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衔接与排序、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5精准备考】2024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5.衔接与排序、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5精准备考】2024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26 09: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衔接与排序、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一、选择题
1.(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围棋有“三得”,即“得好友、得人和、得心语”。
②围棋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③不仅如此,围棋还常被人们称作“头脑体操”,能使头脑得到锻炼,促进健康,可“得天寿”。
④也就是说,围棋可以使人们广交朋友,教人们和谐相处,让人们能够进行心灵的沟通。
⑤因此,围棋也成为了一项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A.①④③②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⑤③② D.②①③④⑤
2.(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在下列材料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沱江船工号子是船工在船过急流险滩时所唱。冲滩前所唱的前奏歌为打河号子,声音由轻到重,热烈但不激烈,______;冲滩开始所唱的是倒板号子,音调忽然变得紧张激烈,______;船只艰难缓慢行驶时,唱的是数板号子,船工高亢绵长的声音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______;船驶过汹涌的河滩后,唱的是舒缓轻快的号子,______。
①像两军交战前的鼓声 ②像宛转悠扬的笛声
③像军中吹奏的号角声 ④像由远及近的马蹄声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3.(2024·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语言文字的错误看起来无伤大雅,实际上既关系到民族语文的纯正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不能马虎。________。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和韩愈“推敲”用字的故事、吕不韦“悬书城头改一字赏千金”的典故,等等,无不启示我们,对语言文字应该保持应有的敬畏和认真。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 B.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C.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D.今人在这方面不如古人
4.(2024·甘肃·中考真题)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甘肃境内长城的修建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以及秦、汉、明等朝代都在此修筑长城。______
①甘肃境内现有秦、汉、明等各时期的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天然博物馆”之称。
②明长城主要位于河西走廊和兰州、白银、临夏、庆阳等市(州),明长城修建充分贯彻和实践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
③汉长城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自永登起而西行,一直到罗布泊附近,浩浩荡荡数千里。
④秦长城自临洮起而东行,蜿蜒400多公里,横跨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镇原、环县和华池等县。
A.②④③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5.(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
②所以说,调查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也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
③比如面对社区停车难这样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该怎样盘活各类资源,解决治理难题,满足居民诉求?
④这类问题都需要切实讲究科学方法和艺术,深入调查研究,才能予以解决。
⑤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A.⑤①③④② B.⑤①②③④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③②④
6.(2024·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好的劳动教育让人终身受益。要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就要上好每一节劳动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①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
②好的劳动课注重实践,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
③一堂好的劳动课,还要注重教育效果
④上好劳动课,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⑤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A.②③①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③①⑤② D.②①③⑤④
7.(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帐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④⑤① C.③①④⑤② D.②③④①⑤
二、填空题
8.(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请将下列短语填写到横线上,使语意连贯。(填写序号即可)
