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台湾省 同步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6 台湾省 同步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6 06:31:06

文档简介

第六节 台湾省
一、祖国的宝岛
位置 位于祖国__ __,东临__ __,西隔__ __与__ __相望,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北临东海。
范围 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__ __、__ __、黄尾屿、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许多岛屿
面积、 人口 陆地总面积约__ __平方千米,人口约2 338万人(2021年)
地形、 地势 地势东__ __西__ __,__ __面积约占全岛总面积的2/3
气候 台湾岛北部为__ __气候,南部为__ __气候。台湾终年长夏无冬,雨多风强
河流 __ __、__ __,水能丰富
资源 丰富的__ __、__ __、渔业资源、动植物资源和农产品资源。__ __匮乏
台湾美称及含义
美称 含义
东方甜岛 盛产甘蔗
海上米仓 盛产大米
水果王国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兰花之乡 盛产兰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植物王国 植物种类多,森林覆盖率高
祖国东南 海上的明珠 森林和水产资源丰富
亚洲天然 植物园 森林面积广阔,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二、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1.居民:台湾人民与我们是__ __的骨肉同胞。台湾__ __人口约占全省的98%,他们大部分人的祖籍是福建和广东;__ __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2%,是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
2.台湾同胞的__ __和__ __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3.台湾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不是高山族。
三、经济发展特点
1.台湾地狭人稠,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
时期 进口 出口
20世纪 50年代 以农业、工业 原料为主 以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为主
20世纪 60—80年代 以工业原料、 设备为主 以工业产品为主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消费品为主 以计算机、精密仪器等高科技产品为主
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21世纪以来,台湾省第二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形成以__ __和__ __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对外贸易对象由欧美市场转向亚太市场。
3.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贸往来日益增多,__ __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
4.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__ __就是台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缩影,这里被称为“台湾的硅谷”,其电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台湾省工业主要分布在
台湾岛西部的原因
地形 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和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发 历史 西部平原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大陆居民最先到达,开发历史悠久
市场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交通 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方便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其中高雄是台湾省最大的港口
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通过深化两岸社会__ __这一重要途径,继续创造条件,扩大两岸同胞直接交往,促进两岸各界交流,培养两岸同胞真诚相助、互惠互利、共享机遇、共担荣辱的深厚情感。
重难点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
【对点训练】
读台湾岛农产品分布图(图1)和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沿北回归线)(图2),完成1~4题。
图1
图2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B.受地形影响,台湾岛西部降水比东部多
C.台湾岛以山地为主
D.台湾岛地势西高东低
2.台湾岛盛产稻米和甘蔗,稻米和甘蔗主要的生产地区分布在( )
A.台湾岛东部 B.台湾岛西部
C.台湾岛中部 D.台湾岛东北部
3.台湾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岛农产品分布图(图1)提供的信息中,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有( )
①纬度位置 ②农产品种类 ③河流的流向 ④地形 ⑤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⑤
4.我国位于台湾岛东北方向的岛屿是( )
A.澎湖列岛 B.钓鱼岛
C.兰屿 D.绿岛
知识点1 祖国的宝岛
读台湾省略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台湾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临南海
B.全部位于热带
C.与贵州省隔海相望
D.由台湾岛及其周围岛屿组成
2.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 )
A.山脉东西走向
B.地势西高东低
C.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
D.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贵州贵阳期末)读台湾省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台湾岛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丰富
B.受地势影响,河流流速慢
C.受气候影响,河流无结冰期
D.受气候影响,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4.下列属于台湾的美称的有( )
①东方甜岛 ②鱼米之乡 ③植物王国 ④海上米仓 ⑤东方明珠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知识点2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河南南阳开学考试)“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读图,完成5~6题。
 
图1             图2
5.台湾岛人口、城市分布不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水系影响,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源头
B.东海岸曲折多良港,这里城市较密集
C.因北部地势高较凉爽,人口密度最小
D.因平原西广东狭,西部人口密度较大
6.海峡两岸的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其基础有( )
①文化同脉 ②民族同根 ③语言相通 ④陆地相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3 经济发展特点
(广东肇庆期末)2023年1月—11月,台湾省对祖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商品及服务输出额为1 388.9亿美元,占台湾省总输出额的35.4%。图1为我国东南局部区域略图,图2为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图1
图2
7.下列关于台湾省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没有河流
B.中东部气温高,西部气温低
