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12 荷叶圆圆 课时 2
内容 分析 《荷叶圆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小动物们在荷叶的庇佑下或安静休憩,或愉快玩耍。课文的插图色彩鲜艳,画面生动、形象,有趣味,贴近孩子的视角和生活。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婀娜的荷花,圆鼓鼓的青蛙,轻盈的蜻蜓,晶莹剔透的小水珠,游出水面的小鱼……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自然环境的美好,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语言运用:读好有叠词的句子,读好对话。 思维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审美创造:感受夏天的美好。
思政 元素 通过对荷叶美景的描绘,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重点 难点 1.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课前 准备 1. 预习提纲:(1)预习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尝试认读。(2)观察生活中的荷叶,了解荷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认识“珠、摇”等12个生字,会写“机、台”等6个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 2.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1. 复习引导:“同学们,我们刚学过古诗《小池》,大家还记得小池里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吗?”(课件出示两幅插图)“看,这两幅图中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呢?除了圆圆的荷叶,图中还有些什么呀?” 引导学生回顾并观察图片。 2. 课题揭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荷叶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 “荷叶圆圆”,“大家想一想,‘圆圆’是什么形状的呢?在生活中,像这样圆圆的物体还有哪些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言。 3. 想象启发:“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课题,其他同学闭上眼睛,结合生活经验想象一下,圆圆的荷叶像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学生活动】 1. 观察图片,积极发言描述荷叶的特点和图中的其他事物。 2. 思考 “圆圆” 的形状,列举生活中圆圆的物体,如皮球、盘子等。 3. 一名同学朗读课题,其他同学闭眼想象荷叶的样子,然后分享自己的想象,如 “荷叶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师活动】 1. 自读指导:(出示自读要求)“请大家按照要求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同时用序号标出自然段;圈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想想怎么记住字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识字方法。” 巡视指导学生自读。 2. 学习反馈:(出示词语)“哪位同学来试着认读这些词语?大家认真听,一起帮忙纠正字音。” 指名认读词语,纠正错误读音;“我们来看看这些生字怎么记。‘珠、摇、停、坪、透、翅、膀’都是形声字,比如‘珠’,左边的王字旁表示和玉石有关,右边的‘朱’提示读音,大家可以用这种形旁加声旁的方法来记。‘摇、停’都表示动作,我们联系生活做做动作就能记住,比如像这样摇动手掌,感受‘摇’和手有关。” 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用一个字带出很多词语来识记,像‘展’,可以组成‘展开 —— 展开翅膀 —— 展开透明的翅膀’,大家边做动作边读。还有猜字谜的方法,月亮在旁边,打一个字,大家猜猜是什么?对啦,是‘膀’。”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3. 巩固练习:出示生字卡片,“我们来巩固一下,大家一起认读这些生字卡片。” 引导学生认读。 4. 朗读检查:“现在请几位同学接龙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组织学生接龙读课文。
【学生活动】 1. 按照自读要求自主学习,借助拼音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在小组里交流识字方法。 2. 积极认读词语,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习不同的识字方法;跟着老师做动作理解 “摇、停” 等字;参与猜字谜,加深对生字的记忆;认读生字卡片,巩固识字成果。 3. 参与接龙读课文,认真倾听并纠正读音错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和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环节三:指导书写,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 1. 认读观察:(出示会写字)“大家先自主认读这些字,然后口头组词。同时仔细观察它们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结构,笔顺和笔画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认读和观察。 2. 示范讲解:“老师来给大家示范写这些字,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书空练习。‘机’字,‘木’作为偏旁捺要变成点,‘几’的竖撇从竖中线上起笔,横折弯钩的弯段要写得圆润;‘台’字,撇折从竖中线上起笔,折段落在横中线上且略向上斜,‘口’上宽下窄……” 边示范边讲解书写要点。 3. 练习评价:“请大家开始描红、临摹,注意书写姿势,老师会巡视指导。” 巡视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投影展示优秀书写作品,“大家看看这些作品,重点看看关键笔画写得怎么样,说说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组织学生评价,“根据大家的评价,再练写一下,这次肯定能写得更漂亮!” 鼓励学生再次练习。 4. 拓展练习:“大家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这样能更好地记住这些字。” 引导学生组词读写。
【学生活动】 1. 认读生字并组词,认真观察字形结构、笔顺和笔画特点。 2. 仔细看老师示范书写,跟着书空;认真进行描红、临摹,注意书写姿势;观察展示的作品,积极参与评价,学习他人优点;根据评价再次练写,提高书写水平。 3. 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并读写,巩固所学。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示范、练习和评价,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能力,让学生在评价中互相学习,增强对汉字书写的审美意识。
环节四:整体感知,作业设计
