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寻觅春天的踪迹》课件+教案+习题(打包5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寻觅春天的踪迹》课件+教案+习题(打包5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07 07:52:45

文档简介

《寻觅春天的踪迹》
一、导入
一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请问这位作家是谁?这部作品又叫什么?
曹雪芹《红楼梦》
二、本次写作要求
  上一节,我们围绕“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这个命题写了一篇写景作文。这节课我们就来评改这次作文。下面先来回顾本次作文的要求。
  题目:“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要求:
(1)不少于600字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抓住景物的特征,有条理、生动具体地进行描写,在观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综合评价
优点:能抓住春天的景物进行描写,并按一定观察顺序,有条理地缀文成篇。在描写中能大胆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表现出景物美和情趣美。
  缺点:观察不够细致,不能选取春天独特的景物来描写;语言表达还不够形象生动,为写景而写景,缺乏感情。
四、片段赏析:
(1)、注意思考: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哪些特点?
片段:多姿的柳树,远远看去,好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梳理着她那美丽柔软的头发;杨树在春风吹拂下好像是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草地上点缀着无数朵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花儿,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啊!水仙花长出三个像豆角一样的花骨朵,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也跟着它们伴奏。
评点:

(2)、归纳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
  

五、评改方式、方法
方式:
自我赏评:对照自己的作文,明得失。
同伴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指派一名组长,同学交换互改,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不足,如遇到疑难,可全组讨论订正。 2、方法:
⑴修改:增、删、调、换、补 ⑵旁批:评价优点,指出缺点,提出修改方案。 ⑶总评;概括中心十指出优点十点明不足。 3、评改注意事项:(作文评改“十查表”) 一查观点是否正确二查中心是否突出
三查内容是否充实 四查扣题是否紧密
五查字词是否确切 六查句子是否通顺,
七查详略是否恰当 八查结构是否完整
九查文笔是否精炼 十查标点是否准确
4、评改重点:
抓住本次训练重点,看是否抓住了春景的特点来写。指出局部的优缺点(包括词、句、段)。
建议:可使用朗诵推敲的方法多读几遍修改。 六、讲评过程 1、各组长汇报评改情况,谈评改感受。 2、选取学生作文一篇,全班共同点评。
佳作秀台:
我心目中的春天
人在廊上,书在膝上,拂面的微风里,我知道春天来了;桃花开时,柳絮飘时,似曾相识的燕儿又归来了。我不知道春的希望是怎样在柳枝儿上发芽的,更说不清春的娇美又是怎样赶走严冬的,但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觉到,春,来了。她从青青的草色中来了,从丁丁冬冬的水声中来了,从世人欣悦的微笑中来了。 ?? 忽然间,我觉得心中某种神秘的活力在这样的日子里被引发出来了,好像手脚、全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春真像一位魔法师:冰雪下跳动的潺潺水声是她在解开冬的封印,蜇伏的万物苏醒更是她神奇魔法的令人炫目的施展。如果说我曾为灵魂里隐藏的怯懦而停留的话,那么在这自然的微笑里,在这位魔法师的面前,那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我愿意将我的行囊交给春,让她为我卸去累赘,送我轻装上阵;我任轻柔的春风撩起我的头发,因为我知道,这是春在我的额头印下的祝福的吻,有了它,我会在柳絮满天飞的季节里,让一切从头开始。 ?? 又是一年春来到,春光无限好。在透过玻璃窗向外张望了无数次之后,我终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春的怀抱。我感觉得到风儿从我的手指缝里轻轻滑过,我看到了金色流苏般照耀在屋顶上的阳光在向我微笑。那些生性好动的人们更像候鸟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似的,早就迫不及待地到郊外、到田野追逐春天的脚步去了。 ??我闭上眼睛,仰面朝天,不禁自问:你可以拥有一百次的痛苦与欢乐,无数个分分秒秒,你能再拥有一百个春天吗?——这给了我们勇气、赋予了我们自然之力的春天,是它唤起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春何曾说话,但她那伟大的隐藏的力量却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把我们的心融在期盼与幸福里了。 ??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春和它给予我们的一切…… 赏评:本文饱含着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这感情渗透在字字句句中。如第一段前两句写出了作者生活的悠闲自得,后面写春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写出了作者的惊喜和在春风中沐浴后的惬意。
语句凝练,语言优美,“桃花开时,柳絮飘时,似曾相识的燕儿又归来了”“又是一年春来到,春光无限好”等,特别耐人寻味。 3、佳作评选
