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单元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单元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01 11:3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第三单元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
[易错环节一] 岩石和矿物的性质及用途
1.[选择]岩石学家常常观察岩石的( ),对岩石种类作出鉴定。
A.外表颜色
B.光滑程度
C.成分和颗粒
2.[选择]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 )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
A.中间部分
B.边缘
C.所有地方
3.[选择]下列岩石中有很多小孔的是( )。
A.浮石
B.花岗石
C.石灰岩
[易错环节二] 土壤的成分和种类
4.[选择]下列土壤组成更适合莲藕生长的是( )。
5.[选择]把一块土壤晒干,放入水杯中,我们观察到有气泡出来,说明土壤中有( )。
A.空气
B.腐殖质
C.沙子
6.[选择]下列小动物中,不能在土壤中生活的是( )。
[易错环节三] 岩石和土壤 的保护
7.[选择]下列对土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土壤不重要,我们不需要保护它
B.土壤具有可再生性,因此被污染了也没关系
C.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们要保护它
D.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把垃圾分解掉,因此我们的生活垃圾可以直接扔在土壤上
8.[选择]人们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主要是为了( )。
A.美观
B.防止水土流失
C.净化空气
[易错环节四] 综合
9.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 )
10.地球的年龄约是45.6万年。( )
11.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玄武岩、浮石、花岗岩三大类。( )
12.泥石是组成岩石的基础。一种或多种矿物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岩石。( )
13.岩石都很硬,用指甲不能在岩石上面留下划痕。( )
14.岩石、沙和黏土中,黏士摸起来最粗糙。( )
15.“落叶归根”说的是植物的叶子落到地面后,会腐烂变成腐殖质成为土壤的一部分。( )
16.仙人球适宜生长在沙质土中。( )
17.人们在山坡上植树、在河岸边种草, 就是为了利用这些闲置的空地,对土壤没有什么影响。( )
参考答案
1.C [易错点拨]成分和颗粒是鉴定岩石的可靠依据。
2.B [易错点拨]一般矿物碎片的边缘较薄,比较适合用来判断矿物的透明度。
3.A [易错点拨]浮石是岩浆岩,在岩浆冷却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气体,形成了很多小孔。
4.C 5.A [易错点拨]把一块土壤晒干,放入水杯中,因为水占据了土壤中空气所占的空间,把空气挤出来,所以会冒气泡。
6.C [易错点拨]蚂蚁和蚯蚓都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蝌蚪是生活在水中的小动物。
7.C
8.B [易错点拨]植物的根系能固着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9. √ [易错点拨]土壤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所以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
10. × [易错点拨]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推测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5.6亿年。
11.× [易错点拨]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12. √ [易错点拨]大自然中,这些成分集中且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作矿物。它们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3. × [易错点拨]我们可以利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将矿物的硬度分为硬度非常大、很硬、较软。可以用指甲划出痕迹的矿物,其硬度较软。有些岩石可以用指甲在岩石。上面留下划痕。
14.×[易错点拨]沙子的特点:不黏手。颗粒大。粗糙。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岩石的外表有的是粗糙的,有的是光滑的。黏土的特点:黏手、颗粒小、细腻,所以摸起来不是粗糙的,沙摸起来比黏土粗糙。
15.√[易错点拨]土壤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在自然界中,植物的叶子落到地面后确实会经历一个腐烂分解的过程,最终变成腐殖质,成为土壤的一部分。
16.√ [易错点拨]沙质土含沙粒较多,通气性能好,土质疏松,但土壤易干燥,不耐旱。所以沙质土宜种耐贫瘠,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作物,所以仙人球适宜生长在沙质土中。
17.× [易错点拨]人们在山坡上植树和在河岸边种草不仅仅是为了利用闲置的空地,这些活动对土壤有着重要的影响,树木和草地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从而防止水土流失;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长,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水分的保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