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26 06: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康熙南巡图》是清代“西学派”作家代表焦秉贞的代表作,画法以传统的工笔重彩为主。下图为《康熙南巡图》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康熙南巡的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温暖湿润、河湖密布 B.冬暖夏凉、大漠孤烟
C.雪山连绵、高寒缺氧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北京的王先生乘京广高铁南下到广州出差,早餐在北京吃的是包子,晚餐在广州吃的是米饭。读京广高铁线路分布图及食物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3.王先生在北京和广州所吃食物上的差异,主要受( )
A.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B.农业生产的影响
C.生活习惯的影响 D.地势高低的影响
4.下列对我国人类活动差异的描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人口分布—西密东疏 B.经济发展水平—东低西高
C.农业分布—东牧西耕 D.传统交通工具—南船北马
(传统文化)剪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能充分反映百姓生活内涵,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地域特征鲜明。读下列剪纸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5.该剪纸中的民居可能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剪纸所示民居特点与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木制结构—轻巧易装 B.临河建造—人口密集
C.多层结构—冬暖夏凉 D.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
7.剪纸所示地区( )
A.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地表坦荡,一望无垠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秦岭—淮河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淮”指的是(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海河
9.与“秦岭一淮河线”大致吻合的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10.下列有关秦岭一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南地区冬季河流结冰 B.该线以北传统运输方式是水运
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 D.该线以北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影响丁区域与其他区域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12.各地区自然条件与农业特色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甲区域—水源不足—灌溉农业 B.乙区域—气候湿热—水田农业
C.丙区域—水热充足—绿洲农业 D.丁区域—热量不足—河谷农业
13.下图能反映丙地区气特征的是( )
A.A B.B C.C D.D
14.下列界线与图中乙丙两区域分界线不吻合的是( )
A.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D.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祖国锦绣山河。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读“驴友”提示的旅行路线图,如图;路线1:阿勒泰—拉萨;路线2:喀喇昆仑山口—连云港;路线3:包头—五指山;路线4:漠河—广州,完成下面小题。
15.四条旅行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1 B.路线2 C.路线3 D.路线4
16.“驴友”在沿线旅行过程中,最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路线1:巍峨高大的昆仑山脉、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
B.路线2:风光美丽的阿尔泰山、气势雄伟的布达拉宫
C.路线3: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好客敬酒的藏族人民
D.路线4:森林茂密的大兴安岭、小桥流水的江南人家
一位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7.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为“高寒”的区域是( )
A.金色中国 B.黄色中国
C.银色中国 D.绿色中国
18.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C.“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对橘与枳产地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海陆因素影响,两地地理环境差异大 B.两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C.两地均以面食为主. D.两地河流在冬季普遍都有结冰现象
20.橘产地的传统民居风格是图中的( )
A. B.
C. D.
2019年5月8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郑洲登封观星台举行。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独竹漂”示意图,图3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火种采集仪式当日,地球位于(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22.“独竹漂”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独竹漂”高手脚踩一根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漂行水上如履平地。甲、乙、丙、丁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独竹漂”的发源地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的地理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4.④地区的特色饮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天津临河靠海,居民喜食河海鲜,天津的母亲河是( )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海河
二、解答题(共50分)
26.读图回答问题(16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区域的名称:ABCD
(2)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山脉)和(河流),请将其名称分别标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影响两侧的地理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3)A与C两地区的分界线是;从干湿状况看,该线以西的地区是和地区,以东主要是和地区。影响两侧的地理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4)D与B、C两地区的分界线是边缘线。影响两侧的地理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不同地域的农业受地形、气候影响物产不同,各具特色,对饮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部,分布有我国四大盆地纬度最低的盆地——。