? (1)评选此次作文最佳奖: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文面、最佳感想、最佳语言、最佳春景…… (采用学生自荐、小组推荐、教师挑选等多种形式,评选最佳),在课堂上共同欣赏。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4、换回作文本,写改后体会或重写方案。



六、课堂小结
《寻觅春天的踪迹》
1、复习修改符号的用法。
2、请阅读《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里》,指出文中的优点与不足,并将问题用符号修改过来。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里
春天,是四秀中最美丽的季节。它意味着所有生物的生命是时候该萌芽了,大地渐渐苏醒,整个世界充满活力。
春天,应该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大地万物苏醒的时刻。
春天,应该是阳光灿烂,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新鲜的空气,迷人的鸟语。
春天,应该是最惹人情思的季节。
可惜,令人向往的这些充满生气的景象已经完全消失了。如今这个不寻常的春天是怎样的呢?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大地不再暖和,而是冷得要命。那新鲜的空气不再清新,而是浑浊的废气。那好听的鸟语很少听到了,那蔚蓝、万里无云的天空已成为死灰色的……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问一问地球的统治者——人类。他们乱砍伐树木,污染水资源,捕捉野生动物,大量的工厂排出的废气,使地球的美丽衣裳从此染上污点,使地球的气候变了样。温暖的南方已经变得非常寒冷,寒冷的北方变得十分温暖。
我想,如果再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的话,或许我们人类也会有恐龙灭亡的时刻吧。自然是个是非分明的家伙,你对它好,它会给你好脸色看;你一旦伤害了它,它会借机报复你,夺取了我们最为珍贵的春天。
觉醒吧!人类,保护地球等于爱护自己的生命,让这个不寻常的春天永远消失,让那个充满活力的春天回来吧。
例:(1)、“春天,应该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大地万物苏醒的时刻。”这句话中,漏掉了“是”,应改为“春天,应该是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大地万物苏醒的时刻。”
(2)、“那好听的鸟语很少听到了”如果将“好听”换成“迷人”,语言将更加形象
《寻觅春天的踪迹》
一、诗句里的故事
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你还记得吗?它隐含着怎样的文学故事?请你来欣赏: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 “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 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 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故事引申出来的,意为反复琢磨。
二、诗句里的文学
1、“春风又绿江南岸”改成“春风又过(吹)江南岸”可以吗?请赏析这一句描写春景的妙处。
2、点拨: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这首诗的诗眼。“绿”,本来是植物茎叶的颜色,是静态的;但是这里却活用为动词,将“绿”转化成动态的过程,也将诗人眼中那一刻静态的春天的江南大地转化成生机涌动的世界。因而,“绿”字运用了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不仅写出了江南大地由枯变绿的过程,也呈现出了江南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件15张PPT。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评改寻觅春天的踪迹 一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请问这位作家是谁?这部作品又叫什么?曹雪芹——《红楼梦》 所以人们常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在自我评改中完善作文,增强兴趣,提升能力;在互相品评中共赏春景,共观故事,共享欢乐! 一、回顾本次写作要求 题目:“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抓住景物的特征,有条理、生动具体地进行描写,在观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二、综合评价本次作文的情况 优点:能抓住春天的景物进行描写,并按一定观察顺序,有条理地缀文成篇。在描写中能大胆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表现出景物美和情趣美。
缺点:观察不够细致,不能选取春天独特的景物来描写;语言表达还不够形象生动,为写景而写景,缺乏感情。三、片段赏析: 多姿的柳树,远远看去,好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梳理着她那美丽柔软的头发;杨树在春风吹拂下好像是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草地上点缀着无数朵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花儿,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啊!水仙花长出三个像豆角一样的花骨朵,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也跟着它们伴奏。 同学们用了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春天图画,令人陶醉,令人向往。下面让我们一起评点一个习作片断,再次品味春天的美景。注意思考: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哪些特点? 归纳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