C.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D.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8.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 )
①扩大彼此产品的销售市场 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有利于台湾省向祖国大陆输送能源矿产 ④扩大交流,促进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知识点4 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9.在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形势下,以下哪项措施是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
A.减少两岸同胞的直接交往
B.阻断两岸各界的交流
C.深化两岸社会融合发展,扩大两岸同胞直接交往
D.停止培养两岸同胞的深厚情感
(贵州毕节期末)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读台湾岛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据图文材料分析,台湾岛( )
A.地势中西高,东部低
B.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
D.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11.受地形影响,台湾岛( )
A.河流流程较短,水流平稳
B.阿里山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
C.铁路线布局呈放射状
D.西部地区降水量比东部地区大
12.台湾气候宜人,冬无严寒,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树木常绿。下列四幅图与台湾台北市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相符的是( )
(山东东营模拟)台湾省位于祖国东南海域,几十年来,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福建是众多台湾企业投资的主要地区,这为深化两岸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下图为台湾岛地形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岛上人口以高山族为主
B.岛上居民主要从广东、福建迁移而来
C.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树种丰富
D.受气候因素影响,河流水量较大
14.福建省吸引台湾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有( )
①与台湾文化相近,便于交流 ②地势平坦,利于建厂 ③海陆交通便利 ④距离近,节约成本 ⑤劳动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湖北期末)为了更好地进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海南省搭建了琼台基地等交流平台。下图为海南岛和台湾岛的位置及地形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两地铁路均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气候 D.植被
16.琼台两地合作的文化基础有( )
①文化同脉 ②民族同根 ③语言相通 ④气候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加强琼台农业合作有利于( )
①台湾农业转型 ②海南农业转型 ③台湾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④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新考法·地理研学](陕西西安期末)【神圣领土不可分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五一期间,福建某中学组织学生到台湾进行研学旅行,深入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读福建省及台湾省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一)研学路线
(1)研学旅行团从福建省出发,乘船经过__ __海峡后到达台湾省,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A__ __和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2)同学们研学过程中发现:台湾岛多山,但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__ __(填“东部”或“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3)研学旅途中,同学们到达台北,发现这里的气候与福建一样,都是__ __气候,沿途发现台湾盛产糖料作物__ __。
(三)外向型经济
(4)研学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__ __产业,__ 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第六节 台湾省
一、祖国的宝岛
位置 位于祖国__东南沿海__,东临__太平洋__,西隔__台湾海峡__与__福建省__相望,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北临东海。
范围 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__澎湖列岛__、__钓鱼岛__、黄尾屿、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许多岛屿
面积、 人口 陆地总面积约__3.6万__平方千米,人口约2 338万人(2021年)
地形、 地势 地势东__高__西__低__,__山地、丘陵__面积约占全岛总面积的2/3
气候 台湾岛北部为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南部为__热带季风__气候。台湾终年长夏无冬,雨多风强
河流 __短__、__急__,水能丰富
资源 丰富的__淡水资源__、__森林资源__、渔业资源、动植物资源和农产品资源。__矿产资源__匮乏
台湾美称及含义
美称 含义
东方甜岛 盛产甘蔗
海上米仓 盛产大米
水果王国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兰花之乡 盛产兰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植物王国 植物种类多,森林覆盖率高
祖国东南 海上的明珠 森林和水产资源丰富
亚洲天然 植物园 森林面积广阔,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二、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1.居民:台湾人民与我们是__同宗同祖__的骨肉同胞。台湾__汉族__人口约占全省的98%,他们大部分人的祖籍是福建和广东;__高山族__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2%,是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
2.台湾同胞的__语言、文字__和__风俗习惯__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3.台湾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不是高山族。
三、经济发展特点
1.台湾地狭人稠,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
时期 进口 出口
20世纪 50年代 以农业、工业 原料为主 以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为主
20世纪 60—80年代 以工业原料、 设备为主 以工业产品为主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以消费品为主 以计算机、精密仪器等高科技产品为主
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21世纪以来,台湾省第二产业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形成以__电子工业__和__服务业__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对外贸易对象由欧美市场转向亚太市场。
3.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贸往来日益增多,__祖国大陆__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
4.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__新竹科学园区__就是台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缩影,这里被称为“台湾的硅谷”,其电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台湾省工业主要分布在
