,水映彩虹桥”,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10.(2023天津15题节选2分)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的“天塔”是津门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11.(2023天津16题4分)下列是与光学知识有关的诗句或成语:①立竿见影;②潭清疑水浅;③一叶障目。其中 (填序号)与另外两个所描述的光现象形成的原因不同,它可以用光的 解释。
重难点1 光现象辨识
1. (2024部分区一模)天津之眼是一座横跨在海河上的摩天轮,每到夜晚华灯初上时,天津之眼在海河中的“倒影”色彩缤纷,如图所示。“倒影”的形成原因是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2024辽宁)如图,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的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3.(2024滨海新区二模)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 B.灯下“手影” C.池水“变浅” D.水中“倒影”
4.(2023河北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手影 B.看到地上的书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指纹
5.(2024河北区二模)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林间光束 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 D.瓢虫“变大”
6.(2024红桥区三模)〖周末小明和妈妈在湖边树荫下乘凉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是
A.湖面波光粼粼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湖中出现了天空中的白云
D.湖中鱼游“浅”底
7.(2024河东区二模)下列描述中:①水中月、镜中花;②日食、月食;③池水看起来较浅;④海市蜃楼;⑤小孔成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①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8. (2024部分区二模)天津站前广场的世纪钟,是天津市最具关注度的大型标志性建筑之一。图示为世纪钟在海河中的倒影,下列现象与“倒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立竿见影
B.小孔成像
C.海市蜃楼
D.镜花水月
9.(2024南开区二模)利用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将会聚的太阳光用来烧水、煮饭,既节省燃料,又不污染环境。图中与太阳灶利用的光学原理不相同的是
A.汽车前灯反光 B.自行车的尾灯 C.手影的形成 D.塔式太阳能电站
装置 反光
10. (2023西青区二模)中国的诗词歌赋中蕴含着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日食和月食原理都是光沿直线传播
重难点2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11.(2024和平区三模)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否在NOF上看到反射光线。这一步实验是为了探究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D.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2.(2024南开区三模)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A.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C.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其所成像将变大
13. (2024河西区一模)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古人用铜制成的镜子来整理自己的衣着。当人远离铜镜时,镜中的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将会 ;像的大小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2023河西区一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朝诗人张志和描写美景的诗句。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当白鹭距离水面0.5 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 m,若它飞离湖面,则白鹭在水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23南开区三模)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小丑距离平面镜前1 m处,它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m。
16.(2024和平区二模)如图所示,小敏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她头部的后上方,她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到小敏的距离为 ,当该同学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2024西青区二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玻璃板和蜡烛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20 cm。蜡烛到像的距离为 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重难点3 光现象作图
18.(2024河西区一模)如图所示,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折射光线,则OA的入射光线是
A.a B.b C.c D.无法判断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2024河西区一模)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其中折射角是
A.∠1 B.∠2 C.∠3 D.∠4
20.(2024西青区二模)如图所示,射水鱼观察到停歇在水面上方的猎物后,会从口中喷射出水柱,将小虫击落到水中吃掉。下列能反映它在水下看到水面上的小虫时的光路图的是
A. B. C. D.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1.(2024南开区三模)标有乙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水中筷子向上折的场景,此时从碗口上方看筷子上的乙点,选项中光的传播路径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2.(2024河西区二模)小芳做“探究光反射时规律”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O一定是入射光线
B.AO一定是反射光线
C.入射角是30 °
D.反射角是60°
23.(2023东丽区二模)如图所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24.(2023和平区二模)下图所示光路图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 B.光从空气斜 C.放大镜的成像 D.枯井中的青
射入玻璃 蛙观察范围
25.(2024河西区一模)自行车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沿原方向反射回去,下图所示光路中正确的是
重难点4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6.(2023河东区二模)下列选项中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解释的是
A.人眼看到水中的“鱼”
B.人眼看到水中的“蓝天白云”
C.水中的潜水员看到水面上的“路灯”
D.潜水艇中的士兵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舰艇”
27. (2023东丽区一模)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有这样的诗句“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诗句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是
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B.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现象
28.(2023和平区三模)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积水
C.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积水
D.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地方无积水
29. (2024成都)夜幕降临,横跨成都锦江两岸的安顺廊桥灯火璀璨,桨声灯影里,夜色让人陶然而醉……正所谓“锦江灯月遥相近,烟火市井三千年”。如图,水中“灯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若锦江水面上涨,水中“灯影”到水面的距离变 。
30.(2024滨海新区二模)同学们在教室不同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线在黑板上发生了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小明身高1.7 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
31.(2024河东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2.(2024河北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这是光的 现象。
第32题图 第33题图
33. (2024河西区二模)解放桥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如图是大桥与倒影形成的一幅壮美画面,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 的形成的 (选填“虚”或“实”)像。
1.(2024河北区二模)如图所示是工人高空作业的情景,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幕墙中工人的像是实像
B.工人远离玻璃幕墙时,镜中的像将变小
C.工人工作时佩戴防滑手套是为了减小摩擦
D.工人距玻璃幕墙0.5 m时,他在镜中的像距玻璃幕墙0.5 m
2. (2024泸州)下列泸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与“潭清疑水浅”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A.图甲中“龙脑桥”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
B.图乙中“报恩塔”在阳光下看起来呈白色
C.图丙中“尧坝镇古建筑群”夜晚出现的笔直光柱
D.图丁中在“春秋祠”喝水,透过水杯看到“变形”的手指
3. (2024和平区二模)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光现象应用,主要利用了光的折射的是
A.图甲是皮影戏,古代手艺人用一盏灯和几张皮来以皮之影唱戏
B.图乙是冰镜取火,削冰令圆,举以向日,能点燃冰镜后的艾草
C.图丙是悬镜,取平面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能见室外的景物
D.图丁是日晷,相持既久,日晷渐移,利用晷针的影子测定时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