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三历史【如何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高三历史【如何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06 14:5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如何提高高考选择题的准确率 ---对选择题训练的回顾反思总结 回顾反思:
在以往的选择题测试中,什么原因使你的准确率不高,阻碍你得到高分(甚至满分)?原因:知识点不熟(92%): 时间
审题不清(77%):题干、选项
基本概念,基本史学理论不清(64%)
精析示例,看透考题。
熟悉题型,把握规律。
回归课本,增强信心。
提醒:注意标记有效信息和记录解题方法1、图片图表型(示例)提高准确率的方法:
准确观察,注意细节(边边角角),找到有效信息,熟记课本。
图表型选择题
是以数字表格或图象(线)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1.以下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世界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秤砣也不可放过锅要拿去
炼钢我拿什么来做菜?
看来要像原始人学习了。。。
我们不能比
别人少!这
些全部拿去
炼钢!2.某校开展“创作历史漫画”的活动,小王同学创作了《流行“生吃”和“烧烤”》漫画。下列对此漫画理解错误的是
A.它描绘的历史运动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
B.讽刺了忽视经济客观规律的现象
C.揭示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D.关注了经济建设中的民生问题C 3、 观察上表《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大幅发展
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D
4、下列关于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特征的表述,
最为恰当的是(单位:100 亿美元)
1990—1993 年各种类型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A.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形成
B.世界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
D.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D4、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
进口值的百分比此表反映出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C2、文字材料型(示例)(1)路标:

(2)小心陷阱:
时间、人物、材料有效信息、
设问关键词1、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和革命派D2、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尽靖,……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毛鸿宾是洋务派代表人物
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
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 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D3.《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通“缺”)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A.反对 B.赞同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
4.被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②陆羽推崇越州青瓷。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BC5.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6、“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口号的。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 D.苏联搞农业集体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7、(08广东单科)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AC何处容易设置陷阱:(1)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完整阅读
(2)设问为否定式:标记设问关键词
(3)相似题:见到似曾做过的题不要兴奋浮躁,应该一喜即冷静,审题看条件及要求,选项认真判断。
(4)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3、对比型(示例)类型:同一事物内部比较
不同事物比较
对策:
在背书时注意归类与比较
1、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2、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
A.各区域范围内的国家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产物
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说明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导致保证经济稳定联系的相关组织产生AB3、(08广东单科)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D四、其他类型(示例)原因:知识点不熟(92%): 时间
审题不清(77%):题干、选项
基本概念,基本史学理论不清(64%)
选择题备考建议:1、不要纠缠太偏太怪的题目
2、放稳心态,坚持背书,回归课本。(时间表、知识点对比表)
3、错题集(小心陷阱)
4、在以后的练习中继续强化标注设问关键词和寻找有效信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