台湾岛西部的原因
地形 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和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发 历史 西部平原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大陆居民最先到达,开发历史悠久
市场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交通 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方便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其中高雄是台湾省最大的港口
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通过深化两岸社会__融合发展__这一重要途径,继续创造条件,扩大两岸同胞直接交往,促进两岸各界交流,培养两岸同胞真诚相助、互惠互利、共享机遇、共担荣辱的深厚情感。
重难点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
【对点训练】
读台湾岛农产品分布图(图1)和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沿北回归线)(图2),完成1~4题。
图1
图2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B.受地形影响,台湾岛西部降水比东部多
C.台湾岛以山地为主
D.台湾岛地势西高东低
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而不是广东省,A错误;台湾的地形特点是东高西低,山脉纵贯南北,东部的降水比西部多,B错误;台湾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全岛面积的2/3,C正确;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山脉主要集中在岛的东部和中部,西部则是相对平坦的平原,D错误。
2.台湾岛盛产稻米和甘蔗,稻米和甘蔗主要的生产地区分布在( B )
A.台湾岛东部 B.台湾岛西部
C.台湾岛中部 D.台湾岛东北部
台湾岛盛产稻米和甘蔗,稻米和甘蔗主要生产地区分布在台湾岛西部。台湾岛的西部是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宜稻米和甘蔗的生长;相比之下,台湾岛的东部和中部、东北地区则以山地为主,不利于大规模农业生产。
3.台湾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岛农产品分布图(图1)提供的信息中,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有( A )
①纬度位置 ②农产品种类 ③河流的流向 ④地形 ⑤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⑤
纬度位置是决定一个地区气候类型的重要因素。台湾省位于北纬20°45′至25°56′,这个纬度范围有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①正确;农产品种类也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台湾岛盛产稻米、甘蔗等热带和亚热带作物,这些作物的生长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因此农产品种类也可以作为判断台湾省气候类型的依据,②正确;相比之下,河流的流向、地形和城市等因素虽然对气候有一定影响,但不如纬度位置和农产品种类直接和明确,③④错误。
4.我国位于台湾岛东北方向的岛屿是( B )
A.澎湖列岛 B.钓鱼岛
C.兰屿 D.绿岛
我国位于台湾岛东北方向的岛屿是钓鱼岛。钓鱼岛亦称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山,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
知识点1 祖国的宝岛
读台湾省略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台湾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北临南海
B.全部位于热带
C.与贵州省隔海相望
D.由台湾岛及其周围岛屿组成
读图可知,南海位于台湾省的南部,所以台湾省南临南海,A错误;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不全部属于热带,B错误;台湾省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C错误;台湾省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中国最大的岛,D正确。
2.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 D )
A.山脉东西走向
B.地势西高东低
C.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
D.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A错误;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B错误;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C错误;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D正确。
(贵州贵阳期末)读台湾省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台湾岛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丰富
B.受地势影响,河流流速慢
C.受气候影响,河流无结冰期
D.受气候影响,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东部地区降水比西部丰富,A错误;台湾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湍急,B错误;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候的影响,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C正确,D错误。
4.下列属于台湾的美称的有( D )
①东方甜岛 ②鱼米之乡 ③植物王国 ④海上米仓 ⑤东方明珠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台湾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台湾的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王国”之称,①③④正确。“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三角洲地区,“东方明珠”是指上海市,②⑤错误。
知识点2 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河南南阳开学考试)“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读图,完成5~6题。
 
图1             图2
5.台湾岛人口、城市分布不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受水系影响,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源头
B.东海岸曲折多良港,这里城市较密集
C.因北部地势高较凉爽,人口密度最小
D.因平原西广东狭,西部人口密度较大
读图可知,受水系影响,城市多分布在河流下游地区,A错误;东海岸城市较稀疏,B错误;北部人口密度较大,C错误;因平原西广东狭,西部人口密度较高,D正确。
6.海峡两岸的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其基础有( A )
①文化同脉 ②民族同根 ③语言相通 ④陆地相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海峡两岸的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其基础是文化同脉、民族同根、语言相通。台湾省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与祖国大陆不相连。
知识点3 经济发展特点
(广东肇庆期末)2023年1月—11月,台湾省对祖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商品及服务输出额为1 388.9亿美元,占台湾省总输出额的35.4%。图1为我国东南局部区域略图,图2为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图1
图2
7.下列关于台湾省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东部没有河流
B.中东部气温高,西部气温低
