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 过关检测(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 过关检测(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6 06:41:59

文档简介

过关检测第7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雄安新区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读北京轮廓范围图和北京气候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首都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北平原北部,西邻太行山,北依燕山
B.西临渤海,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小
C.我国最大的城市、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D.北京市内的河流受地势影响自西北向东南流
2.非首都功能部门迁往雄安新区,这对北京的影响有( )
①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将显著降低 ②交通压力有所下降 ③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改善 ④住房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成渝经济区地处我国西部核心地带,承担着引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铁路线是宝成线
B.图中B山脉以东为华北平原
C.成都所在地为高原
D.重庆是我国的直辖市
4.成渝经济区发展优势不包括( )
A.长江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 B.濒临海洋,便于发展海外贸易
C.地处资源丰富的“天府之国” D.便利的铁路交通条件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这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对我国黄土高原的描述。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B.黄土是由流水从我国西北内陆带来的
C.黄土高原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特征
D.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民居
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
①黄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地表裸露 
④过垦过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台湾省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B.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C.西隔台湾海峡与浙江省相望
D.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8.台湾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 )
①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②海岛多港口,海运便利,有利于原料的出口和工业产品的进口 ③吸收外国资本 ④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右图为台湾略图。读图,完成9~11题。
9.下列对台湾的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②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工业发达,资金充足 ⑤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大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10.在台湾岛的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发生了弯曲。下列说法及原因正确的是( )
A.向北侧凸出,海陆位置 B.向北侧凸出,纬度位置
C.向南侧凸出,地形起伏 D.向南侧凸出,人类活动
11.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其原因有( )
①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强度大 ②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优越 ③中部有高大的台湾山脉 ④淡水资源充足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2.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区域主要工业部门的是( )
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服装制造业 D.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13.读北京市及其周边省市行政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据图写出北京市的大致经纬度范围:经度范围__ __;纬度范围__ __。(2分)
(2)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①__ __省。(1分)
(3)在图中找出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根据这些河流的流向,判断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__ __。(1分)
(4)2023年10月17—18日,我国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合上面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此时北京市的气候特点是( )(1分)
A.寒冷干燥 B.秋高气爽
C.炎热多雨,雨热同期 D.少雨,气温回升快,多风沙
14.暑假,西安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四川省的相关资料,他们打算跟随地理老师到四川省进行研学旅行。读四川省地形图(图1)、成都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7分)
图1
  
图2
(1)四川省地形总体上分为①__ __和四川盆地两大部分,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发生__ __等地质灾害。(2分)
(2)根据图1中河流的流向判断,四川省的地势特点大致为__ __,西高东低。(1分)
(3)地理兴趣小组搜集资料时,发现成都居民特别爱吃辣。请结合图2简要分析原因。(2分)
(4)四川省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试分析其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原因。(2分)
15.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 __(山脉),B__ __(山脉),C__ __(地形区)(3分)
(2)图中阴影部分是__ __(地形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 __,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原因是__ __(至少3点)。(3分)
(3)阴影部分地形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本地区的危害:__ __(至少1点)。对黄河下游的危害:__ __(至少1点)。(2分)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临__ __海,南临__ __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2分)
(2)台湾岛属__ __气候和__ __气候。(2分)
(3)台湾地形以__ __为主,最大的山脉是__ __山脉。(2分)
(4)请描述台湾河流的特点:__ __。(2分)
(5)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几十年来,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__ __型经济。(1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近年来,上海有不少企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到周边城市。
材料二 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简图(图1)、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图(图2)。
图1
  