【教师活动】 1. 范读引导:“老师来范读课文,大家边听边观察插图,感受一下课文的朗读节奏。” 范读课文。 2. 朗读练习:“接下来请大家练习朗读课文,先自己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然后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互相检查朗读情况;最后我们分小组接力朗读课文,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现在我们配乐朗读课文,大家边读边想象小伙伴们说话时的样子、动作。” 引导学生配乐朗读。 3. 内容梳理:(课件出示填空题)“大家根据刚才读课文的内容,来填一填这些空,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4. 情感体会:“请大家再自由读一遍课文,感受一下夏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荷叶的情感。” 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5. 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荷叶是我的……’图画,也可以图文结合,之后在班级展示;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学生活动】 1. 认真听老师范读,观察插图,感受朗读节奏。 2. 积极参与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小组接力读和配乐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象画面;根据填空题提示,梳理课文内容;自由读课文,体会夏天的美好和作者的情感。 3. 课后完成画图作业和对应训练。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填空练习,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培养朗读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趣味导入和多样化的识字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识字环节参与度较高,对生字的掌握较好。在书写指导方面,通过示范和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书写规范度有所提高。 在识字教学时,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字的记忆不够牢固,尤其对于通过猜字谜等方法学习的生字,可能是因为练习不够,学生遗忘较快。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和想象画面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生动,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最后的作业布置环节有些仓促,对作业要求的讲解不够细致,学生可能对作业的完成方式和要求理解不够清晰。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识字的巩固练习,增加一些有趣的识字游戏,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和想象画面时,采用更生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如结合动画、生活实例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设计时,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为每个教学环节留出充足的时间,对作业要求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感知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3.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环节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 游戏组织:“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观赏荷叶’的游戏。老师把本课要求会认的 12 个生字分别写在 12 张荷叶形字卡上,现在老师打乱顺序抽取卡片,抽到谁,谁就大声读出生字的读音,组一个词,再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抽取卡片,引导学生参与游戏。 2. 听写安排:“接下来,请同桌之间合作,一人用 6 个会写字组词,另一个人听写,然后交换角色。” 巡视学生听写情况。 3. 新课导入:“大家的表现都很棒!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在荷叶边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学生活动】 1. 积极参与 “观赏荷叶” 游戏,认真读生字、组词、造句,巩固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2. 与同桌合作完成听写任务,互相检查,纠正错误。 3. 认真倾听老师的导入语,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和听写,复习巩固生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知识铺垫。
环节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教师活动】 1. 第 1 自然段学习:(课件出示荷叶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张荷叶图,谁能说说荷叶的形状和颜色?”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大家一起齐读‘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句话突出了荷叶怎样的特点呢?” 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特点;“我们结合图片,感受荷叶的圆和绿,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叠词和停顿。注意‘圆圆的’‘绿绿的’要读出轻快的感觉,中间要有适当停顿。” 进行朗读指导;“大家试着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句话,说说其他的事物。比如苹果……” 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2. 第 2 - 5 自然段学习:“现在请四名同学,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看到圆圆的、绿绿的荷叶,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组织学生朗读; 第 2 自然段学习:“谁能说说‘摇篮’是什么样子的?”(出示摇篮图片)“把荷叶说成是小水珠的摇篮,说明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理解荷叶对小水珠的作用;(出示小宝宝躺在摇篮里、荷叶上有水珠图)“大家对比观察这两幅图,说一说‘躺’的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 “躺” 的姿态;“小水珠的眼睛是怎样的?还有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呢?大家做做眨眼睛的动作,想象小水珠是怎样眨眼睛的。” 引导学生想象;“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眼睛’,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引导学生体会小水珠的状态;“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就像躺在摇篮里,摇啊摇,多舒服、多开心啊!大家试着把小水珠舒服、快乐的心情朗读出来,可以指名读、分组读、齐读,也可以看着图片读。” 进行朗读指导;“现在把自己当成小水珠,跟荷叶说说话,并做一做相应的动作。” 组织情境演示。 