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一、我国的寒潮和台风路径图
(1)深受寒潮影响的①省级行政区是__ __。(写全称)
(2)寒潮路径B跨过②__ __(山脉)—淮河线,到达③__ __(地形区)。
(3)我国东南沿海主要受__ __(填“台风”或“寒潮”)的影响;图中⑤是福建的邻省,其省会城市是__ __,耕地类型以__ __为主。
(4)由于④__ __山脉的阻挡,寒潮对福建影响小;夏秋季节,台风经常肆虐福建,持续暴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__ __(任写一种)。
二、气象灾害及分布图
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成因
台风 __ __ __ __
寒潮 __ __ __ __
洪涝 __ __ __ __
干旱 __ __ __ __
考点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重庆中考)我国2023年已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风沙危害严重。读近年来我国沙尘天气平均次数统计图,完成1~3题。
1.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最容易引发沙尘天气的是( )
A.浓雾 B.大风 C.暴雨 D.大雪
3.为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人们应该( )
A.过度放牧 B.围湖造田
C.植树种草 D.毁林开荒
(海南中考)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24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础防灾避险能力”。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完成4~5题。
4.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青藏地区
5.中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灾害安全防护的基本技能。下列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合理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B.遇到洪水时应及时跑到低洼地带
C.刮台风时应躲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
D.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
(山东枣庄中考)为应对某种极端天气,人们在停车场里或地铁站里堆放着沙袋,如下列图片所示。据此完成6~7题。
停车场里的沙袋
地铁站里的沙袋
6.在哪种极端天气来临时需要用到这些沙袋( )
A.雾霾 B.强风 C.暴雨 D.酷暑
7.应对这种极端天气的正确做法还有( )
A.佩戴口罩 B.躲在树下
C.跑到户外 D.居家避险
(安徽中考)2024年5月,重庆某山地景区遭遇暴雨天气,景区工作人员利用地理知识引导游客积极应对,化解潜在风险,有效保护了游客安全。据此完成8~9题。
8.下面代表“暴雨”天气状况的符号是( )
A. B.
C. D.
9.景区工作人员引导游客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能有( )
①狂风暴雨时,应防范悬崖高处的碎石跌落
②电闪雷鸣时,应远离大树,防止遭到雷击
③若洪水来袭,应快速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④若泥石流发生,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四川乐山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地面过冷(略低于0 ℃)的水滴(非固态雪)降到地面,与低于0 ℃的物体(植物、道路、车辆、电线等)碰撞立即冻结为冰的现象称为冻雨。如果冻雨持续时间长,物体表面会形成光滑厚冰层,造成灾害。2024年1月30日至2月3日,如图1所示三个城市中,有一个城市及周边出现历史罕见的冻雨灾害(如图2)。
图1 中国部分城市分布及1、2月均温示意图
图2 冻雨灾害照片
(1)出现历史罕见冻雨灾害的城市是数码__ __。
(2)根据图2,列举冻雨灾害的两方面表现。
(3)如果你处在冻雨灾害发生地,请列举一项安全防护措施。
(4)推测2月3日后几日冻雨灾害严重程度可能的变化,并说明理由。第6章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一、我国的寒潮和台风路径图
(1)深受寒潮影响的①省级行政区是__内蒙古自治区__。(写全称)
(2)寒潮路径B跨过②__秦岭__(山脉)—淮河线,到达③__长江中下游平原__(地形区)。
(3)我国东南沿海主要受__台风__(填“台风”或“寒潮”)的影响;图中⑤是福建的邻省,其省会城市是__南昌__,耕地类型以__水田__为主。
(4)由于④__武夷__山脉的阻挡,寒潮对福建影响小;夏秋季节,台风经常肆虐福建,持续暴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__滑坡、泥石流、崩塌等__(任写一种)。
二、气象灾害及分布图
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成因
台风 __东南沿海__ __濒临西北太平洋__
寒潮 __北方地区__ __纬度高,气温低,距离冬季风源地近__
洪涝 __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__ __受夏季风影响大,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__
干旱 __华北地区__ __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__
考点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重庆中考)我国2023年已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风沙危害严重。读近年来我国沙尘天气平均次数统计图,完成1~3题。