1、选好角度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
2、按照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
3、展开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描写景物 。
4、写出独特的感受,景中有情。方式:
自我赏评:对照自己的作文,明得失。
同伴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指派一名组长,同学交换互改,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不足,如遇到疑难,可全组讨论订正。 方法:
⑴修改:增、删、调、换、补 ⑵旁批:评价优点,指出缺点,提出修改方案。 ⑶总评:概括中心十指出优点十点明不足。 五、评改方式及方法(作文评改“十查表”) 一查观点是否正确 二查中心是否突出
三查内容是否充实 四查扣题是否紧密
五查字词是否确切 六查句子是否通顺,
七查详略是否恰当 八查结构是否完整
九查文笔是否精炼 十查标点是否准确五、评改方式及方法评改重点:抓住本次训练重点,看是否抓住了春景的特点来写。指出局部的优缺点(包括词、句、段)。
建议:可使用朗诵推敲的方法多读几遍,再修改。 五、评改方式及方法六、讲评方式、方法及过程 1、各组长汇报评改情况,谈评改感受。 2、选取学生作文一篇,全班共同点评。佳作赏析 我心目中的春天
人在廊上,书在膝上,拂面的微风里,我知道春天来了;桃花开时,柳絮飘时,似曾相识的燕儿又归来了。我不知道春的希望是怎样在柳枝儿上发芽的,更说不清春的娇美又是怎样赶走严冬的,但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觉到,春,来了。她从青青的草色中来了,从丁丁冬冬的水声中来了,从世人欣悦的微笑中来了。 ?? 忽然间,我觉得心中某种神秘的活力在这样的日子里被引发出来了,好像手脚、全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春真像一位魔法师:冰雪下跳动的潺潺水声是她在解开冬的封印,蜇伏的万物苏醒更是她神奇魔法的令人炫目的施展。如果说我曾为灵魂里隐藏的怯懦而停留的话,那么在这自然的微笑里,在这位魔法师的面前,那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我愿意将我的行囊交给春,让她为我卸去累赘,送我轻装上阵;我任轻柔的春风撩起我的头发,因为我知道,这是春在我的额头印下的祝福的吻,有了它,我会在柳絮满天飞的季节里,让一切从头开始。 ????又是一年春来到,春光无限好。在透过玻璃窗向外张望了无数次之后,我终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春的怀抱。我感觉得到风儿从我的手指缝里轻轻滑过,我看到了金色流苏般照耀在屋顶上的阳光在向我微笑。那些生性好动的人们更像候鸟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似的,早就迫不及待地到郊外、到田野追逐春天的脚步去了。 ??我闭上眼睛,仰面朝天,不禁自问:你可以拥有一百次的痛苦与欢乐,无数个分分秒秒,你能再拥有一百个春天吗?——这给了我们勇气、赋予了我们自然之力的春天,是它唤起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春何曾说话,但她那伟大的隐藏的力量却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把我们的心融在期盼与幸福里了。 ??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春和它给予我们的一切…… 赏评?? 本文饱含着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这感情渗透在字字句句中。如第一段前两句写出了作者生活的悠闲自得,后面写春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写出了作者的惊喜和在春风中沐浴后的惬意。
语句凝练,语言优美,“桃花开时,柳絮飘时,似曾相识的燕儿又归来了”“又是一年春来到,春光无限好”等,特别耐人寻味。 评选此次作文最佳奖: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文面、最佳感想、最佳语言、最佳春景…… (采用学生自荐、小组推荐、教师挑选等多种形式,评选最佳),在课堂上共同欣赏。
(1)“最佳语言奖”片段赏析: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这些花虽然不名贵,但它们用自己的点点姿色点缀着这青春的草地,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大地。成群结队的蜜蜂,呼扇着黄色的翅膀,嗡嗡地忙着采蜜;那五颜六色的彩蝶,也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佳作评选最后,换回作文本,写改后体会或重写方案。
同学们,谁都没有天生的“生花妙笔”,作文达人也是长期“修炼”的结果,只要我们多阅读,勤写作,不辞辛劳地字斟句酌,有勇气有毅力学习诗人贾岛的“推敲”功夫,你的写作天地里将春暖花开! 课堂小结《寻觅春天的踪迹》
课间播放儿歌《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清新、愉悦的歌曲,是经典儿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今天正值清明节,烟雨霏霏、诗绪万千……这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寻觅春天的踪迹(大屏幕显示课题)。我们今天的旅程将分三段完成。(大屏幕显活动步骤)
寻觅春天的踪迹
觅春
话春
绘春
(评:导入简洁,生动,层次明晰。它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将学生带入学习情景,一是将学生带入学习过程。)
第一步:走进文本——觅春
师:可以说大自然中无处不现春,请看一段视频。(老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大自然的春天)
师:这仅仅只是山野的一角,我们生活周围的事物其实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你们从哪些事物的变化中感知到春天的来临了呢?