第 3 自然段学习:“请同学们自由读,再指名读第 3 自然段,思考小蜻蜓在荷叶上做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大家看小蜻蜓‘立’在荷叶上的画面,一个‘立’字让你想起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联想;“‘展开’是什么意思?谁来做做动作?小蜻蜓的翅膀透明,飞得很快,它把荷叶当成停机坪,那‘停机坪’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小蜻蜓停在荷叶上时,为什么一动不动?大家发挥想象说一说。” 引导学生想象;“请大家自由读第 3 自然段,读出小蜻蜓的快乐,然后在小组内比赛读。” 组织朗读比赛。 第 4 自然段学习:“请大家自由读第 4 自然段,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小青蛙怎样的快乐?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指名汇报。” 组织同桌交流和汇报;“小青蛙呱呱地放声歌唱,是在表达它对荷叶的喜爱和快乐的心情。让我们也来做一只快乐的小青蛙,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进行朗读指导。 第 5 自然段学习:“指名读第 5 自然段,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小鱼儿的快乐的?” 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它还会干什么呢?大家想象一下。” 引导学生想象;“大家做一做‘捧’的动作,想一想小鱼儿真的能捧起水花吗?” 引导学生思考;“炎炎夏日,小鱼儿有了荷叶这绿绿的凉伞,高兴得在水中游来游去,多么快活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 5 自然段,边读边做小鱼儿的动作。” 进行朗读指导。 3. 段落结构分析:“大家仔细观察第 2 - 5 自然段,说一说这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分析段落结构和特点;“这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句式相同,都是先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的话语‘荷叶是我的……’这样的比喻句,让我们了解荷叶的样子和作用,然后再写它们在荷叶上(下)的活动。同时,这几个自然段都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趣味性强。” 总结段落特点。 4. 朗读表演:“现在请大家朗读第 2 - 5 自然段,我们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头饰,大家可以戴上头饰,一边朗读,一边表演。” 组织分角色朗读表演。
【学生活动】 1. 第 1 自然段学习时,观察荷叶图,回答问题,齐读句子,体会荷叶特点;在老师指导下朗读,感受叠词和停顿;仿照句式说话,如 “苹果红红的,圆圆的”。 2. 第 2 - 5 自然段学习时,认真听同学朗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学习第 2 自然段时,观察图片理解 “摇篮”“躺” 的意思,想象小水珠的状态,有感情地朗读,参与情境演示;学习第 3 自然段时,思考小蜻蜓的活动,理解相关词语,发挥想象,进行朗读比赛;学习第 4 自然段时,自主思考小青蛙的快乐,同桌交流并汇报,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第 5 自然段时,找出体现小鱼儿快乐的词语,想象小鱼儿的活动,做 “捧” 的动作,有感情地朗读。 3. 分析第 2 - 5 自然段的共同点,理解段落结构和修辞手法的作用。 4. 积极参与分角色朗读表演,戴上头饰,投入地朗读和表演,感受课文的趣味性。
【设计意图】通过逐段研读、多种形式朗读、分析段落结构和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们的快乐,感受夏天的美好,同时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环节三:复述背诵,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1. 复述引导:(出示插图及句式)“请大家结合插图,试着复述课文。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荷叶 小水珠说:‘ 。’小水珠 小蜻蜓说:‘ 。’小蜻蜓 小青蛙说:‘ 。’小青蛙 小鱼儿说:‘ 。’小鱼儿” 引导学生复述;“指名说,其余学生认真听,想想他说的是否正确,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 组织复述和评价。 2. 背诵指导:“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可以先一段一段地背,再连起来背诵。” 引导学生背诵。 3. 拓展表达:“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还有谁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它们又会对荷叶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组织拓展表达。
4. 作业布置: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学生活动】 1. 结合插图和句式,尝试复述课文,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复述,进行评价和纠正。 2. 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先逐段背诵,再连贯背诵。 3. 发挥想象,思考还有哪些小动物喜欢荷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如 “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我在上面翩翩起舞。’” 。 4. 课后认真完成对应训练。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背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积累语言;拓展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作业布置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和表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们的快乐,在朗读和背诵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在仿照句式说话和拓展表达环节,部分学生能够发挥想象,积极表达。 在引导学生理解 “摇篮”“停机坪” 等词语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图片展示和讲解方式不够直观,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小组合作和分角色朗读表演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小组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不够细致,没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拓展表达环节有些仓促,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直观性和情境性,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在组织小组活动前,明确小组分工和活动规则,加强对小组活动的引导和监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教学设计时,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为每个教学环节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思考和表达,提高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