图2
(1)读图1,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分)
(2)据材料一和图2分析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现象主要借助的交通方式。(1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2分)
(4)试从交通、科技、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沪宁杭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2分)过关检测第7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雄安新区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读北京轮廓范围图和北京气候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首都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位于东北平原北部,西邻太行山,北依燕山
B.西临渤海,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小
C.我国最大的城市、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D.北京市内的河流受地势影响自西北向东南流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A错误;北京并不临海,B错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上海,C错误;北京市内的河流受地势影响自西北向东南流,D正确。
2.非首都功能部门迁往雄安新区,这对北京的影响有( C )
①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将显著降低 ②交通压力有所下降 ③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改善 ④住房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非首都功能部门迁往雄安新区,能够使交通压力有所下降,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改善,住房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②③④正确;迁出的是非首都功能部门,不会导致政治中心地位降低,①错误。
成渝经济区地处我国西部核心地带,承担着引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中A铁路线是宝成线
B.图中B山脉以东为华北平原
C.成都所在地为高原
D.重庆是我国的直辖市
读图可知,图中A铁路线是成昆线,A错误。图中B山脉(巫山)以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B错误。成都所在地为四川盆地,C错误。重庆是我国的直辖市,D正确。
4.成渝经济区发展优势不包括( B )
A.长江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 B.濒临海洋,便于发展海外贸易
C.地处资源丰富的“天府之国” D.便利的铁路交通条件
成渝经济区发展优势包括:长江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处资源丰富的“天府之国”,便利的铁路交通条件等。但是成渝经济区位于内陆,不濒临海洋。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这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对我国黄土高原的描述。下图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B.黄土是由流水从我国西北内陆带来的
C.黄土高原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特征
D.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民居
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A正确;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来源是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由风力搬运而来,B错误;黄土高原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特征,C正确;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民居,这是由于当地土层呈垂直结构,降水较少,当地民居依山而建,大大节省了建筑成本,D正确。
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A )
①黄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地表裸露 
④过垦过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少,地表裸露。①②③正确。过垦过牧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④错误。
台湾省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B.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C.西隔台湾海峡与浙江省相望
D.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台湾省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A错误。台湾省的纬度位置低,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B错误。台湾省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C错误。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D正确。
8.台湾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 D )
①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②海岛多港口,海运便利,有利于原料的出口和工业产品的进口 ③吸收外国资本 ④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台湾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工业区,产品种类多;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丰富;台湾省面积较小,矿产、能源匮乏,但海岛多优良海港,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台湾省吸收和利用外国资本投资,有利于促进其经济发展。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右图为台湾略图。读图,完成9~11题。
9.下列对台湾的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②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工业发达,资金充足 ⑤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大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河流短小湍急属于自然地理特征,②错误;台湾主要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
民族虽多,但比例不大,⑤错误;台湾西部以平原为主,主要的居民和生产生活区域都分布于此,工业发达,交通便利,①③④正确。
10.在台湾岛的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发生了弯曲。下列说法及原因正确的是( C )
A.向北侧凸出,海陆位置 B.向北侧凸出,纬度位置
C.向南侧凸出,地形起伏 D.向南侧凸出,人类活动
台湾山脉的存在导致同一纬度地区,其等温线会向南凸出(等温线向南部高温地区凸出,则实际温度低),故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向南凸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11.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其原因有( B )
①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强度大 ②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优越 ③中部有高大的台湾山脉 ④淡水资源充足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台湾森林资源丰富,说明台湾的气候条件较好,能满足森林的生长条件;台湾山脉的存在使得水热条件随海拔变化而变化,满足不同植物需求。
12.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区域主要工业部门的是( B )
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服装制造业 D.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13.读北京市及其周边省市行政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据图写出北京市的大致经纬度范围:经度范围__115°E~118°E__;纬度范围__39°N~41°N__。(2分)
(2)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①__河北__省。(1分)
(3)在图中找出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根据这些河流的流向,判断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__西北高,东南低__。(1分)
(4)2023年10月17—18日,我国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合上面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此时北京市的气候特点是( B )(1分)
A.寒冷干燥 B.秋高气爽
C.炎热多雨,雨热同期 D.少雨,气温回升快,多风沙
14.暑假,西安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四川省的相关资料,他们打算跟随地理老师到四川省进行研学旅行。读四川省地形图(图1)、成都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7分)
图1
  
图2
(1)四川省地形总体上分为①__川西高原山地__和四川盆地两大部分,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发生__滑坡、泥石流、地震__等地质灾害。(2分)
(2)根据图1中河流的流向判断,四川省的地势特点大致为__北高南低__,西高东低。(1分)
(3)地理兴趣小组搜集资料时,发现成都居民特别爱吃辣。请结合图2简要分析原因。(2分)
当地气候湿热,人们为了驱散体内的湿气养成了食辣的习惯。
(4)四川省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试分析其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原因。(2分)
多高原、山地,气候较恶劣,自然环境脆弱;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困难,资金、科技难以引进。
15.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太行山脉__(山脉),B__秦岭__(山脉),C__内蒙古高原__(地形区)(3分)
(2)图中阴影部分是__黄土高原__(地形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水土流失__,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原因是__黄土土质疏松;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坡度大__(至少3点)。(3分)
(3)阴影部分地形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本地区的危害:__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__(至少1点)。对黄河下游的危害:__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__(至少1点)。(2分)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台湾岛东临太平洋,北临__东__海,南临__南__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2分)
(2)台湾岛属__热带季风__气候和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2分)
(3)台湾地形以__山地__为主,最大的山脉是__台湾__山脉。(2分)
(4)请描述台湾河流的特点:__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分流,流程短,落差大,多险滩瀑布,不宜通航__。(2分)
(5)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几十年来,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__外向__型经济。(1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近年来,上海有不少企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到周边城市。
材料二 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简图(图1)、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图(图2)。
图1
  
图2
(1)读图1,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分)
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陆上交通发达;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足够的降水,气温适宜,农业发达,为工业奠定基础;位于长江入海口,水源充足,水运便利,海港较多。
(2)据材料一和图2分析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现象主要借助的交通方式。(1分)
主要是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来实现的,这两种交通运输方式速度快,运载量大,效率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2分)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4)试从交通、科技、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沪宁杭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2分)
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江海交汇的地方,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