生1:气温升高,路上行人的衣服越来越单薄了。
生2:花儿开放了。
生3:树枝上长出了新芽。
生4:小草变绿了。
生5:窗台上的植物长出了绿芽,有的还开了花。
生6:冰雪融化,小鸟们都飞回来了,开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
师:大家都是有心的孩子,一些新鲜的、美好的事物总是逃不出大家的眼睛。其实不仅大自然中有春天,我们书本中的春天也是芬芳怡人的。现在我们就踏着诗人、文人们的足迹去书本中寻找春天。
师: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从学过的课文中收集整理关于描绘春的佳句、美段、诗文等,现在老师就以比赛的形式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整理的情况,看哪些同学收集整理的内容更丰富,数量更多。
师:老师先说一下比赛规则 :
1. 比赛分两组,男生为一组,女生为一组;
2. 原则上两组同学交替进行,如一组停顿,另一组可接着说,不能重复已说的内容;
3. 每人只能说一次,每次只能说一处;
4. 时间3分钟,数量多者为胜。
(学生积极准备发言,教师发号施令,比赛开始)
女生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描写春江、春水
男生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师:春雨、春草
女生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师:春花、春水
男生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师:描写早春的
女生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春草、春风
男生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春风、春雨
女生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春柳
男生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春色、春花
女生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师:春花
男生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师:春草、春鸟
女生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师:春花、春草
男生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春花、春泥
女生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春雨、春柳
男生7: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师:春芽,春水
女生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师:春草
男生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
师:春花、春燕
……
师:两组同学不相上下,那我们把掌声送给刚才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
(响起热烈掌声)
师:同学们收集整理的内容很丰富,只是形式单一了点。不仅有描写春天的诗词,还有很多描写春天的美文。我们学过的朱自清先生的《春》就是绘春的名篇,请同学们试背文章开篇写春天来临的句子。
生:(齐背)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师:还有莫怀戚的《散步》中有一段描写早春原野的;鲁迅的《风筝》中有一段描写故乡二月早春放风筝时的情景;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中有一段描写春天来临的句子;吴冠中的《桥之美》也有一段描写江南早春的句子;还有同学们最熟悉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也有一段描写春的句子,请同学们背一背。
生:(齐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下去之后我们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收集整理。
(评:这一步的教学着眼于“让春天走进我们的心中”。它在全课教学中的作用是进入学习,渲染气氛。教师在这里注意到突出语文的味道,突出学生的语言积累,突出佳词美句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为了这个“教学点”的落实,教师设计了好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比赛”的情景中进行尽情的表达,学习活动显得形式活泼、情景生动、气氛优雅、诗意盎然。)
第二步:拥抱生活——话春
师:在文学作家们的眼中,春天是富有诗情画意的,在你们的心中一定也有一片美丽的春色,你能用成语展示春天在你心中的印象吗?
