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2《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第二课的内容,是一篇阅读课。这个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一共编排了3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其中《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革命传统故事。本单元的重点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意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任务将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
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讲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挖井,解决了沙洲坝乡亲们的吃水难题。沙洲坝乡亲们非常感激毛主席,解放以后在井边立碑纪念,饮水思源,永记毛主席的恩情的故事。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革命传统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说,第一次接触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与生活实际距离较远,虽然其中有的学生看过革命题材的连环画书,例如“王二小”“刘胡兰”,对革命故事有一些了解,但是就他们的年龄特点来看,要让他们真正全面了解历史伟人们的革命事迹,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和一些历史背景的补充。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认识“井、村”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厂字头两个偏旁;识记并会写“井、江”等6个生字。
思维发展:正确朗读课文,继续学习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
文化传承:通过朗读,找出文中明显信息,体会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体会乡亲们的情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用积累的识字方法识记并会写“井、江”等6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继续学习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找出文中明显信息,体会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体会乡亲们的情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环节一:结合生活,了解课题
1.学习“井”,认识“水井”。
出示象形字——“井”。
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井。
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你看到的水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井”的象形字就像我们看到的水井的样子。
水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井口圆圆的,里面很深有水。
2.出示图片:这可不是一口普通的水井,其中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出示课题。
质疑:关于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结合象形字和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水井的用途,进而学习“井”这个生字。
环节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1)开火车读:“井、村、毛、主、席、住、没、亲、战、士、面、想、念”。
指名读“亲人”“乡亲”。
“主、住、战、士”是翘舌音;
“村”是平舌音。
“井、席、亲、想”是舌面音。
两个同学互相读,纠正读音。
“村、亲、战、面、念”是前鼻音;
“井、想”是后鼻音。
指名读,纠正读音。
(2)齐读:“吃水、忘记、水井、村子、叫声、战士、上面、毛主席”。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了解生字放在词语中的字音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时的易错音进行细致指导。
环节三:质疑解疑,理解词语
了解人物,理解词语。
出示毛主席图片: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你对毛主席有什么了解?
对,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爱戴的伟大领袖,他的一生为中国人民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情。
理解词语:吃水是什么意思?
“吃水”是当地的方言,就是喝水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些词语与城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结合插图和学生生活实际来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四:识记生字,积累方法
1.指名读句子: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出示生字“主、住”。
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呢
2.出示生字“江、没”
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三点水的字和水有关,这两个字都和水有关,怎么记住这两个字呢?谁能积累词语?
3.识字延伸: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氵和水有关系的字呢?
4.出示生字“方”。
师:“方”是一个很常见的汉字,我们来组词认识它。
5.谁能读一读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句子: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水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6.识记“后”。
出示句子:新中国成立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
出示生字“后”。
师:“后”也是一个很常见的汉字,我们来组词认识它。
注意“后”的笔画,第一笔是撇,不是横。
把生字放到句子中,谁能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在语言环境中反复认读,降低学习难度,巩固知识。
环节五:书写生字,再读全文
1.指导观察。
(1)请你仔细观察生字的占格,相互交流书写重点。
(2)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示范要点。
井:先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第三笔是撇,不要写成竖。
主: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横稍长。
江:左窄右宽。
住:左窄右宽,右边三横等距。
方:强调笔顺,第三笔是横折钩,第四笔是撇。
后:强调笔画,第一笔是撇,不是横。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展示指导。
2.再读课文。
【设计意图】培养观察能力,重点看看不同结构的字如何分配比例,独体字做偏旁部首时怎么处理、关键的笔画所在位置等等。
第2课时
环节一:巩固生字,了解内容
1.巩固生字。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课,齐读课题。
出示词语:
水井,井口,乡村,农村,乡亲,亲人,主席,主人,住处,住在,没有,没事,战士,上面,面前,想念
出示句子:指导读好句子停顿。
2.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生字,为学习课文、朗读课文做好准备。
环节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了解挖井的时间和地点。
(1)了解内容:
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呢?
哪几个词语表示地点,你能找出来吗?
(2)“那儿”指的是什么地方?
2.理解挖井的原因。
你知道什么是挑水吗?
乡亲们为什么要去挑水呢?
课文中说“很远”你怎么理解?
再读这句话,你想说什么?
读出你此时的感受。
过渡:沙洲坝的村民们吃水实在太困难了,毛主席是怎么做的?
水井挖好了,乡亲们围在井台边,喝着甜甜的井水,会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结束了沙洲坝人民群众饮用脏塘水的历史,让乡亲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乡亲们怎能忘记他呢?读出我们的感激之情。
3.感悟乡亲的感恩之情。
每当看到红井时,每当喝到红井水时,村民们都会想起----毛主席!
石碑上刻了什么内容?再读读这段,用直线画出碑文内容。
请你读读石碑上刻的字,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指导朗读:把理解到的融入到朗读中。
“吃水不忘挖井人”告诉我们不要忘记那些关怀帮助过我们的人,中国有句古语“饮水思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朗读全文:把乡亲们对领袖怀念、敬重、爱戴、表达出来。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直面缺水人们生活的艰辛,帮助理解水的重要性,从而理解沙洲坝乡亲对水的渴望。有了情感的基调,学生就能理解挖井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从而理解乡亲们的情感。
环节三:总结全文,课堂练习
课下可以搜集有关毛主席的小故事,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
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让我们了解了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体会到了毛主席尽心尽力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以及乡亲们感激毛主席的恩情。
板书设计
2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乡亲们 毛主席
立碑 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