①赓续红色血脉 ②听红色故事 ③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开展“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一路上有“游”有“学”有“研”。我们走进伟人故里, , , ,坚定红色信仰。此行,我们触摸到了红色历史的底蕴,受益匪浅。
三、语言表达
9.(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4月25日20时58分57秒,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______大家纷纷表示,每个人都要学习航天人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衔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26日20时,2024航天之夜群星演唱会火热上演,飞天颂歌响彻夜空。
②演唱会通过搭建创意舞台,以科技感、艺术性、潮流化的表达,带领观众一起重温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
③此次演唱会以“古今飞天圆梦酒泉”为主题,旨在致敬航天梦想,展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④现场每一位中华儿女,在倾听饱含激情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了中华民族筑梦宇宙的执着情怀。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10.(2024·山东济南·中考真题)请在下面语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高山不舍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① , ;森林不舍任何树木,所以能那样广袤。
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就在于其突出的包容性。从“胡服骑射”到“孝文汉化”,从“夷夏有别”到“中华一家”……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不仅融合了我国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② 。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都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本土化。包容性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让中华文明彰显着勃勃生机。
11.(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心论左拉,提出“艺术品都是艺术家的头脑、心肠、才能三者合一”,“单凭头脑、才能,不能够创造艺术,艺术家多多少少要有一份心肠的”。
他屡屡提到“心肠”,我觉得,大致就是“你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或者“以什么姿态说话”的问题。
西方雕塑《拉奥孔》,描述了拉奥孔与儿子被大蛇咬死的故事,期间的缠绕、搏斗、呼喊、挣扎,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力的作用使人的躯体扭曲、变形。静心观赏,我们发现这组雕像的背后似乎有一双眼睛,充满悲凉的意味——拉奥孔说出了特洛伊木马的秘密,以此受到希腊保护神的惩罚,人与命运的抗争,良知与阴谋的周旋,至此达到高潮。
这双眼睛,① 。它在观察世界,注视苦难,探究人性。如果没有这些,雕塑作品将只是一块石头。一块没有温度的石头,就没有了人的力量和感觉。精神的内核,赋予“物”以知觉,所以“核”最重要。
这个“核”, ② ,也是作品的心肠。
请在文中画线处分别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2.(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虹是一个彩色光环,由外环至内环光序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通常,我们很难看到完整的环形彩虹,只能看到半弧彩虹,因为另一半在地平线之下。如果站在视野开阔的高山之巅,① 。虹的宽度色彩与雨滴的大小有关。雨滴愈大,虹带愈窄,② ;雨滴愈小,虹带愈宽,色彩愈暗淡。
13.(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下面是读书交流会主持稿中的一段话,请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
读一部名著,走进一段故事。在阅读中,重温每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阅读中,追寻每一串闪光的足迹。《红岩》中的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英姿好似傲雪的红梅;《红星照耀中国》中的贺龙,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出生入死,功绩好似耀眼的红星; 。
14.(2024·青海·中考真题)品鉴活动中,同学们要齐诵《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以下是班长的主持词,请你按照划线的部分仿写两个句子,使其构成排比句。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八十五年前,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首次唱响。从此,这部旷世经典以其超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华大地广泛传唱。它犹如一颗明星,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 , ; , 。让我们齐诵《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
15.(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在今天,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对应着2亿只昆虫,比全世界所有海滩上的沙砾还多。它们的数量多到让人难以想象, :森林和湖泊、草原和河流、冻原和高山。昆虫也许很小, 。远在人类踏足这个星球之前,昆虫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了,蚂蚁将蚜虫当做奶牛圈养起来;昆虫千百万年前就解决了空气动力学和导航方面的复杂问题。
16.(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请参考例句任选一种物象进行创意表达,兼顾事物特点,体现生活情趣。
[例句]蝴蝶:一份漂亮的情书被折了起来,它还在飞呢,寻找着花儿的住处。