生1:姹紫嫣红、春光明媚、春满人间
生2:春风得意、春光灿烂
生3:春华秋实
生4:草长莺飞、春花秋月
生5:春意盎然、和风细雨、春风化雨
生6:莺歌燕舞
生7:满园春色、百花齐放
生8:春和景明、春水萌发、春回大地
……
师:描写春天的成语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也有角度地收集了一些常见的绘春的成语。(大屏幕投影)请同学们读一读、记一记。
春寒料峭春和景明春光明媚春光灿烂
春山如笑枯木逢春春意盎然春色满园
雨后春笋春笋怒发春晖寸草绿草如茵
草长莺飞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春暖花开
花红柳绿花枝招展百花争艳落英缤纷
……
(学生齐读成语)
师:看看有没有自己没有收集整理到的成语,摘录五至六个自己喜欢的到摘抄本上。
(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成语,边抄边读。)
师: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温暖,带给我们无限的愉悦,春天更是给予我们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感悟,许多名人、作家、哲人都对春天有着很深的感悟。你能说几句有关春天的名言警句吗?
生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师:是要我们珍惜时间的。
生2:一枝独放不成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师:警示我们要团结奋进、共同进步。
生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师:不仅富有诗意,而且还给了我们希望。
生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这里的春仅仅是指大自然中的春吗?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生4:还指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像春天一样的美好境地。
师:说得好!这里的春天象征着一种新生、一种希望。
生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三月的阳光像母爱一样温暖。
生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春天也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
……
师:同学们不仅收集了有关春天的名言警句,而且还渗入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是啊,正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中描写的一样: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象征着新生和希望;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它象征着美好;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着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它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
师: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和老师收集的名言警句,看哪些同学在一分钟之内背诵的内容最多。
(大屏幕投影关于春天的名言警句)
关于春天的名言警句:
★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枝独放不成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不要因为一朵鲜花而错过了整个春天。
★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
冬天就不能品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学生自由背诵名言警句,一分钟后老师抽查背诵情况。)
(评:如果说前面第一步的教学重在感受“春之美”的话,那么这一步的教学视点就在于让学生体味“春之意”。所以这一块的教学着眼于“让我们感受春天的意味”。春天之意在哪里?在它的新,在它的美,在它的生命之力,在它的深含之理。教师着眼于“名言警句”来组织课堂学习活动,视点集中、内容丰厚,既有诗意,又有理性。)
第三步:抒写性灵——绘春
师:春天不仅能带给人感官上的冲击,而且还能开启人的性灵。画家喜欢描绘春天,诗人喜欢歌唱春天,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诗人,当一回画家,张开艺术的翅膀,描绘美丽的春天。现在你就是画家,这两幅画就是你的心爱之作,请给自己的心爱之作命个名。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不要太长。可以抓住画面的特征来命名,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赋予它新的含义。(大屏幕投影两张图片。学生思考命名,同桌之间小声交流)
生1:我为第一幅画命名“蝶恋花”。
师:以词牌名来命名,显得雅趣。
生2:第二幅:春晖寸草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感受到阳光撒播的温暖。
生3:第二幅:萌芽
师: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生4:我说的第一幅:春天的约会
师:你真是一个浪漫的女孩。
生5:我也说的第一幅:留连戏蝶
师:赋予蝶以人的情趣,有诗意!
生6:我说的是第二幅:生命的绿洲
(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看到了生命的颜色,点示了生命的真谛,深刻!
