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新中考·推荐题型 (学生版+答案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突破(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部分 新中考·推荐题型 (学生版+答案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突破(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25 18:00:02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 新中考·推荐题型
跨学科试题
1.(2024无锡)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2.(2024常州)盆栽养护应遵循“土壤含水不浇水,土壤干时要浇水”的原则。春季,小明自制“土壤含水显示仪”,探测花盆内土壤是否含液态水。如图所示,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傍晚发现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升华后液化 D.先升华后凝华
第2题图 第3题图
3.(2024乐山)中华典籍《周礼·考工记》中有“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的记载,这是一种通过日出、日落时细杆的影子进行辨别方位的方法,如图所示。这种方法依据的是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4.(2024烟台)骨骼、肌肉和关节等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中最基本的运动大多是由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下列关于人体中的杠杆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手托重物时,可视为省力杠杆
B.图甲:手托重物时,肱二头肌对前臂的牵引力是阻力
C.图乙:踮脚时,可视为费力杠杆
D.图乙:向上踮脚的过程中,腓肠肌对足部骨骼的牵引力是动力
5.(2024兰州)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了从1994年到2002年间恒星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恒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推测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着超大质量的黑洞。忽略S2恒星质量的变化,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洞可能位于椭圆轨道内部的P点
B.S2恒星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
C.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动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动能
D.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重力势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重力势能
6.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表示人正在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b→c表示人正在吸气,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c→d表示人正在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D.当人的胸部在水面以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c→d过程受到了影响
7.(2024常州)美国《发现》网站于2023年10月报道:“牛能感知地球磁场,吃草、休息时,其身体朝向习惯与地磁场磁感线平行(如图所示)。”为求证真伪,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在四周无明显差异的草地上,多次观察牛吃草、休息时的身体朝向,若报道真实,则牛的身体朝向习惯性呈现四个场景中的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8.(2024山西)二氧化碳(CO2)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压气体从泄气孔中喷出,实施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B.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C.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9.如图所示,下列对所示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①中铁钉生锈,②中铁钉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或氧气)
B.乙: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于汽油,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C.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可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直尺伸出桌面一定长度,拨动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
10.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有关,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错误的是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传统文化类试题
1.(2024牡丹江)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图所示。“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汽化 C.升华 D.液化
第1题图 第2题图
2.(2024湖北)如图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表演“打铁花”。表演者击打高温液态铁,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变成固态铁。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3.(2024滨州)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4.(2024齐齐哈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古筝,用古筝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筝通过弦的振动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
B.快速拨动弦时,发出的声音在温度不变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变大
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D.古筝与长笛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第4题图 第5题图
5.象棋起源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如图所示为一种可以在竖直棋盘上随意移动的磁性象棋,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和棋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和棋盘对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和棋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和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6.图甲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图乙为它的模拟示意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尺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当受水壶中液面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箭尺受到的浮力变大
B.箭尺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C.箭尺排开水的重力不变
D.水对受水壶底压强不变
7.(2024长春)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南方独轮推车。人推车前进的过程中
A.人对车不做功 B.车是定滑轮
C.车是费力杠杆 D.车是省力杠杆
第7题图 第8题图
8.《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如图,人们借助辘轳从井中汲水时,转动摇把,使绳子在轴筒上不断叠绕,从而将水桶从井中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够省功
B.取水时克服水重和桶重做的功是有用功
C.使用更轻的桶不能提高机械效率
D.人提水桶水平运动时,对水桶不做功
9.如图展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光现象的认识。其中主要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图甲是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B.图乙是冰镜取火:削冰令圆,举以向日,能点燃冰镜后的艾草
C.图丙是日晷:“相持既久,日晷渐移”,利用晷针影子测定时间
D.图丁是悬镜:取平面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就能见室外的景物
10.“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下列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D.阳光下人的影子
11.我国古代曾发明过用作军事信号的“孔明灯”,如图所示,由竹篾、纸、木碟等材料制成。点燃碟内的松脂,可以升空,主要原因是
A.加热使灯笼体积变小
B.加热使灯笼总重减轻
C.火焰对灯笼产生推力
D.松脂燃烧时受地磁力
12.(2024哈尔滨)杆秤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如今中药房仍在使用。如图所示,已测得刺五加药材质量是120 g,其中OB=3OA,若不计杆秤自重,则秤砣的质量约为 g,接下来要测30 g的人参片,需要将秤砣向B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 (2024江西)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所示,某赣剧演员在水平舞台上站立不动时,她受到的重力与舞台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 ,其中重力的方向是 。第三部分 新中考·推荐题型