[例句]麦子:把自己的长穗当成宝剑在挥舞,可能是即兴发挥,看不出是什么招式。
17.(2024·河南·中考真题)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河南小麦的丰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①每一个优质麦种都凝聚着育种人的智慧
②多个“第一”的背后,优质麦种是关键
③创新集成了多套小麦育种技术体系
④河南小麦育种人综合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技术
18.(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小时候读过的红色经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火燎原》。这本书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由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来撰写,被誉为“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那些化作群星的英灵们,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被永久地封存在历史的琥珀中。
②透过文字,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为人间定义着新的高度和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开出名为信念的花 ②这些文字早已生了根
③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之中 ④结出名为坚定的果实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3)想象力贵在独特。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阅读红色经典的体验。
例句: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
19.(2024·新疆·中考真题)请你仿照小博交流的示例,从《朝花夕拾》《经典常谈》《昆虫记》中任选一部讲读书方法交流。
示例:阅读《艾青诗选》这部诗集时,我抓住诗歌中“太阳”“火把”等意象,体会到诗人渴望光明、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衔接与排序、仿写、续写、补写句子》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D C D A D D
1.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
综合阅读五个句子可知,语段是关于围棋的介绍,②句是对围棋的总体介绍,它指出了围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为后文关于围棋益处的描述做了铺垫,应为首句;①句介绍围棋的好处:“得好友、得人和、得心语”,④句是对①句的阐释,解释了“三得”的具体含义。③句“不仅如此”进一步说明围棋的益处,提到了围棋能锻炼头脑并促进健康,最后,⑤句总结了围棋的广泛受欢迎程度,这是对整个文段的总结和升华,应放在最后。故排序为:②①④③⑤;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阅读所给文字,描述了沱江船工号子的不同情境和对应的情感色彩。需要填入的四个句子分别描述了打河号子、倒板号子、数板号子和舒缓轻快号子的特点。接下来,进行解释和推理:
第一个空:打河号子是冲滩前的前奏歌,声音由轻到重,热烈但不激烈。这里需要一个既能体现“热烈”又能表现“不激烈”的比喻。选项④“像由远及近的马蹄声”既有逐渐增强的效果,又不过于激烈,符合这一情境。
第二个空:倒板号子是冲滩开始时所唱,音调紧张激烈。这里需要一个能体现紧张激烈气氛的比喻。选项①“像两军交战前的鼓声”正好能体现这种紧张对峙、一触即发的氛围。
第三个空:数板号子是在船只艰难缓慢行驶时唱的,声音高亢绵长,蕴含力量。这里需要一个能体现力量感和持久性的比喻。选项③“像军中吹奏的号角声”既能表现力量,又能体现持久和坚定的感觉。
第四个空:舒缓轻快的号子是船驶过汹涌河滩后所唱,情感上应该是轻松愉快的。选项②“像宛转悠扬的笛声”正好能体现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综合以上分析,句子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④①③②。这个选项准确地捕捉了每个情境下船工号子的特点和情感色彩,使得整个描述连贯且富有感染力。
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
通读整个语段可知,C 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中的“在这方面”,指的是上文“既关系到民族语文的纯正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句中的“向古人学习”引出下文“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和韩愈‘推敲’用字的故事”和“吕不韦‘悬书城头改一字赏千金’的典故”,即C 句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①句先总述甘肃境内有各时期长城遗址且有“长城天然博物馆”之称,放在首位;
接着④句具体介绍秦长城的起止和走向,放在第二;
③句紧承④句介绍汉长城的分布,放在第三;
②句介绍明长城的位置及修建思路放在最后。
语段按照先总后分以及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最为恰当,所以排序为①④③②。
故选D。
5.A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⑤句为总述,表明语段的主要内容是在介绍“调查研究”,所以⑤句应为首句;①句承接⑤句,具体阐明衡量“调查研究”优劣的标准,所以①句应在⑤句后,并引出下文举例;③句具体说明①句的内容,所以③句应在①句后;④句是对③句事例中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④句应在③句后;②句用“所以”起句,是对语段的总结,所以②句应为最后一句。
正确的顺序应为:⑤①③④②。
故选A。
6.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这段话主要讲了要实现劳动育人目标需要上好每一节劳动课,以及上好劳动课的一些要点和要求等。首先,根据“要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就要上好每一节劳动课”,后面第②句紧接着阐述了“好的劳动课”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故排在第一位;接着第①句是对②的进一步阐述,说明了这样好的劳动课“可以让学生”有什么样的收获,故排在第二位;第③句从“还要”一词,可以看出该句阐述了“好的劳动课”另一方面的具体要求,与第②句构成并列关系;第⑤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第③句中“注重教育效果”的具体体现;最后第④句“上好劳动课”需要如何做与后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的具体措施衔接自然。故排列顺序为②①③⑤④;