生7:我为第二幅画命名为“展翅欲飞”。
师:从你的命名看,你是一个志向远大的孩子。
……
师:同学们的思维活跃,命名很有创意。下面我们再来做一项思维体操训练。
(大屏幕投影两幅不完整的对联)
横批 新年到横批 春意盎然
黄莺鸣翠柳春风吹绿千枝柳
紫燕时雨万树花
师:这是两幅不完整的对联,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老师作一下分工,左边两组的同学重点思考第一幅对联,右边两组的同学着重思考第二幅对联。有了想法之后就请派代表写到黑板上来。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古人对对联非常讲究韵律、平仄,我们今天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意境相符就可以了。
(学生分工合作,积极思考,陆陆续续有同学到黑板前排演)
左边:右边:
生1:舞碧湖生1:点红
生2:和春风生2:润红
生3:筑春巢生3:洒红
生4:报新春生4:染红
生5:啄春泥生5:浇红
生6:绘蓝图生6:浸红
师:我们来看第一幅对联的完成情况,从字数和词性来看,都对得很工整,并且与上联中的意境基本相符,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幅,这几位同学的想法只有一字之差,你觉得哪个字更精妙,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认为“点”字好,因为春天并不是所有的花都是红的,“点”字说明有选择性。
师:虽然春天的花不全是红的,但春雨是无私的,它不会只灌溉某一类花。
生2:我认为“浇”用得好,因为春雨是细密的,就像用喷壶在浇一样。
师:不只有喷壶可以浇,粗水管同样也可以浇。
生3:我认为“洒”字好,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雨下的时候,就像天上的神仙在向人间洒甘露。
师:“洒”字的力度可能过大了点。
生4:我认为“染”字好,染字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雨当作人来写的,赋予它人的情感。也体现出了花色艳丽。
师:“染”字人为色彩过浓。
生5:我认为“润”字好,春雨有细和柔的特点,落在物体上无声无息,它悄悄地滋润着万物。并且有诗为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抓住了春雨的特点,并且说得有理有据。
师:同学们补充的对联比原对联更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如果同学们在平常的作文当中能像今天这样推敲字眼,锤炼字词,那我们写作的进步定会相当惊人的。作诗更是如此,现在我们就来实践一下作诗:这是三幅漂亮的春景图,你能分别为它们题上一句或者一联诗吗?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共同合作。
(大屏幕投影三幅春景图,学生相互讨论、合作、交流)
生1:纯水碧映天,山树绿入帘。
师:有一种映衬之美,天地相融、物我合一。
生2:长虹饮涧垂细柳,疑是天梯架人间。
(全场第三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刚柔相济、疏密有致,你有“诗仙”李白的大气、豪迈和浪漫。
生3:山青水秀好风光,水中倒影山成双。
师:山衬水,水映山,一片春绿荡心间。
生4:随风潜入叶,润物细无声。
师:巧借东风,春风化雨。
生5:老师我可以把三幅画连成一首诗吗?
师:(表情惊讶)哦!那太好了!
生5:碧柳垂帘隐飞虹,群山戏水醉长风,碎雨含情绿万叶,一年复返又是春。
(全场掌声雷动)
师:景中含情,情洒景中,小诗人若干年后要变大诗人了!
生6:一夜春雨,心如桑叶,又是花开时节。
师:心随景动,慨叹时光匆匆。
生7:胜日寻芳过碧溪,舞雩归咏夕阳西。
师:有醉翁之情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诗也。
生8: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寒绿。
师:草有情,你心中情更浓。
……
师:看到同学们诗情飞扬,老师也禁不住心痒痒题了几联诗,请同学们感受一下,看能不能把老师的诗和画面对应起来。
师:群山披绿生机现,江水如蓝春意浓。
生:第二幅
师:绿柳如帘千般美,拱桥似虹数人游。
生:第一幅
师:冬去细雨骤,春来绿叶肥。
生:第三幅
师:同学们能一下子将老师的诗和画面对应起来,说明老师抓住了画面事物的特征,作诗不仅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加入想象和联想,渗入自己的情感,营造一种意境。
师:看得出同学们已经完全沉浸在诗情画意中了,是春天开启了我们的诗心,点燃了我们的热情,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用我们的诗心,用我们的热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一幅心中最美的春景画。要多角度、分层次、有顺序地描写,注意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可以适当引用前面积累的有关春天的雅词、美句描绘春天,也可运用名言警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情感。
(学生构思并写作……)
师:好,我们来进行作品展示交流。
生1:寒冬过后的春天,万物复苏,天空不再阴霾,上帝挥霍他的色彩在我们的天空,一片一片,一块一块,一连一断,如丝飘浮。春暖花开,我们面朝大海,看着广阔的天空与海洋,讲出自己沉淀一年的心愿,我们说着讲不完的话,释放整个冬天的压抑,期待春天的美好。寒冬过后的第一缕春风,我们笑得很大声。万物复苏的第一束暖阳,我们点燃团聚的华灯。
师:诗意的语言,情中有景、景中有情,青春絮语,富含哲思。