1.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A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最容易引发沙尘天气的是( B )
A.浓雾 B.大风 C.暴雨 D.大雪
3.为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人们应该( C )
A.过度放牧 B.围湖造田
C.植树种草 D.毁林开荒
(海南中考)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24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础防灾避险能力”。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完成4~5题。
4.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C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青藏地区
读图可知,东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同时,东南地区地势大多较为低平,河流众多,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5.中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灾害安全防护的基本技能。下列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合理的是( D )
A.地震发生时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B.遇到洪水时应及时跑到低洼地带
C.刮台风时应躲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
D.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
地震发生时不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生,因为地震可能会导致电梯故障,被困其中会非常危险,A错误;遇到洪水时不应及时跑到低洼地带,低洼地带容易积水,会更加危险,B错误;刮台风时不应躲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大型广告牌在台风中可能会被吹倒,造成伤害,C错误;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这样可以迅速避开泥石流的冲击,增加生存的机会,D正确。
(山东枣庄中考)为应对某种极端天气,人们在停车场里或地铁站里堆放着沙袋,如下列图片所示。据此完成6~7题。
停车场里的沙袋
地铁站里的沙袋
6.在哪种极端天气来临时需要用到这些沙袋( C )
A.雾霾 B.强风 C.暴雨 D.酷暑
停车场、地铁站准备很多沙袋,当暴雨来临时,可以阻挡雨水的侵入,减少损失,C正确。停车场或地铁站一般位于地下,受雾霾、强风和酷暑的影响很小,A、B、D错误。
7.应对这种极端天气的正确做法还有( D )
A.佩戴口罩 B.躲在树下
C.跑到户外 D.居家避险
应对暴雨这种极端天气,正确做法是居家避险,尽量不要外出,D正确。佩戴口罩、躲在树下不能躲避暴雨,A、B错误。暴雨时跑到户外增加危险,C错误。
(安徽中考)2024年5月,重庆某山地景区遭遇暴雨天气,景区工作人员利用地理知识引导游客积极应对,化解潜在风险,有效保护了游客安全。据此完成8~9题。
8.下面代表“暴雨”天气状况的符号是( B )
A. B.
C. D.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A天气符号代表的是多云天气,B代表的是暴雨天气,C代表的是小雨天气,D代表的是雾天。
9.景区工作人员引导游客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能有( A )
①狂风暴雨时,应防范悬崖高处的碎石跌落
②电闪雷鸣时,应远离大树,防止遭到雷击
③若洪水来袭,应快速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④若泥石流发生,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为山区,地势落差大,因此当遇到暴雨天气(可能伴有雷电)时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以及强度较大的洪水。结合所学的野外遇险逃生技巧,狂风暴雨会引发崩塌灾害,导致高处碎石跌落,因此须注意防范,①正确。暴雨天气可能会伴随雷电,因此须远离大树,防止被雷击,②正确。遇到洪水、泥石流来临时,首先应向两侧地势较高的地方逃离,确认安全后,原地等待救援,③正确,④错误。
10.(四川乐山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地面过冷(略低于0 ℃)的水滴(非固态雪)降到地面,与低于0 ℃的物体(植物、道路、车辆、电线等)碰撞立即冻结为冰的现象称为冻雨。如果冻雨持续时间长,物体表面会形成光滑厚冰层,造成灾害。2024年1月30日至2月3日,如图1所示三个城市中,有一个城市及周边出现历史罕见的冻雨灾害(如图2)。
图1 中国部分城市分布及1、2月均温示意图
图2 冻雨灾害照片
(1)出现历史罕见冻雨灾害的城市是数码__②__。
(2)根据图2,列举冻雨灾害的两方面表现。
植被遭到破坏;交通受阻(影响人们出行);电力设施遭到破坏。
(3)如果你处在冻雨灾害发生地,请列举一项安全防护措施。
少出门,或防寒,或防冻,或防滑,或防空中坠物。
(4)推测2月3日后几日冻雨灾害严重程度可能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更加严重;理由:气温持续低温,冻雨持续或没有人工除冰。不变;理由:不再降水但依然持续低温,人工除冰缓慢。减弱甚至消失;理由:气温上升,天气转晴,冻雨结束,冰层融化;加大人工除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