故选D。
7.D
【详解】根据前后句描写内容、观察次序及句子之间的相邻关系来确定顺序。当无法判定整体的语句关系时,从时间、空间、逻辑等关系,找最容易判断的两句两联,然后,借助选项,用排除法找出答案。如第④句“最远处”和第①句“稍远处”衔接最紧密,⑤句“丘陵处”衔接①句中“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据此,一下子排除了ABC,再借助D项的排序看一下是否顺畅。通过比较,ABC均不恰当。故选D。
8. ② 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及排序。
学校开展“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一路上有“游”有“学”有“研”。我们走进伟人故里,为了保持语意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应该按照先听、再传承、最后赓续的顺序来填写短语。因此,正确的填空顺序是:②听红色故事(首先通过听故事了解历史背景),③传承红色基因(在了解基础上传承革命精神),①赓续红色血脉(最后通过实际行动赓续这份宝贵的红色传统),坚定红色信仰。
9.(1)A
(2)“载人航天”后加“精神”。
【详解】(1)本题考查排序。
①这是一个记叙性文段,“26日20时”“群星演唱会”点明时间和事件,确定为首句;
③紧承“演唱会”的话题,并点明其主题“古今飞天圆梦酒泉”和意义“致敬航天梦想,展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确定为第二句;
②写演唱会的目的“以科技感、艺术性、潮流化的表达,带领观众一起重温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引出下文“观众”的感受,确定为第三句;
④紧承上句,写观众的感受“在倾听饱含激情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了中华民族筑梦宇宙的执着情怀”,引出下文“大家纷纷表示”体现观众的体验,确定为第四句。
故选A。
(2)本题考查病句。
成分残缺,缺少“学习”的宾语,要在“载人航天”后加“精神”。
10. 示例:沙漠不舍任何沙粒 所以能那样无垠 示例:还积极吸收外来文明的有益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补写时,要根据上下句的内容、句式等进行补写。
第一、二空:结合上下句可知,补写时要注意句式为“……(名词)不舍任何……(名词),所以能那样……(形容词)”。
示例:夜空不舍任何星辰,所以能那样浩瀚。
第三空:结合前文提到的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以及“不仅”这个关联词,可以判断出这里需要补充的句子应该是与“融合我国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相对应的,且表达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内容。 从前文所举的例子如“胡服骑射”“孝文汉化”等,和后文提到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都相继进入中国”来看,既有国内不同民族间的融合,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故句子可补写为“还善于借鉴国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以实现自我更新与提升”或“还能够接纳世界其他文明的精华部分,进而持续发展壮大”等。
11.①就是作品的精神内核。②是艺术家的心肠。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
第一空:根据本段中的“精神的内核,赋予‘物’以知觉,所以‘核’最重要”可知,这双眼睛就是作品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内核,石头才有了人的力量与感觉。故可补写为:就是作品的精神内核。
第二空:根据首段中的“单凭头脑、才能,不能够创造艺术,艺术家多多少少要有一份心肠的”可补写为:是艺术家的心肠,与后面的“也是作品的心肠”构成并列关系。
12. 示例:就能看到完整的彩虹 示例:色彩愈艳丽。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第一空:根据“通常,我们很难看到完整的环形彩虹,只能看到半孤彩虹,因为另一半在地平线之下”可知,如果站在远高于地平线的位置,就会看到完整的彩虹。结合“如果站在视野开阔的高山之巅”可知,此时的位置远高于地平线,就会看到完整的彩虹。故可补写为:就能看到完整的彩虹。
第二空:根据后面的“雨滴愈小,虹带愈宽,色彩愈暗淡”,结合“虹的宽度色彩与雨滴的大小有关”可知,雨滴愈大,虹带愈窄,色彩就会愈艳丽。故可补写为:色彩愈艳丽。
13.示例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面对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顽强执着,意志好比坚硬的钢铁
示例2:《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面对冰山封路的艰难险阻,沉着冷静,毅力犹如坚硬的磐石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补写。根据语段“《红岩》中的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英姿好似傲雪的红梅”可知,补写的内容应明确名著的名称、核心人物、人物精神、象征事物。补写的句子需要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保持句式和内容的统一。
示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面对生活的磨难,顽强拼搏,精神好似坚韧的钢铁。
示例二:《简·爱》中的简·爱,面对命运的种种不公,自强不息,灵魂犹如坚韧的磐石。
14. 它犹如一幅画卷 在祖国的大地铺陈色彩 它犹如一江大河 在人民的心中奔腾激越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语句。作答时,根据给定的句子“它犹如一颗明星,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判断结构为“它犹如一+量词+名词,在+五个字的偏正短语+四字短语”。注意仿写的句子要与《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的特点和影响力相关,并且要与前面的句子在结构和语言风格上保持一致。
示例:它犹如一座灯塔,在漆黑的海面指明方向;它犹如一阵春风,在荒芜的原野唤醒生机。