跨学科试题
1.(2024无锡)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 ( A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2.(2024常州)盆栽养护应遵循“土壤含水不浇水,土壤干时要浇水”的原则。春季,小明自制“土壤含水显示仪”,探测花盆内土壤是否含液态水。如图所示,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傍晚发现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升华后液化 D.先升华后凝华
第2题图 第3题图
3.(2024乐山)中华典籍《周礼·考工记》中有“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的记载,这是一种通过日出、日落时细杆的影子进行辨别方位的方法,如图所示。这种方法依据的是( C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4.(2024烟台)骨骼、肌肉和关节等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中最基本的运动大多是由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下列关于人体中的杠杆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图甲:手托重物时,可视为省力杠杆
B.图甲:手托重物时,肱二头肌对前臂的牵引力是阻力
C.图乙:踮脚时,可视为费力杠杆
D.图乙:向上踮脚的过程中,腓肠肌对足部骨骼的牵引力是动力
5.(2024兰州)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了从1994年到2002年间恒星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恒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推测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着超大质量的黑洞。忽略S2恒星质量的变化,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黑洞可能位于椭圆轨道内部的P点
B.S2恒星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
C.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动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动能
D.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重力势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重力势能
6.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a→b表示人正在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b→c表示人正在吸气,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c→d表示人正在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D.当人的胸部在水面以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c→d过程受到了影响
7.(2024常州)美国《发现》网站于2023年10月报道:“牛能感知地球磁场,吃草、休息时,其身体朝向习惯与地磁场磁感线平行(如图所示)。”为求证真伪,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在四周无明显差异的草地上,多次观察牛吃草、休息时的身体朝向,若报道真实,则牛的身体朝向习惯性呈现四个场景中的( A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8.(2024山西)二氧化碳(CO2)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压气体从泄气孔中喷出,实施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B.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C.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9.如图所示,下列对所示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D )
A.甲:①中铁钉生锈,②中铁钉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或氧气)
B.乙: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于汽油,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C.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可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直尺伸出桌面一定长度,拨动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
10.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有关,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错误的是( C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传统文化类试题
1.(2024牡丹江)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图所示。“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B )
A.凝固 B.汽化 C.升华 D.液化
第1题图 第2题图
2.(2024湖北)如图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表演“打铁花”。表演者击打高温液态铁,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后变成固态铁。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D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3.(2024滨州)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B )
A.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4.(2024齐齐哈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古筝,用古筝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古筝通过弦的振动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
B.快速拨动弦时,发出的声音在温度不变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变大
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D.古筝与长笛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第4题图 第5题图
5.象棋起源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如图所示为一种可以在竖直棋盘上随意移动的磁性象棋,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和棋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和棋盘对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和棋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和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6.图甲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图乙为它的模拟示意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尺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当受水壶中液面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箭尺受到的浮力变大
B.箭尺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C.箭尺排开水的重力不变
D.水对受水壶底压强不变
7.(2024长春)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南方独轮推车。人推车前进的过程中( D )
A.人对车不做功 B.车是定滑轮
C.车是费力杠杆 D.车是省力杠杆
第7题图 第8题图
8.《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如图,人们借助辘轳从井中汲水时,转动摇把,使绳子在轴筒上不断叠绕,从而将水桶从井中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装置能够省功
B.取水时克服水重和桶重做的功是有用功
C.使用更轻的桶不能提高机械效率
D.人提水桶水平运动时,对水桶不做功
9.如图展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光现象的认识。其中主要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C )
A.图甲是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B.图乙是冰镜取火:削冰令圆,举以向日,能点燃冰镜后的艾草
C.图丙是日晷:“相持既久,日晷渐移”,利用晷针影子测定时间
D.图丁是悬镜:取平面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就能见室外的景物
10.“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下列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C )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D.阳光下人的影子
11.我国古代曾发明过用作军事信号的“孔明灯”,如图所示,由竹篾、纸、木碟等材料制成。点燃碟内的松脂,可以升空,主要原因是 ( B )
A.加热使灯笼体积变小
B.加热使灯笼总重减轻
C.火焰对灯笼产生推力
D.松脂燃烧时受地磁力
12.(2024哈尔滨)杆秤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如今中药房仍在使用。如图所示,已测得刺五加药材质量是120 g,其中OB=3OA,若不计杆秤自重,则秤砣的质量约为 40 g,接下来要测30 g的人参片,需要将秤砣向B点的 右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地方特色】(2024江西)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所示,某赣剧演员在水平舞台上站立不动时,她受到的重力与舞台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 平衡力 ,其中重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的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