(2)下面是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水果品名及其产地标签,其中品名与产地标注错误的是(填圈码),理由是。
品名:荔枝 产地:广西 ① 品名:菠萝 产地:云南 ② 品名:芒果 产地:吉林 ③ 品名:柚子 产地:四川 ④
(3)图中甲区域的居民喜食辛辣食品,试分析这种饮食习惯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答案合理即可)
(4)钦州南临北部湾,素有“中国大蚝之乡”之称,大蚝肉可鲜食,亦可加工成蚝豉、蚝油等。结合钦州的地理位置及特色,请你为钦州大蚝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任答一点)。
28.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理界线,读“秦岭—淮河附近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科普中国》中说:“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冬季供暖与不供暖的分界线”,这是因为我国1月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线,因此该线也成为了我国苹果和柑橘的盛产地分界线。
(2)《中国国家地理》中说:“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东西绵延,横亘在中国中部”,北部黄土高原,盛产小麦;南部有盆地,盛产稻谷北部;北部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部植被以为主。
(3)《人民长江》中说:“秦岭是我国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界线”,我国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该线,该线也是我国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有“国家中央公园”和“国家绿肺”之称。多年来,秦岭大规模开发别墅,导致秦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对于秦岭的开发与保护,小山和小水的观点不同,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你赞成。
(5)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秦岭—淮河以北的生活习惯、民居、饮食中最让你深刻的一项具体内容是,请从当地的地形、气候、河流中任选两个要素,阐明它与具体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
29.阅读材料,完成问题(5分)
材料一: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分布于皖南和赣北。其造型丰富,以马头墙、青瓦白壁最有特色。马头墙由砖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1-2米。错落有致,多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也被称为“风火墙”或“封火墙”。

(1)徽派建筑主要流行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
(2)宏村徽派建筑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据此完成下表。
徽派建筑特征 当地自然环境
材料 就地取材,以砖、木、石为原料,房屋以木架构为主 地形以①(山地/平原)为主,木石资源丰富
朝向 便于更好的采光与通风,多②(坐北朝南/坐南朝北) 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光照多来自南方
组成 白墙 建筑分布集中,白色高大的马头墙能防止火灾蔓延 受地形影响,适宜建设用地的面积狭小
青瓦 屋顶为青瓦铺盖,有一定坡度 该地年降水量较③(多/少)
(3)宏村古徽派建筑群,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30.“穿衣”是气候在人们生活中刻上的印记。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个城市中,“不穿秋裤则die”的城市是,而可以“不穿秋裤”的城市是,造成这四个城市“秋裤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图中“秋裤分割线”东部大致与A(山脉)重合,该山脉与淮河共同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等温线相吻合,也与我国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甲为,乙为(填地形区)两地纬度相近,甲地却能“不带走一条秋裤”,这主要是受因素影响。
31.秦岭是中国地理的自然标识,也是我国中央水塔,更是中华民族的生态脊梁。图1为秦岭及周边区域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秦岭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大致呈走向,请将其两侧地形区、气候类型及耕地类型填在①—③处。①②③
一项工程牵手两河
(2)秦岭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干流发源地/重要水源地)。图1中从秦岭南侧的引水至北侧的渭河流域的调水工程,缓解了西安、宝鸡、咸阳等地工业和城市用水问题。
生态卫士守护秦岭
下图为秦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林区和矿区变化的典型案例。
(3)列举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具体做法。(至少答出两点)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检测卷(人教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D
  5.B
  6.D
  7.A
  8.B
  9.A
  10.D
  11.D
  12.C
  13.C
  14.A
  15.B
  16.D
  17.C
  18.B
  19.B
  20.C
  21.A
  22.D
  23.B
  24.B
  25.D
  二、解答题
  26.(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秦岭;淮河;画图略;气候
  (3)400mm 年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降水
  (4)青藏高原;地形地势
  27.(1)南方地区;四川盆地
  (2)③;芒果属于热带水果,吉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纬度高,气温较低,不能满足芒果生长的热量需求
  (3)甲区域位于地势低平的四川盆地,这里降水量丰富,日照时间短,湿气重,食辛辣食品有助于祛湿
  (4)发展大蚝养殖及蚝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蚝豉、蚝油加工制造业等
  28.(1)0℃
  (2)四川;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800
  (4)小山
  (5)穿秋裤、睡热炕、有暖气等;因为当地的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1 月最低气温会降至 0℃以下,需要多穿衣或设暖气进行保温
  29.(1)南方
  (2)山地;坐北朝南;多
  (3)文化
  30.(1)哈尔滨;广州;纬度位置
  (2)秦岭;0;800
  (3)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
  31.(1)东西;黄土高原;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
  (2)重要水源地;汉江
  (3)保护天然林,生态修复矿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