15. 而且它们无处不在 但它们的成就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补写。解答时,注意上下句之间的关联,把握句中的层次关系,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文段分析,整个文段分成三节。“在今天,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对应着2亿只昆虫,比全世界所有海滩上的沙砾还多。它们的数量多到让人难以想象”体现了昆虫数量多的特点,这是第一小节;
第一空后的“:”表明这个空是总括性话语,引出下文的分说——森林和湖泊、草原和河流、冻原和高山,表现了昆虫无处不在的特点,这是第二小节。第一小节与第二节都表现昆虫的不同特点,可用关联词“而且”衔接。
“昆虫也许很小”至结尾为第三小节,根据“远在人类踏足这个星球之前,昆虫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了,蚂蚁将蚜虫当做奶牛圈养起来;昆虫千百万年前就解决了空气动力学和导航方面的复杂问题”可知,这一句体现了昆虫的成就很高的特点。“昆虫也许很小”与第二空后的内容表示转折关系,可用“但”“但是”衔接。
故第一空填“而且它们无处不在”,第二空填“但它们的成就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16.示例1.星星: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夜空中眨着眼睛,似乎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乐此不疲。
示例2.白云:一团团柔软的棉花糖在空中飘浮,慢悠悠地变换着形状,闲庭信步。
示例3.荷花:一群害羞的少女站在池中,红着脸悄悄绽放,似乎在等待着一场浪漫的邂逅。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创意表达是指以新颖、独特、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来展现思想、情感、观念或描述事物。作答时首先选择一种物象;然后仔细观察和思考该物象的特点,比如形状、颜色、习性等;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这些特点与人类的某些行为、情感或情境联系起来,用一种形象生动且富有情趣的方式进行表达即可。正如例句中把蝴蝶的飞舞想象成寻找花儿住处,把麦子的长穗想象成宝剑挥舞。要注意语言的趣味性和独特性,展现出生活的意趣和自己的创意。
示例1.雪花:一片片洁白的花瓣从天空飘落,它们飞着舞者,装饰着大地纯洁的梦。
示例2.雨滴:一群欢快的小精灵蹦跳着落下来,它们吵着闹着,敲打着初春的睡眼惺忪。
示例3.蒲公英:一把把轻盈的小伞被撑开,它们飘飘荡荡,寻找着新的家园。
17.②①④③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
综合阅读语段可知,文章开头介绍了河南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的地位,所以接下来的内容应当是对这一地位的深入解释或与之相关的细节。由此可知,②句“多个‘第一’的背后”承接前句的“均居全国第一”,故②句应为首句;①句中“每一个优质麦种”承接②句“优质麦种事关键”,故①句应承接②句之后;④句中提到的“河南小麦育种人”紧承①句中“凝聚着育种人的智慧”,故④句应承接①句之后;最后③句“创新集成了多套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对小麦的创新育种技术进行总结,同时后文“促进了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也是创新技术带来的作用,故③句应为尾句;故排序为:②①④③。
18.(1)我们看见脊梁、虎目。
(2)C
(3)示例:是初升的太阳,也是砸碎铁链的铁锤。
【详解】(1)本题考查提炼句子主干。
“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一句,主语是“我们”,谓语是“看见”,宾语是“脊梁”“虎目”,定语是“那一根根顶住天穹”“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根据“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可提炼主干为:我们看见脊梁、虎目。
(2)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纵观语句,谈的是《星火燎原》这部红色经典的作用。②句的“这些文字”紧承前文“透过文字”做整个句子的主语,应排第一位;③句紧承②句的“生了根”,点明“根”生在何处,应排第二位;①句紧承③句“生根”,说开花,应排第三位;④句谈“结果”应排第四位;因此排序为:②③①④。
故选C。
(3)本题考查仿写。形式上,使用“是……,也是……”的句式;内容上,运用比喻的形式,写出红色经典的作用——前者比喻起初力量弱小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事物会迅速发展壮大,后者比喻战胜困难力量巨大。
示例:是穿石的水滴,也是战胜困难的利剑。
19.示例一:阅读《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时,我关注到了鲁迅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不再觉得和经典有隔膜了。
示例二:阅读《经典常谈》这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时,我对历史感兴趣,所以我选择从《〈史记〉(汉书〉第九》读起。
示例三:阅读《昆虫记》这部科普著作时,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昆虫查阅资料,了解昆虫习性,而且感受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作答此题,首先确定要交流的书籍,比如《朝花夕拾》《经典常谈》或《昆虫记》。思考在阅读该书籍时所采用的独特的读书方法,比如关注特定的人物形象、研究某种文学体裁、留意独特的写作手法等。阐述通过这种读书方法所获得的具体收获,比如对主题的深刻理解、对文学价值的认识、对知识的增长等。仿照示例格式:阅读《[书名]》这部作品时,我[具体读书方法],[读书收获]。
示例一:阅读《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时,我关注到作者对“阿长”这一人物的细致描写,感受到阿长的朴实善良以及作者对她的深厚情感。
示例二:阅读《经典常谈》这本书时,我着重分析了作者对“《诗经》”的阐述,领略到我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示例三:阅读《昆虫记》这部作品时,我聚焦于作者对“蝉”的生活习性的描述,知晓了蝉在地下的漫长等待以及出土后的短暂生命,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坚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