C.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D.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读图可知,东部地区有河流,A错误;中部气温较低,四周气温较高,B错误;西部地区地形较平坦,人口稠密,C错误;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D正确。
8.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 B )
①扩大彼此产品的销售市场 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有利于台湾省向祖国大陆输送能源矿产 ④扩大交流,促进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扩大彼此产品的销售市场,①正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②正确;台湾省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进口原料,而不是台湾省向祖国大陆输送能源矿产,输送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③错误;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扩大两岸之间的交流,促进创新,④正确。
知识点4 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9.在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形势下,以下哪项措施是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C )
A.减少两岸同胞的直接交往
B.阻断两岸各界的交流
C.深化两岸社会融合发展,扩大两岸同胞直接交往
D.停止培养两岸同胞的深厚情感
(贵州毕节期末)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读台湾岛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据图文材料分析,台湾岛( D )
A.地势中西高,东部低
B.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
D.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A、C错误;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B错误;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台湾岛的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D正确。
11.受地形影响,台湾岛( B )
A.河流流程较短,水流平稳
B.阿里山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
C.铁路线布局呈放射状
D.西部地区降水量比东部地区大
台湾岛河流流程较短,水流湍急,A错误;阿里山海拔高,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B正确;受地形影响,台湾铁路线布局呈环状分布,C错误;西部地区降水量比东部地区小,D错误。
12.台湾气候宜人,冬无严寒,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树木常绿。下列四幅图与台湾台北市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相符的是( B )
(山东东营模拟)台湾省位于祖国东南海域,几十年来,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出口导向型经济。福建是众多台湾企业投资的主要地区,这为深化两岸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下图为台湾岛地形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岛上人口以高山族为主
B.岛上居民主要从广东、福建迁移而来
C.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树种丰富
D.受气候因素影响,河流水量较大
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A错误;台湾省的居民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居民的后代,B正确;台湾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资源丰富,C正确;受气候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水量丰富,D正确。
14.福建省吸引台湾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有( C )
①与台湾文化相近,便于交流 ②地势平坦,利于建厂 ③海陆交通便利 ④距离近,节约成本 ⑤劳动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台湾岛上的居民主要从广东、福建迁移而来,与台湾文化相近,便于合作交流,有利于吸引台商,①正确;福建省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不平坦,②错误;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福建吸引台湾企业投资,③正确;福建省与台湾省仅隔了台湾海峡,距离近,两岸合作,交通成本低,④正确;福建省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有利于吸引台商到福建投资,⑤正确。
(湖北期末)为了更好地进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海南省搭建了琼台基地等交流平台。下图为海南岛和台湾岛的位置及地形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两地铁路均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河流 B.地形 C.气候 D.植被
读图可知,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因此铁路线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分布;台湾岛中部分布有台湾山脉,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因此铁路线也呈现出环状分布的特点。综上可知,两地铁路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16.琼台两地合作的文化基础有( A )
①文化同脉 ②民族同根 ③语言相通 ④气候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8%,主要来自广东省和福建省。因此台湾省与海南省文化同脉、民族同根、语言相通;台湾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全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气候具有相似性,但这与文化基础无关。
17.加强琼台农业合作有利于( C )
①台湾农业转型 ②海南农业转型 ③台湾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④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加强琼台农业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地农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两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农业双赢的局面;不会使耕地面积增加。
18.[新考法·地理研学](陕西西安期末)【神圣领土不可分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五一期间,福建某中学组织学生到台湾进行研学旅行,深入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读福建省及台湾省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一)研学路线
(1)研学旅行团从福建省出发,乘船经过__台湾__海峡后到达台湾省,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A__澎湖列岛__和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2)同学们研学过程中发现:台湾岛多山,但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__西部__(填“东部”或“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3)研学旅途中,同学们到达台北,发现这里的气候与福建一样,都是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沿途发现台湾盛产糖料作物__甘蔗__。
(三)外向型经济
(4)研学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__高新技术__产业,__祖国大陆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