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3节 DNA的复制
一、对 DNA 分子复制的推测
半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
入父×
入父入
入 入
丈 入
入
生长在含N 4培养
基中的大肠杆菌
高密 度带
> 密度梯度离心法
低密度带
中密度带
分 离DNA 并离心
生长在含N 5培养
基中的大肠杆菌
分 离DNA 并离心
高速离心48h, 形 成氯化铯密度梯度
轻 的N 4-DNA 条带密度小, 接近于离心管的偏上部
重 的N 5-DNA 条带密度 高,接近于离心管的底部
制的实验证据
15N 5N15N 4N 14N 4N
二、DNA 半保留复制的证据:
如果DNA 复制
是半保留复制
细胞分裂一次
提取DNA,
离心
细胞再分裂一
提取DNA,
次
15N/14
14N/14
NPN/14 N
心
心心
IN/N-DNA "N/AN-DNA "N/"N-DNA N/'N-DNA
大肠杆菌在含 NH CI 的培养液中生长若干代
转移到含 NH Cl 的 培养液中
高
ISN/SN-DNA
第一代会出 现的结果是
第二代会出 现的结果是
提取DNA, 离心
ISN/' N-DNA H
以 穴
密度
低
I N/'SN-DNA
第二代
心
第一代
N
离心
门
N
4N
4N
亲代DNA 分子
子一代DNA 分子 (DNA 复制一次)
子二代DNA 分子 (DNA 复制两次)
DNA 复制计算
1、一 个DNA 连续复制n 次后,
共有DNA( )个;
脱氧核苷酸链( )条,
其中母链( )条,子链( )条;
含母链的DNA( )个,
只含子链的DNA( ) 个。
2、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 分子区段,内含40
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3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 氧核苷酸 ( D )
A.60个 B.180个 C.280个 D.420个
S
塑 翼 捌,
dLV
E
3'
二 、DNA 复制的过程
合成子链:4种脱氧核苷酸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两条母链的碱基配对。
二、DNA 复制的过程
在DNA 聚合酶的催化下从子链的5'端把子链的脱氧核苷酸聚合成脱氧 核苷酸。 合成方向: 子链的5'端→3'端
5
G
形成磷酸二酯键
D N A 聚 合 酶
u
E
°焊羿XX4 继转 日平FX茸与鹅继去母EsVNa/E 纽
:阳伴鸢VNO `二
E
SV
M
S
S
S
S
是指以亲代DNA 为模板,合成
子代DNA 的过程(1 DNA→2DNA) 。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场所),叶绿体,线粒体; 原核生物:细胞质。
1.概念:
2.特 点 : 3.时 间 : 4.场 所 :
三、DNA 分子的复制
三、DNA 分子的复制
5. 条 件 ①模板:亲代DNA 的两条母链;
②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ATP(来自细胞呼吸作用);
④酶 :DNA 解旋酶(作用于氢键),
DNA聚合酶(形成磷酸二酯键)
1个DNA 分子在培养基复制n次,
产生的子代DNA 分子为 个,
含有母链DNA分子为 个,
含有子链的_ 个 ,
只含子链的 个,
只含母链的 个
2'-2
2
2”
2”
0
题型特供:同位素标记法
1. 同位素标记法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1)探究光合作用中元素(原子)的转移
①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180分别标记H O 和CO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 来自水。
②卡尔文等用14c 标记的CO 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了 CO4) 班明DNA 是遗传物质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蛋白质和DNA 的特征元素,即用32P标记
噬菌体的DNA,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证明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用 H 标记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证明分泌 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
吃蔬输明从顾诱學通得卑葆留复葡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
用含有1 N 标记的NH CI 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再将大肠杆
菌转移到1 N 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 再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来区别亲代与子代DNA, 从而证明DNA 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
进行的。
(5)研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证明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时,用同位素14C标记茎形态学上端的生长素(吲哚乙酸),
可在茎的形态学下端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14c, 而标记茎形态学下端的生长素,在茎 的形态学上端检测不到放射性同位素14c. 说明植物牛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
2. 与荧光标记法的区别
(1)常用的荧光蛋白有绿色和红色两种
①绿色荧光蛋白(GFP) 常用的是来源于发光水母的一种功能独特的蛋白质,蓝光或 近紫外光照射,发射绿色荧光。
②红色荧光蛋白来源于珊瑚虫,是一种与绿色荧光蛋白同源的荧光蛋白,在紫外光 的照射下可发射红色荧光。
(2)运用到荧光标记法的实验
“细胞融合实验”:这一实验证明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荧光标记的手段, 直接观察到某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THANK YOU!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