生2:韩愈有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不由使人想起那早春的江南水乡。本就已经生得秀美多姿了,在春日细碎小雨的抚摸下,一条条深深的石头小巷,越发显得温婉俊俏,隐隐中还透着些许妩媚,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美丽万分,不觉中一幅春日水乡风景图已悄然形成。
师:一幅温柔、静谧的画面——烟雨蒙蒙中的江南水乡如梦如幻、安详甜美、温婉妩媚。
生3:瞧!那路边的小草,一大片一大片全绿了,像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特意换上的节日盛装;听!那一声声婉转的鸟鸣,像在为春的到来而欢歌;看!那散发着缕缕清香朵朵绽放的桃花,随着微风轻轻地摇摆,像是为了欢迎春的到来而特别准备的舞蹈。
师:句式整齐、语言生动;色彩明艳、花香扑鼻、莺歌燕语。
生4:行走在河岸边,仿佛走进了“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画卷。泛着点点新绿的柳条倒垂水中,在清风的吹拂下,舞动着柔软的身姿,是那样的轻盈,那样的妩媚。被柳枝染绿的河水分外的清澈、透明,鱼儿们踩着绿波欢快地游来游去,仿佛在与岸上的游客嬉戏、玩耍。
师:一幅灵动的画面——杨柳拂岸、鱼虾畅游。
……
师:还有很多同学都想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一一呈现了,不过没关系,老师准备把你们的作品带回去慢慢欣赏、品味,请课代表下课后帮老师收一下。春天很美,同学们笔下的春天更美,但老师认为最美的是你们心中的春天,因为老师深信,你们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美丽童话。
(评:这一步是全课教学的重点。它的意味在于“让我们抒发对春天的热爱”,其载体是精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第一次活动是画面命名,第二次活动是续接、补充对联,第三次活动是给画面配诗,第四次活动是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心中的春天。纵观此块的教学,活动内容充满诗意,活动形式灵动多姿,活动步骤层层深入,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情景雅致。)
师:这堂课,我们踏着文人、诗人、哲人的足迹,走进春天,领略了春意,美好和向往之情萦绕在我们心间,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珍爱春天,更珍惜如春光般灿烂而又易逝的青春年华。最后老师想把自己喜爱的一首诗送给大家,希望能在和同学们共同的吟诵声中结束我们的旅程。
(大屏幕投影诗《春天的故事》)
(女)春在田边,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
(男)春在河畔,鱼虾畅游,柳丝婆娑倩影;
(男)春在天空,燕语呢喃,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云间;
(女)春在果园,红杏流火,蜂蝶追逐,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男)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女)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鸣;
(男)春天是草尖上的一颗露珠;
(女)春天是花朵上的一抹彩霞;……
(合)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女)用我们的言行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男)用我们的真诚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合)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家园……
(课在师生们共同的吟诵声中结束)
师:我想用两个字来评价同学们这堂课的表现:精彩!谢谢大家!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评:收束之处内容美好,手法生动,既绾结了整个学习活动,又给教学、给学生留下了袅袅余音。)
(总评:这个课例,有几个特别之处可以给我们以启迪。(1)以“诗意之美”为线索,贯穿全课教学。整节课的活动,处处渗透着诗意。教学中的诗意之美,既表现在教学视点即教学内容上,比如第一步的教学,又表现在活动的形式上,比如第三步的教学。(2)以“层次之美”为准则,设计教学活动。从全课的教学来看,从启到结,层层推进;从三个大的教学板块看,无一不表现出灵动有致的教学思路。(3)以“活动之美”为抓手,带动全课教学中丰富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实践活动的主人,在语文、人文两个方面都受到有益于身心的教育。(4)以“对话之美”为优化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优雅的味道。此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评点语、评价语、评说语,值得我们认真欣赏。另外,此课例中有一个地方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或者说引起教者反思,那就是第三步的教学层次还可以简约一点,由现在的四个层次减少为三个层次,即减少一次运用图画来组织活动的形式,不管从手法上还是从结构上看都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